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电视无源双基地雷达低空测距的地面绕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强  陶然  王越  周思永 《兵工学报》2002,23(1):39-44
本文主要结合电视发射的特点,将无源双基地雷达与常规单、双基地雷达在特定方向上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进行仿真计算对比;通过电磁波传播过程中的绕射效应对不同雷达探测距离的影响,说明以电视信号为照射源的双基地雷达由于在高度增益和地面的绕射能力上占有独特的优势,而使得比常规单、双基地雷达在超视距探测低空目标时更具有潜在优势;同时也深入研究了高度增益和绕射效应对无源双基地雷达在增加探测距离上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如何确定最佳工作波长、使探测距离达到最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玉洲  周烨 《飞航导弹》2003,(12):39-41
当前主动探测雷达在反电子干扰、抗反辐射武器、反隐身和探测低空突防目标方面面临严重威胁,而基于调频广播和电视信号等民用外辐射源的非协作无源雷达能大幅度提升“四抗”能力。本文对舰载无源雷达的特点、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等各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雷达实现无源探测是各国提高雷达隐蔽探测和对抗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海用雷达的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文中着重从信号增益的角度进行了海用雷达实现无源探测的可行性分析,并结合MATLAB对无源雷达的伪随机码性能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卫星散射信号的海用无源探测雷达的工程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4.
依据无源探测与跟踪系统的分类,对无源雷达的定位方式方法总结概述,选取其中重要技术对定位误差的影响进行分析,介绍了典型装备;对外辐射源雷达可选用的外辐射源进行介绍并分类,对外辐射源雷达的重要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无源探测与跟踪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防空系统对抗隐身目标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临近空间作战平台的双基地雷达反隐身方法,以对抗典型隐身目标F-117A为例与单基地、地基双基雷达进行了最大探测距离的对比仿真,验证了临近空间双基雷达反隐身的有效性,并通过仿真讨论了布站方式调整对最大探测距离的影响,最后指出了它在未来防空作战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基于运动学原理的单站无源定位跟踪地面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站无源定位与跟踪系统由于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且探测距离远,机动性强,在未来的远程精确打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基于质点运动学的单站无源定位跟踪理论出发,介绍了在已有的火控雷达本体上增加一套无源定位子系统,构成单站无源定位跟踪系统,并对地面辐射源进行了定位获得了成功。试验结果证明了该理论的正确性,而且说明在现有工程技术条件下实现地对空、空对空单基地无源探测定位系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无源雷达目标跟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无源雷达目标跟踪方法.利用无源雷达所测得的运动目标的二维不全信息, 根据卡尔曼滤波迭代估算出目标的位置.简要对无源雷达组网中的信息转换和航迹融合问题进行了讨论.对目标的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机载双基地雷达在强杂波环境下作用距离不满足雷达方程的问题,基于等熵原理建立了雷达信噪比和信杂比的转换关系,给出了机载双基地雷达杂波分辨单元面积的计算方法,根据信杂比的定义推导了杂波环境下的雷达方程,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杂波干扰明显降低了的雷达作用距离,杂波类型、波束俯角、宽度和脉冲宽度等因素对杂波环境中雷达的探测距离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目标探测的角度出发,首先建立了低空情况下,目标对双基地雷达接收站直行临近的回波信号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精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又根据矩形脉冲的模糊函数。利用“叠加法”推出了电视“同步加白”信号模糊函数的数学表达式,并由此作出了单周期及多周期信号的模糊图及其在时间,频率轴上的交迹,从而使得对“同步加白”信号的探测性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为今后利用此类信号进行探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田志峰  张政  韩辉 《飞航导弹》2011,(6):70-72,81
针对提高低空反导武器系统对抗下弹道导弹突防能力问题,分析了弹道导弹突防末段面临的电磁威胁,研究了对低空反导系统雷达实施电子干扰的可行性,探讨了雷达处于探测、跟踪、识别和引导模式下电子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