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介绍了曲线加工技术的现状,实验研究了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和峰值电流等电参数对曲线孔仿生电火花加工工艺效果的影响规律,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基于放电概率的诱导烧蚀电极伺服控制系统,通过优化实验,设定其放电概率为80%,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峰值电流等电参数对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正极性加工时,峰值电流对加工效率的影响最大。通过选取优化参数,与常规电火花车削对比表明:放电诱导可控烧蚀车削的材料加工效率是常规电火花车削的27倍,电极相对损耗仅为常规电火花车削的80%。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YG8A的电火花加工中脉冲宽度、峰值电流等电参数对加工速度、电极损耗、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宽度和峰值电流必须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才能得到较好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电火花毛化加工中电参数对20Mn23AlV毛化表面形貌的影响,用石墨作为电极材料,对20Mn23AlV钢进行电火花毛化正交试验。研究了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隙对20Mn23AlV钢毛化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不同电参数下毛化表面的形貌,分析了峰值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间隙对毛化表面形貌的影响。最后总结了无磁钢板电火花毛化加工选择电参数的原则。结果表明:在满足电火花毛化工艺要求的条件下,选用较低的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分别为2.5A和2μs,脉冲间隔为4μs。  相似文献   

5.
电火花磨削非导电工程陶瓷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非导电工程陶瓷的加工难题,提出了双电极同步伺服电火花磨削新方法,并用不导电的Al2O3工程陶瓷进行了加工实验,研究了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峰值电压、峰值电流等电参数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加工的范围内,脉冲宽度的增加、峰值电压的升高、峰值电流的增大、脉冲间隔的降低都能使材料去除率升高,而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则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电火花线切割工艺对金属材料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分析加工表面的机械性能。方法利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对304不锈钢工件进行表面切割试验,应用马尔轮廓测量仪、扫描电镜、超景深电子显微镜及纳米压痕仪观察电火花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变化规律和表面微形貌特征,获取横截面纳米硬度变化曲线。设计正交试验,获得最优加工参数。结果脉冲宽度和峰值电流对奥氏体不锈钢加工表面形貌的形成机制有显著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受电参数的影响较大,加工表面的表层及次表层组织主要由塑性变形层与回火多相组织层共同构成,厚度与纳米硬度的变化受电参数的影响较大。结论电参数对表面质量的影响程度顺序为脉冲宽度、峰值电流、放电间隔,为得到较优加工表面层,应优先选择脉冲宽度为16μs,放电间隔为96μs,峰值电流为1.5 A的工艺参数组合。单个脉冲能量对加工层的厚度以及表层的纳米硬度呈现出近似线性规律。  相似文献   

7.
根据混气电火花加工对混气加工装置的要求,介绍了混气电火花加工装置的原理及组成。利用该混气装置,进行了电参数对混气电火花加工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脉冲宽度、峰值电流对混气电火花加工的影响不同于普通电火花加工,加工速度和表面粗糙度值随着脉宽和峰值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不同电极电火花加工硬质合金的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验的方式对采用不同电极电火花加工技术加工硬质合金的效率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整加工过程中的脉冲宽度和开路电压,变换加工电极,探讨了不同电极材料、开路电压及脉宽加工硬质合金的加工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电火花铣削加工的工艺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火花铣削加工的试验,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研究了电火花铣削加工的特性。检验了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峰值电流、加工速度等因素对加工结果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电火花铣削加工的规律。提出了加工参数配置的优化方案,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孙永兴  曲馨  王引真  冯涛  焦震 《机床与液压》2019,47(11):124-128
采用电火花电解(EDM/ECM)复合加工方法进行割缝加工时,加工效率和割缝宽度作为评价复合加工割缝的两个重要指标,但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往往难以同时达到要求。使用自行研制的水包油工作液,利用单因素法探究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时工艺参数(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间隙、电极盘转速)对复合加工效果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正交实验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的影响程度,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最终通过正交试验,综合考虑加工效率及缝宽这两个评价指标选择缝宽最优1 (A_1B_1C_3D_1),即确定工艺参数组合电流40 A,脉冲间隙10μs,电极盘转速400 r/min,脉冲宽度44μs为水包油工作液复合加工的最优参数。  相似文献   

