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容量褐煤锅炉燃烧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家震  康达  包建锋 《黑龙江电力》2001,23(1):19-21,33
针对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A19-01)的要求,以褐煤锅炉燃烧系统计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褐煤特点及长期以来褐煤锅炉的设计和运行经验,以及以往阶段对褐煤燃烧和褐煤锅炉所进行了大量科研工作的成果及双辽电厂300MW锅炉的设计经验、运行业绩,全面阐述了大容量褐煤锅炉燃烧系统优化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水分褐煤锅炉及其制粉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水分褐煤对锅炉和制粉系统都提出了挑战,本文从褐煤分析入手,并结合已运行一年的上都工程设计经验和实际运行数据,就褐煤锅炉本体设计提出炉型、结构等可行性建议特别是制粉系统选型及主要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3.
结合褐煤的煤质特性,从锅炉结构、制粉系统干燥出力、磨煤机选型方面,给出了大容量褐煤锅炉区别于常规烟煤锅炉的设计特点,分析了某600 MW等级褐煤锅炉的着火、燃烧、变负荷及结渣特性,表明褐煤锅炉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甄广为 《东北电力技术》2001,22(7):16-18,21
介绍了通辽发电总厂4台670t/h褐煤锅炉的燃烧器,制粉系统,引风机和其它辅助设备的技术改造。改造后,锅炉达到了安全经济运行,对其它燃烧褐煤的锅炉技术改造和锅炉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几个主要的褐煤生产国之一,煤种属年青褐煤,水份高,热值低,积灰性强.维多利亚电力委员会(SECV)担负着澳大利亚大部份褐煤资源的开采任务并将其用于发电.在几十年褐煤应用与研究中.SECV 积累了褐煤锅炉机组的大量运行经验和设计技术。本文介绍了SECV 的主要研究基地——赫尔曼研究所及其研究设施.也介绍了SECV 在大容量褐煤锅炉机组应用拉特罗布盆地褐煤时,燃烧系统、制粉系统、除尘器等设计改进技术,特别介绍了在防止锅炉积灰方面SECV 所做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针对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受到制粉系统制约的问题,阐述了某电厂300 MW机组HG - 1025/17.5 - YM36型锅炉的主要设计参数和燃料特性,计算了在不同褐煤掺烧比例以及不同干燥方式下的制粉系统热平衡,分析比较了4种干燥方式对制粉系统的影响,确定了以“热风+冷风”为合理的干燥方式,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磨煤机组合下褐煤掺烧比例及锅炉最大负荷,褐煤掺烧经济性分析结果证明了机组掺烧褐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齐齐使洋造纸厂自备电站65t/h褐煤锅炉燃用煤种严重偏离设计煤质造成燃烧不稳、长期正压燃烧、受热面磨损、腐蚀严重等问题,通过对其燃烧设备和制粉系统的改造,锅炉的各项参数和指标均能达到设计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发电厂2×1 000 MW超 超临界火电机组工程锅炉、制粉系统及磨煤机选型,配合开发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1 000 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关键 技术。开展1 000 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制粉系统的优化研 究,提出克什克腾电厂1 000 MW褐煤锅炉制粉系统选型参 数,并提出了1 000 MW褐煤锅炉制粉系统参数选择范围,为 1 000 MW等级超超临界褐煤锅炉研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分析和研究风扇磨塔式锅炉设计特征,对锅炉的整体布置方案、制粉系统、高温炉烟系统和燃尽炉排系统的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介绍高水分褐煤制粉系统选型的关键技术。另外,对风扇磨锅炉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褐煤高水分、低发热量和易结渣的特性及其对锅炉燃烧设备与制粉系统选型的影响,分析研究了褐煤锅炉炉膛、燃烧器设计特点以及制粉系统选型等问题,并提出了褐煤锅炉炉膛特征参数的选取范围:对于老年褐煤,为预防结焦结渣,燃烧器的预混段不宜过长,一次风速推荐范围为17~22m/s。对于收到基水分w(Mar)大于35%的褐煤,宜选用直流燃烧器切向燃烧方式;对于收到基水分w(Mar)小于35%的褐煤,宜选用中速磨煤机;对于收到基水分w(Mar)大于40%的褐煤,宜采用风扇磨煤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