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扩频体制的无线电导航系统中,接收机同时会收到多个导航台发射的地波和天波信号,这样接收点同时存在天波干扰和远近效应问题。提出基于天地波识别的远近效应判定算法和混合干扰抵消方法,在捕获结果都为地波的前提下,判断是否存在远近效应,利用串行干扰抵消跟踪获得较准确的初始数据估计,在此基础上用并行干扰抵消使信息数据更加精确。分析了干扰的因素,建立了实现原理框图,从而得出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干扰抵消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识别能力,还可以提高对于导航电文的接收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增强型罗兰(eLORAN)系统在信号处理中的核心问题——周期识别,该文提出一种应对强天波干扰及低信噪比(SNR)等恶劣环境的联合算法。该方法首先在改进窗函数的基础上利用频谱相除技术估计信号特征参数,并根据大数理论的思想实现了天地波识别;其次,提出天地波时延差及幅度比的自适应2阶网格搜索匹配算法,在节省计算量的同时准确重构并去除天波;最后利用伪地波信号准确实现周期识别。仿真结果分析表明,该算法能够成功地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弊端,实现小时延差及大强度天波干扰下的天波识别及分离,同时结合频谱相除技术的稳定性极大提高周期识别的正确率,进而为后续解调解码等流程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使用现代谱估计技术进行罗兰C接收机的天波延迟估计,有效地解决了常规接收机基准点固定的问题。文章提出的方法,在不断变化的天波干扰环境下根据数据调节相应的采样点,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分离出了地波和天波的到达时刻,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本文对基于参数建模和特征值分解的算法进行了讨论,充分说明了现代谱估计技术能减少对准基准点的时间,可提高现有罗兰C接收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IFFT频谱相除的罗兰C天地波识别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模拟接收机的周期识别复杂、识别时间长,而相关文献提出的算法在罗兰C天地波到达时间间隔小于50时估计误差大。为了准确估计时间间隔小于50的天地波到达时刻,在IFFT频谱相除技术基础上提出天地波分别识别的新算法。在证明了方法可行性的基础上,采用该算法仿真分析了天波以及地波自动识别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天地波自动识别的准确率分别可达99.6%和98.6%以上,相对USCG标准可改善信噪比6dB。  相似文献   

5.
用于罗兰C接收机天波识别的IFFT频谱相除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兰C无线电导航接收机所接收的是带有天波干扰的地波信号。为了有效的将天波分离,给出了一种简单但是有效的IFFT的频谱相除技术,应用于罗兰c接收机中采样点的适应性调节,并给出了一种会影响到整体性能的全面、综合的参数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运算能够在极高噪声环境下成功运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短波通信盲区,即地波到达不了,天波又超出的区域。NVIS技术可以实现无盲区短波通信,提供可靠的短波通信。  相似文献   

7.
短波由于频率资源少、传播范围广而造成干扰较多.短波信号的传播分天波和地波,无线电交会定位工作主要利用天波的特性,而干扰源的逼近查找工作利用地波特性.对地波传播模型的研究能够为干扰查找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短波主要有两种传播形式,天波传播、地波传播,天波传播主要是利用电离层的反射进行短波传输的,而地波传输可以克服地球曲率的影响,从而进行绕射传输。当电离层被干扰后,天波传输将被极大的干扰,故此,利用地波水面在水面上传输距离远的特点,构建短波干线网进而对抗电离层干扰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用水平天线消除天波干扰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天波电台干扰导致探测距离下降是高频地波探海雷达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用水平天线能够消除天波干扰,但要消除多个干扰需要使用多根水平天线,这在海边有限的场地条件下是不可行的.基于对干扰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将水平天线的信号两次混频、在时域分段滤波的新算法,可以用较少的水平天线消除多个干扰,理论和仿真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从而为在有限场地条件下,用水平天线消除天波干扰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0.
短波在无线电通信中的作用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雷 《信息技术》2005,29(5):86-88
短波的频率范围1.5MHz-30MHz,传播途径分为地波和天波两种。其中地波因为受地面吸收和地面电气特性的影响而衰减的程度较大,只适用于短距离通信。因此短波通信的主要传播路径是天波。天波的传播是利用电离层的反射来实现的,尤其是多次反射后可以实现全球通信。地波传播受天气的影响较小,比较稳定,信道参数基本上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恒参信道。  相似文献   

