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空间问题与空间相互作用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空间网络化发展趋势不仅整合了科技而且也连接了人类的组织、社会、文化,从而极大地延伸了人类发展的时空界域.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从地理学角度对网络空间问题的探讨,也逐渐形成虚拟地理学研究方向.虚拟地理学观下的虚拟空间基本特征及其与现实(社会)空间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没有涉及.本文在基于虚拟地理学观探讨虚拟空间对现实(社会)空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对旅游现实与虚拟社区的社会空间公正和谐构建理念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1)
文章以"她者"为观照视角,试图从苗族蝴蝶符号、女性意识形态符号意义和苗族蝴蝶符号文化流变三个方面,对女性意识形态下苗族蝴蝶符号体系展开建构。对苗族符号体系文化脉络的梳理,有助于构筑苗族视觉文化图像的逻辑面貌,从而促使苗族本土视觉资源的现代化空间意义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得到拓展。  相似文献   

3.
周详  成玉宁 《中国园林》2021,37(3):56-61
消费主义时代的空间生产以符号审美为表征,消费者通过感知符号特征完成对消费空间文化意义的解读。基于此,选取上海音乐谷作为研究对象,借用场景理论探讨由生活文化设施组成的场景如何影响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感知。通过利用主轴编码技术分析消费者网络点评数据发现:在音乐谷历史性城市景观中,消费者对于由消费空间构成的"现代化享乐场景"感知度最强。从历史性城市景观由"消费空间"向"空间消费"让渡的现实出发,指出当代历史空间的日常"使用价值"开始让位于经济"符号价值";空间的消费性超越社会性与文化性,成为消费者感知历史性城市景观的主要方式。由此提出:在现代消费空间的地方性建构过程中,保持地方文化原真性的同时满足人们现代化消费需求,是历史性城市景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各种突发危机事件不断地冲击着旅游目的 地的成长和发展,韧性逐渐成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框架.作为地理学和旅游学领域研究的新命题和新热点,区域视角的旅游韧性研究已取得的诸多成果亟待阶段性总结.文章阐述了旅游突发危机事件的时空过程研究的必要性,根据旅游韧性研究的最新进展,从地理学视角下的区域韧性研究框架,对旅游区域韧性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乡村文化、社会、环境与能动者的关系视角,按照空间营造理论,把乡村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空间形成过程中文化、社会等结构性要素的相互作用,阐述了乡村空间营造的结构层级、不同层级的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围绕乡村空间营造实践,分析了乡村主体的价值取向和空间的文化意义,提出正是乡村内生的文化价值体系,与土地制度及管理方式一起,形塑了空间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的空间结构。同时,针对空间营造的社会过程,指出乡村主体与其他主体在自组织方式基础上,与财产继承关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一起形塑了空间社会属性和社会空间结构。最后指出空间营造的核心是乡村文化价值的营造,主体和客体在认知方面的统一才有利于乡村社会文化空间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6.
在土家族民居中,人神共居、地天相接的传统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其营建的意义诉求。基于掌墨师主体视角,以堂屋营建体系中的“中墨”交叠、交错等现象为例,从形制隐喻、匠语编码、建造礼式等3种符号层面进行分析得出:堂屋神圣化的重建过程表现为不同层面营建符号互动、互转并整合为新。营建技艺及其阐释体系存在结构化的互文性,二者相互依存,不断指涉,暗含着一整套逻辑严密、意义完整的深层建构逻辑。  相似文献   

7.
恒久的记忆     
记忆是理解个人、社会和文化认同的关键.对记忆的重要性的研究跨越了广泛的视角和学科,从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到地理学、景观设计学、城市发展研究、建筑学,以及其他与建成环境相关的跨学科研究.在数量繁多的学术著作中,对"记忆"和"场所"之间关系的探究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思想轨迹,即"场所记忆"(memory of place)和...  相似文献   

8.
移动性(mobility)视角下的旅游流动是当今最大的全球尺度人类活动之一,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与地理现象,对自然生态环境及人文社会环境都造成了重要的影响.旅游流是旅游地理学研究中的关键性议题,也是南京大学旅游地理研究的基础领域之一.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旅游流相关研究进展,重点展示了南京大学旅游流系列研究成果,包括...  相似文献   

9.
城镇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构是城镇旅游竞争的核心之一。本文基于城镇旅游文化形象与城市设计的内在空间关联,以六安市佛子岭城镇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研究与城镇风貌、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构为例,从城市设计思想方法的角度展开了"城镇旅游文化形象定位及其建构"的探讨。认为城镇风貌、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构与城市设计,其整体目标与本质特征都是致力于城镇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城镇形象特色的塑造;城镇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构实质上是一个城市设计的基本问题,应从城市设计战略与整体空间设计两个层面来开展。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承载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传统聚落形式,是经由大量农耕文化凝结与物化的表征符号组构而成,并不断进行着文化意义的再生产。该文首先对"文化表征"理论进行了系统性阐述;提出了文化表征视角下传统村落空间保护的三部分内容:文化概念图的评估、文化符号的梳理与解读、文化符号与表征空间的整合。该文结合武汉市泥人王传统村落的规划案例,通过村落文化信息的梳理以及表征符号与物质空间的整合,建构和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表征空间体系,从而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以及传统村落空间的文化活力再生,最终有效地促进传统村落空间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Local development can assume many forms, depending on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places and the way they evolve historically. Tourist resorts are concentrated on space, forming a well-defined geography of local productive systems which show very different growth rate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stablish a geography of local tourist production systems in Italy, and to explore their sources of growth and competitiveness. Results suggest that higher levels of growth are not based on natural endowments but on localization economies, especially on the presence of all the phases of a “tourist filière”, a chai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directly related to tourism production, in the local produc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2.
With blessed assets in natural resources, cultural legacy,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a number of regions throughout China are qualified as world-class residential tourism destinations. However, for years, single-purpose tourism-oriented development modes, extensiv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generic l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have irreversibly destroyed a large number of vernacular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The author holds that with the increased urbanization level, people’s growing demand for a good life and aesthetic opportunities will boost residential tourism in the near future. To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in curren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plan and build a new type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 for vast areas of China where world-class tourist and residential destinations can be created based on vernacular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and to develop related rural land use strategies proactively.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proposes Three Suggestions to Achieve a World-Class Tourist City to the Guilin Municipal Government, and advocates that in the context of the upcoming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the ongo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is the time to build future world-class residential tourism destinations by constructing a new type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 These suggestions can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cision-makers of other areas with the same potential.  相似文献   

