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速凝固和直流电处理对铝硅合金中硅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氮气雾化法制取了Al-12.54%Si合金微粒并进行700℃重熔处理,对加Sr变质的Al-13.23%Si合金熔体进行了直流电处理.用扫描和透射电镜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对Al-Si合金中共晶硅生长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凝固法制取的合金微粒与重熔处理试样中,共晶硅呈球状和条状.加Sr变质的共晶硅为弯扭的纤维状,直流电熔体处理后共晶硅转变为圆球状,其颗粒尺寸为50~200nm.  相似文献   

2.
钱东航  李俊 《材料工程》1995,(7):26-30,19
本文通过所研制的复合变质剂对新型亚共晶铝硅合金进行变质处理,α-Al晶粒明显变细,分布均匀,分叉率增加。共晶硅尺寸减小,分枝增加,并可在熔拣温度下保温4h或重熔5次以上仍保持变质效果。经变质后的组织为共晶硅粒状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使铝硅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稀土对铝硅共晶熔体的物性及凝固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量不同含Ce,La量的Al-Si共晶合金熔体的密度,粘度和电阻率,考察了熔体的物性变化与凝固组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物性变化的转折点与共晶Si形貌的改变具有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所研制的复合变质剂对新型亚共晶铝硅合金进行变质处理,α-Al晶粒明显变细,分布均匀,分叉率增加。共晶硅尺寸减小,分枝增加,并可在熔拣温度下保温4h或重熔5次以上仍保持变质效果。经变质后的组织为共晶硅粒状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使铝硅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莫来石、r-Al2O3两种短纤维增强Al-12%Si复合材料的拉伸变形和断裂过程,结果表明:对莫来石纤维增强Al-12%Si复合材料,与外加载荷方向成小角度的纤维是裂纹优先萌生的地方;r-Al2O3纤维增强Al-12%Si事材料抵抗断裂能力小于晨来石纤维增强Al-12%Si复合材料;提出了莫来石纤维增强Al-12%Si复合材料的断裂模式。  相似文献   

6.
Al-12.6%Si薄带双辊快速凝固成形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双辊快速凝固方法将液态Al-12.6%Si合金直接制备成厚度为0.1 ̄0.5mm的薄带。介绍了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试验设备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辊面可控线速度Vr为2 ̄8.5m/s,薄带厚度正比于Vr^-1/2。薄带组织为细小的初晶α-Al和极细小的(α-Al+Si)共晶体,塑性和抗拉强度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稀土元素La和混合稀土对Al-Mg-Si合金耐耐蚀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合金在3.0%(wt)NaCl溶液和5.0%(wt)Hc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并用XPS对合金表面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加入改变了钝化膜的成分,使合金的显微组织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合金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确定了Ti-Al-Si三元相图中富Ti角区域的β-Ti(Al,Si)与Ti5(Si,Al)3共晶线.用光学金相、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共品组织以及共晶组织中基体和第二相Ti5(Si,Al)3。所有这些工作是为了在双相合金的合金设计中能合理地选择合金成分.  相似文献   

9.
液体轧制Al—Si合金薄带的强韧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液体轧制是将快速凝固技术引入连续铸轧中形成的一种新的加工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液体轧制Al-Si合金薄带的强度较未变质铸态的提高39%,塑性指标亦明显提高,这是由于液体轧制过程中液体处于速流动状态和一定压力双重作用下快速结晶凝固成开,从而改变了Al-Si合金薄带的显微组织,尤其是Si相的形态,尺寸其分布状态,使薄带获得了明显的强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稀土在过共晶高硅铝合金中的合金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研究了稀土在含硅量约为22%的过共晶Al-Si合金中的合金化作用。结果表明,稀土可作为合金元素替代昂贵金属Ni,;稀土与Cu,Mg,Fe,Si等形成的稀土化合物产生的第二相强化是改善合金高温拉伸性能的主要原因,稀土对合金的强化作用存在一个稀土的最佳含量范围。  相似文献   