11.
《电信技术》2010,(9):75-75
服务质量对于现在的无线蜂窝网络越来越重要,但实际情况是,由于网络干扰的问题,一般扫描接收机的速度与精确性都将受到很大的影响。若借助于高动态范围与高速扫描能力,高端的扫描接收机不但能够继续正常工作,而且能够通过识别微弱的信号源而精确地找到干扰源。因此,无线网络运营商不但可以节约花费在射频维护工程师与基站信号塔上的费用,而且随着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而获得更多的客户。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短波信道的多径、多普勒频移、多普勒扩展等特点,介绍了Watterson模型、ITS模型并分析了其优缺点,提出了可以体现短波通信不同天波和地波损耗的分段信道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地波和天波两方面研究了损耗特点和基本天波传播参数,提出了地波和天波的场强和功率预测方法。数值仿真表明,该场强预测结果能够反映不同场景下的场强、功率与经纬度变化关系,同时能够根据接收点场强、功率反演发射点位置,对短波信道建模研究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短波传播分为天波和地波传播.天波传播信道为变参信道.而地波传播信道近似为恒参信道.基本不受气象影响.且干扰源的逼近查找基本利用地波。本文采用Matlab仿真验证.对地波传播及影响其传播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为干扰查找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王道春 《信息通信》2014,(7):288-288
中波广播主要靠地波进行传播,夜间天波分量对地波形成干扰,城市的不断发展对中波广播造成一定的干扰,文章主要介绍测量中波广播覆盖区的理论依据及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按照经验来说,短波能够传播的频率范围一般是2MHz-40MHz左右,而传播途径也可以分为地波和天波两种.在这其中地波是由于收到地面吸收以及地面电气特征的整体影响而导致减弱的程度较大,其只适合用于短距离的通信传播.基于这一原因现如今短波通信的主要传播手段只余天波一种.天波是利用电离层的反射路径集中实现传播,特别是天波经过多次传播之后还能够实现全球通信传播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罗斌凤  刘海泉 《导航》1995,(3):64-72
时差测量误差和周期识别可靠性是接收机性能的两个主要方面,首先分析了现代罗兰C接收机采用的相关积累和解码技术对连续波干扰的抑制能力,并定义了干扰抑制比,然后理论推导了连续干扰对接收机时差测量值带来的误差公式以及周期识别误差公式,并以我国南海台链参数为例为推导的公式进行了计算机辅助分析。  相似文献   

17.
高频地波雷达的探测性能极易受到射频干扰的影响,当前射频干扰抑制的研究主要是通过人工识别来逐一处理,鲜见实时自动识别与抑制射频干扰的研究。随着深度学习在雷达图像处理方面应用的展开,本文尝试将其引入高频雷达射频干扰抑制中,利用YOLO (You Only Look Once)模型来识别雷达距离多普勒谱图中的射频干扰,继而用高阶奇异值分解(Higher Order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HOSVD)方法对其进行抑制。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此YOLO-HOSVD联合算法实现了对高频雷达射频干扰的自动识别与抑制,单场数据处理时间不超过1.8 s。该方法可以应用于高频地波雷达常规海态观测。  相似文献   

18.
沈建  张志刚  饶广然 《通信技术》2015,48(9):1020-1022
为了计算舰载鞭天线近距离通信时地波和天波的干涉,在3~15 MHz频率范围内利用Rotheram地波传播理论计算了鞭天线的地波场强分布,利用国际电信联盟ITU-R P.533建议计算了鞭天线的天波场强分布。通过分析信噪比大于0 dB和场强相差±10 dB的区域后发现,舰载鞭天线的地波和天波场强在一定距离和时段内会互相干涉。结果表明:在通信双方位置一定的情况下,通信时机、通信频率和发射功率等对舰载鞭天线的地波和天波场强干涉区域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短波天线的分类,详细介绍了地波天线和天波天线中几种常用的天线,以及每一种短波天线的应用场景。从主客体、用途、架设条件、经济价格、环境干扰五个维度,对短波天线进行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20.
近海短波传播方式确定方法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海短波传播方式的确定具有现实意义。采用建模的方法,给出了地波场强计算模型和天波场强计算模型,采用举例的方法对地波与天波近海传播作了比较,得出了近海地波场强要强于相应的天波场强的结论,对正确认识近海短波传播方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