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规范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建设部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并于近日正式启动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定工作,开始受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申请。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范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建设部组织相关单位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印发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并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试行),上述标准和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的评价和标识工作已开始步入正轨,为绿色建筑的示范、推广和评奖工作提供了依据。[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门窗》2007,(11):33-33
11月19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定工作启动。 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规范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建设部日前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正式启动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4.
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规范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建设部日前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正式启动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5.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指的是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确认绿色建筑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一种评价活动。2008年4月,由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与绿色建筑专委会共同成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简称绿标办,设在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具体开展绿色建筑设计、运行阶段的评价标识项目申报、评审和公示工作。截止到2009年7月,共有10个包括住宅与公建的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2个运行评价标识项目的评价工作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6.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是指对申请进行绿色建筑等级评定的建筑物,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为依据,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试行)》所确定的程序和要求,确认其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一种评价活动,标识包括证书和标志。  相似文献   

7.
《岩土工程界》2007,10(12):5-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以下简称"评价标识"),是指对申请进行绿色建筑等级评定的建筑物,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按照本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要求,确认其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一种评价活动。标识包括证书和标志。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评价标识的组织实施与管理。第四条评价标识的申清遵循自愿原则,评价标识工作遵循科学、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第五条绿色建筑等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三个等级。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实施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提出的绿色建筑行动计划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组织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项目的要求,保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与”双百”示范工程申报工作的顺利实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决定举办“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宣贯与绿色建筑获奖项目实例分析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双百”示范工程申报培训班”。  相似文献   

9.
8月28日,建设部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以下简称《技术细则》)。上述政策从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及规范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角度出发,大力推广适宜技术,发展绿色建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本刊综合报道 日前,建设部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结束了我国依赖国外标准进行绿色建筑评价的历史。建设部有关官员同时表示,对于目前已有的所谓的绿色建筑,原则上不予承认。言外之意就是对一些开发商投机取巧、打概念牌的绿色建筑将不承认其合法性。如果开发商、业主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需经过评估认证,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实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建设部委托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依柯尔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以下简称《技术细则》)。编写《技术细则》是为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规范的具体指导,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提供更加明确的技术原则,为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评审提供更加详细的评判依据,从三个层面推进绿色建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与创新。《技术细则》的编写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绿色建筑的实践,特别是自2005年3月"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以来的实践,还借鉴了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国家发展绿色建筑的成功经验。其内容既有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面,也有与国际绿色建筑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一面,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的同时又有比较好的先进性。参加《技术细则》编写的人员,参加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写,绿色建筑建设实践、绿色建筑系统研究等工作。这样一个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专家学者群体,是编写《技术细则》十分宝贵的前提条件。随着绿色建筑实践活动的拓展,这个群体正在发展,正在壮大,正成为中国绿色建筑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福建建材》2009,(1):11-11
2008年8月28日,建设部发布了《绿色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以下简称《技术细则》)。上述政策从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及规范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角度出发,大力推广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实施建设部颁发的《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落实建设部,科技部提出的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和建设部、财政部组织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项目的要求,保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与“双百”示范工程申报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暖通空调》2013,(6):71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下发了《关于公布2008—2012年度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的通知》。通知指出,住建部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相关评价技术细则,从2008年起组织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评价工作,截止到2012年底,共有742个项目获  相似文献   

15.
设计新闻     
《建筑创作》2007,100(10)
建设部发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2007年8月28日,建设部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及《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上述政策从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及规范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角度出发,大力推广适宜技术,发展绿色建筑。  相似文献   

16.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科[2007]206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建科[2007]205号)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建科[2008]113号),住房和城乡部组织了2008年度第二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的申报评价工作。经过评审、公示.深圳万科城四期等4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建筑市场的发展,绿色建筑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趋势。早在2005年,国家相关部门便开始推广绿色节能建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逐渐确立了绿色建筑评价和标识的规范、标准和方法等,《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技术细则》等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绿色建筑标识并不只在中国所有,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标识,行业比较熟悉的就是美国Leed。目前在中国取得认证的绿色建筑标识数量是200个,总计数量是29000多个。中国的绿色建筑标识,是指在建筑的全设计周期内,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8.
工程     
《中国住宅设施》2013,(1):124-12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2012年度第二十五批、第二十六批,2013年度第一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科[2007]206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建科[2007]205号)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建科[2008]113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公布2012年度第二十五批、第二十六批,2013年度第一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长沙市岳麓区实验小学等13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相似文献   

19.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建科[2007]206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了50378.2006)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建科[2007]205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完成了2009年度第一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的评价工作.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截止到2009年10月30日。  相似文献   

20.
评价工作稳步推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9年6月29日发布<关于推进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通知>.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于2009年8月18日由黄融主任签发<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开展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请示>,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该报告确定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办公室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日常管理机构;上海市绿色建筑促进会承担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日常工作;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为技术支撑单位;并组建了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专家委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