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可转位刀片槽型CAT与CAD/CAM集成系统,在CAT与CAD/CAM两大模块之间建立了数据处理与接口模块,实现了测量数据与CAD设计数据的文件转换,初步解决了刀片槽型CAT/CAD/CAM集成系统中的数据通讯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应用12位双D/A转换器TLC5618实现13位分辨率的D/A转换方法,给出了TLC5618与单片机AT89C55的接口电路及13位D/A转换的硬件实现原理,并给出了用C51编写的相应功能程序.此方法已应用于智能仪表和PLC模块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用80C196MC单片机控制的交流伺服系统设计发。该方案利用80C196MC中的WFG实现了SPWM控制信号的产生,A/D转换器实现电流的采样,EPA实现了速度和位置的检测,同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功率模块ASIP产生电机的三相交流电源。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理论来实现CAD/CAM集成系统中刀库管理的方法,论述了刀库管理模块的建立过程,实现了刀库模块统一的函数调用、统一的刀具文件结构和统一的人机界面。  相似文献   

5.
一种利用分支光波导实现OCDMA编/解码的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光CDMA编/解码方案-分支光波导编/解码方案,研究了分支光波导编/解码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分支光波导/解码器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支光波导编/解码方案可以在全光水平上实现CDMA编/解码,具有变址灵活、易控制的优点,摆脱了光电转换的瓶颈,易实现光CDMA编/解码器的集成。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利用单片机、D/A器件等实现多级步进(减)调节的原理及在家电系统中控制功能的实现方法并配合通用编解码器件ZD6631/ZD6632实现对组合音响音量调节的实际电路  相似文献   

7.
功率晶体管模块静态特性的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采用通用示波器测量功率晶体管模块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的方法,研制成功单片机控制阶梯波恒流驱动电源,对日本富士电机公司生产的50A/1000V(2DI50D-100)功率晶体管模块进行了测试,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8.
模具CAD/CAM/DNC一体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模具设计与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和CAD/CAM集成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模具CAD/CAM/DNC集成化环境。基于三维建模的CAD/CAM技术和主模型技术,在建立模具全数字化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实现了模具设计与数控加工CAD/CAM/DNC一体化,用实例论述了模具CAD/CAM/DNC一体化的过程,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箱体类零件CAD/CAPP/CAM集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地探讨了箱体类零件CAD/CAPP/CAM集成技术基于SolidWorks97软件系统开发了一个箱体类零件建模模块,利用这个模块可以实现箱体类零件的三维实体特征造型,并且可以将特征造型模块中生成的特征数据传入CAPP模块在CAPP模块中,采用半创成的方法生成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最后,通过查询和编辑预存的加工子程序生成箱体类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相似文献   

10.
开发了事件驱动的控制结构,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对计算机集成化的制造系统进行控制仿真,从而提高了DOS环境下对并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该结构把系统的控制设备分成4个层:PC/386计算机、单片计算机、I/O模块和系统中的控制设备.控制程序驻留在PC/386计算机中,用于调度系统层次的控制任务,固化的BASIC程序在单片机中运行处理所有的低层控制任务.该结构的开发为FMS系统控制子系统的实现和物理仿真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在卫星姿态控制问题中经典滑模控制器所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指数收敛的缺陷,同时为增强控制器对外部干扰与系统不确定性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对系统模型具有鲁棒性的快速收敛有限时间控制算法.针对传统滑模面角速度下降过快导致的收敛速率慢的缺陷,基于Lyapunov方法设计了一种具有三段式结构的有限时间滑模面,提升收敛速率并保证稳态精度,同时利用欧拉轴的特性消除有限时间控制中的奇异性问题;通过引入符号函数项,解决系统转动惯量的不确定性与外部干扰力矩问题;通过放缩控制律中的比例项解决控制力矩受限的问题;通过Lyapunov函数证明本文提出的控制律的有限时间稳定性,同时给出系统收敛的时间估计.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均表明,提出的控制算法能够在大幅提升收敛速率的同时保证稳态精度.同时也表明了提升系统性态的关键是规划姿态角速度,即通过合理设计滑模面与期望角速度曲线可以实现提升系统收敛速率与鲁棒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为避免模糊控制理论较复杂的数学概念给工程技术人员带来的困难,本文从模糊控制的一般概念直接进入控制表的编排和调试,并结合实例给出实际系统中的参数。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三轴角动量飞轮式卫星的姿态控制提出了一种鲁棒控制设计方法.针对挠性卫星中存在的未建模动态以及参数不确定性问题,基于H∞控制理论对姿态控制器进行了设计,通过选取合适的加权函数将姿态控制问题转化为标准H∞控制问题,进而获得所需控制器.并与PID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实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系统中存在的干扰和参数不确定性,H∞控制具有良好的鲁棒稳定性与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新的智能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技术在磨煤机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采用预测模糊控制及分级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来调节磨煤机 ,大大提高了自动投入率  相似文献   

15.
文章总结了用于土木工程结构控制的方法和措施.概述国内外实用控制分析理论及装置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6.
分数阶PID控制在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数阶PID控制器较传统整数阶PID控制器增加了2个可调参数,使得其控制器的设计更加灵活,控制性能更加优良.针对网络控制系统(NCS)中的时延以及数据包丢失问题,提出对系统采用分数阶PID控制方法进行补偿,利用MATLAB/TrueTime仿真工具箱对NCS进行仿真研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数阶PID控制方法可以对时延以及数据包丢失问题进行有效的补偿,且控制效果明显优于整数阶PID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详细介绍了数控机床的特点、结构、控制方式,并以CK6132数控车床为例具体说明数控车床的构成、传动过程及其控制方式,以及针对现有的CK6132数控车床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新技术,将其控制方式由开环控制方式改为闭环控制,表明了其不仅具有高精度的位置控制功能而且还有极高的稳定性和易调试性。机床精度得以提高,从而使产品质量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用Fuzzy-Smith控制策略实现单元机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元机组协调控制对象的非线性、时变和纯迟延的特点,在Smith预测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了模糊自整定方案,提出了一种单元机组协调控制设计的方法。对某500MW单元机组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控制方案不仅具有满意的控制性能,而且具有较强鲁棒性和抗干扰性能,它显著提高了协调控制系统在机组负荷工况变化时的适应性和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19.
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的参考模型模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典型的推力矢量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提出了参考模型控制控制方法(MRFC).MRFC方法是以参考模型的输出规定希望的性能指标,通过设计模糊控制规律,使系统与模糊的增广误差趋近于零。该方法提高推矢量电液伺服系统阻尼比,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实验结果证明了MRFC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缩短小卫星姿态捕获的时间及提高控制精度,针对卫星入轨后的主动磁阻尼与磁捕获控制,结合磁控力矩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模糊控制算法,针对各轴向的磁偶极子进行了控制器设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输入反馈信号数值较小时,可以显著地改善系统的灵敏度和动态特性。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鲁棒性好,控制精度高,捕获时间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