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安替比林间氯苯基甲烷光度法测定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碱性介质中,空气将Mn(Ⅱ)氧化成Mn(Ⅳ)。在酸性介质中,庄阳离子型O/W(TMABn-C_5H_(11)OH/n-C_7H_(16)/H_2O存在下,Mn(Ⅳ)将二安替比林间氯苯基甲烷(DAmCM)氧化成橙红色产物,λ_(max)=478mn,ε=8.1×10 ̄4L·mol ̄(-1)·cm ̄(-1)锰量在0~3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于钢铁中锰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二茂铁甲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稀土高氯酸盐RE(ClO_4)_3·nH_2O(n=8或9)与二茂铁甲酸钠盐NaL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合成了四种新的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TG-DTA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确定这些配合物的组成为[REL_3(H_2O)_2]·nH_2O(式中RE为Pr、Nd、Sm、Y、n=2或),配体羧基以双齿配位。RE的配位数为8。  相似文献   

3.
以C-V测量、击穿电压测量并结合逐层腐蚀技术,对GaAs外延多层结构的剖面分布进行了测量,获得了GaAs(100)晶片在不同温度下的H_2SO_4-H_2O溶液中的腐蚀速度数据。结果表明,当H_2SO_4:H_2O_2:H_2O=9:1:1时,对n=1.10 ̄(14)~1.10 ̄(18)cm ̄-3的GaAs(100)晶片,20℃时的腐蚀速度为v=0.3~0.9μm/min.作者认为,这一配方对GaAs(100)多层结构是一个最为理想的减薄腐蚀剂。  相似文献   

4.
焦玉磊  崔长庚 《稀有金属》1994,18(3):190-193
在外磁场H∥C的情况下,用交流磁化率方法对熔融织构样品GBCO进行了研究。当外加磁场较低(0~5×10 ̄(-2)T)时,得到不同磁场下GBCO的交流磁化率实部与虚部随温度变化的系列曲线,并从虚部曲线中取出不同磁场时的峰值温度T_m(H),与各自零外场时的T_m(O)约化为t=T_m(H)/T_m(O),再作于t-H平面上。发现GBCO的t与H之间可用线性关系进行近似拟合,在较高的外加磁场(0~7T)下同样在t-H平面内作出了GBCO的t-H曲线,可用指数关系t=AH ̄n(n=2/3)进行拟合,类似于不可逆线行为。并对T_m-H曲线的行为及代表的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铱-钼酸盐-罗丹明B缔合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聚乙烯醇(PVAVA)存在下,铱与钼酸盐和罗丹明B(RB)形成离了缔合物。缔台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70nm摩尔吸光系数ε8.36×10 ̄5’L·mol ̄-1·cm ̄-1,服从比尔定率范围为0~2.75μglr/25ml。测定2.0μg铱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5%(n=7),检出限43n/ml(n=12)。测定铱的适宜条件为CHClO_4=0.93mol/L,C_MoO ̄2-_49.0×10~-4mol/L,C_RB=3.3×l0 ̄-5mol/L,PVAO08%。试验了3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除形成杂多酸元素  相似文献   

6.
按文献[1~4],L_p与(FeO_n)和R之间均有极值关系存在。本文得出从不同侧面反映的L_p极值关系式和曲线:(1)按CaO/SiO_2=0~0.9,0.91~1.9和>1.9三个区段划分的,用1/T、lg{(CaO)+0.7(mgO)}、lg(TFe)和lg(P_2O_5)表述的一次多项式;(2)按CaO/SiO_2=0~0.09,0.1~0.9,0.91~1.4,1.41~1.9和>1.9五个区段划分的,用1/T,(∑FeO)、(∑FeO) ̄2和lg(1+SiO_2)表述的非齐次多项式;(3)按∑FeO=13%~15%,16%~20%和30%~35%三个区段描述的L_p-R极值曲线。并发现L_p与(∑FeO)和R之间的极值关系存在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7.
镧系元素高氯酸盐苯丁基亚砜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稀土高氯酸盐RE(ClO_4)_3nH_2O(RE=La~(3+)、Ce~(3+)、Pr~(3+)、Nd~(3-)、Sm~(3-)、Eu(3+),n=6~7)与苯丁基亚砜PBSO(C_6H_5C_4H_9)在无水乙醇体系中合成出六个新配合物,并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稀土离子含量测定,配体PBSO含量测定ClO_4~-含量测定、IR谱、导电、TG-DTA分析及X-射线粉末衍射。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BPSO)_7(ClO_4)](ClO_4)_2,配位数为8,电解质类型为1:2。  相似文献   

