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飞机自动着陆控制系统中输入/输出的反馈线性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飞机着陆自动跟踪控制系统,采用微分几何反馈线性化处理非线性方程输入/输出反馈.由设置等效输入,将系统等效解耦为一阶、二阶线性子系统;经设置期望输出轨迹、定义系统跟踪误差、选择控制律,使全部跟踪状态保持有界,系统误差按指数规律收敛于零.仿真表明反馈线性化系统满足纵向着陆无误差要求,具有较强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被动定向声纳浮标跟踪潜艇优化布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定位跟踪潜艇,对反潜战术中被动定向声纳浮标布阵进行优化研究.依据被动定向定位原理仿真分析不同浮标阵型下的定位精度,得出跟踪潜艇布阵原则;结合潜艇跟踪滤波模型提出用被动定向浮标跟踪潜艇优化布放流程;并对现有浮标跟踪潜艇方法进行改进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浮标布阵方法能够实现对潜艇的连续有效跟踪.  相似文献   

3.
针对火炮跟踪系统故障诊断过程中使用的机电正弦机存在输入参数范围受限、输出信号精度受元件影响大、操作步骤复杂以及默认参数修改困难等问题,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便携式工控机上设计具有图形化操作界面的双通道正弦机.该系统不仅具有实时发送阶跃、正弦、等速信号的功能,还设计有图形化人机操控界面,用于添加、更新、删除数据库中的运动参数组以及实时观察伺服系统运动,并且本系统设计有可配置的模拟和数字接口,可以推广到多种火炮跟踪系统检测与维修中.  相似文献   

4.
双基阵纯方位水下被动目标的跟踪算法,以带拖曳阵声纳的潜艇为模型,将双基阵跟踪转化为随机跳动的特殊单基阵跟踪.当潜艇利用双基阵进行目标跟踪时,把双基阵跟踪等效成单站跟踪,再采用伪线性估计器对目标的运动要素进行解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目标和潜艇的运动态势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PCI-1710数采卡在自动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PCI-1710数采卡的自动测试系统由信号调理、数据采集、工控机、测试软件等组成,含采集通道、数采卡驱动、采集软件流程等.其输入为单端方式,并将模拟输入0~28V调理为0~6V.数采卡驱动程序为动态连接库.测试系统数据采集流程包括:设备及通道初始化、输入及关闭设备.  相似文献   

6.
自整角机/数字转换器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整角机/数字(S/D)转换器模块采用跟踪反馈转换技术,输入信号为三线自整角机与参考信号,输出信号为二进制码,内部含有与系统接口的逻辑电路和三态数据锁存器,参考信号引入后转换为与轴角成比例的正余弦交流电压.采样后经A/D转换和时内部地址总线信号译码,控制轴角数字信号.自检时两继电器受自检测信号控制交换输入S/D转换器模块的三个同步器信号,由系统分析输入的数字信息,以判断存在故障否.  相似文献   

7.
小口径高炮光电火控系统模拟训练软件基于DOS环境,使用C高级语言编程.以现成控制面板和LCD显示器,以工控机为总处理单元.系统模拟训练软件采用层次化、模块化设计,模块间相互独立,包括目标生成、模拟目标行路、跟踪瞄准线角量实时采集、跟踪误差求取/记录,及训练成绩评定等模块.  相似文献   

8.
当潜艇在水下高速行进时,海水会在潜艇表面形成脱体边界层和分离涡,大尺度分离涡的生成和脱体会引起潜艇力与力矩的大幅度波动,从而影响潜载激光武器随动系统的跟瞄精度与毁伤效能。以潜载激光武器粗精复合轴跟瞄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潜艇流噪声对粗、精两级跟踪输出误差的影响。基于流体力学基本控制方程,通过层次结构网格下的有限体积法分析了1×107雷诺数下6°偏航角潜艇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并通过坐标解算将流体对艇体的扰动转化到光轴坐标系;获得了粗、精复合轴随动系统的传递函数,搭建了闭环控制器,获得了粗、精通道对特征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特性;分析了粗、精复合轴随动系统对潜艇流场扰动输出误差的补偿效果,并从流场演化和压力矩脉动层面分析了大尺度分离涡对跟瞄输出误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粗、精复合轴随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补偿潜艇扰动带来的光轴输出误差,方位角、俯仰角的波动和跟瞄输出误差主要由围壳端面产生大尺度分离的梢涡引起的压力矩脉动造成,艇身扰动因其周期较长而对输出误差没有特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光纤陀螺(FOG)与GPS结合组成惯性导航系统,其光纤陀螺精度高适用于潜艇导航、战术/战略导航控制.光纤陀螺仪及其导航系统作为新一代精确惯性导航系统用于潜艇导航,并将全面取代传统惯性与静电陀螺(SEG)潜艇导航.  相似文献   

