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藤本壮介,作为日本新一代的建筑师,他的建筑理论引起建筑界的巨大反响。以“弱建筑”、“暧昧空间”等为出发点,他对于建筑空间秩序的解读非常独到,甚至打破了一些传统的建筑设计手法。本文分析了藤本先生的几个作品,从他独特的设计手法中探讨其空间秩序中基本几何形的应用及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藤本壮介是日本新生代建筑师中最具才华者之一,他的作品传达了强烈的关于空间的哲学思考,先后提出了"原始的未来""暧昧空间"等理论。本文通过对该图书馆设计概念、空间建构、细部处理三部分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两个常出现在藤本壮介作品中的主题,即"弱建筑"与"迷失性"是如何体现在该作品中空间设计中。  相似文献   

3.
藤本壮介作为日本当代建筑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先锋人物,对建筑空间与人体行为之间的关系有着独到的设计创见。本文试图从非线性视角探寻其创作原点的由来,进而对设计思想和建筑作品进行深入解读。首先,阐述非线性科学对传统思维模式的颠覆;其次,以传统美学要素"秩序"为切入点,探讨藤本基于深层秩序美学追求的"关系性"建筑观;最后,结合案例从功能、空间、秩序、场所四个方面分析和总结其"弱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以期对当代建筑创作思维与表达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4.
藤本壮介作为日本新生代最有才华的建筑师之一,其主要设计理念概括为原始的未来、建筑和大自然、层次。本文结合藤本壮介作品案例,从材料、结构、节点和技术策略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在技术美学方面倾向于纯粹性的表达。建筑师通过建筑空间增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同时,弱化或者隐藏建筑构件对人行为的影响,从而实现对单纯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要藤本壮介是近年来在国际建筑界十分活跃的日本新生代建筑师之一,他利用单纯的设计手法,表达出一种超脱建筑物质性的混沌感及复杂性。他将目光对焦于人、建筑以及自然之间的关系,对建筑空间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并试图利用新的建筑策略颠覆功能优先的现代主义式设计手法。该文以其成长背景为基础,通过对其建筑作品的分析研究,试图探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的“以单纯演绎复杂”的建筑思想。  相似文献   