8.
t-BAMBP萃取铷、铯反应机理及热力学函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t-BAMBP(简称ROH)从碱性水相中萃取铷、铯的机理。以斜率法、饱和法测定萃合物组成为MOR·3ROH(M表示Rb ̄+、Cs ̄+)。ROH萃取铷、铯为阳离子交换机理,萃取方程式为+2(ROH)_2(MOR·3ROH)。由温度效应按lgD-T ̄(-1)的直线斜率,求得萃取热焓△H,由△H和表观萃取平衡常数K便可计算自由能△G和熵变△S。萃取铷、铯的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9.
马文骥 《中国锰业》1994,12(2):55-59
在H_2O_2存在下用稀硫酸浸出太平洋锰结核,首先将高品位锰结核磨细至0.074mm,浸出条件:矿浆浓度lg/L、H_2SO_4浓度3.5×10 ̄3~25×10 ̄(-2)mol/L、H_2O_2,浓度1.7×10 ̄(-3)~2.6×10 ̄(-2)mol/L、温度30~90℃。所得结果归纳如下含少量H_2O_2的稀H_2SO_4可于室温快速从锰结核中提取Ni、Co、Cu和Mn,金属的提取率依赖于H_2SO_4和H_2O_2的浓度,缺少任何一种都不可能得到满意效果。该方法与以往的浸出工艺不同,金属的提取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最佳条件下,各金属的提取不如下:Mi100%、Co95%、Cu100%、Mn100%、Fe60%。  相似文献   

10.
董彦杰 《化工冶金》1997,18(3):266-268
报道了N,N-二基甘氨酸从盐酸体系中萃取铑的机理,结果表明,锗的萃取率随酸度、氯离子浓度、铑离子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采用法测得萃合物组成为:R2HCH2COOH.HRh(H2O)2Cl4.萃取反应方程式为:R2NCH2COOH.HCl(O)+Rh(H2O)2Cl4(A)=R2NCH2(COOH.HRh(H2O)2Cl4(O)+Cl(A)。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TCNQ、氧化吡啶稀土配合物的单盐(PYNO)_6Ln(ClO_4)(TCNQ)_2和复合盐(PyNO)_5Ln(ClO_4)(TCNQ_4(Ln=La~Nd,Sm~Yb,Y)共28个新配合物。测定了它们的C、H、N元素分析、红外光部、部分化合物的紫外一可见光谱和质谱。单盐的室温粉末导率为10 ̄(-2)~10 ̄(-3)Ω ̄(-1)cm ̄(-1),复盐为10 ̄(-1)~10 ̄(-3)Ωcm ̄(-1)。  相似文献   

12.
高丽君 《云南冶金》1995,24(2):50-53
以0.25mol/L盐酸溶液中的Cl ̄-作配位基,用醋酸—醋酸钠溶液调整溶液酸度为pH2,研究了钛(Ⅳ)—水杨基荧光酮—正丁醇—三氯甲烷测定钛的体系,在上述条件下Ti(Ⅳ)与SAF形成了可被正丁醇—三氯甲烷萃取的离子溶剂化缔合物,通过试验确定了该缔合物的组成为[Ti(SAF_2) ̄+]Cl ̄-·4C_4H_9OH·2CHCl_3,其λ_(max)=530nm,ε_(530)=1.6×10 ̄5L·mol ̄(-1)cm ̄(-1)。在此基础上拟定了直接测定生铁及硅石、矿石中微量钛的光度测定法。  相似文献   

13.
氟碳铈精矿空气中焙烧的热分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军  张成祥 《稀有金属》1994,18(4):258-261
利用DTA、TG、XRD及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山东微山的氟碳铈精矿在空气中焙烧的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指出氟碳铈精矿的分解过程可分为两步,首先较低温度下,(Ce,La)CO_3F氧化分解为(Ce,La)O_(1+x),F_(1-x);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Ce,La)O_(1+x)F_(1-x)继续氧化分解,得到Ce_(0.75)Nd_(0.25)O_(1.875)和La_2O_3等,焙烧过程中部分脱氟,样品总失重率达19.54%。  相似文献   

