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更有效地指导我厂压力容器焊缝的返修工作、减少返修次数,对以往的返修工作实践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由此提出在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提高焊缝一次合格率的同时,重视并认真对待焊缝返修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同时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工艺及操作措施是提高压力容器焊缝返修合格率的关键。所制定的工艺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后证明,对提高焊缝返修合格率具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对同行业的焊缝返修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压力容器焊缝返修要有正确可靠的焊接工艺,以及相应的措施才能提高焊缝返修合格率。因为焊缝返修次数的增加一方面会带来材料和时间的浪费,另一方面还会造成焊接产品质量下降。在《安全监察规格》和《钢制焊接压力容器技术条件(JB741—80)》中对焊缝返修作了规定: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也就是说,不容许对焊缝重复多次进行返修。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  相似文献   

3.
完整的焊缝返修管理体系是控制焊缝返修质量的前提和保证.针对不同的焊缝缺陷,从缺陷的清除及坡口的制备、焊接方法及焊材的选择、返修工艺措施等三方面较详细地分析了焊缝返修方案制定,从而控制焊缝返修质量.  相似文献   

4.
袁吉伟 《电焊机》2012,42(7):90-93
在山区,沿地表铺设的长输管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弯曲,弯曲的管道将给焊接返修带来一定困难。当返修点位于焊口拉应力位置时,切开焊缝金属极易在切口处产生新裂纹,可采用吊管机等起重设备减小管道弯曲程度从而减小返修处的拉应力。在中卫-贵阳联络线干线工程中,通过对X80管线钢焊缝返修工艺的分析,总结了在山区进行返修的焊接经验和技术方法,确定了改善焊缝受力状态、清除焊接缺陷以及施焊的具体措施,提高了焊缝返修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在低温环境下焊缝返修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有效的保证了焊缝返修一次合格率,从而提高工程的焊接质量及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焊接热模拟并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对X80环焊缝同一区域进行多次返修模拟,研究不同次数返修后环焊缝的微观组织、韧性、硬度和承压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返修次数下,焊接接头组织类型未发生变化;多次返修对组织的影响具有叠加效应,焊接热输入的作用使晶粒发生再结晶细化,对韧性具有优化作用;但随着热循环的反复作用,细化后的晶粒又开始长大,并在3次返修后韧性发生劣化;焊缝返修使焊接接头的硬度显著下降并增大了硬度分布的分散性,多次返修能够在首次返修的基础上略微提高接头硬度;在内压条件下,返修后环焊缝的等效应力高值分布在填充焊焊层,且应力随返修次数的增加而增大;1次返修使环焊缝承压能力下降明显,此后随着返修次数增加,承压能力降幅较小。综合考虑强韧性及承压能力,建议X80管道环焊缝返修次数不超过2次。  相似文献   

7.
压力容器焊缝的返修是在产品刚性拘束较大的情况下进行的。返修次数的增多,不但会带来时间和材料的浪费,而且还会造成产品质量的下降,返修次数一般不宜超过两次,因此,必须提高一次返修合格率。我公司承建的丙烯球罐(材质为日本容器用钢SPV36N,壁厚42mm,容积400m~3,焊缝总长260m)共拍片1060张,其中返修片19张。由于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一次返修合格率达100%。现将提高焊缝返修合格率的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定返修工艺,待评定认可后作为返修工作中的指导性文  相似文献   

8.
针对2A14铝合金搅拌摩擦焊(FSW)焊缝背部线状缺陷,设计了4种不同的方案对其进行返修,分析了不同返修方法对焊缝缺陷消除、接头力学性能以及接头组织的影响,研究了其焊缝背部缺陷返修的工艺特性。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可消除未焊透缺陷。直接采用FSW返修可返修4次,但多次返修会造成焊缝减薄,抗拉强度下降,重复搅拌摩擦焊对焊缝组织影响较小;打磨焊缝背部缺陷后,采用TIG焊填料焊缝正面后再进行FSW返修,焊缝无明显减薄,抗拉强度有一定的下降,且2次返修的抗拉强度较一次有明显下降,次数应不超过2次,焊缝中残留的熔焊支状晶降低了返修后的接头性能;打磨后采用TIG焊填料并修平后进行FSW返修,两次返修接头强度未出现降低,熔焊填料的组织能够全部转化为FSW组织;打磨背部缺陷后TIG填料也能消除未焊透缺陷,但出现了明显的气孔甚至裂纹缺陷,强度严重下降,不宜采用。此外,选用较大的尺寸的搅拌头有助于维持焊缝强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9Mn6低合金钢大厚度锅炉汽包整体焊接后,纵焊缝返修过程中出现的裂纹,经两次返修失败后,对焊缝裂纹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制订了合理的返修工艺,使焊缝返修成功。  相似文献   

