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家霉豆腐     
正月,我邀请了几位好友前往乡下老家闽西北的个小山村做客。母亲热情款待好友们,午餐做了一大桌子农家菜招待他们,餐中鸡鸭鱼肉无人问津,个个喜欢吃笊篱饭浇“芥菜芋子汤”,佐以那红艳艳、香喷喷的霉豆腐,一会儿功夫两大碟霉豆腐一扫而光。看到好友们如此青睐霉豆腐,个个吃得酣畅淋漓,直呼过瘾。我觉得这土里土气的客家霉豆腐身价倍增,成了美味佳肴。这也许是吃腻了荤馔的现代人“返朴归真”的体现吧。  相似文献   

2.
大众评说     
呼唤精品 豆腐是我们中国人餐桌上的老搭档了,我父亲每天总爱买点儿豆腐或豆腐皮、豆腐干什么的,而我因为嫌有涩味儿,一直无法爱上这传统豆腐,总是“点到为止”。常常听说美国人发明出什么营养保健豆腐,日本人、韩国人又发明出什么什么新品种美味豆腐。而最早发明出“豆腐”的中国人却为何要面对发涩的豆腐呢?就是推广到整个食品行业也有类似的情况:粗枝大叶的多、精工细作的少!而我们老百姓则不仅想吃“饱”,更想吃得“好”。孰不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社会不断在发展,人不可能“以不变应万变”,传统不传统我们不在乎,只…  相似文献   

3.
豆腐堪称“国菜”,在中国的各大菜系里,“有名有姓”的豆腐菜就有近千种。“_一方水土养一方豆腐”,各地的豆腐都有各自的特色。这些年我走南闯北,吃过很多地方五花八门的豆腐.其形色香味可谓千奇百怪。而我私下里却认为.这些林林总总的豆腐.都比不上故乡的“神仙槎”豆腐。  相似文献   

4.
女儿是“化盲”,因为她对化学毫无兴致可言。那一回,面对餐桌上一大碗她百吃不厌的切豆腐,顿时开启了我的话问。我当时是将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同豆腐相提并论,说它们都是古代炼丹家奉献的宝物,是足以享誉环球的《(学成果。“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多亏淮南王刘安那么一“.)”,便.人化出华夏千年食风不改的豆腐来。听我这么一讲,孩子不由瞪大了眼连连称奇。怎么能不称奇呢?这有如大家困秀般魁力无穷的小菜豆腐,连那号召“存天理,灭人欲”的朱嘉,也禁不住食欲大增近:“早知淮南米,安坐获来布。”难怪乎,墨客骚人们对豆…  相似文献   

5.
本文标题上的三样东西,显然都关系到吃,可如果我们从社会和人际交往的角度去看,那又可能理解成另一码事儿。某单位当官的喜欢吃豆腐,因为下属的漂亮妹妹都这么讲。这话里边的“吃豆腐”,究竟是“麻婆豆腐”那个豆腐。还是对女下属性骚扰的那个“豆腐”?这都需要调查才能下结论,不敢妄言。百姓当中的“吃豆腐”是句双关语,而“吃猪脑壳”的引伸义却是指拿人家当傻瓜、冤大头,白吃人家还不说一个谢字。  相似文献   

6.
平桥豆腐     
钱雷 《四川烹饪》2003,(4):17-17
“平桥豆腐”是江苏淮安的一道传统名菜。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乘船途经大运河畔的淮安古镇平桥时,当地有个名叫林百万的财主,为了讨好皇上,特地将自己平时最爱吃的鲜鲫鱼脑加鸡汤烩豆腐献上。乾隆吃后大喜,连声称赞道:“此豆腐妙哉,天下第一菜也!”从此“平桥豆腐”便在淮安有了名气。如今,经过厨师们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平桥豆腐”已经变得更加完美。下面笔者就将“平桥豆腐”的制法介绍给大家。原料:豆腐400克熟猪肉50克鲜鲫鱼脑50克虾米10克姜末8克葱花10克香菜末10克精盐、胡椒粉、料酒、酱油、味精、湿…  相似文献   

7.
吃唐僧肉     
《西游记》里每每妖怪抓住唐僧后,总喜欢召集“有数”的妖怪们一起来分享,但往往给了孙悟空可乘之机,结果坏了好事。连妖怪们都知道“众乐乐”,更不用说作为人类的我们了。每当我们发现了一处美食,便会邀请各路朋友,大家抱着吃唐僧肉般的心态一起大快朵颐。看着好友们吃得心满意足的样子,自己心中的喜悦是无以复加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养颜豆腐丝     
《四川烹饪》2010,(4):63-63
东北人喜欢吃皮冻和干豆腐(又名千张豆腐、百叶豆腐),于是我就想,能不能把干豆腐丝融入到皮冻当中呢?后来我真的在厨房里试制出了这道皮冻菜。  相似文献   

