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单一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熵权法的组合评价方法。该方法是对原有的单一评价方法进行组合的一种评价方法。此方法克服了单一评价方法的片面性,同时使各单一评价方法所包含的主客观性相统一。该方法首先应用多种单一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价,而后运用关联度、最大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三个评价指标对单一评价方法的评价效果进行评价计算,将计算结果经处理后形成多种单一评价方法的评价矩阵,利用熵权法对各单一评价方法所包含的显信息和隐性信息进行挖掘求得各单一评价方法的权重,据此构成组合评价方法。最后,应用此方法对供电商竞争力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2.
《华东电力》2013,(8):1627-1631
对电动汽车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系统的弱磁调速控制策略进行详细分析,基于弱磁控制方法角度的不同,对弱磁控制方法进行分类并对方法进行阐述,分析控制算法的应用特点,并对高性能弱磁控制策略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3.
基于准确度评价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的自适应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荷预测方法种类繁多,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如何选择是目前负荷预测系统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评价函数对预测方法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估的结果自适应地选择预测的方法,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用准确度较高的多种预测方法加权的综合预测方法进行准确度评价,并采用PSO优化方法对权重进行优化取值.通过对实际系统的仿真数值分析,验证了利用评价函数对预测方法进行选择的有效性.另外,综合预测方法能够提高预测准确度,对权重进行优化组合后,进一步提高了预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IEC闪变检测方法的数字化实现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推荐的闪变检测方法 ,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法进行了数字化设计 ,并对原有的调幅波检测过程进行了改进 ,使原有的模拟化方法能运用到数字化检测仪器中。最后 ,对数字化方法进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5.
针对单一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熵权法的组合评价方法.该方法是对原有的单一评价方法进行组合的一种评价方法.此方法克服了单一评价方法的片面性,同时使各单一评价方法所包含的主客观性相统一.该方法首先应用多种单一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价,而后运用关联度、最大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三个评价指标对单一评价方法的评价效果进行评价计算,将计算结果经处理后形成多种单一评价方法的评价矩阵,利用熵权法对各单一评价方法所包含的显信息和隐性信息进行挖掘求得各单一评价方法的权重,据此构成组合评价方法.最后,应用此方法对供电商竞争力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匹配场定位方法对多元目标的定位效果,使用简正波模型运用匹配场处理进行三目标源定位模拟,对声场进行向量表示,并分别采用常规匹配场处理方法和功率定律处理方法进行匹配处理,分别对单目标和多目标进行仿真,做了多组不同信噪比和不同匹配方法的仿真结果,并进行分析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匹配场定位的方法对多元目标定位同样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目前无功定价方法研究的现状,对上述方法的模型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各种方法优缺点进行了分析。鉴于此,对无功定价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的闪变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法进行了数字化设计,并对原有的调幅波检测过程进行了改进,使原有的模拟化方法能运用到数字化检测仪器中.最后,对数字化方法进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对复杂辐射状电网进行可靠性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先将馈线进行分层,对各层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替代等值法进行向上等值,串连等值法进行向下等值,并结合了最小路的方法.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在对逆变器PWM技术现有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傅立叶级数展开的数值评价方法,该方法具有参数可调整性、通用性和精确度高的特点。采用该评价方法对三电平逆变器SVPWM输出电压波形的谐波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对改进式SVPWM方法和传统7段对称式SVPWM方法进行了定量比较,并对中点电压偏移引起输出线电压的谐波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中点电压偏移引起的电机谐波损耗曲线。  相似文献   

11.
北美标准中测温方法的比较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度测量方法——热电偶与红外测温方法的原理,方法和适用范围进行介绍,并对其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比较。研究了北美标准对测温方法的要求,对其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方法有效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齐郑  艾欣  王炳革  杨以涵 《电网技术》2005,29(12):43-46
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各种故障选线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即有效域,确定选线方法的有效域是实现多种方法智能融合的前提条件.为此,文章提出应用粗糙集理论对故障样本集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来确定选线方法的有效域.该方法以决策表为主要工具,对故障样本数据进行离散化处理,对冗余信息进行知识约简,最终获得故障信号特征与选线方法间的决策规则;通过概率的表达形式对不协调决策规则进行有效处理.现场实际故障录波数据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状态监测系统中数据获取的技术难点,对实现数据获取的3种方法(O PC技术、数据采集DAQ、数据库)进行了论述、比较和分析,并着重介绍了基于OPC技术的实现,并基于LabVIEW平台分别对3种方法进行编程实现,最后在转子试验台对3种方法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程序进行优化,最终测试结果证明3种方法都是可行的,并对该类状态监...  相似文献   

