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火成岩储集层裂缝特征及成缝控制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新疆北部石炭系火成岩的最新勘探和研究成果,研究火成岩中发育的裂缝类型、控制因素,及裂缝对优质储集层发育和油气高产的控制作用。火成岩中发育不同产状(斜交缝、网状缝、水平缝、直劈缝)和成因裂缝(自碎缝、收缩缝、溶蚀缝、节理缝、构造缝),不同类型裂缝的流体渗流能力和渗流半径存在差异。裂缝发育程度受岩性、构造、早期成岩和后期成岩作用控制,在构造作用较弱地区,火成岩裂缝发育程度受岩性控制,在相同构造背景下不同岩性火成岩中裂缝发育程度不同;构造、早期成岩和后期成岩作用是火成岩成缝的主要控制因素,构造作用和后期成岩中的表生作用对火成岩成缝的贡献最大,构造作用强、风化淋滤时间长的区域,不同岩性火成岩中均发育裂缝,并能形成有利储集层,距主断裂带3 km范围是裂缝和有利储集层的集中发育区,油井离断裂越近越易高产、稳产。图10参21  相似文献   

2.
对吐哈盆地巴喀油田西山窑组砂岩储集层特征进行研究后认为:该套储集层岩性为长石岩屑砂岩,成分和结构成熟度都偏低;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储集性能差,原始产能低,非均质性强。储集层受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微裂缝的综合影响,其中,河口砂坝和水下分流河道为有利储集层发育的微相,成岩早期由于大量粘土膜的形成,有利于部分原生孔隙和喉道的保存,微裂缝的大量存在使各类孔隙有效连通,提高了储集层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3.
火成岩是一种裂缝-溶蚀孔洞妓孔隙介质非均质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常规测井对储层的评价有较大局限性。成像测井技术则克服了岩性、孔隙结构的影响,并总结出对该类储层的新认识,纠正了常规解释的某些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4.
裂缝对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岩溶发育的控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碳酸盐岩储集层主要受沉积、成岩、构造及岩溶的控制,非均质性极强,其中裂缝对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改造至关重要。通过对岩心、成像测井溶蚀孔洞识别和裂缝统计,对比不同裂缝发育强度、不同产状裂缝与岩溶发育之间的关系,发现溶蚀孔洞与裂缝密切共生,不整合面下的高角度裂缝对风化壳岩溶的发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低角度裂缝与埋藏期岩溶作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为利用不同产状的裂缝发育特征进行岩溶-裂缝型储集层的评价与预测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东部西泉地区石炭系内幕型火山岩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控制因素不明,油气成藏规律不清成为该区勘探的瓶颈。利用物探、地质、钻探等资料,对西泉地区石炭系内幕型火山岩储集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内幕型火山岩储集层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属于裂缝-孔隙型。岩性、岩相是形成优质储集层的基础,裂缝发育程度是影响储集层物性及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溶蚀作用能够促进石炭系内幕型火山岩储集层物性的改善。根据烃源岩与储集层的配置关系,构建了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模式,巴塔玛依内山组发育风化壳型油藏;松喀尔苏组发育两类内幕型气藏,即松喀尔苏组b段岩性气藏及松喀尔苏组a段构造气藏。石炭系浅层高勘探程度区为油藏发育区,而深层斜坡带为天然气的有利勘探区,勘探程度低,勘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火成岩储层非均质性的复杂程度及勘探难度都远远超出其它类型储层。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包括火成岩岩性识别.裂缝的识别和发育程度评价,以及综合考虑岩性和裂缝进行储层参数的综合评价等。文章回顾了十多年来国内外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的研究进展,剖析了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所面临的难题,展望了火成岩储层测井评价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多参数表征储层岩性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成岩岩石种类多、岩性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精确表征火成岩岩性特征、分析岩性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对火成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意义重大。利用测井资料、岩石力学参数、岩石物理特征等多种参数相结合的方法,对Hsh2井区二叠系火成岩岩性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岩性是火成岩储层物性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凝灰岩和安山岩的渗透率、孔隙率较大,裂缝发育,为有利的储层岩性,其次是玄武岩;多参数综合分析法可以较准确地识别岩石岩性。  相似文献   

