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SDN)中的转发设备存在不可避免的漏洞和后门、缺乏主动监测或被动检查网络行为的机制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路径跟踪反馈的SDN网络可信传输方案,设计基于跟踪反馈的传输路径可信验证机制,依据反馈信息分析节点的可信性,以此评估路径的可信度;同时,提出一种基于路径跟踪反馈的不相交多路径可信路由算法DMTRA-PTF,能够通过路径跟踪反馈和可信评估引导新的路径及时规避恶意交换机节点,构造不相交多路径路由方案以增强SDN网络传输服务的可信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路径跟踪反馈机制能够以较小的性能代价准确识别恶意交换机,提出的可信路由算法能够以此为后续路由动态规划不相交多条可信路径,有效提升网络整体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安全领域,可信指的是参加各种协议的各个实体之间关系的集合,这些关系是建立在实体在某个协议之上进行相互操作的行为之上的,为了加强网络的安全性,评估结点的可信性是非常重要的。讨论了对可信事件的评估:首先介绍了可信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的特性;接着评估过程被建模成一个在有向图寻找最短路径的问题,在该有向图中结点表示实体或者用户,边表示可信关系,通过使用半环理论,建立了一个基于半环的可信性评估模型TD-SEMIRING,在两个以前没有进行相互操作的实体之间建立间接的可信关系,介绍了这个模型在路由选择当中的应用;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分析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网络用户行为可信的评估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等特点。针对已有模型在动态适应性、主观分类权重、决策属性建模粗糙等方面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用户行为可信评估模型。采用更完善的决策属性来衡量用户行为可信性,基于AHP原理计算直接可信度,运用信息熵理论客观的分类方法,确定各个决策属性的权重,并通过加权几何平均融合各决策属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评价网络用户行为的可信性,反映网络用户行为可信性的动态变化特性。与传统模型相比,在准确度和安全性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一种Web服务组合的可信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佳俊  黄志球  王进 《计算机科学》2013,40(2):163-166,171
软件可信性日益成为软件工程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作为软件资源主要形态的Web服务的可信性也受到了越 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对于Web服务可信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服务QoS属性的可信评价,而针对服务组合的可信 性研究较少。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原子服务可信评佑模型,并结合原子服务在服务组合执行时的权重,给出了一种基于 结构分析的服务组合可信性的评估方法。最后,结合网络购物实例描述了服务组合可信性评估方法的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5.
谢洪安  李栋  苏旸  杨凯 《计算机应用》2016,36(9):2447-2451
针对可信网络中动态信任模型对终端用户行为信任评估有效性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聚类分析的可信网络管理模型。该模型在传统信任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聚类分析方法,从行为预期的角度研究用户的行为信任。通过对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以构建行为预期,并利用行为预期评估用户行为,最后以信任评估结果为依据实现对网络中的用户的管理。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对长期接入的正常用户产生稳定的信任评估结果,同时迅速发现并隔离恶意用户,对可信用户与不可信用户有较高的区分度,与传统的信任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及效率,达到了提高网络可信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舰船电站网络控制系统由分层、局部向扁平、全局方向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可能直接导致功能安全失效,迫切需要开展相应的可信性分析设计;针对舰船电站网络控制系统面临的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可信问题,通过从舰船电站网络控制系统中的系统、数据、网络3方面分析了可信性风险与设计需求,提出了相应的舰船电站网络控制系统可信性分析技术、数据可信性设计技术和网络可信性设计技术,保障舰船电站网络控制系统的可信性,为舰船电站网络控制系统研制过程中开展可信性分析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一种需求驱动的软件可信性评估及演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可信性评估模型的构建依赖于对特定应用领域中可信需求的准确提取和指标系统的合理建立.对于体系结构庞大、非功能性需求复杂的软件而言,可信需求往往随着软件运行状态的转移而不断发生变化.由于可信需求的动态演化将直接影响指标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引起了可信软件研究领域专家的广泛关注.针对该问题,给出一种需求驱动的软件可信性评估及演化模型.首先,剖析和总结软件可信性评估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如需求分析与指标提取、可信证据采集与转换、可信性评估推理等,讨论了可信性需求演化背景下的可信性评估自主求解问题.其次,为了分析可信属性间的内在联系及可信属性相对权重的变化规律,给出关联矩阵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于软件可信性评估指标系统自主配置的自适应重构器.最后,给出软件可信性评估及演化模型的整体框架.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云模型的可信性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软件应用领域极度扩展,促使软件可信问题被高度重视,但量化的软件可信性评估却是可信问题研究的难点。针对软件可信性量化问题,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可信性评估模型。以REST表述性状态转移超媒体分布式架构为背景,根据云模型理论定义了其组成构件的信任云以及系统综合信任云,用于评估构件的可信性和系统的可信性。从四个层面,探讨软件可信问题,以可信基础参数获取作为最底层输入,进而生成云模型,合并云模型,最终进入可信评估应用层面。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云模型的可信性评估模型是有效实用的,在可信度的不确定性方面增加了评估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面向验证的软件可信证据与可信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软件可信性问题的凸显,近年来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发点研究与软件可信有关的问题。从认识和理解软件的角度,基于对软件的思考以及认识越深入软件越可信这样一个观点,在对传统的软件可信证据收集与分类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验证的可信证据模型。该证据模型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的可信证据收集与分类方法的不足,便于多维性评估,有利于可信演化,符合人的认识习惯。最后,基于该可信证据模型,为探索解决可信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软件在关键领域的应用日趋普遍,由于软件复杂性导致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为保证软件的可信性,探索软件可信的自动化分析与验证方法,文中基于模型检验方法提出了一种软件可信分析模型.该模型使用有限状态机(FSA)描述软件的非可信行为属性,使用下推自动机(PDA)描述软件运行中的行为和已知非可信行为,构建已知非可信行为库DPDA.基于模型检验方法自动验证软件是否存在可疑行为,并检查可疑行为是否为非可信行为库中的已知非可信行为.本模型能快速地对软件进行自动化可信分析,有效缓解一般模型检验过程中的状态爆炸问题,为软件可信的自动化验证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其可信性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保证整个系统的可信性,建立结点间有效的信任关系管理结构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考虑到基于自主合作的新兴计算模式,将影响结点行为这一发展趋势,从网络结点行为特征出发,将网络系统抽象成一个基于信任领域和Agent技术的具有层次结构的虚拟可信管理模型(MMA),研究MMA...  相似文献   

12.