14.
煤矿移动式救生舱冷却方案分析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救生舱内的制冷系统有多种制冷方法,本文重点对CO2制冷、蓄冰制冷、压风制冷三种方法的安全性和防爆性能进行对比,尤其对蓄冰制冷方法中蓄冰量的计算进行了介绍,对三种制冷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对于煤矿在选用移动式救生舱制冷方法时能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压电器》2017,(10):124-130
为有效克服变压器不完备故障样本数据对故障诊断结果的影响,文中构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的人工鱼群极限学习机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粗糙集对决策表中的16个条件属性进行约简;其次,根据最简规则表对训练样本进行编码,利用已编码的训练样本对极限学习机进行训练,并运用人工鱼群优化方法对极限学习机的权值及阈值进行优化;最后,利用训练好的极限学习机方法对编码好的样本进行故障诊断。该方法将粗糙集在不完整数据方面所具有的优良特性与极限学习机优良的泛化能力有机融合,以有效提高故障诊断精度。经实例对比分析表明,所构建方法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风机故障预警中采用设定单一变量恒定阈值的方法容易造成故障误报、不报以及排查时间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在Hadoop平台采用分布式存储并行式计算的方法对整个风场进行分析。首先对SCADA系统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采用聚类方法对工况相似的风机进行群落划分。再依据统计学原理,对每一个风机群落里的风机温度类参数进行箱式分布,从而识别离群风机。最后采用显著性差异分析和滑动窗口的方法对离群风机进行分析判断最终确定异常风机。为进一步预测异常风机的变化特性,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异常风机建模并进行预测残差分析。结合一定的现场经验,设置合理的预测残差预警阈值实现异常风机的故障预警功能。通过对某大型风场进行试验验证,该方法在故障预警方面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指出串联电池组的不一致性产生的原因。研究了基于拓朴结构分类的集中式均衡充电方法和独立式均衡充电方法,通过对上述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分散一集中式二级均衡充电方法,它适用于对串联电池数目比较大的混合动力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用此方法对Nj_MH电池组进行充电均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进行均衡充电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弧垂测量,如果观测档处于复杂特殊环境中,此时在地面无法直接竖立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常规方法不再适用,给测量工作带来困难。文章针对这种特殊跨越状况,提出采用等电位带负荷进行测量的方法,对方法进行推导验证,并利用集中参数下弧垂计算公式对该方法进行修正,同时对等电位作业过程中相关技术参数及安全注意事项加以说明。结论说明该方法较集中参数下的理论计算方法简便得多,相对传统测量方法更加方便,特别适用于施工现场测量弧垂。  相似文献   

19.
检测仪表中粗大误差的剔除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志平 《电子测量技术》2009,32(11):55-57,84
简述了测量误差在仪器测量中产生的原因和具体分类,在检测仪器中显得日益重要,并对各种检测仪器在测量过程中的准确度影响很大,文中介绍了常用的几种剔除粗大误差的方法,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讨论,对几种剔差的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对实践过程中的便携式检测仪器的误差分析方法进行实例验证,并由程序流程图和简短程序对格罗布斯准则和狄克松准则两种剔除粗大误差的方法进行直观描述,最后对两种方法的具体使用范围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电磁继电器的设计和优化过程中,缺乏通过计算机仿真求得返回系数的方法.因此,提出了通过对吸合及释放过程进行动态特性仿真来计算返回系数的方法.此方法能准确地对电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进行计算,并获得衔铁吸合和释放过程中的动作特性.应用此方法对某电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进行仿真计算,并把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此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