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日化行业产生含高浓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LAS废水,若直接排放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以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为混凝剂,以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以氧化钙(CaO)、氢氧化钠为水样p H调节剂,进行混凝沉淀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混凝剂、助凝剂、p H调节剂的处理效果及最佳投药量范围。结果表明,此类废水中CODCr、LAS、色度去除的关键影响因子为p H调节剂种类,其次为反应p H,混凝剂及助凝剂种类和投加量影响较小;最佳p H调节剂为CaO,反应p H控制在8.5~9.5,PAM投加量宜为5~10 mg/L。经混凝沉淀处理后,废水中COD_(Cr)去除率可达75%以上,LAS、色度去除率均达85%以上,证明采用氧化钙(CaO)化学混凝沉淀工艺处理LAS废水是一种高效、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水解酸化-SBR-混凝工艺处理榨菜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解酸化-SBR-混凝工艺处理榨菜废水试验得出,在水解酸化池HRT为6h,SBR条件为0.5 h进水+10 h好氧+4 h厌氧+1 h沉淀+0.5 h闲置(曝气量6 L·min-1,污泥浓度4 000 mg·L-1),混凝试验PAC和PAM投加量分别为300mg·L-1和6mg·L-1条件下,COD、SS、氨氮和总磷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85.03%、84.9%和95.32%,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混凝沉淀法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混凝沉淀法对马铃薯淀粉废水进行了试验及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种类、投加量、投加方式、pH及沉降时间对处理效果都起着重要作用.在pH为10左右,PAC投加量为5 000 mg·L-1,PAM投加量为3.2mg·L-1时,沉降30 min,废水COD去除率达58.14%;浊度去除率可达91.97%;SS去除率达91.11%.用混凝沉淀法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可减轻后续生化处理系统的负担,在蛋白回收生产工艺中应用,可提高蛋白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4.
使用石灰对皂素废水进行预中和处理,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对皂素废水的处理效果。分别考察了pH值、PAC用量、PAM用量及PAC联合PAM工艺对皂素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石灰中和过程适宜的pH值为8,PAC联合PAM工艺对皂素废水处理效果优于单独使用PAC或者单独使用PAM时的处理效果,在pH值=8,PAC投加量为1030mg·L-1,PAM投加量为8.5mg·L-1时,皂素废水中的COD去除率为64.28%。  相似文献   

5.
采用污水快速净化器,以硫酸铝(AS)和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处理校园生活污水,研究其投加量与浊度和COD去除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出AS的最佳投加量为270mg·L-1,PAC的最佳投量为240mg·L-1,同时研究了最佳无机混凝剂AS与有机助凝剂PAM在废水处理中的协同作用,得出AS和PAM复合投加的最佳投加量为AS为150 mg·L-1,PAM为1 mg·L-1或AS为120mg·L-1,PAM为1.5 mg·L-1.PAC和PAM复合投加的最佳投加量为PAC为200mg·L-1,PAM为0.5 mg·L-1或PAC为120mg·L-1,PAM为1 mg·L-1,是最佳,最经济的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6.
对多家煤矿井下废水进行了采样分析,并对典型水样进行了混凝特性试验,考察了水样初始p H值、混凝剂投加量以及助凝剂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偏酸性有助于PAC混凝效果的发挥。对浊度为1 395 NTU、SS的质量浓度为448 mg/L的煤矿井下废水,在PAC投加量为100 mg/L时,混凝对水样浊度和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3%和95.5%。助凝剂PAM的加入对水样Zeta电位和电导率作用不显著,但能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在PAC投加量较小时促进水中颗粒的沉降。当PAC投加量为40 mg/L,PAM投加量为2 mg/L时,对水中浊度和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4%和96.9%。  相似文献   

7.
污水处理厂出水的聚硅硫酸铝铁混凝除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新型混凝剂聚硅硫酸铝铁(PSFA)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磷的混凝去除效果,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原水pH、与聚丙烯酰胺(PAM)复配等因素对混凝除磷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Al2(SO4)3混凝除磷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PSFA可有效降低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TP含量,当投加量为36mg·L-1时,可以使出水TP的质量浓度从1.51mg·L-1下降到0.32mg·L-1,出水达到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199-2009规定的TP排放一级标准;PSFA混凝除磷适宜pH为6~10;PAM可以有效提高PSFA混凝除浊和除磷效果,减少混凝剂投加量;PSFA比PAC、PFS、Al2(SO4)3具有更好的混凝除磷效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广州化工》2021,49(14)
针对某白炭黑工业园区产生废水的特点,本实验采用不同混凝剂(PAC、CaO、FeSO_4、硫酸铁、硫酸铝),分别与阴、阳离子型PAM组合开展磁混凝试验,五种混凝药剂加入量设定为100 mg/L,PAM加入量为2 mg/L,磁粉加入量为300 mg/L的Fe_3O_4粉末,处理水量10 L。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铝结合阴离子型PAM对白炭黑废水中SS和TP的去除效果最好,分别能达到92%和90%以上。  相似文献   

9.
采用混凝气浮工艺净化南方城市河流富营养化水体,基于响应曲面法考察了工艺条件的影响,并建立了藻类去除率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非离子型PAM较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及两性离子型PAM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且投加量最小;影响因子显著性顺序为PAC投加量回流比停留时间PAM投加量,PAC投加量与回流比的交互作用显著;数学模型回归性良好,预测最大藻类去除率为95.09%,优化反应条件组合:PAC投加量13.06 mg/L,非离子型PAM投加量0.45 mg/L,停留时间20 min及回流体积比16.10%,验证实验藻类实际去除率91.75%,略低于预测值(95.09%)。优化反应条件下混凝气浮机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也非常显著,且水处理费用较低,仅0.646元/m~3。  相似文献   

