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车辆动力舱测试环境存在电磁干扰,需要提高分布式测试网络抗干扰性能的需求,提出了光纤与存储测试节点的星型拓扑结构测试网络构建方法.该方法采用光纤和存储节点组建星型拓扑结构总线网络,实现动态参数的分布式测试.中心控制单元对光纤网络和若干个存储节点进行控制与管理,在中心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测试数据通过光纤传输至中心控制单元,同时在存储节点进行本地存储,实现测试的双冗余设计.通过存储节点的壳体屏蔽、光纤传输、数据双冗余备份等途径实现了分布式测试网络的可靠测试.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及GPRS的水产养殖环境参数自动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水温、溶解氧、pH值、水位等现场数据的实时准确采集、处理、动态显示、储存、超限报警、历史数据查询、无线传输及远程控制等.系统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通过CC2530构建无线传感网络,实现传感器节点、路由节点及协调器节点间数据的快速、准确传输.通过远程监控中心或手机终端可实现数据查询及对增氧机的远程控制.对数据采集及网络通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数据测量准确,控制及时有效,满足了水产养殖需求.系统成本低、实时性好、操作简便、人机界面友好、扩展性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室内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传输不稳定和定位精度较差的情况,提出了一种移动机器人自主动态定位系统,通过实时选择邻近信标节点,确定节点坐标构成的边界,绘制局部网格空间,实现机器人动态定位.利用接收信号强度指标实现测距,然后采用基于测距的改进近似三角形内点测试(APIT)算法完成定位,再使用卡尔曼算法修正定位误差.该方法适用于室内网络传输不稳定的实际情况,采用卡尔曼滤波器获得最优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移动机器人自主动态定位方法比基于网格的极大似然方法具有更好的精度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信道BCH码编译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间的信道数据传输,研究了传感器采集数据的发送、处理和接收过程,进行信号的有效传递,并实现无线网络对特定区域的监测.设计中的传输信道编码采用BCH码编译,以时域迭代算法结构校检编码,自动地纠正传输中的错误信息,并达到信道编码较低的误码率,实现了网络节点间数据的有效传输.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了传统铂电阻测温仪存在的若干不足的基础上,运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设计了铂电阻虚拟测温仪。测温系统通过软件实现数字滤波和非线性补偿,显示实时温度值。同时还具有生成温度趋势曲线、温度统计直方图、历史数据查询等信息管理功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结构简单、界面良好、测量准确,可以满足工业测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空中交通网络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空中交通网络节点通信覆盖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空中交通网络脆弱性分析方法.采用网络节点分布结构模型与传输信道模型构建多层复杂网络模型,通过自适应时变时延约束误差修正方法对网络节点密度进行优化调整,对空中交通网络节点分布密度融合程度进行跟踪控制,以节点区域覆盖度为约束条件对信息状态向量进行预测,根据控制节点密度函数计算空中交通网络的覆盖能力,通过能量均衡控制方法完成空中交通网络节点的最优部署,实现空中交通网络脆弱性分析.仿真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提高空中交通网络节点覆盖度,改善网络的通信覆盖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WSN的智能用电监测节点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实现电力需求侧用电信息的智能化监测与管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面向电力用户侧的智能控制用电监测节点.介绍了基于射频芯片CC2420和MSP430系列单片机,电能计量芯片RN8209G的智能用电监测节点的设计.该节点具有智能开关控制、电能采集、过载保护和能耗管理等功能,对设计的节点进行了硬件测试和组网通信测试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开发的节点可实现用户侧远程用电监测与控制,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无线分数增量中继协议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进一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分数增量中继协议. 在该协议中,若数据包的直接传输失败时,中继节点并不是1次转发整个数据包,而是先将其分为若干子块,每次只传输其中1个子块,直至目标节点实现正确接收或达到最大中继传输次数.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数增量中继协议能有效地降低平均传输时间,显著地提高频谱效率.  相似文献   