9.
芝麻豆腐这是一道看“似”豆腐,又“不是”豆腐的甜品菜。为什么说“似”又“不是”呢,就以“杏仁豆腐”为例,你能说它不是“豆腐”?然而,就因为它色白质嫩近似“豆腐”,所以,人们就把它称之为“豆腐”了。但是,我做的“芝麻豆腐”却是别有风味,菜品上桌,外表灰黑,其貌不场,初看让人不敢”恭维”,入口一尝,竟然还外酥内嫩,口感尚佳。这道菜我采用豆浆为主料,成菜表面虽“黑”却质地白嫩,胜过豆腐一筹。这道创新甜品菜问世以来,颇受顾客喜爱。现将制法记述于后,以飨读者。原料;豆浆2500克鸡蛋清10个炼乳200k白糖800k黑之…  相似文献   

10.
豆腐素有“国菜”之称。但汉中的菜豆腐却不是一般的豆腐,而是当地人十分爱吃且百吃不厌的一种家常饭。这种颇具地方特色的酸味食品,既是当地人调剂生活的美味,又是招待客人的佳肴。菜豆腐吃起来很香,做起来也是一门绝活。先是制作白菜豆腐。把泡胀的豆子磨成浆,滤去豆渣后倒进铁锅里烧开,再放入切好的小白菜,然后就可以点豆腐了。而这顿饭的好坏则全在这“点”的功夫上。当地的人家都会做酸浆水。用上好的酸浆水来点豆腐,白嫩细绵,余味清幽,略带甘甜,比用石膏或卤水点的豆腐更好。点豆腐需要得法,点时用勺舀起浆水,一勺一勺地…  相似文献   

11.
美食家不能自封,要由众人来判断,众人都认了,这还差不多。有人足迹遍及各地,各帮菜肴都吃过,自以为可以摘取“美食家”的桂冠,这也有点想当然了。吃得多了,就能成为美食家,那么大款、大腕们都可以拥有“美食家”的头衔了。不可否认,美食家一定要品尝各帮菜点,吃得多是必备的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善于品评——吃得再多,可像茶壶里的饺子,肚里有就是倒不出来,那怎么成?我很佩服清代诗人袁枚,他的《随园食单》,是集美食之大成。他喜欢品尝名门家庖的拿手菜,例如扬州程立万家的煎豆腐,他吃过,评为“精绝无双”,又说得出精在何处:“其豆腐两面黄干,无丝毫卤汁,微有(火车)螯味;然盘中并无(火车)螯及他杂物也。”(火车)螯是南通、海门沿海所产的蛤,我吃过,味极鲜。素食而有荤味,这必有诀窍。  相似文献   

12.
有网友留言说:“我周围有好几个长期吃蛋白质粉的老人和小孩得了肾结石。虽然不能肯定是服用蛋白质粉的原因,但这也太巧合了吧。”还有朋友问:“我每天和老公一起喝掉1200毫升豆浆,挺浓的那种。听说豆浆多喝会增加肾结石危险,是这样吗?”更多的朋友问:“听说豆腐和菠菜一起吃会导致肾结石,真的吗?”  相似文献   

13.
莲蓬豆腐     
豆腐这种极其平常的原料,我只知道可以做一些家常菜肴.最近在一次宴会中尝到了一只豆腐菜,味佳形美,在座人都喜欢吃,服务员告之此菜是“莲蓬豆腐”。我看此菜好像不难做,不知家庭能否制作?请贵刊介绍一下具体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生活经历了许多苦难,才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上小学时的一年冬天,有一次母亲让我上村东头“程豆腐匠”家捡几块豆腐。我和弟弟都特别高兴,因父亲的工资极低,豆腐也是很少吃的。弟弟要跟我去,母亲说,外头怪冷的,别去啦!我拿上盆和母亲给的几角钱,着急慌忙地就往外跑,弟弟又在门口喊:“你可别自个儿偷着吃啊!” 程豆腐匠家离我家有两里地,我捡了豆腐端起来就往家里跑。那天特冷,我又忘了带帽子,耳朵冻得生疼我就挺着,心想:一会就到家了!一进屋就听母亲说:“哎呀!咋没戴帽子呀!”这时,我似乎觉得耳  相似文献   

15.
葱拌豆腐渣     
豆腐是最为常见的一道家常菜。我小时候,却也不易得,十天半月难得吃一餐。我们村里有三四百口人,只有香莲婶一家打豆腐,一天打那么一两桌,按说是不愁卖的,然而“豆腐西施”的生意很难做,这一两桌豆腐一大早挑出去,上十里下十里要转悠十来个村子才卖得完。我娘常要等我们兄弟吵得不耐烦了  相似文献   