10.
以某高含盐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投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其进行混凝沉淀预处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混凝条件为PAC投加量为1 050 mg/L,PAM投加量为0.8 mg/L,PAM的投加时间在距离PAC投加之后7 min。在上述最佳处理条件下,原水COD由4 876 mg/L降至2 436 mg/L,COD去除率达50.04%。  相似文献   

11.
泥渣回流强化混凝沉淀再生水处理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方某城市再生水厂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泥渣回流强化混凝沉淀工艺进行再生水处理,研究了泥渣回流浓度、泥渣回流量、助凝剂投加量、泥渣回流位置、搅拌强度等参数对该工艺的运行效果影响.结果表明,经泥渣回流强化混凝沉淀后,再生水处理效果良好.在进水流量为200L·h~(-1)时,优化后工艺运行参数分别为:PAc投加量10mg·L~(-1),PAM投加量0.3 mg·L~(-1),泥渣回流质量浓度10 000~16 000 mg·L~(-1),泥渣回流量200 mg·L~(-1),混合池搅拌强度G=328 S~(-1),絮凝池搅拌强度G=22 S~(-1),泥渣回流位置在混合池.在最佳工艺运行条件下,出水水质达到了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凉果废水引起的污染已经成为严峻的问题.研究了潮安县康辉集团凉果厂综合排放废水的性质,采用混凝沉降工艺处理该废水.为了强化凉果废水的混凝预处理效果,试验研究了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的最佳投加量.实验表明:采用PAC工艺处理凉果废水的效果较好,投药后经混凝沉降,废水的COD去除率可以达到46.73%,出水COD可以降至...  相似文献   

13.
制浆造纸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势在必行,同时对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O3/H2O2工艺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考察了臭氧氧化法以及臭氧和过氧化氢联合工艺对废水COD、色度的去除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O3/H2O2联合工艺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效果显著,最终可将废水COD从300 mg.L-1降至95.250 mg.L-1,色度由350倍降至4倍以下,出水浊度小于5 NTU基本达到污水回用标准。  相似文献   

14.
含阳离子染料的废水混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建洪 《天津化工》2004,18(6):47-49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分别用混凝剂PAC、Al2穴SO4雪3与助凝剂PAM复配对阳离子染料废水进行混凝处理。考察了混凝剂的投加量、助凝剂的用量、溶液的pH值、混凝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选用Al2穴SO4雪3效果比PAC好,在溶液pH值为8,Al2穴SO4雪3投加量为750mg/L,PAM的用量为4mg/L,搅拌时间0.5min时,对废水处理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COD的去除率达67.8%以上。  相似文献   

15.
新型高分子硅铁混凝剂深度处理腈纶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新型氧化混凝药剂——无机氧化性高分子硅铁混凝剂(PSF)对腈纶废水生化出水进行处理,并与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的混凝效果进行对比试验;以出水COD去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确定出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9、CaO投加量为1.0 g/L、PSF和聚丙烯酰胺投加量分别为900、6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去除率可达到30%以上。采用PSF新型混凝剂可以有效去除腈纶废水生化出水中的溶解性大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效果明显优于其它2种混凝剂,可以作为腈纶废水深度处理的一种新型预处理药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用PAC(聚合氯化铝)、PFS(聚合硫酸铁)、PAM(聚丙烯酰胺)等絮凝剂处理高浓度有机淀粉废水的效果。通过对废水处理前后CODcr值的比较,结果得知PAC作为马铃薯淀粉废水的混凝剂最为合适,PAC的最佳投药量为500mg/L,对废水的CODcr去除率可达到44%左右。再经超滤膜分离,CODcr去除率可达到77%。  相似文献   

17.
赵阳丽  赵霞  姜峰  冯辉霞 《应用化工》2011,40(5):782-785
用混凝剂Fe2(SO4)3、PAC、PFSS、PAFC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研究了混凝剂的种类、投药量、废水pH值、助凝剂PAM的投加量以及沉降时间等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沉淀法预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优选混凝条件为:pH为7,混凝剂PAFC为1 200 mg/L,助凝剂PAM为5 mg/L,沉降25 m in。在此条件下,废水的浊度、COD去除率分别达97.27%及40.55%。投药量明显减少,而沉积物产量较高,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高亚楼  曲江  李生敏 《煤化工》2010,38(2):43-46
研究了不同的混凝药剂对造气废水处理的效果,考察了药剂组合、投加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了运行的经济成本,确定了最佳药剂及其投量。混凝剂PAC的最佳投加量为140mg/L,此时,C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29.6%和60.1%;助凝剂PAM和DC-491都可以提高PAC的混凝效果,当PAC的投加量为140mg/L时,PAM和DC-491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mg/L和4mg/L;单独使用SX-P时,最佳投加量为160mg/L,此时的COD和SS去除率分别为41.8%和71.5%,混凝效果优于PAC与助凝剂的联用。因此,实际工程中选择SX-P作为混凝剂,并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9.
周志明  莫立焕  王玉峰 《水处理技术》2012,38(2):127-129,132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苇浆造纸厂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探讨了废水初始pH、H2O2投加量、FeSO4和PAM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COD和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体系pH为4、H2O2投加量为10 mmol.L-1、FeSO4投加量为2.5 mmol.L-1、PAM用量为0.75 mg.L-1、反应温度为20℃和时间为40 min时,COD可降至60 mg.L-1以下,色度去除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以齐鲁分公司丙烯腈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混凝剂加入量、pH值对浊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PAM和PAC复合混凝剂处理后出水CODCr由1760 mg.L-1降为992 mg.L-1,CODCr去除率为43.64%,浊度去除率达93.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