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反压铸造发展简史 反压铸造在我国也称压差铸造,是低压铸造(或真空吸铸)和压力下结晶两种先进工艺方法的结合。 反压铸造的工艺特点是压力场的作用贯穿于充型与凝固的全过程,由于它具有理想的浇注、充型条件和优越的凝固条件相配合,因而能获得优质铸件。 反压铸造是在分析了充型、凝固过程中外界因素(加压)作用能获得优质铸件这一原理上发展起来的,正式提出反压铸造并获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生产铝合金铸件的反重力铸造装备的实用性,减少重复投资,研制了多功能铝合金铸件反重力铸造装备.该装备主体采用上下罐结构,控制系统使用模糊化处理的积分分离PID算法作为控制方案,数字组合调节阀作为气路系统的执行机构.控制系统与装备主体相结合,可以实现低压铸造、差压铸造和调压铸造3种反重力铸造方法,提高了反重力铸造设备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智能控制真空差压铸造铝合金铸件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智能控制真空差压铸造和重力铸造铝合金铸件组织和性能的比较,研究了新型的反重力铸造法-智能控制的真空差压铸造铝合金铸件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智能控制的真空差压铸造工艺结晶形核和凝固补缩条件良好,铸件的晶粒细小,组织均匀致密,力学性能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大型复杂薄壁铸件的铸造成形一直是制造界的难题之一,高温合金的大型复杂薄壁铸件的铸造成形尤其困难.反重力铸造是生产优质薄壁铸件的理想方法.综合论述了真空吸铸、低压铸造、差压铸造和调压铸造等反重力铸造技术的工艺原理、发展概况、特点和应用情况,分析了高温合金薄壁铸件反重力铸造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反重力铸造技术在高温合金大型复杂薄壁铸件上应用存在的技术瓶颈,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就其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验方法测试了ZLJD-2S铝合金在反压铸造砂型条件的充型能力,得到了当压差为ΔP=0.06MPa(T_浇=710℃)时,反压铸造的充型能力与铸件模数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镁合金轮毂铸件裂纹形成的机制,讨论了反挤压铸造工艺对轮毂铸件裂纹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裂纹获得优良镁合金轮毂铸件的反挤压铸造成形工艺参数如下:保压时间为20~25 s,浇注温度为680℃,模具温度为240℃,充型速度为60 mm/s,压射比压为85 MPa.在合金成分和铸件形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反挤压铸造工艺参数,可以显著减少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反压铸造是近十年来国外出现的一种新的铸造方法。这个工艺的实质是低压铸造与压力下结晶两种工艺方法的综合。其特点是在铸造过程中藉助于压力介质(压缩空气或惰性气体)的作用,控制合金的充型与结晶、凝固,以获得优质铸件。反压铸造与其它铸造工艺方法相比较,它具有如下一些优点: 1.压力介质的作用贯穿于铸造的全过程,提高了铸件组织的致密度和机械性能,对壁厚差较大的铸件同样有效。表1为不同压力对铸件金相组织的影响数据,表2为铸态合金试样的机械性能。 2.根据反压充型的特点——压力差,可以  相似文献   

8.
严青松  余欢  魏伯康  徐志峰  蔡长春  万红 《铸造》2006,55(6):550-554
对复杂薄壁铸件的基本概念及特征进行了介绍,并综述了有色合金复杂薄壁铸件反重力铸造技术的研究现状,对真空吸铸、低压铸造和差压铸造反重力铸造技术的工艺原理、发展概况、特点和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它们的特性和适用性作了比较,展望了未来反重力铸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铸造技术》2017,(4):942-944
设计了一种基于Delphi的多功能反重力铸造计算机控制系统。铸造过程中根据铸件尺寸、结构不同,所需的反重力加压方式也不同,通过分析各种反重力铸造的原理和特点,采用Delphi语言编写的控制软件,设计并开发了一体化的多功能反重力铸造计算机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积分分离数字PID算法,将差压、低压和调压铸造一体化,实现了多功能的反重力铸造生产过程控制,降低生产成本。实践结果表明,研制的多功能反重力铸造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通讯员朱健报道:应航天工业部邀请,保加利亚材料工艺研究所所长屈列丰诺夫于1987年5月14日至23日首次来华访问。在京、沪等地和航天工业部铸造界的有关技术人员就反压铸造设备及工艺进行了技术座谈。反压铸造设备及技术在保加利亚已有20多年的历史,并享有专利权。反压铸造机是适应高性能铝合金铸件和生产高效率的需要而出  相似文献   

