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传统的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传输网的发展需求,随着高带宽、突发业务的需求,对传输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PTN将会是越来越多运营商的选择.因为PTN能够不管在技术还是网络运营方面都具有相当大的优势,而且能够运用到多种不同的场景,基于此,PTN对传输网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描述PTN的发展现状、优势特点及应用场景来论述其对传输网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简单介绍宿州电力通信网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原通信网在传输网结构、站点安全、业务应用和设备老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通信网改造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以建设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Automatic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技术为支撑的电力通信网智能化为方向的改进目标。结合地区电力通信网实际实施的智能化建设与改造,促进主备网及配电接入网的互联,并进行新型通信网下的业务再分配,初步建成坚强的地区电力智能通信网,充分满足当前和今后的电力业务需求,同时也为全面开展智能电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仿真系统在电网企业培训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宣城供电公司采用全物理数字实时仿真技术,结合地区电网特点,开发了与实际电网相符的数字电网仿真系统。本文介绍了系统开发的背景、架构、功能和技术路线,并对应用后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4.
结合宣城供电公司变电站集控站的建设,选择合适的组网技术,购置相应的网络设备,建设宣城公司高速的集控站管理信息网络;实现与公司现有的计算机网络互联,并进行融合和优化,实现多种业务信息传输;同步考虑宣城供电公司所属县公司高速接入电力四级网络的问题,各县公司在物理上就近接入相应的集控站信息网络,通过调整网络结构、设置安全策略等措施实现安全互联。  相似文献   

5.
在电信行业谈转型、谋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聚焦连接,通过"做大连接规模,做优连接服务,做强连接应用",努力开创数字化产业新格局。传输网是实现移动公司网络和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打造万物互联网络的基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移动)传输网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网络能力和基础资源储备不断增强,面向全业务发展的网络架构已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产业的迅猛发展,信息化逐渐在各行业得到普及,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行业,信息网络的稳定性非常重要,而信息设备体系是信息网络稳定性的关键。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对当前的网络进行管理和维护以及怎样让网管人员能够更加轻松地对网络进行管理和维护,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文章从宣城供电公司当前网络运维管理着手,探讨宣城供电公司现有网络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部署网络设备应急与备份系统来加强宣城供电公司的网络管理体系,保障宣城供电公司的基础网络架构,以便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电力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7.
智能电网是电力、自动化和信息通信三大技术的综合,统一、高效、灵活和高生存性的通信平台是智能电网的必要支撑。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未来电力系统通信业务将转向大颗粒IP业务,业务传输所需的带宽将迅速增长。针对电力系统通信业务对光通信网络的新要求,提出在电力通信系统中采用PTN技术的必要性。文章根据电力系统通信的特点,分析了建立基于分组的统一通信平台的必要性,提出PTN技术更适应电力系统通信业务IP化的需求;介绍了作为IP网络发展趋势的PTN的历史和特点;特别是对PTN的实时通信支持能力和时间同步能力给予关注;论述了PTN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方案,对使用PTN建立统一分组电力通信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析电网工程投资预算精益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起,国家电网公司将电网基建工程投资预算管理纳入公司"两上两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淮北公司认真落实网省公司要求,坚持业务与财务协同融合理念,围绕"源头、过程、末端"三个环节,加强电网工程投资预算全过程管控,真实全面反映工程各项费用预算执行情况。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电网工程投资预算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预算价值引领作用日益显现,电网工程精益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公司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的要求,解决非统调电源运行数据缺失问题,结合宣城地区非统调电源现状,提出"工程投资小、建设维护工作量低、信息安全性高"的建设思想,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实现非统调电源的信息采集。  相似文献   

10.
数据业务的发展迅猛,传统的SDH传输向多业务传输网(MSTP)演进是网络发展的需要,是市场的需求,是技术向前发展的必然。如何在充分保护原有投资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条网络平滑过渡的途径是十分重要的。针对杭州联通本地传输网如何向多业务传输网的演进,理论结合实际进行了分析,并就今后的发展作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