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反未爆弹药和简易爆炸装置的激光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国光 《激光与红外》2009,39(3):233-238
评述了用高功率激光摧毁UXO和IED的发展简史和机理。评述和分析了用Nd∶YAG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和固体热容激光器反UXO和IED的特点、性能、能力、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以及相应的悍马激光军械失效系统和激光复仇者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2.
由于单无人机执行任务量有限、整体效率低,故而无人机集群运动以其稳定性好,执行任务多样性,易操作,易控制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激光供能无人机集群中,针对无人机的机载能量限制了任务的范围和时长、传统供能方式仅能完成一对一供能导致供能效率较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相控阵技术的新型激光多波束供能系统,包括整体的激光无线能量传输方案、系统工作的整体流程、基于领航跟随法的无人机集群编队控制等,此方案可完成一对多的自调节供能,满足整个无人机集群的能量需求,提高传能距离及传输效率,并通过对无人机集群进行算法控制精准到达预设供能区域。对未来激光无线能量传输应用的领域和方式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宋千  金添  周智敏 《电子学报》2009,37(7):1509-1515
 利用机载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UWB SAR)探测地下未爆物(UXO)具有安全和高效的优点.UXO检测分为预筛选和鉴别.预筛选从大面积SAR图像中提取若干怀疑目标,而鉴别则将这些怀疑目标分成UXO和杂波从而降低虚警.本文提出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核的超球面支持向量机(HS-SVM)UXO鉴别器.HS-SVM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并利用核特征空间中的超球面区分UXO和杂波能够解决小训练样本集和无典型杂波样本两个问题.此外将描述UXO多方位特征的HMM作为HS-SVM核函数进一步提高了UXO的鉴别性能.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HMM核HS-SVM优于HMM和高斯核HS-SVM等UXO鉴别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无人机+”代替人工作业的成功案例更是层出不穷。所设计的空基智能排爆系统是融合了无人机自主导航、深度学习和YOLOv5目标检测等技术,并将排爆执行机构、双光一体云台吊舱和实时图像传输等硬件装置相结合形成的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视觉搜寻范围广、目标识别精度高、可操作性强、排爆行动迅速等优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控制该系统抓取、转移和销毁未爆弹,人员作业位置远离未爆弹杀伤的有效半径,解决了未爆弹(UXO)拆除过程中潜在的伤亡问题。  相似文献   

5.
DSP在新型声频定向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声频定向技术中出现的声音扭曲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SP的解决方案,并设计出了相应的硬件系统。将实际系统输出与仿真相比较,结果证明系统能实时快速地处理前期信号,从而更好地解决声音扭曲等问题,为声频定向系统的进一步商业化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未来机载火控系统研发中几项值得关注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未来机载火控系统几项较有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包括信息融合、激光探潜(雷)、定向能武器火力控制、指挥与控制等。重点介绍这些技术的概念、用途、发展现状、战术意义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物联网与智能制造兴起,提升拉曼光谱仪的 数字化与智能网络化操作显得尤为重 要。激光拉曼光谱仪中传统的光路转换系统需要手动调节光路转换器的高度以达到控制光路 的目的,由于人工手动操作精度有限,为了减少操作带来的误差,本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 移动终端上实现了对多路激光拉曼光谱仪的无线控制及远程监控,使用户能远程控制仪器并 实时了解运行状态。为解决控制功能与监控功能之间可能存在通信干扰的问题,基于蓝牙及 WiFi两种无线通信技术自主设计了可靠的通信协议。基于实时流传输协议(RTSP)流媒体服务 器技术,在移动终端上对接收到的码流进行视频解码,使用增强深度残差网络(EDSR)对视频 帧进行超分辨率重建后渲染播放,改善了视频采集和解码过程中图像细节信息丢失的问题, 提升了图像的视觉效果。将控制与监控功能集成于移动终端,不仅提升了操作的精度和便利 性,同时使用户能在不与激光接触的情况下控制仪器,减少了激光可能对用户带来的危害, 使开展更多的研究性实验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激光-水声浅海地形遥感探测中,激光多普勒测振计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解决数据采集处理中采样率低、人机界面操作不便、在线处理不及时、采样通道数目少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视化的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借助VC+[KG-1.5mm]+编程技术,对PCI5616数据采集卡进行了二次开发,实现了激光多普勒测振计输出信号的采集、实时显示、保存以及在线处理。实验表明,该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能满足实际水面测量的工作需求,有效实现了激光多普勒测振计输出信号的实时采集与处理,并具有操作灵活、实时性强、集成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定向战斗部对多光束周视激光引信的延时和方位要求,针对引战配合问题,依据激光探测原理建立了弹目交会过程中最佳起爆延时和最佳起爆方位角的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最佳起爆延时与方位角模型正确,且与弹目视线角、目标初始方位角、弹目间距、弹目相对速度、破片飞散速度、目标和弹体外型参数等信息有关。根据多光束周视激光引信系统提供的信息参数,可计算出最佳起爆延时与最佳起爆方位角,能够控制战斗部适时定向起爆,实现对目标的有效打击。  相似文献   

