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助剂在NMP 溶剂精制中对脱氮率及酸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 -甲基吡咯烷酮溶剂在润滑油精制过程中溶解能力强、选择性好, 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但碱氮脱除率较低, 并且存在装置腐蚀问题。以石油一厂减压瓦斯油为原料, 采用NMP 溶剂加助剂精制来增加碱氮脱除率,最高脱除率可达84 .54%。对一系列不同脱氮剂质量分数, 不同剂油体积比的抽出液进行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利用消耗量计算其酸度。根据酸度的变化曲线, 考察助剂质量分数与剂油体积比对酸度的影响。随着助剂质量分数的增大, 其酸度增大, 随着剂油体积比的增加, 其酸度下降, 助剂的加入对NMP 溶剂本身的氧化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物理抽提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润滑油精制过程中氮化物脱除率,即在润滑油糠醛精制过程中加入助剂,使其与氮化物进行反应,从而脱除油中的氮化物,使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变好。实验考察了加入助剂后糠醛精制过程中助剂加入量、剂油比、精制温度、精制时间等精制条件及白土补充精制过程中白土加入量、精制温度、精制时间、焙烧温度等条件对碱氮脱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糠醛精制过程中对碱氮脱除率影响最大的是助剂加入量,其次是剂油比,而其它条件几乎无影响;加剂后白土精制的白土加入量对碱氮脱除率的影响相对变弱,在很少的白土加入量下即可满足脱氮要求。  相似文献   

3.
润滑油馏分油加助剂NMP溶剂精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物理抽提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润滑油精制过程中氮化物脱除率,即在润滑油NMP精制过程中加入助剂,使其与氮化物进行反应,从而脱除油中的氮化物,使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变好。考察了NMP溶剂加助剂精制的碱氮脱除效果及对精制油性质和收率的影响。经过NMP溶剂加助剂单级抽提试验及假三段试验表明,NMP溶剂加助剂精制可有效脱除馏分油中的碱性氮化物,提高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加入助剂的质量分数对精制油收率及折光率无显著影响。单级抽提适宜操作条件:剂油体积比为1.0,抽提温度为80℃,加入助剂的质量分数为0.7%。在此操作条件下,精制油收率为87%,60℃折光率为1.4598,碱氮的质量分数为67μg/g。假三段试验的适宜操作条件为:剂油体积比为0.75,加入助剂的质量分数为0.5%,上段温度为80℃,中段温度为70℃,下段温度为60℃,在此操作条件下精制油收率为88%,在60℃时折光率为1.4601,精制油碱氮的质量分数为57μg/g。  相似文献   

4.
大庆/沈北减二线馏分油NMP和糠醛精制小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沈北混合的减二线馏分油为原料,分别进行NMP和糠醛溶剂精制的对比。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式回归了精制油收率及质量与操作条件的关系,用非线性规划的方法分别确定出NMP和糠醛精制的操作条件,使NMP精制油与糠醛精制油的质量相近,即60℃折光率为1.450,脱蜡油的粘度指数为95。NMP精制的操作条件是剂油质量比为1.41,抽提温度为70℃,NMP中水的质量分数为2.0%,精制油收率为91.8%。糠醛精制的操作条件是剂油质量比为1.93,抽提温度为95℃,精制油收率为85.3%。试验结果表明,在精制深度相当的条件下,NMP精制和糠醛精制相比,剂油质量比下降了近40%,精制油收率提高了近7%,充分说明NMP精制要明显优于糠醛精制。  相似文献   

5.
润滑油糠醛精制过程加助剂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物理抽提与反应相结合的提高润滑油精制过程中氮化物脱除率,即在润滑油糠醛精制过程中加入助剂,使其与氮化物进行反应,从而脱除油中的氮化物,使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变好,实验考察了加入助剂后糠醛精制过程中助剂加入量、剂油比、精制温度、精制时间等精制条件及白土补充精制过程中白土 加入量、精制温度、精制时间、焙烧温度等条件地碱氮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糠醛精制过程中对碱氮脱除率影响最大的是助剂加入量,  相似文献   

