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的井下电缆温度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井下电缆着火引发的重大事故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针对煤矿井下电缆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及特点,提出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对井下电缆沿线温度进行监测预警,给出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组成、原理和光缆布设方案,对保证井下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煤矿安全生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肖俊明  刘鹏程 《煤矿机械》2012,32(7):197-199
由于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的特殊性,电缆着火引发的重大事故会严重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介绍了煤矿井下电缆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和特点,提出了基于拉曼散射的光纤测温技术对井下电缆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并给出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原理、硬件组成。  相似文献   

3.
张慧 《山西煤炭》2015,(1):73-75
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火灾事故,与井下不同空间位置温度的高低有关。为了实现在矿井不同位置对温度实时在线快速监测,应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监测井下温度变化与分布情况,力图快速准确的判断各点的温度变化趋势,进而评判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实践表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使用可为矿井的防火减灾工作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环境复杂,而井下火源又具有较强的隐蔽性,火灾事故占煤矿灾害事故的90% 以上.通过研究红外热成像、本安技术和矿用5G通信模组,设计了适用于煤矿井下的矿用本安型红外热成像摄像仪.井下现场测试表明,矿用本安型5G经处热成像摄像仪可以对监测设备的发热点进行全方位清晰反映,测温灵敏度达到50 m K,测温误差<±0.42%,实现了煤矿井下隐性火区分布、火源位置的监测,对井下火灾隐患的排除及日常巡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KJ607矿用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及火灾预警系统利用光纤散射的拉曼效应和光时域分析技术,将光模测温光缆沿煤矿井下的采空区、工作面、高压电缆等空间、设备进行线型敷设,利用分布式光纤测温主机DTS实现温度监测和火灾预警。  相似文献   

6.
KJ607矿用分布武光纤温度监测及火灾预警系统利用光纤散射的拉曼效应和光时域分析技术,将光模测温光缆沿煤矿井下的采空区、工作面、高压电缆等空间、设备进行线型敷设,利用分布式光纤测温主机DTS实现温度监测和火灾预警.  相似文献   

7.
针对束管测温系统存在的不足,利用光纤传感技术的优势,将光纤分布式测温系统应用于煤矿采空区,以便及时监测采空区内温度变化,准确预报采空区自然发火前期表象,将自然发火抑制在早期阶段。通过理论分析、试验测试和现场工程实践,表明光纤测温系统可以对高温点进行连续监测和定位,使定位精度误差控制在士1 m。同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划分采空区"三带"范围,符合矿井实际情况,为煤矿井下安全生产提供依据,对认识煤矿灾害形成机理和重大灾害的预测预报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金豪  陈敏 《煤矿安全》2020,51(8):147-149
针对煤矿井下环境比较恶劣,光纤焊接困难,热熔光纤高温产生火花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可再生光纤冷接装置。通过装置对井下光纤实施冷连接,从根源上杜绝火花,减少煤矿井下安全事故。通过装置的OV槽子,冷接装置可进行多次灌注匹配液,保证装置的可再生性。从煤矿井下光纤冷接结构、光纤冷接方法、光纤冷接如何降低冷接损耗、光纤冷接装置如何实现再生等方面入手,对煤矿井下可再生冷接装置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实验室试验发现,该装置具有可减少煤矿井下光纤熔接时间,降低煤矿井下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9.
《煤矿安全》2017,(12):101-103
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测温和定位原理出发,结合产品现状和煤矿井下的特殊情况,分析了系统空间分辨率、温度测量范围、温度测量准确度、定位准确度、单通道测试时间、报警预警功能等技术参数的特点,提出了建议性的技术要求并制定了合理的检测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煤矿高压电气设备事故率高发甚至引发电器火灾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现状,研究了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并应用于煤矿高压电气设备温度监测与预警。介绍了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的原理和蒋庄煤矿高压电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测试情况。通过项目的实施,验证了系统的监测效果及项目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的方法监测大倾角特厚多层易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情况。根据邻近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划分结果、煤自然发火点高温影响范围理论计算结果及基于拉曼散射原理的光纤测温主机通道容量情况,在某煤矿工作面推进到上分层停采线以及下分层开切眼区域时,合理敷设测温光纤,主机通过井下工业环网连接到上位机,在KJ95N安全监控系统实时显示各通道温度曲线。采用ANSYS FLUENT流体力学软件模拟了采空区温度场分布规律,验证了急倾斜煤层采空区垂直"三带"情况,与分布式光纤测温结果吻合。结果表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能反映采空区遗煤自燃情况,适用于采空区温度监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煤矿井下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由电气设备故障引起的灾害越来越多,温度作为火灾预警的主要参数,对其准确、快速检测尤为重要。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实现了对矿井温度场无盲区的测量;针对主流厂家的测温主机,设计并实现了具有统一的监控解决方案、标准的驱动接口、实时监测、预警等功能的测温系统软件。现场应用验证,系统可以定位与预警引发火灾的热源。  相似文献   