9.
鉴于目前多数对讲设备安全性低、信号不稳定、易冲突、使用频率许可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以ZigBee为通信技术的语音对讲系统.明显改善了上述问题.该系统终端以单片机MSP430F149为微处理器,通过使用TI公司提供的CC2430射频芯片,应用ZigBee无线通信标准相关技术,在所设计的节点硬件试验平台上,组建ZigBee星型网络实现语音通信,并且对整个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利用ZigBee技术进行无线语音通信是具有优越性的,并且满足了无线个域网网络对功耗和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新型智能报警系统。利用多种传感器节点模块采集不同位置、不同性质的数据,借助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将环境参数传输到汇聚节点模块进行归类和优化后发送到控制中心,再通过GSM通信网发送到安全管理中心或用户实现报警。提出了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等硬件系统以及基于Z-Stack协议栈等软件系统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较好地实现远程环境多种类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架构简单,实现方便,可靠性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测量温度控制电路的温度测量特性及其逻辑功能特性,采用研华PCI板卡硬件测试平台及Labview软件设计平台,结合高精度铂金电阻温度传感器,研制了一种高精度温度测量系统.系统采用1/3B级精度PT100铂电阻及安捷伦34410A数字万用表构成基准温度测量电路,通过基准温度与被测产品温度值比较,从而判断被测产品性能的优劣.测试系统具有测温电路供电电压/电流监测、数据文件和试验曲线生成等功能,在-60℃~150℃温度范围内,测温误差≤±0.3℃.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深学生对检测技术中实验环节的理解,采用了HMI液晶终端系统完成了此智能记录仪.根据检测技术中常用的传感器种类和通用的电压、电流及频率等输入信号的特点,设计了多路信号输入调理电路,并利用嵌入式混合信号微处理器C8051F340对输入信号进行了采样,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串口送往HMI液晶终端进行直观显示.最后将智能记录...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极端环境下对芯片进行高效准确的可靠性试验,利用C#编程语言和相应的测试设备与环境设备搭建多功能芯片(MFC)可靠性测试系统.系统针对自主研发的T/R多功能芯片的测试需求设计,通过设计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开发板,配合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控制芯片实现控制信号的串并转换,简单、准确地切换待测芯片工作状态.综合可视化编程技术、虚拟仪器软件结构(VISA)、MYSQL数据库、串口通信技术,实现仪器一键设置、芯片状态自动切换、参数自动测试、数据自动处理保存与结果分析报告的功能.结合测试系统中的辅助测温系统和环境设备,对多功能芯片进行三温试验.经检验,整个测试系统操作简单、测试速度快、结果精确,支持多功能芯片的大部分可靠性试验需求.  相似文献   

14.
鉴于3G网络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为电信设计了一种基于EVDO无线模块的自动拨测系统。提出了软卡阵和硬卡阵相结合的独特硬件设计,EVDO无线模块通过连接软卡阵或硬卡阵上的UIM卡完成各项拨测任务。软件部分分别介绍了各项拨测任务的测试流程和测试方法。搭建了完善的测试平台,并实现了友好的用户控制界面以达到自动控制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人操作的情况下,系统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各项拨测任务,达到了设计要求,并已试用在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为了精确测量海水温度,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铂电阻的多路海水检测系统。系统前端采用内置PGA的24位高精密的模数转换器ADS1256对来自铂电阻的信号进行放大以及AD转换。主控制器采用的是ST公司的32位ARM内核微处理器STM32F103。系统把采集到的数据预处理后存放到大容量SD中。连接水上甲板单元时,水下系统通过串口把数据传输到甲板PC上,以便实时观测到水下采集数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化学材料分析仪器的不足,引入现代虚拟仪器技术,用计算机与标准化虚拟仪器硬件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新型的光强度自动测试仪。光强度自动测试仪在性能上不仅克服了传统仪器的固有缺陷,而且达到自动测试与分析的目的,实现了仪器的智能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机械式万能实验机大部分实验数据不能实时显示和采集,不能适应现代实验测试的要求。文中参照机械式万能试验机的低碳钢拉伸实验,以Labview虚拟仪器为平台,设计试验数据自动采集系统,该装置可以实现在微机上动态显示、处理、存储,类似于拉伸实验过程中的力与变形信号数据。用该方法改造后的试验机在实验室中使用表明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从而将传统机械式万能试验机转化成微机测试仪器,这对传统机械式万能试验机的数字化改造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某型坦克变速箱测试原理及测试系统设计方案。针对变速箱的规范测试流程与现场工作环境,设计了集机械、液压、电气于一体的检测系统硬件平台。基于Labwindows开发了自动测试软件,应用了数据库、多线程、动态数据交换等多种技术,实现了试验流程自动化,高效完成了采集数据处理与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19.
一个多路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研、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长时间不问断的监测几百路电阻阻值的微小变化,并要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及时分析.因此,设计了一个多路数据自动采集系统,以HP34970A作为数据采集器以满足测试的精度和速度要求,自行设计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可以满足监测路数的扩充,结合安捷伦公司配置的benchlink软件和自行设计的采集自动化软件,实现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数据分析.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可靠性高、成本低、数据分析及时。  相似文献   

20.
设计出了一种高低温温度控制样品室,温度控制范围-100~200℃,采用二极管和铂电阻作为温度测量传感器件,利用二极管的PN结温度特性对液氮液面进行标定,利用铂电阻对样品室温度进行测量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