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采用缝隙腐蚀试样,通过浸泡实验以及循环极化、电化学阻抗、电化学噪声、恒电位测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2205双相不锈钢(2205DSS)和304不锈钢(304SS)在5%(质量分数)氢氟酸溶液中的缝隙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两种不锈钢在氢氟酸溶液中都发生了缝隙腐蚀,但2205双相不锈钢腐蚀形成的蚀坑较浅,而304不锈钢腐蚀形成的蚀坑较深,且腐蚀面积更大。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2205DSS的临界缝隙腐蚀电位E_(crev)和再钝化电位E_(rp)都高于304SS的,滞后环的面积也更小,钝化膜电阻和缝隙腐蚀发生时的电荷转移电阻也更大。2205DSS的白噪声水平更小,缝隙腐蚀反应更慢。同时,在相同外加电位下,2205DSS的缝隙腐蚀诱导期更长,缝隙腐蚀发生时电流更小,2205DSS的抗缝隙腐蚀能力优于304SS,这主要与两种材料表面所成钝化膜的组成和性能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2.
在腐蚀介质中,超级13Cr和15Cr不锈钢点蚀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诱导期,本文采用电化学极化的方法缩短不锈钢在油田采出水环境下的点蚀诱导期,加速点蚀的发生和发展。研究表明:点蚀电位和点蚀深度的测量结果均证实了15Cr不锈钢的耐蚀性优于13Cr不锈钢;电化学极化方法可以加速超级13Cr和15Cr不锈钢点蚀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不锈钢海水潮汐区16年腐蚀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青岛、厦门和榆林3个试验站的潮汐区对5种不锈钢暴露16年,总结其腐蚀行为和规律。在潮汐区暴露的不锈钢受点蚀和缝隙腐蚀破坏。不锈钢在潮汐区暴露1至4年的点蚀速度较大,以后点蚀速度减慢。耐点蚀性能较好的不锈钢,耐缝隙腐蚀性能也较好。不锈钢在潮汐区的腐蚀随暴露地点的海水温度升高而加重。增加Cr含量、添加Mo能明显提高不锈钢在潮汐区的耐蚀性。Ni对提高的耐蚀性有效,但影响效果较小。海生物污损能引起不锈钢的局部腐蚀,它对不锈钢在潮汐区的腐蚀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不锈钢腐蚀评价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满足我国不锈钢产品设计、热处理与加工工艺的确定与优化、焊接工艺和焊缝质量评定、服役适用性评价等方面的需求,在实现不锈钢各类局部腐蚀(点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常规评价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超316级别不锈钢腐蚀的系统评价技术。本文介绍的是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近来实现的一批主要技术及其应用实例。包括:(1)临界点蚀温度(CPT)和微蚀坑控制技术两类方法;(2)双相不锈钢固溶处理温度范围中合金元素在两相间分配效果的评价;(3)奥氏体不锈钢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EPR)评价技术在双相不锈钢晶间腐蚀评价中的拓展;(4)中低温处理中的二次相析出规律与对应点蚀、晶间腐蚀敏感性的评定;(5)交流阻抗技术在复杂组织晶间腐蚀敏感性评价中的应用;(6)缝隙腐蚀临界温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在人工模拟体液中pH值变化对离子注N人体用SUS316L不锈钢,Co-Cr合金,工业纯Ti和Ti-6Al-4V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降低,试样的腐蚀电位负移,SUS316L不锈钢和Co-Cr合金的点蚀电位与缝隙腐蚀电位降低,使材料发生局部腐蚀的敏感性提高,工业纯Ti和Ti-6Al-4V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增大,提高离子释放速度,加大对人体的潜在生理危害。  相似文献   

6.
通过点蚀试验、缝隙腐蚀试验和盐雾试验,研究了904L不锈钢表面未涂覆、半涂覆和全涂覆EB104/EB202涂层试样在不同含量的FeCl_3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FeCl_3含量的增加,未涂覆EB104/EB202涂层试样的点蚀程度和缝隙腐蚀程度不断加剧。对于半涂覆EB104/EB202涂层试样,其缝隙区、未涂覆区和涂覆区的腐蚀程度依次降低;缝隙区出现严重的点蚀和缝隙腐蚀,且腐蚀程度也随着FeCl_3含量的增加而加剧。全涂覆EB104/EB202涂层试样具有良好的耐点蚀、缝隙腐蚀和盐雾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7.
6种不锈钢的化学和电化学腐蚀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永赞 《腐蚀与防护》1999,20(7):310-313
采用化学和电化学加速腐蚀试验方法对6种不锈钢的耐点蚀和缝隙腐蚀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6种不锈钢按照点蚀和缝隙腐蚀抗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3^#〉1^#〉6^#〉2^#〉4^#〉5^#,详细描述了6种不锈钢各自的腐蚀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通过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温度对2205双相不锈钢在卤水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卤水温度的升高,2205双相不锈钢的自腐蚀电位降低,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大,电荷传递电阻降低,点蚀电位负移,钝化区间变窄,耐点蚀性能下降,腐蚀趋势加剧。  相似文献   