10.
AWS D1.1《钢结构焊接规范》和AWS D1.6《不锈钢结构焊接规范》对槽焊缝的焊接工艺评定、焊工资质评定和焊接操作都进行了明确规定,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将槽焊缝的焊接操作和坡口焊缝或者角焊缝的焊接操作相互混淆的情况,槽焊缝缺陷导致的质量事件时有发生。针对槽焊缝返修焊接工艺制定及焊接操作技术等问题,总结分析工程现场钢结构及模块施工中实际案例,在常规焊缝返修工作的实践基础上,根据AWS焊接规范要求,对槽焊缝的返修工作提出了专业性的方法,包括缺陷去除、坡口制备和返修焊接工艺制定等,并详细介绍了不同焊接位置下槽焊缝返修的焊接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1.
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人孔与筒节马鞍型焊缝结构焊接难度大,尤其是筒体内壁,拘束度大,焊缝表面为典型的高拉应力集中区域。制造过程中,焊趾部位为缺陷高发区。针对工程项目中马鞍形焊缝多发性焊趾缺陷,完成了缺陷整圈打磨返修工艺设计及评价,并完成了返修方案实施,有效避免了返修焊缝缺陷重发。在此基础上,对二次侧人孔与筒节马鞍型焊缝进行了制造工艺优化设计,要求马鞍型焊缝进行盖面焊道回火,以提高盖面焊道的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12.
S31803双相不锈钢焊接返修过程中由于原始焊缝靠近返修焊缝的区域会再次受到返修过程焊接热循环的影响,处于返修焊接热影响区内原始焊缝中的铁素体组织进一步向奥氏体析出,导致返修完成的焊缝中该区域内的铁素体质量分数降低,甚至不能满足标准要求。通过一系列试验及分析,得出控制S31803双相不锈钢受返修焊接热循环影响的原始焊缝中铁素体与奥氏体相比例的具体措施,对S31803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评定及焊接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EEMUA 158标准要求,返修焊接工艺与原焊缝不同时需要进行返修焊接工艺评定.针对S355级别结构钢,原始焊缝采用埋弧自动焊工艺,焊接完成后进行外观和无损检测以及碳弧气刨和打磨处理,返修深度为母材壁厚的1/2,返修范围包含原始焊缝和母材,返修工艺使用药芯焊丝气体保护焊,返修完成后进行外观、无损检测,对返修焊缝进行横向拉伸、全焊缝拉伸、冲击试验、宏观腐蚀及硬度测试等相关理化试验,试验结果满足EEMUA 158标准要求,并取得DNV GL的认证.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以对核电站稳压器波动管焊缝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3次焊接返修试验,并对返修前后焊缝及热影响区理化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次及3次以内返修,不会导致波动管焊缝及热影响区力学性能指标下降至标准要求值之下。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纤维素焊条上向焊+E5015焊条填充盖面返修工艺。从如何正确判断缺陷的种类、位置、尺寸和深度以及如何使用磨光机打磨焊道、形成合格的返修凹槽等方面介绍此类焊缝的返修操作要点,同时对于不易判断深度的缺陷提出了查看底片等技术要求,并详细介绍3、6和12点等典型焊接位置的工艺参数和操作要领,指出确保管道焊缝返修一次合格应具备的条件,对返修同类焊缝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到压力容器的运行安全,而焊接的超标缺陷又不可避免,通过分析焊缝缺陷产生的原因,实施焊接返修和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1焊接返修工艺评定及工艺制定焊缝返修前对其要进行返修焊接工艺评定。埋弧焊焊缝局部返修,可采用相应牌号的焊条,用手弧焊进行焊补。当原有已评定合格的工艺按有关规定能覆盖返修工艺,则返修前不需要再进行评定,焊缝返修所用的焊接工艺应与返修前工艺相同,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严肃焊接工艺纪律,采取必要的工艺措施。有抗晶间腐蚀要求的不锈钢容器,返修部位仍需保证原有要求,焊接返修时要正确选材或操作,在…  相似文献   

17.
对于微合金高强度钢油气输送管线,不合格焊缝的返修是主要工序之一.根据北内环集输气管线工程特点及工艺设计要求,在返修时选用了纤维素焊条根焊加低氢焊条填盖的焊接工艺,并优化坡口设计,极大提高了返修焊质量,对提高工程进度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三只大法兰的六处焊缝缺陷进行返修,用机械加工(而不是用碳弧气刨)的方法去除缺陷,使返修焊接量大大降低,工作效益提高一倍以上,并做到无第二次返修。  相似文献   

19.
插入式接管的管座角焊缝超声波检测时,探头应尽量保持与焊缝垂直,随着检测过程中探伤面的曲率不断变化,若按常规的缺陷定位方法容易产生错判,造成不必要的返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推导出插入式接管管座角焊缝缺陷定位的公式,并利用Matlab建立了缺陷自动定位系统。降低了定位误判造成错误返修的可能性,并为缺陷返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多次返修对乙烯球罐用07MnNiMoVDR钢板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并用来指导现场施工。通过该钢种焊缝多次返修试验,对比分析了其焊缝以及热影响区的硬度、冲击韧性、拉伸弯曲等力学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焊缝以及热影响区的力学性能变化不大,可进行3次返修。该结果为施工现场提供了技术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