6.
焦化柴油非加氢精制改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热加工所得的焦化柴油安定性很差,通常采用加氢方法对其进行精制。但加氢装置投资大、操作费用高,且需有足够的氢源。采用物理抽提与化学反应相结合即糠醛溶剂加助剂抽提的方法对焦化柴油进行精制。实验考察了络合比、剂油比、精制温度、精制时间及沉降时间等精制条件对焦化柴油精制效果的影响,分别得出了焦化柴油安定性指标符合合格品及一级品要求的精制条件,并在连续装置上进行了验证。同时对焦化柴油安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焦化柴油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氮化物,尤其是碱性氮化物,烯烃的影响很小。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技术上可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7.
NMP精制混合减五线馏分油小试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以沈北、大庆混合减五线馏分油为原料,采用单级抽提试验进行了NMP和糠醛溶剂精制的对比研究。用正交试验法较深入地考察了剂油比、溶剂含水量及抽提温度等影响因素,并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式对精制油收率和质量与操作因素的关系进行回归。用非线性规化确定出NMP及糠醛精制最优操作条件。糠醛精制最优操作条件为:剂油比为1.5,抽提温度124℃。在此操作条件下,精制油的收率为84%,60℃折光率为1.4632。NMP精制最优操作条件为:剂油比为0.75,抽提温度88℃,溶剂含水质量分数为0。在此操作条件下,精制油的收率为91%,60℃折光率为1.4636。研究表明,NMP溶剂精制馏分油无论剂油比还是抽提温度均远远低于糠醛,说明NMP用于润滑油精制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级抽提试验,模拟工业装置连续逆流抽提(假三段试验),以沈北-大庆混合油的减五线馏分油为原料进行了NMP和糠醛溶剂精制的对比研究。在单级抽提试验所确定出的NMP和糠醛精制最优操作条件基础之上,进行了假三段抽提试验及NMP精制油脱蜡试验。对单级抽提及假三段抽提所得精制油及脱蜡试验所得脱蜡油进行了各项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在适宜操作条件下NMP和糠醛单级抽提所得精制油质量接近,二者的脱蜡油均能满足国家质量指标要求。但NMP精制的剂油体积比下降50%,精制油收率提高7%。与糠醛假三段相比,NMP假三段溶剂精制的剂油体积比下降50%,收率提高4%。两种精制油质量基本相同,均好于适宜操作条件下单级抽提所得到的精制油的质量。同时也说明了NMP比糠醛有更好的精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抚顺石油二厂润滑油糠醛精制装置抽提塔底抽出液为溶剂,对该厂焦化柴油进行了抽提小试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精制温度、助剂与油的质量比、剂油体积比等操作条件对精制效果的影响。确定出使焦化柴油安定性指标符合一级品要求的适宜精制条件,即精制温度为70℃,助剂与油的质量比为0.005,剂油体积比为1.0,精制时间为30 min,沉降时间为30 min。  相似文献   