6.
日本新生代建筑师在日本建筑文化的全球化输出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已经不需要贴着日本的标签,对于他们来说关注当下、顺应社会动向、设计出好的作品才是重要的.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作为日本新生代建筑师的代表,在解决建筑与城市问题时提出了建筑"原始的未来",城市建筑与森林树木产生了一定的类似性,在建筑类型学的角度,这与新理性主义建筑师阿尔多·罗西提出的"类似性城市"具有同质性.不同的文化语境催生了建筑师不同的内在建筑思想,国内正面临经济转型,城市与建筑产生的社会问题亟需建筑设计师解决.文章将从类型学的角度着重讨论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实现设计思想的手段及所营造的空间意境,试图为国内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创作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藤本壮介通过对人的行为体验感受和原初场景的思考出发,寻求建筑新的普遍性,在近年的作品中,他由弱建筑的探索走向了云领域的实践。本文试图通过复杂性思维的阐述来破译其建筑生成逻辑,并以空间相关性为切入点分析其建筑中的局部秩序构建,在其一以贯之的"原初未来"思维下,对其设计思想和建筑作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李彦伯 《建筑师》2014,(3):92-99
对于建筑师作品有深度的品读需要穿过其形式表象,了解建筑师的思想及具体作品的生发过程。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的建筑设计传达了强烈的关于空间的哲学思考,本文拟通过分析其设计的思想主张、策略原型以及关于空间的哲思,呈现与建筑形式表象无关的建筑师个人思考文本,并尝试探寻自然、社会、文化对建筑师及其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7,(7)
藤本壮介作为日本新锐建筑师,对建筑理论与设计实践有独到的见解。但尽管设计实践良多,却极少涉及建筑技术层面。文章从建筑材料的非常规运用角度出发,分析藤本壮介的技术策略,并试图展示其运用建筑材料与表达建筑理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吴云一 《华中建筑》2012,(10):39-43
开放、互动、沟通与民众的关系,是当代博览建筑的特征。当代建筑师在博览建筑中运用层叠、折叠、并置、混杂、动态感知等空间构成的手法,产生相互消解与渗透的空间结构和匀质化动态化的空间秩序,其设计策略和艺术表现手法正与当代博览空间的时代需求相呼应。当代不同先锋建筑师以不同的设计手法对博览建筑的空间艺术的诠释,除了建筑学本身的技巧,更体现了对博览建筑更为宽泛多义的研究视野。该文梳理其中规律性的内容,旨在为博览建筑艺术空间的理性设计提供认识论上的指导,避免实践中肤浅的形式化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1.
试图从复杂性思维范式的视角,对藤本的创作思想和建筑作品进行深人解读,以期揭示藤本独特的思考过程和建筑设计手法,启发当代的建筑创作思维.首先,在比较中阐述复杂性范式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思维转向,并阐明了多样性与复杂性的关联;其次,着力于分析藤本建筑观的思想来源,以及新思维下的建筑创作思想和作品例证;最后,总结了基于藤本复杂性建筑现象的创作感悟.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城市肌理、空间秩序、立面形式三方面对瑞士建筑师路伊吉·斯诺兹的宾安切尼公寓进行分析与研究,尝试揭示斯诺兹对于建筑与城市两者关系的独特理解和诠释,从而总结出斯诺兹独特的从城市到建筑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新生代建筑师藤本壮介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仅仅因为他独特的建筑理论和创造性的建筑实践,他在技术策略上的应用也同样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藤本壮介建筑技术的分析,阐述建筑师的理论在建筑中的真实应用,以及其如何通过技术的应用传达建筑师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冯剑 《建筑与文化》2009,(12):100-102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建筑师在对广泛的西方建筑理论的参照和批判性把握中,力图重新解读传统建筑和地域文化资源,在建筑的意与匠两方面做出一系列本土化应对策略。本文从传统建筑空间特征、适宜技术、传统园林及社会现实四个方面,反映出中国当代建筑师在尖锐的矛盾中,寻求新突破和建立新秩序的反思性实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嵌套空间作为一种普遍的空间操作方法所具有的共性,选取了毛纲毅旷在1972年设计的“反住器”和2008年藤本壮介设计的“House N”两个经典案例,从匀质箱体的解体、建筑内与外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两个方面探讨嵌套空间在当代日本住宅的设计中是如何运用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王硕  张婧 《时代建筑》2012,(1):134-139
文章介绍了元建筑设计的葫芦岛海滨展示中心项目。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明确的推理过程,提出控制整个设计的剖面策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功能体量间的冲突,演化出意料之外的空间复杂性,最终使该建筑成为公共的舞台。文章同时探讨了建筑师如何在商业项目中拓展建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西线工作室在贵州的乡土实践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当代建筑背景下建筑师的"上山下乡"与"地方性话语"的诠释。从路径的设计、空间氛围的营造、空间秩序的组织三方面出发,总结出西线工作室在贵州的三种地方性建筑实践策略,有助于后续对当代贵州地方性建筑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卢永毅 《时代建筑》2001,(1):98-103
法国青年建筑师鲍海勒以其独特的建筑创造回应了当今都市空间的历史性与复杂性,本文通过对他的三个都市住宅设计的介绍与分析来揭开他作品中的形式之迷.  相似文献   

19.
室内与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室内设计,人们常简单地将它等同于室内装修设计,即只是一种对建成空间内的墙面,地面、吊顶的表皮装饰工作。在建筑主体完工后,业主也常把室内设计的工作交由室内装修工程公司单独完成。使得建筑师逐渐丢失了室内设计的阵地,人为造成“室内空间”与“建筑”整体的脱离。而事实上,室内空间也是建筑整体的一部分。一方面,室内空间是建筑设计的直接结果,是表现建筑整体与风格的内容之一;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必然出自于建筑师从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乃至家具设计全过程的整体把握。另一方面,室内空间的再设计,对延续或改变原有建成空间的秩序和使用起到了特殊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森林文化是日本文化的重要背景,对日本建筑师的空间创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很多日本建筑师所创作的很多空间都有着森林文化的缩影,不确定性、匀质、暧昧、连续等词经常用来形容当代日本空间,而以森林文化为积淀的“森林空间”其实包含了上述的种种特性,也很可能是这些空间的原型。森林文化依托“森林空间”所表现的平等与循环往复的思想也可以被理解为很多建筑师所追求的最终空间精神状态与境界,这可以成为我们理解当代日本建筑空间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