8.
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主要以礁滩相颗粒灰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孔洞型和裂缝~孔洞型,储集层缝洞系统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很强。充分认识此类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对于油藏的有效开发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同生期大气成岩环境中形成的横向连续性差的透镜状礁滩沉积岩体,是影响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岩溶作用影响在垂向和横向上孔洞集中发育段,导致储层物性在横向和垂向上的变化难以评价;不同尺度的裂缝网络系统是影响储层渗流能力非均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岩性隔夹层、沉积微界面、成岩致密胶结带等一系列的渗流屏障,对流体的运移起到了阻隔作用,加大了储层非均质性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火山岩油藏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储集体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上部具气孔的块状熔岩、杏仁状玄武岩、安山岩是主要的储集层,后期改造是改善火山岩储集性能的关键,主要包括风化淋滤、溶蚀、断裂及微裂缝的碎裂改造,形成次生溶蚀孔洞及次生裂缝,成为良好的储集体,储集空间包括溶蚀孔、缝和构造缝、收缩缝,属孔隙-裂缝型储集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火山岩油藏受岩性岩相控制,以近距离垂向运聚为主,油气富集带紧邻生烃中心围凹分布,火山熔岩顶部气孔、杏仁体充填带的残留厚度、风化淋滤和溶蚀程度、断层的沟通作用是成藏关键因素。二叠系剥蚀线附近和火山喷发间歇面是形成火山岩油藏的有利区带,在牛东、马中、条中、南缘等区块的二叠系、石炭系火山岩中发现了亿吨级的勘探场面。  相似文献   

10.
宁合地区长7致密储集层天然裂缝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露头、岩心和成像测井等资料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宁县—合水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储集层发育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高角度构造裂缝为主要裂缝类型.高角度剪切裂缝有东西向、南北向、北西—南东向和北东—南西向4组,其中以北东—南西向和东西向为主.裂缝发育程度受控于岩性、层厚、沉积微相和岩层非均质性等因素,其中,非均质性是主要因素.长7致密储集层天然裂缝发育,受现今地应力影响,北东—南西向裂缝会优先启动,成为主要的渗流通道,同时岩石脆性指数高,有利于体积压裂,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1.
顺北油田储集层埋藏深、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为保证钻井安全,通常采用正压差钻井,但较高密度钻井液对储集层的损害较大。根据岩性和储集空间特征,以及表面润湿性、敏感性、岩石力学特征和储集层段钻井液体系分析,钻井液对储集层的损害主要体现在大量低酸溶率固相侵入并堵塞缝隙、较大毛细管力造成气层水相圈闭及水锁、钻井液耐温性能差造成沉降以及过高正压差等。针对顺北一区储集层基质致密、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提出了降低储集层伤害的预防措施,即通过“物理封堵-滤液表面活性控制和水化抑制-力学近平衡”的方法,减少漏失量和固相侵入量及深度、提高随钻封堵时效,达到保护储集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龙岗地区雷口坡组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亮  司马立强  谢兵  胡顺庆  唐涛 《特种油气藏》2011,(5):37-40,136,137
龙岗地区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储层岩性复杂、岩石结构多样,储集空间复杂,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储层有效性评价是测井评价的重点与难点。在分析储层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测井资料结合岩心物性、压汞等分析资料,从储层岩性、物性、裂缝等3个方面进行储层有效性评价。研究认为,有效储层岩性以白云岩为主,颗粒云岩的有效性好于粉晶云岩;非角砾岩有效性优于角砾岩。同时,通过常规测井与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偶极声波测井结合,更客观地评价储层岩性、物性、裂缝,进一步评价了储层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南部火山岩储层岩性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溶蚀孔洞及裂缝发育,储层类型多样,气水关系复杂。岩性岩相识别、储层有效性定量评价、流体性质判别是测井评价的难点。针对火山岩储层特征,充分利用微电阻率扫描资料信息,结合岩心、薄片等资料,刻画不同岩性、结构、构造的成像特征,通过成像模式图片分类集成及孔隙度谱原生、次生孔隙、裂缝处理成果,建立不同储集类型的有效性定量判别指标;探索视地层水电阻率谱判别火山岩气水层的方法。通过实际应用,电成像资料在火山岩储层勘探评价、开发部署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渤海JZ25-1S油田太古界潜山油藏是1个孔、缝十分发育的变质岩似层状底水油藏,其地质结构极其复杂,具有裂缝空间发育规律差异大、潜山内幕裂缝发育段的连通模式不明确、优质储层变化大、非均质性极强、连续性及可对比性差等特点。结合JZ25-1S潜山油藏高产井的特点,从岩性、构造裂缝发育及井型等因素出发,分析潜山油藏产能的主控因素,提出潜山油藏高效开发建议,为后续潜山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杨家坝油田储层裂缝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家坝油田是一个具有天然裂缝和人造裂缝的低渗透双重砂岩油藏,裂缝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开发效果。根据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和分形几何的方法.对裂缝的发育、分布和分形特征进行定性评价,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沿纹层分布的水平缝,裂缝的发育受岩性、厚度以及构造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6.
辽河坳陷茨榆坨潜山太古界基岩储层岩性和储集空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坳陷茨榆坨潜山太古界变质岩基岩内幕研究程度相对较低。综合利用录井、测井、地震、岩心与实验分析等多种资料,研究岩性特征与空间展布规律、储集空间类型与特征、岩性对物性影响,有助于本区域进一步有效地勘探开发及丰富和完善新型的基岩内幕油气成藏理论。研究区太古界基岩岩性复杂,共分为11类18种。变质岩储层有混合花岗岩、黑云母花岗片麻岩、混合岩化片麻岩、碎裂岩与碎斑岩。基岩在垂向上由下至上分为多个岩性段,平面上具分区性,低部位为混合花岗岩夹碎裂岩、中低部位为混合片麻岩与混合花岗岩夹碎裂岩、较高部位为片麻岩。变质岩潜山的储集空间为裂隙和在裂隙基础上扩大的溶孔和溶缝,以构造裂缝为主,不同岩性裂缝发育程度不同,非均质性强,具有分带特征,断裂发育储集带为主要目标带。岩石类型和矿物种类对茨榆坨潜山基岩储层起控制作用,动力改造的破碎状混合花岗岩与碎裂化花岗片麻岩可作为优质储层。统计显示,研究区深色矿物含量小于10%的碎裂化混合花岗岩和深色矿物含量小于12%的碎裂化花岗片麻岩易于形成优质储集岩。  相似文献   