13.
浅议煤矿井下电缆火灾事故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威  张辉 《煤炭工程》2005,(2):33-34
论文通过介绍近期我国发生的几起由于煤矿井下电缆着火而引发的重大矿井火灾事故 ,分析了井下电缆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及特点 ,并提出了井下电缆火灾事故的预防对策 ,对保证井下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煤炭技术》2015,(9):275-277
基于液晶的热光效应与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波长选择功能,提出了一种包层外镀液晶薄膜的长周期光纤光栅用于温度传感,因其有防爆、无源、能实现非接触测量等优点,可用于煤矿井下乳化液温度监测。首次在长周期光纤光栅测温应用中选用四层结构模型,Matlab仿真其耦合过程中参数变化曲线,仿真结果表明,选择模序数为一阶6次,光栅周期550μm定制光纤,可在光谱仪上得到理想的谐振峰曲线并提高测温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
陈杰 《煤矿安全》2011,42(2):133-134
介绍了煤矿用电缆的概念及基本要求,对煤矿电缆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预防井下电缆火灾事故的意见和建议,以期避免矿井电缆火灾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6.
煤矿井下火灾会造成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火灾防控是煤矿一项重点工作。采煤工作面是煤矿火灾事故重点防范区域,防火门则是控制采煤工作面火灾事故扩大的重要设施。新型远程控制气动防火门克服了传统防火门存在的不足,可以快速关闭防火门,避免火灾事故进一步扩大,同时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具有较高的安全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曹时荣  奚宏 《煤矿机电》1995,(4):6-7,30
煤矿井下电缆火灾事故及其预防煤炭科研总院上海分院曹时荣,奚宏我国煤矿井下由于电缆的不阻燃性而引发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有些火灾事故所产生的危害十分惊人,譬如:1976年8月13日,河南新密矿务局王庄矿,电缆着火产生的大量有毒气体,使92名矿工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18.
煤矿常用采空区测温方法为近采空区测定温度或者通过布置温度传感器进行测量,此方法测量误差大,导致高温点定位不准确。为解决上述问题,济宁三号煤矿采用了光纤测温系统,通过在采空区丢煤区域预埋测温光纤,较好地解决了以往测温方式的缺陷,能够准确定位采空区高温点,为煤矿防灭火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基于煤矿传统测温技术的不足,阐述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监测采煤工作面温度的工作原理:光的散射以及光谱分析,分析了测温系统的合理安装位置,并在王楼煤矿27304采煤工作面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技术可实时监测采煤工作面温度,且实现综合监测预警,为遏制煤矿采煤工作面发火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付恩俊  唐安东 《煤矿安全》2006,37(10):32-34
对煤矿井下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的避灾路线的原则、选择方法、编程算法及辅助决策进行了论述,其目的在于一旦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能及时正确地指挥救灾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