11.
采用灰关联分析算法,研究了绝缘陶瓷Al2O3电火花加工中脉冲电源电参数对加工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对绝缘陶瓷Al2O3的综合加工性能显著性影响排序依次为峰值电流、脉宽、伺服电压和占空比,采用峰值电流8 A、脉宽16 μs、占空比0.3和伺服电压45 V的优选加工参数,较常规加工参数相比加工效率提高26%、电极相对损耗降低12.9%、表面粗糙度值降低16.3%,且得到的加工孔边和孔壁无显著微裂纹与微孔隙,获得了更好的加工质量.采用灰关联理论可将多 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有利于获得最优的加工性能,可为绝缘陶瓷辅助电极电火花加工的参数优化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峰值电流、脉冲间隔、开路电压、脉冲宽度等精细电规准在不同水平下,对NAK80材料准镜面电火花加工的三维表面参数(Sa、Sq和Sz)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上述因素中,峰值电流和脉冲间隔对评价指标影响较大,脉冲宽度影响最小。通过方差分析,试验选定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均非显著,并通过信噪比获得最优的加工参数。  相似文献   

13.
基于正交试验的电火花加工工艺效果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探讨了电火花成形加工中影响加工效果的主要因素,分别阐述了脉冲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及脉冲间隔等对加工速度、加工表面粗糙度及工具电极损耗的影响关系,对解决电火花加工实践中工艺参数优化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TC4电火花加工的工艺参数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钛合金TC4进行电火花加工,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探究电火花加工的特性。重点分析了电参数中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及加工时间对电极损耗及加工速度的影响。寻找一组优化参数,研究结果对钛合金的电火花加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试验和信噪比两种分析方法,并基于BP神经网络,研究了工件超声振动电火花复合加工技术的两个重要方面:工艺参数优化和工艺预测模型。研究了间隙电压、峰值电流、脉冲宽度和脉冲间隔对表面粗糙度及加工时间的影响,得到了基于试验数据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电参数是峰值电流,然后依次为间隙电压、脉冲间隔、脉冲宽度,最优参数组为间隙电压65V,峰值电流2A,脉冲宽度5μs,脉冲间隔70μs;对加工速度影响最大的电参数是峰值电流,然后依次为脉冲宽度、间隙电压、脉冲间隔,最优参数组为间隙电压65 V,峰值电流8 A,脉冲宽度50μs,脉冲间隔10μs。通过信噪比分析得到的结果与正交试验分析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同,但信噪比分析的结果比正交试验分析的结果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对电火花精微加工放电间隙进行了测量,得出了放电峰值电流ie、脉冲宽度ti、脉冲间隔to等电参数对放电间隙值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加工过程大多是在上线架与下线架之间放置工件进行加工,而为了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就要进行多次切割。传统中走丝线切割机床在进行加工时,会由于钼丝抖动对加工工件产生影响。通过对比加装导丝器后进行单次切割和多次切割实验,探究机床加装导丝器后对工件加工的影响,及导丝器进行长时间加工后是否会造成较大磨损导致加工零件尺寸精度出现变化。实验采取单因素变量,脉冲宽度、脉冲间隔、脉宽/脉间、峰值电流和走丝速度等电参数均设置相同。  相似文献   

18.
数控线切割的工作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在研究电火花线切割的工艺效果时,通常根据火花放电的热效应把注意力集中在高频电源及其脉冲参数上,从中找出某些规律。一般来说,增大单个脉冲的放电能量(增大脉宽和脉冲峰值电流)和加工电流,都能提高切割速度,但加工表面光洁度会相应降低。为了获得较高的表面光洁度,又不致于过多地影响切割速度和加工稳定性,宜选用窄脉宽高频脉冲加工,但由于窄脉冲的脉冲峰值电流与脉宽比值较大,电极  相似文献   

19.
W6Mo5Cr4V2电火花加工工艺参数优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电火花加工高速钢W6Mo5Cr4V2的过程中,由于影响工艺指标的因素较多,要选择合适的电加工参数较困难。通过电火花成形加工W6Mo5Cr4V2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峰值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对加工速度、电极损耗、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优选出了合理的粗、精加工参数,并对电加工后的试件进行了微观分析。实验结果对企业生产加工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在煤油介质中紫铜电极加工钢时电极表面形成的黑膜与脉宽、峰值电流、脉冲停歇时间等电参数的关系,以及黑膜对电极损耗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并测定了黑膜的厚度,并对黑膜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对电火花精加工时利用黑膜的补偿作用达到电极低损耗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