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充分发挥集聚纺装置效能,提高细号紧密纱质量,从原料选配及清花、梳棉、精梳准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等工序主要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制定纺CJ 7.29tex纱工艺优化方案。指出:选配原料前应充分了解成纱品质要求及其与原料性能的关系,并考虑原料的加工性能,确保正常稳定地生产;合理配置各工序纺纱工艺参数,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操作管理,是提升集聚纺产品品质的有效途径;工艺流程中对半成品、成品纱的条干、棉结和短绒严格控制,可使纺纱质量达到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毛/涤混纺面料、毛/粘混纺面料的特性,综合该面料的优点,采用羊毛、涤纶、天丝为原料,纺成毛/涤/天丝混纺纱,织制毛/涤/天丝精纺面料;在纺纱过程中,采用紧密纺纱工艺纺制高档精梳毛纱,通过合理配置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加强纺纱过程质量监控,以改善精梳毛纱成纱的毛羽和条干,提高纱线强度、断裂伸长率;在纺纱中,通过和毛油、针梳机针号、加压等工艺的控制,达到控制毛纱的毛粒,以使后序工艺加工出高品质的精纺面料。  相似文献   

3.
为纺制长绒棉羊绒混纺紧密针织纱,应用毛纺设备与棉纺设备相结合的半精纺技术,通过羊绒原料预处理,长绒棉加工中采用复精梳工艺,混和原料加工中正确配置和毛工艺使其充分混和,采用复梳棉工艺,优选梳棉针布及正确配置各工序工艺参数,结果成功地纺制出精梳长绒棉/山羊绒90/10 4.9 tex混纺紧密针织纱,满足了高档羊绒混纺针织纱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选用澳大利亚纯羊毛条,采用法国NSC毛纺针梳设备、德国青泽毛纺用细纱机、赐莱福络筒机及苏拉倍捻机等先进设备,针对原料特点,结合主要设备技术特征,优化配置各工序主要上机工艺参数,充分运用先进设备的在线检控功能,加强各工序生产管理,成功开发出17.86 tex×2精梳毛纱。经Uster Tester 3纱线质量检测仪进行成纱质量检测,其主要质量指标达到优等品标准。  相似文献   

5.
探讨精梳棉圣麻紧密赛络混纺纱生产工艺。通过选配原料,优化配置前纺各工序及紧密赛络纺工艺参数,最终顺利地纺制出精梳棉/圣麻60/40 14.6 tex紧密赛络纱,质量达到较好水平。认为:采用紧密赛络纺工艺,可用较低等级原棉和较小精梳落棉率,纺制出品质较好的细号精梳棉圣麻纱,能够满足高档色织用纱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探讨精梳亚麻棉混纺喷气涡流纱的生产工艺。围绕原料选配、前纺及涡流纺工艺配置进行了试验与优化,成功纺制出精梳亚麻/棉55/45 19.6 tex喷气涡流纱。认为:抓好亚麻原料预处理,正确设定原料投料比,合理配置前纺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喷气涡流纺采用引纱速度200 m/min,喷嘴气压0.5 MPa的工艺配置,可以纺制出质量满足要求的精梳亚麻棉混纺喷气涡流纱。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用低配棉纺高质量纱,以细绒棉和长绒棉精梳落棉为原料纺集聚普梳纱,根据原料物理指标制定纺纱工艺流程,详述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及技术措施。通过试纺对比发现,使用25%和35%长绒棉精梳落棉与含8%再用棉的细绒棉纺集聚纺18.2 tex普梳纱,以及使用10%长绒棉精梳落棉与含8%再用棉的细绒棉纺集聚纺14.6 tex普梳纱,其成纱质量指标均在GB/T 398—2018二等纱指标范围内。指出:使用长绒棉精梳落棉纺纱,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非常重要;高比例使用精梳落棉的关键在于清梳工序减少纤维损伤、并粗工序控制短纤维运动,以及在清梳工序提高细绒棉纤维的开松和除杂效果,在并条工序改善条子的混合效果、减少意外牵伸,在细纱工序采用集聚纺技术,提高纤维集聚程度,同时要充分发挥器材专件功效。  相似文献   

8.
探讨2.9tex纯棉精梳集聚纱的纺纱工艺。针对特细特纱纺纱技术难点,在原料和各纺纱工序采取一系列工艺和技术措施,成功纺制出2.9tex纯棉精梳集聚纱,获得了断裂强度19.93cN/tex、条干CV值17.67%、毛羽H值1.8的较好质量水平,并降低了断头、提高了生产效率。认为,通过合理选配原料、采用双精梳工艺和带自调匀整的单道并条机、优选粗纱捻系数、采用集聚纺技术,能够以较低的断头率、较高的生产效率,纺制出质量满足要求的纯棉精梳特细特集聚纱。  相似文献   

9.
探讨棉二道精梳落毛混纺针织纱的生产工艺。针对棉纤维与二道精梳落毛纤维的性能差异,对二道精梳落毛纤维进行纺前预处理,通过优化配置各工序工艺参数和合理控制各工序相对湿度,有效解决了两种纤维混纺过程中出现的混和不匀、静电现象及牵伸不良等问题,最终成功纺制出棉/二道精梳落毛55/4520.5 tex针织纱,其成纱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兔、羊毛混纺产品向高支,轻薄、高比例的方向发展。利用国产精梳毛纺设备能否纺制出高支、高比例的免羊毛混纺毛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利用国产精梳毛纺设备研究试纺了25 /2,38 /2,37 /2纱,兔毛含量分别为40%,22%,10%的兔、羊毛混纺半精梳针织毛纱,织成的毛衫经缩绒整理后,兔毛风格显著,基本符合成衣要求。但在纺制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我们采取相应措施,本文着重介绍在B583型细纱机上,合理选择工艺参数方面的研究。 一、使用原料: 本次试验是对同一批32 /2兔、羊毛混纺精梳针织毛纱并在同一个锭子上进行的,现就该批的原料…  相似文献   