17.
九区石炭系为低孔、特低渗的浅层火山岩储层,岩性以凝灰岩为主,天然裂缝发育,是典型的孔隙 ~ 裂缝型双重介质储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九区石炭系压裂过程中压裂液滤失大,人工裂缝宽度狭窄容易导致砂 堵,人工裂缝启裂和扩展复杂,缝高控制难度大的难题,文章通过对九区石炭系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的研究,形成 以分段优化设计方法、变黏压裂液体系、支撑剂粒径优选以及组合控缝高等关键压裂技术,提高了施工成功率和压 裂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8.
BZ气田上太古界潜山岩性以变质花岗岩和片麻岩为主,储集空间具有双孔介质的特点,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为宏观裂缝、微观裂缝、碎裂颗粒粒间孔、粒内溶孔等,储层非均质性强,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BZ气田上太古界潜山纵向上具有分带性,划分为风化带和潜山内幕,储层主要受构造、古地貌、岩性等因素联合控制。  相似文献   

19.
麦南构造T1j22段岩性为石灰岩、白云岩,岩性及厚度分布稳定,顶、底部有稳定的封隔层;储集岩的孔隙类型以孔隙型为主,裂缝型次之,充填缝发育,裂缝产状多样化,裂缝有效性较差;岩石物性为低孔低渗致密岩石,储层总体不发育,储层以Ⅲ类差储层为主,层数多,厚度小;构造高点及南轴发育厚度较薄的Ⅰ、Ⅱ类较好储层,分布范围小;储层对比...  相似文献   

20.
川东涪陵地区大安寨段裂缝控制因素及期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涪陵地区大安寨段为典型的超低孔、低渗储层,其非均质性较强,裂缝可作为主要的油气赋存空间。 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薄片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分析、成像测井等资料,以及对百余件样品进行了分析实验,认为大安寨段裂缝按成因可划分为构造缝、成岩缝与溶蚀缝等 3 种类型,并详细描述了其主要参数,包括倾角、长度、密度和有效性等。 针对各类型裂缝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裂缝形成的主要因素,得出基质岩性、构造作用和沉积-成岩作用对裂缝的影响均较为明显。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之上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与声发射实验等多种手段对裂缝形成期次做出初步的判断,认为至少存在燕山晚期、喜山早期和喜山晚期 3 期裂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