9.
采用动电位阳极极化法测定了不同工况下TP304不锈钢凝汽器管的点蚀电位,研究了TP304不锈钢发生点蚀的规律。结果表明,TP304不锈钢在凝汽器正常运行和结垢情况下均具有较强的耐点蚀能力,一般不会发生大面积的快速腐蚀穿孔;当循环水中加入不同含量盐酸后,TP304不锈钢在有氧条件下的耐点蚀能力产生较大差异。盐酸质量浓度0.03%时,耐点蚀能力较强;盐酸质量浓度为0.07%与0.2%时,不耐点蚀,容易发生快速点腐蚀穿孔;盐酸质量浓度0.5%时,主要发生快速均匀腐蚀减薄。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防止TP304不锈钢凝汽器管腐蚀泄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动电位扫描技术测量304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不同电位扫描速率下的极化曲线,用电子散斑干涉技术(ESPI)结合动电位扫描测量304不锈钢在不同浓度、温度和pH值的NaCl溶液中的点蚀电位。结果表明,电位扫描速率为0.3~6 mV/s时,其对304不锈钢在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和点蚀电位以及滞后环的大小的影响较小。电子散斑干涉技术测量的点蚀电位表明304不锈钢的点蚀敏感性随着溶液浓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304不锈钢在H2S介质条件下的应力腐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化学测试及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方法对304不锈钢在饱和H2S溶液和NACE标准溶液中的应力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l-能显著降低304不锈钢在饱和H2S溶液中的腐蚀电位和点蚀电位,增加点蚀倾向,并降低抗H2S应力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电化学动电位扫描技术,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溴化锂(LiBr)吸收式热泵用管材316L不锈钢在热网水中的耐蚀性,建立了316L点蚀电位关于热网水温度、Cl-浓度和p H值三因素数学模型。通过腐蚀失重和电化学极化法进行了316L不锈钢在吸收器LiBr溶液中的点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与Cl-浓度对316L点蚀电位影响负相关,而p H值对其影响正相关,且各因素影响的显著程度为p H值温度Cl-浓度。吸收器条件下316L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仅为0.78μm/a,其表面点蚀坑多但较浅,且分布较均匀;但是316L点蚀电位Eb低于其氧平衡电位φ较多,点蚀仍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腐蚀电位、动电位扫描法、交流阻抗法研究了304不锈钢在无菌海水和在培养基中加入硫酸盐还原菌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菌参与了不锈钢的电化学腐蚀,加速了腐蚀速度,破坏了不锈钢的钝化层,诱导了不锈钢点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在外加恒电位下,通过测腐蚀电流密度-温度曲线的方法研究了Cl~-含量对316L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CPT)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临界点蚀温度以下,试样表面钝化膜比较稳定,超过该温度后,试样表面开始发生点蚀。Cl~-含量越高,316L不锈钢临界点蚀温度越低,且表面的点蚀坑越多。现场的腐蚀产物分析表明,腐蚀产物表面稀疏,主要元素为O、Fe、C、Cl。现场生产水Cl~-质量浓度高达21.431g/L,对316L不锈钢的腐蚀极其严重。  相似文献   

15.
分别设计了金属-金属、金属-四氟乙烯、金属-橡胶、金属-塑料薄膜4种接触类型,探究不同类型接触面对不锈钢缝隙腐蚀的影响。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的缝隙构型进行FeCl3浸泡实验和电化学实验,研究了其对缝隙腐蚀行为的影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缝隙腐蚀后样品的宏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金属接触面条件下腐蚀形貌宽度最大,深度最浅,蚀坑横向发展,蚀坑达到一定深度后,腐蚀溶液横向扩散更容易。金属-橡胶接触面下腐蚀形貌宽度最小,深度最大,蚀坑纵向发展,这与橡胶所受应力有关,始终紧贴样品表面,腐蚀溶液不易发生横向扩散。电化学测试表明,不同类型接触面缝隙试样的破钝化电位相对于无缝隙试样均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通过动电位极化以及SEM分析对316L不锈钢在不同温度油田污水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点缺陷模型(PDM)解释了不锈钢的点蚀行为.结果 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点蚀敏感性增加,点蚀电位降低.通过PDM分析了点蚀电位与电势扫描速率平方根在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结果.PDM结合竞争性吸附理论和在钝化膜/溶液界面处阳离子空位...  相似文献   

17.
金属材料在盐湖卤水中的腐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极化曲线测量、腐蚀电位测量和现场暴露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典型金属材料在盐湖卤水中的电化学特性和腐蚀行为.在卤水中,Q235和16Mn的腐蚀速度受阴极氧扩散控制,腐蚀较轻.304和430不锈钢在卤水中有较轻的蚀斑和缝隙腐蚀.在卤水中T2、QSi3-1的腐蚀速度受阴极活化控制,表面腐蚀均匀,且有低的腐蚀率.L6和LF6在卤水中处于活化态.暴露181d,L6和LF6发生严重的点蚀和缝隙腐蚀.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C15不锈钢是针对海水,油田污水以及其它含氯离子介质腐蚀而研制的不锈钢,它具有优异的耐点腐蚀和缝隙腐蚀性能,其耐蚀性远远超过18-8Ti,316等不锈钢,达到美国优秀耐海水不锈钢Al-6x的水平。与后者相比,C15钢成份简单、熔炼方便,适宜于制造各种铸锻件,在18-8Ti,316等不锈  相似文献   

19.
新型海水管系材料HDR双相不锈钢的腐蚀和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新型海水管系材料HDR双相不锈钢的研制和开发,通过冲刷腐蚀,砂侵蚀以及点蚀和缝隙腐蚀电化学试验,研究了其耐海水腐蚀性能和电化学性能,与TUP,B10,B30的耐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HDR很耐流动海水冲刷腐蚀和砂侵蚀,耐点蚀,缝隙腐蚀性能良好,适合作为海水管系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与耐腐蚀性能,在船舶领域广泛应用。含氯海水与空气的耦合作用导致不锈钢点蚀加剧,严重威胁船舶安全运行。本文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以及扫描电镜等技术,对不锈钢在气-液耦合流动中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腐蚀体系极化电阻是影响不锈钢点蚀的关键参数。空气流量与溶液流量增加,导致液膜中腐蚀粒子浓度梯度变大,传质过程加速,不锈钢点蚀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