10.
徐伟  谭树人  陈建民 《兵工自动化》2006,25(11):69-70,73
LG PHILIPS彩管生产线的质量控制与跟踪系统,包括机器人自动贴标、在线数据采集及在线数据处理模块.系统采用机器人自动贴标,用PLC和工控机通过现场总线和以太网采集基础数据并传送.系统同时具有数据库管理、基于WEB的生产数据统计查询和产品质量追溯等功能,提高了生产线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测试方法不能满足搜索雷达电源的维修保障需求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 CPCI 总线的多通道测试诊断系统。该系统采用AD210芯片对被测信号进行隔离,利用CPCI8622多功能采集卡将隔离后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最终通过CPCI总线传输至PC工控机,并由测试软件对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测试精度高、故障诊断快速准确等特点,实现了参数在线测试和故障诊断功能,能够满足多种环境对雷达电源测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双路宽光谱近红外声光可调谐滤光器(NIR-AOTF)对其驱动系统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高速单片机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的射频双驱动系统,采用软件查表法将各个频段驱动信号所对应的电压幅值控制字做成表并保存在单片机中,实现了DDS在各个频段的恒功率输出,使得NIR-AOTF在不同的波长衍射效率最佳;该系统主要由信号源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射频开关模块及上位机控制模块组成,通过上位机下发频率、电压及信号通道控制字来产生两路功率恒定的射频信号,经过功率放大电路,驱动系统的输出信号功率可达33~ 35 dBm,使NIR-AOTF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其0级光谱衍射效率测量值最高可达73%,驱动系统较好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图像处理的火焰监视控制系统,由摄像头、A/D卡、计算机、火焰控制设备构成.用DS-400xM D/A卡采集图像,通过Lapalace算子检测边缘.摄像头将摄取的火焰图像信号送入图像监控系统,经D/A处理后实时显示并将压缩视频数据存储.图像监控系统按时间间隔从连续数字视频流中提取单帧数据,转存为BMP文件.系统对实单帧图像数据阈值分割处理后,由DCS再根据输入信号做出判断,当达到最大输出值尚不能控制火焰时进行报警.  相似文献   

14.
鱼雷在生产验收过程中,需对各项参数反复测定,记录备案.为此,根据鱼雷全雷检测系统的要求,采用嵌入式计算机及虚拟仪器技术设计本全雷主测试系统.该系统由电源层、电源及负载控制层、信号前端处理层、PC工控机层,以及上位机、发射机频率转换和智能测量模块等构成.系统在接收上位机的命令后,进行鱼雷参数的设置和信号的测试,并把测试结果送到主机处理.工控486CPU板选用PCA-6149;数据采集板负责电压/电流信号测量;采用虚拟仪表技术构造数字示波模板,以完成波形等显示,及时间、频率、幅度、相位等信号处理.其软件包括系统应用软件及其可靠性设计.  相似文献   

15.
基于增益可控运放的脉冲信号自动增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脉冲激光探测系统中存在的回波幅度变化大,阈值比较电路受脉冲前沿时差影响导致距离判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基于脉冲信号峰值电压反馈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利用峰值电压采样,反馈控制电压形成,压控增益调整来实现信号增益的可控。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证明该方法能够解决宽动态范围下脉冲信号增益自动控制问题,从而减小脉冲前沿检测时差,提高系统距离判别精度。  相似文献   

16.
电路板虚拟测试系统在USB数采卡基础上设计相应辅助测试电路,采用LabView语言对采集卡的模拟和数字输出端口编程,包括信号发生和采集与分析、特定元器件测试等模块.用数采卡实现反馈信号的采集并输入计算机,再调用相应软件分析和处理,生成各种测试向量,实现电路板故障检测定位及测试结果的存储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光束定向器的高精度定位需求,以提高压电陶瓷双晶片的驱动特性为目的,设计一种直流放大式的压电陶瓷驱动电源,通过D/A转换模块把计算机发出的数字指令信号转换为模拟电压信号,通过高压线性放大模块把模拟电压信号进行高压放大驱动压电陶瓷。结果表明:该驱动电源具有输出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驱动能力强、稳定性能好、结构简单、集成度高、调试方便等特点,能有效地应用于光束定向器驱动系统中。  相似文献   

18.
机械传动试验台数字控制以计算机为核心,变频器和交流电动机作调速系统,液压泵站和加载器构成加载系统.试验台载荷、转速控制信息由用户输入.其PCL-812PG多功能卡可实现控制信号的D/A转换,输出模拟电压,通过数字阀,控制液压泵站输出流量.负载控制加载器,模拟实际工况.也能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输出转速.  相似文献   

19.
小型火箭发动机推进剂数控整形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型火箭发动机推进剂的数控整形系统由PMAC专用运动控制卡改造的普通车床、远程控制柜、近程控制面板、传感器及摄像机构成.采用增量式编码器,通过速度及位置信号进行双闭环控制.各接口均用光电隔离抑制共模电压干扰.系统通过数控加工模块控制刀具按轨迹加工,并用数据采集报警模块采集和处理力和温度信号.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某型导弹无线电引信测试系统的测试原理及软件、硬件实现方法,并研制出了相应的测试设备。该设备采用工控机通过GPIB标准接口程序控制通用仪器方法,主要由测控计算机系统、通用测试仪器、程控交直流电源、目标模拟器单元组成,编程软件采用VC++。实际工程测试表明:使用这种测试方法和设备,能测试出无线电近炸引信的性能参数,进行产品故障定位,在功能、精度等方面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