11.
晶内型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研究了沉淀法制备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工艺过程,利用Al2O3从γ相到α相的蠕虫状生长过程,使大部分纳米SiC颗粒位于Al2O3晶粒内,用沉淀法制得的、含有5vol%SiC的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其强度为467MPa,韧性为4.7MPa.m^1/2,与一般的Al2O3陶瓷相比有较大的提高,显示了沉淀法制备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双级雾化快速凝固工艺及其破碎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制造了由超音速气体雾化和旋转盘雾化组成的双级雾化装置,并对比有雾化处理进行分析,提出了旋转盘机械破碎模型。采用Al-20Si合金进行了工艺性试验,并采用Al-4.5Cu合金地该装置的冷却速度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13.
液体轧制是将快速凝固技术引入连续铸轧中形成的一种新的加工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液体轧制Al-Si合金薄带的强度较未变质铸态的提高39%,塑性指标亦明显提高.这是由于液体轧制过程中液体处于快速流动状态和一定压力双重作用下快速结晶凝固成形,从而改变了Al-Si合金薄带的显微组织,尤其是Si相的形态、尺寸及其分布状态,使薄带获得了明显的强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金属腐蚀     
熊金平 《材料保护》2001,34(1):59-60
20010136铝合金的丝状腐蚀及其动电位极化研究──Mol J M C.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00,35(7):1 629(英文)用加速暴露试验和动电位极化测量方法研究了铝合金的丝状腐蚀,下列不同成分和表面处理的铝合金被用于加速暴露试验:Al-Cu、Al-Mg、Al-Si和Al-Zn等二元合金;Al-Mg-Si三元合金;AA2024-T351和AA7075-T651商用铝合金。表面处理主要为脱脂、铬酸盐钝化和铈酸盐处理,对所有合金体系来讲,增加合金…  相似文献   

15.
半固态铝硅合金中共晶硅的形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未变质和锶变质半固态铝硅合金中共晶硅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未变质半固态合金中晶硅的形貌较常规铸态合金有较硅变化,从成簇的细长片状过渡到以粗短片状或碎块状为主,锶变质半固态合金中的共晶硅仍以细长片状为主,但有一部分为粗短片状或碎块状,上述结果与旋转磁场引起的熔体流动对凝固过程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Al-Si-Cu-Mg系中富铜的W(AlxSi4Mg5Cu4)相与Al2Cu相的金相显示鉴别法,并用化学染色试剂彩色显示区分铸造铝硅铜镁系合金(α+Si+Al2Cu+W)四元共晶中的W相及Al2Cu相。  相似文献   

17.
含活性基团硅氮烷先驱体的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G-GC,IR,元素分析,XRD研究MeSiHCl2与MeSiVi(Vi:-CH=CH2)Cl2共氨解产物的裂解过程。  相似文献   

18.
铝-硅合金铸造件抛光及氧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铝-硅合金铸造件抛光及氧化工艺山东临沂药械厂(276003)王均吉山东临沂铝型材总厂刘志明1前言Al-Si合金具有密度小、易于浇铸或压铸、便于加工及强度高等优良特性,故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厂数十种零件为Al-Si合金铸件(浇铸或压铸),材料为...  相似文献   

19.
快凝粉末Al-10Fe-1V-2Si-0.5Re耐热铝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超声雾化法制备的快凝粉末Al-10Fe-1V-2Si-0.5Re合金的性能及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合金中弥散相,如α-Al12(Fe.V)3Si相在500℃仍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合金具有良好的室温和高温性能,其室温抗拉强度为547MPa,延伸率达11%;合金经过300℃/100h热暴露后在300℃的屈服强度仍达250MPa。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定向凝固合金上的Al-Si涂层的化学退除工艺并指出:从涂层本身讲,影响涂层化学退除过程的主要因素是涂层的厚度及铝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