11.
针对山羊绒较难纺制细特纱的问题,提出用创新型半精纺技术开发生产细特羊绒纱,半精纺纺纱系统是介于精纺和粗纺之间的一种纺纱方式,该系统特别适合于纺制特种动物纤维类纱线.采用改良的国产毛纺棉纺设备,开发生产半精纺细特羊绒纱,对原料选用、设备改造、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经过试验,成纱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牦牛绒纤维主体长度短、长度离散度大、含有大量粗死毛等导致无法使用现有毛精纺设备实现精梳制条的问题,通过采用便捷喂毛、高效预梳、低损伤分梳、落物充分回收装置组成高效分梳机构,将卷曲、块状绒团拉伸为基本伸直的单纤维状。在细纱工序,分别采用环锭纺、网格圈紧密纺、全聚纺纺制原色和脱色牦牛绒单纱和赛络纱,并对成纱质量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6.7 tex牦牛绒纯纺纱采用环锭纺时由于断头多而导致无法正常纺纱;与网格圈紧密纺相比,全聚纺所纺原色牦牛绒纱的强伸性和条干有所改善,但毛羽质量略差;与原色牦牛绒相比,脱色牦牛绒纯纺纱的综合性能有所下降,尤其是成纱强力有所降低;与网格圈型紧密纺相比,全聚纺由于实现了对牵伸后的纤维须条的平行集聚,更有利于对脱色后强力较低的牦牛绒纤维实现更加柔性、平稳的集聚加工。  相似文献   

13.
紧密纺毛纱在精纺毛织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结 《毛纺科技》2005,(11):28-30
文章分析讨论了具有高品质纱线特征的紧密纺毛纱与传统环锭纺毛纱性能差异的原因,对紧密纺毛纱在精纺毛织物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紧密纺毛纱在精纺毛织物中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紧密纺技术在国内普及应用的关键是实现国产化,并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4.
选择国产B583细纱机传统纺和在其基础上改造的紧密纺设备,保持工艺参数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纺制原料为70支澳毛48.14%,1.5旦涤纶短纤51.86%,纱线密度均为14.2 tex、捻系数为320的紧密纺和传统纺混纺纱线,比较2种纱线的条干不匀率、强度伸长、粗细节、毛羽及耐磨性等主要性能.实验分析得出,紧密纺与传统纺纱线相比,强力增大,条干均匀度提高,粗节细节明显减少,尤其是1~9 mm的毛羽数量紧密纺均少于传统纺.因此,对传统毛纺细纱机,进行紧密纺改造,是提高毛纱和后道工序产量和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紧密纺在精纺羊绒纺纱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紧密纺纱在精纺羊绒中应用后对纱线各项测试指标的改善效果,讨论了其在减少精纺羊绒纱的毛羽、改善纱线条干、提高纱线强力并最终降低针织纱捻度的可行性。最后得出了在普通精纺羊绒工艺上可采用紧密纺的结论,同时对解决精纺羊绒行业长期存在的羊绒衫鸡爪痕问题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有机棉、羊绒、精梳落棉、落毛,以及废旧纺织品循环开发利用的再生棉等含有较多超短细柔纤维的原料,在环锭纺装置上纺制细特优质纱线较难的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短流程无牵伸聚绒纺纱装置,该装置包括喂入、梳理除杂、输送集聚及加捻卷绕成型4个部分。与现有的长流程聚绒纺技术相比,工艺流程明显缩短,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技术控制参数大量减少。开发的超短细柔聚绒纺纱线兼有环锭纺纱与紧密纺纱特点,成纱质量明显提高。新型短流程无牵伸聚绒纺纱装置已成功用于开发16.5 tex有机棉/精梳落棉/澳毛(50/25/25)聚绒混纺纱。  相似文献   

17.
张后兵  张志  丁霞 《毛纺科技》2007,(12):31-34
对紧密纺在精纺羊绒实验性纺纱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关性分析,找到了影响紧密纺起毛起球的因素.同时将所纺制的相同线密度纱线的各项成纱检测指标和紧密纺成纱指标做了对比分析,并分析讨论了紧密纺在精纺羊绒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单纱捻度和针织密度为关键因素的实验结论.文章还为紧密纺在羊绒精纺领域更深层次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缆型纺纱技术是在环锭纺纱机前罗拉出口处有一个分割轮将其牵伸后的纤维须条分割成若干股纤维束,经过加捻形成新型结构的纱线.比较了8.8 tex和8.3 tex羊毛传统环锭纺纱线与缆型纺纱线的毛羽与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8.8 tex和8.3 tex羊毛缆型纺纱线的毛羽数少于传统环锭纺纱线的毛羽数,并且8.3 tex羊毛所形成纱线的毛羽数高于8.8 tex羊毛纱的毛羽数;缆型纱的耐磨次数高于传统纺纱线的耐磨次数,8.3 tex澳毛加工的缆型纱的耐磨次数高于8.8 tex澳毛缆型纱线的耐磨次数.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采用毛纺设备生产精纺羊绒纱造成纱线制成率偏低的原因.指出在前纺及细纱工序中由于对短纤维控制不好,导致精纺羊绒纱的综合制成率偏低,造成生产成本较高.阐述了通过优选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控制主要工序消耗,不同品种、不同用户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回梳回理等取得了很大成效.实验及生产实践表明,精纺羊绒纱综合制成率从76.42%提高到80.01%,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棉纺设备上纺制14.5—25tex精梳棉/毛混纺纱的原料、设备流程、工艺和成纱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