16.
63.毛泽东晚年爱好家乡饭,有次要吃泥鳅蛋羹或泥鳅豆腐。厨师试做了一次,他说你们做的方法不对;按照他说的办法,先把泥鳅放在清水里养着,等肚子里脏的东西排出来,然后再和豆腐一起烧,叫“泥鳅钻豆腐”。毛泽东吃得很高兴,说:“这是进城以后第一次吃到的小时候喜欢吃的菜。” 64.杭州西湖楼外楼馆得名于俞樾(曲园)。店主于新屋竣工后,清俞樾取名。俞樾说:“既然你的菜馆设在我的俞楼(俞樾别墅)外侧,那就称‘楼外楼’吧!”  相似文献   

17.
豆腐乳人人都爱吃,而且都知道用豆腐乳作调料还可以烹制出一些菜肴来。但是,有一种叫做“霉鱼”的东西,以及用它烹制出的菜肴,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其实,豆腐乳在江西许多地方被称为“霉豆腐”,而“霉鱼”就是根据“雾豆腐”的制作工艺加工出来的一种风味食品,它主要流行于江西省吉安县东困山一带。霉鱼香、辣、咸、鲜,且具有风味独特、易于保存的特点n笔者在烹好实践中.用霉鱼为原料创制出了几道霉鱼风味菜肴,推出后深受食客喜爱。这里我先介绍霉鱼的制作方法:原料:鲜活鲤鱼1尾(约1500克)生姜末25克精盐兀克红曲25克花椒粉15克…  相似文献   

18.
喜品豆腐     
●我与饮食记得1962年冬,我所在的部队热火期天地苦练“三九”,那时,我入伍刚刚半年,脖颈上长了红枣大的一颗“粉刺”,室外练兵有冻伤的危险,指导员让我留在营房,和守营人员一起做豆腐供应部队食用,并说这是以实际行动为苦练“三九”当好后勤。我和战友们每天晚上用温水泡上7.5公斤豆瓣,次日清晨套上小毛驴在石磨上磨成豆糊,尔后烧一大锅开水,用笼布揉糊滤渣制浆做成豆腐,运往部队训练地以便食用。有一天,指导员到团部开会,顺便回营房看望我们那几个留营做豆腐的士兵,表扬我们每天给连队送20多公斤高质量的豆腐,为战友们顺利完成苦练“三九”任务做出了贡献,并和我们一起做了一锅豆腐,还为我们做了大米干饭,加四菜一汤的“豆腐宴”,让我们美美地过了一把“豆腐瘾”。记得那四菜是:小葱芝麻酱拌豆腐、蒜苗虾酱炒冻豆腐、酸白菜猪肉粉条烩豆腐丸子、羊肉豆腐皮蒸卷。汤是比牛奶营养还高0.5倍的加糖、打鸡蛋的热豆桨。  相似文献   

19.
仲秋八月,与友人结伴去游天下雄关剑门.一路上几番想起明代诗人苏平那“远游无处不销魂,细雨骑驴入剑门”的诗句.车行千里,越过稻黄豆热的川北大地,终于来到了“穷地之险,极路之峻”的剑门雄关.到得剑门古镇,尚未游览,呀!只见这里总计二百来家店铺中竟有近百家是卖豆腐的饭店.可说是排成了“豆腐阵”.更有趣的是店铺大都以娃子、妹子命名,什么“六娃子豆腐店”啦,“七娃子豆腐店”啦,还有“二妹豆腐店”、“三妹豆腐店”等等,我想这当中肯定有点什么来头.豆腐店这么多,却不见有一扇石磨,只见有一辆三轮车正一家家地送豆腐,车后挡板上写着“李三友”这个名字.我见着车上这一箱箱洁白、细嫩、绵软的豆腐,不禁走上前去用手指角摸了一下,顺口就赞叹道:“真美呀!色如梨花带雪,嫩如少女肌肤.”导游见我看得兴趣盎然,便进一步向我介绍说:“饭店的爷爷、奶奶、娃子、妹子们就用这些优质豆腐经过煎、炒、炖、烤 (火督)、烩、炸、腌、熏等方式做出了二三百个菜肴,今晚你们将要吃的‘三国宴’就是其中一部份.”这使我立时咋舌起来.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经济展望》杂志认为:“未来10年,最成功、最有市场潜力的并非汽车、电视机或电子产品,而是中国的豆腐。”在中国,豆腐一直是家常菜肴的主角之一,烹饪方法千变万化,所以在食谱上以豆腐为原料的名菜也特别多,其中川菜“麻婆豆腐”更是中外闻名。日本人爱吃中国豆腐,已人尽皆知。如今,日本人在豆腐中加入了新鲜菜汁,这种“绿色豆腐”既好看,也更具营养价值。在德国.许多人已习惯用豆腐烹制中国风味的“虾仁豆腐”、“菜花豆腐汤”等。近年来,很多美国人特别喜欢吃成都的“麻婆豆腐”和“砂锅豆腐”,他们进中餐馆一般都要点“红烧牛肉”、“咖喱鸡块”和“豆腐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