11.
由保加利亚在六十年代发明的反压铸造((?)Ounter—press—ure Castjng)已普遍地受到各国的重视。加拿大、美国、印度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都引进了这种新工艺。我国从1976年开始应用反压铸造工艺,现已在航天、造船和电子工业部门逐渐推广,并在镁、铝及铜合金铸件的生产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国生产的铝合金壳体反压铸件,承压能力超过100个大气压;生产出铝合金进、排气娲壳、气体压缩机体及镁合金铸件等。预计反压铸造将会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柴艳  郝启堂  介万奇 《铸造技术》2006,27(4):364-366
根据不同铸件的生产需要,分别对低压、差压和调压铸造设备的气路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体化反重力铸造气路控制系统。这些系统结构紧凑、成本较低,提高了反重力铸造设备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大型复杂薄壁铸件高品质高精度调压铸造技术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王猛  曾建民  黄卫东 《铸造技术》2004,25(5):353-358
调压铸造技术是在差压铸造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先进铸造技术,其充型能力强,补缩能力高.兼具真空冶金效应。将调压铸造技术与传统反重力铸造技术进行对比,介绍其技术原理及特性。调压铸造技术对铸件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尤其适合大型复杂薄壁铸件的高品质精密铸造,已成功应用于铝合金铸件的工程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薄壁化、整体化、复杂化是高性能铸件的发展方向.为了克服现有铸造技术的局限,实现薄壁充型能力及冶金质量的双重提升,西北工业大学于1987年在差压铸造的基础上发明了调压铸造[1~3].这种方法汲取了传统反重力铸造方法的优点并加以提高,使充型能力、充型平稳性和顺序凝固条件均优于传统反重力铸造,可铸造壁厚更薄、力学性能更好的大型薄壁铸件,适用于大型复杂薄壁铸件的生产.此方法于1990年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  相似文献   

15.
复杂薄壁铸件调压成形精密铸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薄壁化、整体化、复杂化是高性能铸件的发展方向。为了克服现有铸造技术的局限,实现薄壁充型能力及冶金质量的双重提升,西北工业大学于1987年在差压铸造的基础上发明了调压铸造。这种方法汲取了传统反重力铸造方法的优点并加以提高,使充型能力、充型平稳性和顺序凝固条件均优于传统反重力铸造,可铸造壁厚更薄、力学性能更好的大型薄壁铸件,适用于大型复杂薄壁铸件的生产。此方法于1990年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  相似文献   

16.
对D357铝合金材料的制备、薄壁件的反重力铸造、砂型铸造尺寸精度和薄壁铸件内部质量控制等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低温加硅,精炼、细化、变质同时进行的熔炼工艺,有效地减少合金吸气和氧化杂质,提高合金液纯净度;壁厚2 mm试片在调压、差压、低压铸造条件下,设置合理的浇注参数和排气结构,充型能力均可满足要求,同时在差压铸造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本体力学性能;砂型铸造组型过程中砂芯与外皮采用定位销与定位套相配合的方式,能有效控制铸件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17.
以“⊥”型和棒状试样为例,研究了反重力条件下,铸造工艺参数对ZL205A合金铸件充型性能和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平均壁厚小于3 mm的薄壁铸件,由于差压铸造充型过程比低压铸造平稳,所以铸件成形更好,但无法成形尖角结构;提高浇注温度或铸型预热温度,均能使差压铸造薄壁ZL205A合金铸件的充型性能得到改善,且提高浇注温度效果更明显。与低压铸造相比,差压铸造可显著细化ZL205A合金晶粒度,适当提高浇注温度与铸型温度,均能进一步细化晶粒,且提高浇注温度使晶粒细化效果更显著。对于有一定截面厚度的ZL205A合金铸件,差压铸造时,当截面厚度超过一定量时,充型性能受铸型温度及浇注系统设计的影响较小,提高铸型温度,铸件产生孔洞类缺陷的几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低压、差压和调压铸造是保证铸件成形性和优良内在品质的重要工艺方法.分析了三种反重力铸造工艺的原理,对低压、差压和调压铸造方法的优势及适用范围进行了对比.指出在生产中可根据产品具体要求选择相应的铸造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浇注系统设计对反重力铸造薄壁板件凝固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底注式浇注系统模拟反重力铸造条件,通过实浇测温法,研究了不同浇注系统浇注时薄壁平板铸件的凝固规律。发现内浇口的形状和尺寸对铸件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及铸件品质影响很大。实验结果可为正确制定反重力铸造薄壁件的工艺规范提供参考,也可作为计算机数值模拟反重力铸造薄壁件凝固过程的验证依据。  相似文献   

20.
1987年9月我们航天工业部反压铸造技术考察团一行六人,应保加利亚金属材料研究生产联合公司的邀请,前往保加利亚进行反压铸造设备及工艺技术的专题考察。参观了该联合公司的两个研究所、四个工厂,与保方有关专家进行了六次技术讨论会,历时两周。现将所了解的情况向同行们介绍以供参考。反压铸造技术是在分析了充型、凝固过程中外界因素(加压)作用能获得高质量铸件这一原理上发展起来的。正式提出反压铸造并获得世界专利的是保加利亚的和.在1961年〈保加利亚专利1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