10.
以大庆、沈北混合高粘度润滑油馏分油为原料,分别进行了糠醛、NMP精制的单级抽提试验和假三段抽提试验,在满足HVI500SN要求下,确定了适宜的操作条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精制深度相当的条件下,无论单级还是假三段抽提试验,NMP精制与糠醛精制相比,精制温度降低了20℃、剂油体积比下降了40%,油收率提高了3%。以上结果表明,对于高粘度馏分油,NMP作为抽提溶剂明显要优于糠醛。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工艺参数对加氢尾油裂解过程中结焦的影响,在加氢尾油裂解实验装置上考察了裂解温度、进料质量流速和水油质量比对炉管结焦速率的影响。利用SEM、EDS、DSC-TG及EA对结焦试样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结焦速率随温度升高从2.16mg/(cm2·h)逐渐增大到7.90mg/(cm2·h);结焦速率随流速的增大从3.36mg/(cm2·h)逐渐增大至11.02mg/(cm2·h);结焦速率随水油质量比增大从7.56mg/(cm2·h)减小为 4.89mg/(cm2·h)。焦体中碳氢质量比随温度升高、运行时间延长及水油质量比降低均逐渐增大,且焦碳在管壁上发生了渗碳现象。综上,加氢尾油最佳裂解条件是温度850~860℃,进料质量流速约193.80g/h,水油质量比为0.5 ~0.7。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温高压超声波反应器对惠州炼化的减压渣油进行超声波作用下的临氢热裂化反应,考察气相产物组成、液相产物组成、反应生焦SEM 形貌及元素分析,探讨在超声波作用下渣油临氢热裂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下的渣油临氢热裂化反应的气相产物收率无明显差别,轻油收率略有增加,生焦率降低;焦炭的颗粒棱角比较圆滑,出现孔道结构,说明在超声波作用下,渣油临氢热裂化反应主要按自由基热反应机理进行,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可促使渣油发生裂化反应,因此轻油收率略有增加,超声波的机械效应使悬浮在渣油中的生焦前驱物剧烈震荡,阻止其聚合,从而减少了结焦;焦炭中Ni元素的大量增加说明了催化剂为结焦提供结焦中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焦炭微观参数的意义,介绍了几项焦炭微观参数的测量方法。根据添加物炼焦的有关数据,阐明了微观特性参数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评定焦炭质量、进行焦炭研究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小型固定流化床反应装置上进行轻燃料油催化裂化反应实验,经参数估计确定了生焦动力学参数,建立了轻燃料油催化裂化反应生焦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动力学参数与原料组成进行线性关联,改进了模型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重油在CPP工艺催化剂CEP-1上的催化裂解过程,利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研究了反应温度、剂油质量比、水油质量比、油气停留时间和原料性质对焦炭收率和积炭率的影响。发现积炭率随剂油质量比、水油质量比及原料n(H)/n(C)的增加而减小,而随反应温度以及原料芳碳率的增加而增大;焦炭收率随反应温度、剂油质量比以及原料芳碳率的增加而增大,随水油质量比及原料n(H)/n(C)的增加而减小;积炭率和焦炭收率均随油气停留时间的延长存在最低值。原料的n(H)/n(C)和芳碳率均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原料的结焦性能。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积炭率和焦炭收率与原料性质和操作条件的经验关联模型,利用最小二乘回归求得了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16.
以一工程实例,介绍了焦化厂废水—高浓度剩余氨水的干燥处理技术。该技术是在特制的CHT塔中,利用焦化厂的焦炉高温废气将少量的剩余氨水完全汽化,同时综合了吸附、吹脱、酸碱中和、催化氧化、氧化还原等多种反应功能。反应后烟气中的烟尘可利用干式除尘器进行脱除,烟气达标排放,剩余氨水零排放。固形物中的铵盐(主要是硫铵)含量较高,可回收作为农用化肥。该方法既处理了焦化废水,同时又净化了酸性焦炉烟气,且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废水量为36 m3/h时,工程总投资为715万元,吨水投资约为0.8万元,运行成本为9.71元/t,均明显低于生化法以及其他与生化法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某炼厂高粘度润滑油馏分油为原料,进行了NMP溶剂精制的小试研究.首先进行单级抽提试验,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并借助数学手段,确定了NMP精制的适宜操作条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NMP的假三段抽提试验及脱蜡试验.结果表明,无水抽提适宜操作条件为:抽提温度87℃,剂油体积比为0.75,在相同条件下,NMP单级抽提精制油收率为9...  相似文献   

18.
对乙烯裂解燃料油进行了基本性质和四组分分析, 并采用n - d - M 法进行了结构组成分析, 结果表明, 乙烯裂解燃料油中芳烃、 胶质和沥青质含量较高。同时, 在焦化中试装置上, 考察了常压、 5 0 0℃条件下乙烯裂解燃 料油的焦化产物分布, 以及在混合进料中掺炼比对产物分布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乙烯裂解燃料油掺炼比 的增加, 液体产物中汽油和蜡油馏分收率减少, 而柴油馏分和焦炭收率增加。与工业生产装置相比, 在乙烯裂解燃 料油掺炼比为2 0%时, 所得汽油馏分密度变化不大, 硫含量和实际胶质含量略有增加; 中间馏分( 2 0 0~3 5 0℃) 的初 馏点与干点变化不大, 但密度有所增大, 实际胶质含量下降; 石油焦中的挥发分和灰分含量增加, 水分和硫含量明显 下降。说明掺炼2 0%乙烯裂解燃料油, 对焦化所得产物的性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