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变电站对早期火灾的防控水平,设计了一种变电站用消防机器人,包括主控计算机、运动系统、灭火装置、视频导航装置及防碰撞系统.实践证明,该机器人承载能力强、反应速度快、运动稳定且带防碰撞系统,能解决相应的火灾防控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安全生产红线高度重视的背景下,提出以智能预警为导向的变电站电气火灾管控体系,以"防着火、阻扩散、快处理"为防控手段,借助消防控制室、安防监控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移动式消防沙箱等措施,将火灾预防和火灾应急处置相结合,不断提高变电站防火预警水平。实际实施效果表明,火灾发生率、火灾扩火面积及火灾平均扑灭时间均显著降低。所提变电站电气火灾管控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普适性,可为治理变电站电气火灾隐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变电站设备室内空间狭小复杂及人工巡检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人身安全无保障和容易产生漏判、误判的问题,集成应用挂轨行驶驱动技术、巡检定位技术、自动采集信息技术、红外防碰撞技术、直流载波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制了变电站挂轨机器人智能巡检系统.该系统机器人通过挂轨行驶克服了设备室内空间狭小复杂问题,可精准定位巡检目标设备,自动根据下达的巡检任务开展巡检工作,自动采集目标设备巡检信息并智能诊断预警设备隐患.利用挂轨机器人智能巡检代替人工巡检,降低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巡检质量和效率,保障了人身安全,提升了变电站设备运维水平.该系统在500 kV文山变电站的成功应用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防误闭锁装置是变电站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阐述了变电站对五防闭锁装置的基本要求,分析了传统防误闭锁装置的优缺点。介绍了利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间隔层测控装置,实现间隔层五防闭锁的方案。提出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误系统。  相似文献   

5.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雪飞 《电力设备》2008,9(8):58-60
防误闭锁装置是变电站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阐述了变电站对五防闭锁装置的基本要求,分析了传统防误闭锁装置的优缺点。介绍利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间隔层测控装置,实现间隔层五防闭锁的方案。提出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误系统。  相似文献   

6.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防误闭锁装置是变电站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阐述了变电站对五防闭锁装置的基本要求,分析了传统防误闭锁装置的优缺点.介绍了利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间隔层测控装置,实现间隔层五防闭锁的方案.提出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防误系统.  相似文献   

7.
50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防误闭锁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防误闭锁装置是变电站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阐述了变电站对防误闭锁装置的基本要求,分析了传统防误闭锁装置的特点,并针对其不足之处,重点介绍了利用综合自动化装置实现变电站防误闭锁系统的实施方案。通过以运行中的500 kV张家港变电站为例,证明综合自动化防误闭锁系统在各种可能操作方式下都能实现可靠的防误闭锁功能,同时也提出了其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防误闭锁装置是变电站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阐述了变电站对防误闭锁装置的基本要求,分析了传统防误闭锁装置的特点,并针对其不足之处,重点介绍了利用综合自动化装置实现变电站防误闭锁系统的实施方案.通过以运行中的500 kV张家港变电站为例,证明综合自动化防误闭锁系统在各种可能操作方式下都能实现可靠的防误闭锁功能,同时也提出了其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针对变电站室内巡检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下运动系统误差大导致巡检点位覆盖范围窄的问题,提出一种柔索驱动巡检机器人系统方案。综合考虑变电站巡检路线特点,从伺服驱动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和机器视觉系统三个方面进行了巡检机器人的系统硬件设计,并从运动控制软件和视觉系统软件进行了系统软件设计。同时建立柔性承载机构的运动学模型,采用该模型进行了水平和垂直定点巡检轨迹仿真。经南方电网某66 kV变电站示范应用表明,所设计的柔索驱动巡检机器人水平与垂直运动误差可控制在0.03 mm内,有效提高了运动系统精度,在变电站室内巡检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更新与进步,对于变电站微机防误闭锁装置通讯的更新与管理要求更高。对于变电站设备的防误闭锁装置通讯进行更新与改造,针对整个变电站设备及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装置通讯的研究,以确保防误装置通讯工程的顺利进行,帮助国家变电站进行深入的装置研究与系统探索。  相似文献   