分层可信计算平台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现有计算机网络的可信计算平台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计算机及其网络平台的通用性,将现有的计算平台分层逻辑化为不同的信任层,不仅降低了可信计算平台模型实施的难度,而且提高了其灵活性、扩展性和效率;同时该模型从客户端系统的引导阶段出发构建完整的可信链,保证了可信计算平台的安全性;此外该模型解决了现有的可信计算平台的方向性和系统输入未知性的问题。原型系统实现的结果表明,由于系统中所有计算机及其网络构成统一的可信计算平台,使信任的传递从用户到用户,进而实现真正的对于用户体验的可信计算。  相似文献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种新型无线网络,它有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让攻击者能够更轻易的分析网络安全漏洞,进行攻击并摧毁整个网络.本文设计了一个安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它能够抵御大多数已知的网络攻击,且不会明显降低传感器节点(SN)的能量功率.我们建议对网络组织进行聚簇以降低能耗,并基于对信任级别的计算以及可信节点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来保护网络,基于集中式的方法对信任管理系统进行运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解决了高效节能的设计任务,信任管理系统在防御攻击上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周毅  郑雪峰  于义科 《计算机应用》2010,30(8):2114-2119
通过对可信计算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证明,提出了基于进化理论的层信任模型。该模型在逻辑结构上定义了可信计算环境基本的信任链和可信层,并通过3个主要属性来描述可信度,物理结构上通过广电网的基于法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可信根广播和在可信终端建立基于可信存储的可信根,来实现可信计算环境。该模型使得现有通用计算平台也适用于可信计算环境,提出了解决可信计算环境的外部性和公正性问题的方法,减少了可信终端主动防御带来的验证开销,用较小的代价实现了可信计算环境下可信计算实体可信度收敛。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基于云模型的信任模型缺乏对反馈信息的可信度量以及风险评估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信任模型。综合反馈实体的评价次数、评价行为一致性等因素对反馈者提交的评价信息进行可信度量,基于加权逆向云生成算法构造被评估实体的实体信任云,根据被评估实体的活跃度和实体信任云的数字特征参数进行交互风险的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实体的行为特点,提高实体间的交互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由于现有的TCP/IP协议没有对地址、身份等信息进行认证,造成源地址欺骗、路由劫持等大量攻击的发生,严重威胁到网络安全。而现有基于PKI体系的CA认证机构的管理效率低、没有统一性,不适合在全网统一范围进行认证。为了能够高效地管理、认证和存储公钥信息,建立全网统一的网络层可信身份认证与管理机制,因此提出了基于ZooKeeper的全网统一信任锚模型。该模型利用ZooKeeper的负载均衡、数据一致性等优点,采用分布式架构来共同管理信任锚,以一种全网统一的ID标志信息来解决身份与地址真实性鉴别问题,实现网络的平等互联、安全可信。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可信网络中亟需解决的可信连接建立方法展开研究,以增强型RSVP-TE可信连接控制协议为基础,结合可信度量、基于CPK的协议安全认证及可信路由等技术,提出了一种具备节点可信度、带宽和优先级保障的可信连接建立方法,最终为数据在网络中的传送提供高安全可信的信息传输服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灵敏准确地反映节点状态变化和恶意攻击,能够有效地保证网络连接的安全可信性,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抗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云计算业务平台的广泛应用强化了研究人员对于移动设备的依赖性。员工携带自己的设备(Bring Your Own Devices, BYOD)已经成为当前移动办公的主要趋势。针对BYOD环境中的数据泄露和恶意代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跨平台的安全解决方案。该方案应用无客户端网络准入控制方式获取终端属性,并在向量表示法的基础上,为CPU空闲率等特殊属性设计了一种动态数值型评估方式。因此,该方案能够对进入网络的移动智能终端进行准确地可信评估,将终端分别判入可信域、非可信域和隔离域,确保最终进入网络的BYOD设备处于可信状态,以实现网络入口边界安全。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案比现有方案在移动智能终端安全状态的评估和防止对数据的非法访问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