13.
徽州古村落生态旅游资源内涵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村落作为传统文化旅游地和新兴的乡村旅游市场中的一朵奇葩,旅游发展势头迅猛,但不断攀升的客流也给传统的古村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全面深入分析了徽州古村落的自然和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指出发展生态旅游是保持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旅游景观是旅游地的核心吸引物,景观视觉的认知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游览地形象,也影响着游览者的游憩体验、空间行为。依据“景观视觉吸引”原理,总结梳理历史文化街区文旅空间景观视觉吸引的建设机制。以西安市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等为对象,结合实地主观反应调查发现,关中历史文化街区文旅空间中能够对游览者产生视觉吸引的景观刺激客体接近20项,不同客体刺激物吸引游览者的分布规则为:在进入游览区文旅空间的初始阶段,“名胜古迹、摄影取景点、庆典装饰物、店招、传统建筑构筑物”等刺激物类型对游览者有较高的视觉吸引度。随着游览者滞留时间的增长与空间的转换,“名胜古迹、销售物品、店招”3类视觉刺激物产生明显的视觉吸引衰减,而“标志系统、交通车辆”等刺激物的视觉吸引度逐渐增强,需要在关中历史文化街区文旅空间建设中予以重视。研究成果和方法对其他地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改造亦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费婷婷  杨剑 《山西建筑》2008,34(3):35-36
引入了社区的概念,从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和文化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对社区利益的影响,指出应在旅游开发中处理好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的关系,使二者和谐发展,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赵旭 《华中建筑》2010,28(8):164-167
该文初次探讨了演艺活动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文章着重关注当前旅游规划中尚无系统理论的热点问题,根据作者的旅游体验和感受,做出了系统的论述。从旅游区演艺的概念和特点出发,系统地对当前国内旅游区演艺活动进行分类阐述,之后分析了开展演艺活动对旅游区发展的意义,包括活跃气氛、传承文化、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形成城市和旅游区的特色、供游人驻足休憩。在对乌镇、镇北堡影视城和印象刘三姐三个案例进行评析后,总结出旅游区设置演艺活动的原则。最后从五个方面归纳了旅游区设置演艺活动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0年代地理学开始参加我国城市规划的实践。地理学选择的这一应用方向之所以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除了特定的历史环境外 ,主要的原因是两门学科既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又有较强的互补性 ;另一方面 ,由于当前的形体规划对工科院校培养人才的偏好和地理学本身的弱点 ,地理学在城市规划领域的探索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展望 2 1世纪的发展趋势 ,指出 :只要地理学通过城市规划的实践在理论上有新的发展贡献 ,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地改革创新 ,就一定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 ,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许奇 《福建建筑》2011,(7):116-118
以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为中心,充分发挥大武夷周边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优势,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加强精品景区建设,推动风景旅游资源整合,构建"一核、二环、四线"的大武夷旅游圈风景名胜区空间格局,以及为实施这一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万敏  申雪璟  赵军 《华中建筑》2011,29(6):112-115
城市旅游集聚区对城市空间、功能、产业具有创新意义,但学术界的认识还不足。文章从区位特点、空间形态、资源特征等三方面对其进行分类,认为城市旅游港即是以旅游集散功能为主导的城市旅游集聚区。该类集聚区具有:①带来人气;②赋予城市旅游核心地位;③给予城市更多机遇;④使城市成为旅游组织与管理中心等4个方面的特点。结合旅游集散功能具有的①交通性、②时限性、③组织性、④聚集性等4个特征,阐述了利川市城市旅游港规划设计中发挥旅游集散优势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琳  阿琳娜 《中国园林》2022,38(11):52-57
近年来,民族村寨以其鲜明的建筑、文化与艺术特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赏和体验。分析游客在民族村寨的空间选择偏好,了解其行为规律及特征,有利于科学地规划和管理民族村寨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保护传统景观文化价值,促进当地旅游发展。以能够提供较高精度空间定位信息的GPS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利用离散选择模型分析了游客在桃坪羌寨游览时的空间选择偏好与传统建筑风貌、民俗宗教文化、场地空间类型、空间可达程度(穿越、直达、高差)及空间可视程度等景观空间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游客偏好于选择具有羌族民俗文化特色、易于到达且游览线路明确的空间;景观可视度对游客选择偏好影响程度不高,这与桃坪羌寨的建筑布局、街巷结构和景观特征密切相关。基于对游客村寨空间选择偏好的认知,提出了民族村寨空间与居民生活一体化保护、标识系统和解说设计提升,以及游线设计立体多元化等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