11.
王刘芳 《电工技术》2017,(12):25-26
设计一种分区域保护式变电站消防监测预警及消防系统,解决目前变电站内点对点探测和被动式应急式消防设施无法实现系统、全方位火灾防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0引言 为了保证变电站的倒闸操作安全,各种规程规定均要求高压电气设备具备完善的防误装置.防误装置的类型包括:监控系统逻辑防误、微机防误、电气防误、电磁防误、机械联锁、机械程序锁、机械锁以及带电显示装置等.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颁发了新的《防止电气误操作管理规定》,各省市电力公司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防误操作规定,有效促进了防误装置的统一和规范管理. 目前,新建变电站的防误系统符合最新规范的要求,而老旧变电站因其防误手段简单,虽能满足防误的基本要求,但未能满足最新规范的要求.在变电站改、扩建及修理工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某些老旧变电站防误系统的改造工作未能按要求实施,给生产工作留下诸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3.
针对包头供电局兴胜运维站防误装置存在的不能实现站间闭锁、集中开票、分散操作、远程监护,子站使用生产管理MIS开操作票等问题,提出改造措施.完成了集控五防主站系统建设;兴胜变电站、韩庆坝变电站五防系统软件升级,建立集控五防通信通道;青山变电站配置微机防误装置等工作.系统投运后,提高了变电运行倒闸操作的安全性、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周锋  王小林 《广西电力》2012,35(4):60-63
变电站防误系统投产前验收工作日趋复杂,有必要探讨标准的验收方案。以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防误逻辑为基础,结合多年220 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投产验收经验,对变电站典型防误装置配置及逻辑的构成进行分析,对综自变电站防误系统验收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制定出规范、全面、快捷的验收方案。  相似文献   

15.
500kV地下变电站工程具有地下深度深、火灾扑救和烟气排放难等特点,消防设计立足于自防自救的原则,保证生产和防火安全。变电站采取严密的防火分隔措施,耐火极限不小于3h,各设备房间形成独立的防火单元。变压器及电抗器采用固定式细水喷雾灭火系统;控制室等重要建筑采用火灾探测报警装置报警及移动式灭火装置灭火。站用电室、继电器室、外来站用电室、通信机房、35 kV GIS室消防灭火方式可采用固定式气体灭火系统。地坪排水主要排除地下结构渗漏的地下水和消防时的消防排水。  相似文献   

16.
赵靖 《电工技术》2017,(2):21-22
以统一变电站监控系统与继电保护设备的五防逻辑为基础,针对变电站全站统一的五防逻辑文件,提出一种新的测控装置五防功能实现方法——PLC逻辑文件的动态解析法。相比测控装置传统的五防逻辑实现方法,此方法实现了继电保护设备与监控系统五防逻辑的统一,提高了五防逻辑运行效率和工程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水冲洗是高压变电站设备防污闪的主要措施之一,对高压变电站设备进行带电水冲洗是既简便有效、清洗彻底且冲洗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的方法。针对目前人工水冲洗方式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设计了一种人机交互和局部智能控制的变电站带电水冲洗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系统主要包括履带式水冲洗机器人,高压纯水制备装置和便于操作的手持终端。为保证系统安全性、稳定性、灵活性等和满足变电站复杂环境、带电水冲洗任务等需求,提出了水冲洗机器人分层式控制系统,给出了其有效的水冲洗方式和多种安全措施相结合的防护技术,解决了国内水冲洗机器人带电作业的安全性、操作灵活性等问题。高压变电站现场试验验证了变电站带电水冲洗机器人的可靠性、安全性、可行性,符合变电站带电作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电气设备操作拓扑“五防”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鸣  顾天雄 《浙江电力》2010,29(11):10-12,24
随着区域监控中心成立和调控一体化系统投入运行,变电站五防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监控中心遥控操作的需求,从现有的五防系统存在的弊端着手,分析监控SCADA中设备的拓扑关系,阐述了拓扑五防实现的功能,利用拓扑五防结合现场变电站的防误装置,实现防误功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专利"一种变电站火灾救援机器人",申请人为安徽扫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本发明包括履带行走装置、轮式行走装置、电动转台、delta并联机构和灭火装置;轮式行走装置数量为四,且轮式行走装置分别对称布置在履带行走装置左右两侧,电动转台位于履带行走装置上端中心位置处,且电动转台与履带行走装置固连,delta并联机构位于电动转台与灭火  相似文献   

20.
针对变电站蓄电池组缺乏有效监测及火灾防控手段的现状,设计了蓄电池状态监测及火灾综合防控系统,以蓄电池本体特征参量和环境变量的监测信息为基础,实现了在运蓄电池组的状态感知和火灾防控。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蓄电池本体状态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蓄电池健康状况状态诊断模型;应用烟火视频智能识别技术,实现起火区域的精准定位和后期的火灾追溯;提出了基于蓄电池本体多状态感知、环境变量监测及视频火灾智能识别三重判据的火灾预警机制,并给出了联动灭火控制策略。工程应用证明了该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