14.
Eu^3+在(GdO)3BO3中的发光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夷安  郭凤瑜 《稀有金属》1995,19(3):182-187
研究了紫外光(UV)和阴极射线(CR)激发下(GdO)_3BO_3:Eu的发光特性及其光谱随组成和结构变化的规律。在这两种激发条件下,(GdO)_3PO_3中的Eu ̄(3+)均能发出明亮的红色荧光。CR激发下,在加速电压10~20kV、电流密度1~5μA/cm ̄2内,Eu ̄(3+)的发光亮度与电压或电流密度之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并具有耐电子束轰击的能力。根据395nmUV激发下(Gd_(1-x)EuxO)_3BO_3体系中Eu ̄(3+)的5D_1→ ̄7F_1跃迁(535nm)及 ̄5D_o→ ̄7F_2跃迁(611nm)发射强度与Eu ̄(3+)浓度的关系,证明其浓度猝灭机理分别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和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氯化稀土RECl3·nH2O(n=6)与二茂铁亚甲硫基乙酸钠L(L=FcCH2SCH2COONa)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合成了镧、钕、钐、铒四种新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L3]·nH2O(RE=La、Nd、Sm、Er,n=1或4)。配合物中配体的羟基以双齿螯合形式与稀土配位,硫也参与配位,配合物可能的配位数为9。  相似文献   

16.
根据炉渣结构的共存理论以及相图,确定了MnO-TiO_2渣系的结构单元为Mn ̄(2+),O ̄(2-)简单离子和TiO_2,2MnO·TiO_2,MnO·TiO_2分子,进而推导了本渣系的热力学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1500℃和1550℃两温度下,计算的N_(MnO)与实测的α_(MnO)完全一致,从而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本文进一步计算了△H ̄M,△G ̄M随渣系组成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超细金属银粉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选新的正原体系HCOONH_4+NH_4OH和特效的AS-360分散剂系列,用于制备微电子工业用超细金属银粉,取得了有所创新的研究结果。即化学法一步制取平均粒径0.33±0.03μm、比表面积2.80±0.09m ̄2/g的片状超细银粉。探讨了(Ag ̄+)、(AS-360)、(HCOONH_4+NH_4OH)及温度等对银粉粒径及还原率的影响。所确定的还原技术可控制银粉尺寸、分布及形貌并获得了99.O%~99.5%的银直收率。  相似文献   

18.
王敬民 《中国锰业》1994,12(1):47-49
MnSO_4-(NH_4)_(2)SO_(4)-H_(2)O系统电解过程中,在阴极上放电并还原为电解金属锰的离子并非简单的Mn ̄(2+)离子,而是锰氨络离子Mn(NH_3) ̄2+。电解过程中产生氨气并不断地向溶液中扩散,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液中的游离氨是锰在阴极上还原的前提.本文研究的电解锰电解的阴极过程,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正辛烷为稀释剂,采用上升液滴法研究了在硝酸盐体系中P_(307)萃取锌(Ⅱ)的动力学。条件试验表明,该萃取过程受反应Zn(Ⅱ)A·HA ̄(+)+2H_2A_2(。)Zn(Ⅱ)A_2·2HA_(。)+2HA(1)+H ̄+控制,萃取速率可表示为:R=k'(Zn(Ⅱ)[H2A_2) ̄2(。)/k_2[H ̄+]+k_8[H_2A_2] ̄2(o),在298K时测得表观速率常数K值为10 ̄(-6.67)dm ̄(-2)s ̄(-1)mol ̄(-1)。萃取速率随温度上升而加快,试验条件下此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7.08KJ·mol ̄(-1)。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阳离子型微乳液介质中,用苯基荧光酮测定铜(Ⅱ)的分光光度试验。结果表明,以阳离子型CTMAB-n-C_5H_(11)OH-n-C_7H_16-H_2O微乳液为介质,Cu(Ⅱ)-PF的ε_(572)=1.37×10 ̄5,与以水为介质ε_(540)=4.3×10 ̄4及相同含量CTMAB胶束溶液为介质ε_(572)=8.9×10 ̄4比较,测定灵敏度显著提高,并且某些实验条件更加宽容。经投入使用,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