10.
任丕祥 《激光技术》1984,8(6):50-54
本文指出在一定条件下,行波放大器可以用多程放大器理论来处理;提供了一台振荡-放大激光器件的实验结果;指出了这种激光系统的优越性及必须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Labview的激光Z扫描实验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激光Z扫描技术是研究非线性光学材料性质的一种有利方法.介绍了激光Z扫描技术原理和激光Z扫描实验系统组成.针对激光z扫描实验数据量大、稳定性要求高的特点,使用Labview语言开发了激光Z扫描实验系统.该系统可对激光Z扫描实验进行自动化控制,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保存和处理.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大大提高测试效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设计贴近部队轻武器射击训练的模拟系统,基于激光调制技术,结合TSOP34838芯片作为光电接收器件设计了仿真靶。使用滤光薄膜解决普通激光器光斑过大的问题,通过阵列式多路信号检测的方法简化了系统硬件设计,实现了多路数据信号快速简单的采集,通过设置振动传感器识别脱靶情况并增加了模拟训练的逼真度。结果表明,该系统使用无线通信方式,具有操作简单、稳定性高、细节处理得当、实用性较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光学相控阵技术通过调节和控制光学天线阵元的相对相位,可实现高速灵活的定向辐射,逐渐发展成为非机械式光束控制的主流方案。其兼具功耗低、集成度高、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可以同时控制多波束的收发,满足未来一对多激光通信的迫切发展需求。本文主要针对光学相控阵技术当前三种主流的技术方案在激光通信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阐述,对比给出了基于液晶、微机电系统和集成光波导平台的技术特点和应用优劣。最后针对光学相控阵技术在激光通信领域的未来发展,给出了笔者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的工作原理、研究现状,分析了调谐中有待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介绍了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技术在光纤光栅传感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技术的波长检测方案,指出了该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激光拉曼光谱仪的高精度交互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可靠、稳定的多路通 信交互系统。为增强拉曼光谱仪操作的便捷性,本系统通过人机交互技术将所需功能集成于 可视化界面,在多路拉曼光谱仪的通信技术中采用稳定可靠的通信技术与锁相环技术。针对 实际通信过程由于晶振老化和电磁干扰产生的时钟漂移问题,本文使用时钟卡尔曼滤波算法 对误差进行估计,最后在程序设计中进行误差补偿,极大地提升信息数据传输精度。实验表 明本通信交互系统具有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与便捷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6.
孟军红 《激光杂志》2021,42(2):130-133
传统的数码管显示驱动电路控制方法电路控制有效度低,控制强度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激光传感器设计了一种新的数码管显示驱动电路的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激光传感器定位系统对驱动电路进行初步定位与分析,选择相应的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筛选,过滤无关数据信息,减少系统操作步骤,提升系统工作效率,并采用OCR技术扫描仪对驱动电路进行数据扫描,了解电路数据的基础状态,进而实现数据获取与数据情况处理操作,并将数据进行分类,追踪数据所处位置,调节数据查找手段,选取电路信息数据进行数据目标标定,结合获取数据进行最终的驱动电路控制,掌握数据信号信息,整合数据控制条件,并按照电路数据处理准则进行数据协同对比,达到对数码管显示驱动电路控制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较高程度上解决了数据系统的操作问题,能够较好地对数据进行筛选与处理,增强数据系统的自主保护能力,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减少操作性浪费,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便利的操作服务。  相似文献   

17.
激光电视的消干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玉思  刘伟奇  冯睿  张健 《中国激光》2008,35(4):615-619
由于背景干涉条纹的影响,在激光视频显示系统中,通常获得的激光视频图像不仅对比度降低,而且像质较差.通过采用多像素扫描法,成功地突破了投影显示方式的技术瓶颈,消除了这种显示方式产生的干涉条纹,使激光显示与传统显示方式相比在像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对激光显示过程中激光形成干涉机制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多像素扫描法",并设计了相关装置.该方法既可以用来实现投影显示,又可用来消除激光干涉.多像素扫描法既克服了扫描式激光显示的技术缺陷又解决了投影式存在的激光干涉条纹问题,获得了很好的显示效果.实践表明,该方法为激光显示研究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逐步完善,北斗定位通信技术在定向运动中得到充足应用,有效帮助教练员实现了对训练过程的实时监视、控制、指挥与安全预警,解决了训练过程中"又聋又哑"的尴尬问题,弥补了定向运动"只看结果、不计过程"的盲目训练方法的不足,为定向运动队进行科学施训、制定训练计划、针对性指导各项技能训练奠定了坚实基础;切实提高训练质量,防止伤亡等突发事件的发生,不断增加定向运动的安全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9.
空中对水下平台激光声通信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中与水下目标间的通信是世界各国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但又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探讨了一种将激光通信信道、水声信道相结合的空中至水下平台的激光声通信模式,并研究了激光声通信特点及激光声信号的激发机理,建立了激光声通信实验测量系统,实验研究了激光声信号的强度、波形、频谱等特性.结论:激光一声通信模式可将空中光信道、水中声信道结合起来,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调节激光参数可对通信的激光声信号进行控制.研究结果有助于激光声在海洋中的通信应用.  相似文献   

20.
《信息通信》2021,(1):11-14
目前卫星地面测试存在着测试系统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准备和搭建耗时多、专用测试设备通用性不强等问题。针对某卫星的测试需求,设计了一套具有高集成度、自动化、面向快速测试的卫星地面测试系统。测试设备通过小型化设计实现板卡形式,板卡间使用PXI总线的集成方式,提高了原有测试系统的通用性及扩展性。系统通过软件、硬件的通用化设计,形成多种型号卫星通用化测试能力。前端设备控制采用分级控制模式,方便设备扩展。总控测试软件设计了"一键式"测试功能,使测试过程更加简洁、降低操作人员的使用难度,解决了原有测试系统对测试人员专业化需求较高的问题。经验证,该套系统能全面覆盖某卫星的测试需求,并可覆盖其他型号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