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某镍铁厂建设项目是一个大型冶炼红土矿生产镍铁项目,采用国际广泛应用的RKEF工艺流程,即回转窑焙烧-电炉熔炼流程,项目设计处理红土矿约123万吨/年,年产镍铁含镍品位25%以上的镍铁约8.5万吨,采用两条同等规模的回转窑焙烧-电炉熔炼镍铁生产线,项目关键环节之一的焙烧还原环节选用Φ5.5×115m大型焙烧回转窑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红土矿冶炼回转窑。本文介绍了该窑的焙烧还原工艺及构成,重点阐述回转窑的筑炉方法。  相似文献   

2.
日本炼镍厂主要是处理新卡列多尼亚氧化镍矿、西里伯岛的一些氧化镍矿以及加拿大的含镍12%的硫化铜—镍精矿。日本处理氧化镍矿并提取镍所采用的几个工艺流程是: 1.镍锍转炉吹炼所得的镍高锍直接电解或镍高锍焙烧、氧化亚镍还原熔炼、阳极镍电解(可以得到一般的或高纯的电解镍和镍盐); 2.鼓风炉还原熔炼成镍铁再精炼; 3.氧化镍矿回转窑还原熔炼成镍铁,即所谓的粒铁法; 4.氧化镍矿电炉还原熔炼成镍铁(新卡列多尼亚所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岩 《有色矿冶》2011,(5):23-24,27
为提高低冰镍的综合利用效率,开发新型、高效的浸出工艺,以辽宁某低冰镍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直接硫酸化焙烧以及浆化和完全浸出一结晶两种预处理工艺对硫酸化焙烧浸出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钻浸出率相同时,浆化预处理与完全浸出一结晶预处理相比镍的浸出率较低,因此,浆化预处理工艺可得镍含量较高的铁精矿,可用于生产镍铁。  相似文献   

4.
印尼某含镍红土矿属低镁褐铁矿型,镍主要赋存于褐铁矿中。研究了采用还原焙烧-氨浸、直接氨浸、加压酸浸、直接酸浸—沉矾除铁等工艺从红土矿中浸出镍和钴。结果表明:采用氨浸工艺,镍、钴浸出率较低;采用直接酸浸—沉矾除铁工艺,镍、钴浸出率均在80%~90%,而且浸出矿浆的过滤性能良好;采用加压酸浸工艺,镍、钴浸出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5.
基于红土镍矿回转窑-电炉熔炼生产镍铁工艺,研究了混合煤配比对回转窑预还原以及配碳量和温度对电炉熔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回转窑预还原用70%无烟煤+30%烟煤的煤粉作还原剂,预还原样再配入含碳5%的还原煤在1550℃温度下电炉熔炼,产出的镍铁含镍23.13%,镍回收率为95.21%,铁回收率为91.97%。  相似文献   

6.
正RKEF是目前国内外红土镍矿冶炼镍铁普遍采用的一种成熟工艺,该工艺的核心工序为干燥—预还原焙烧—电炉熔炼—精炼。作为一个长流程的火法工艺,其最大缺点是能耗大,通过对该流程主要工序的能源消耗情况分析,得出主要的能源耗消耗在回转窑和电炉工序。其中未被有效利用的能源主要集中在回转窑烟气余热、电炉烟气余热和电炉渣余热,占总能耗的35%以上。本文结合中国恩菲设计的镍铁厂余热利用方案进行分析,探讨适宜RKEF工艺的余热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7.
高镍锍是镍冶炼过程的重要中间产品,通过高镍锍可以使镍铁、电镍、硫酸镍等镍产品在市场中进行相互转化和维持平衡,对于镍产业的稳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镍锍经湿法提镍后产生大量含镍、铜、钴及金、银、铂、钯等贵金属的浸出渣,具有巨大的综合利用价值。科研人员攻克了高镍锍浸出渣有价组分分离提取关键技术,实现了企业从最初的单一电解镍生产发展为镍、铜、钴和金、银、铂、钯等贵金属综合回收。近年来,在环保政策愈趋严格以及冶炼工艺低碳转型的形势驱动下,进一步提出了热压浸出降低渣含镍量、氧压浸出替代回转窑焙烧处理浸铜后渣、含钠高盐废水乏汽蒸发及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对现有工艺进行优化升级和提质增效。本文主要介绍高镍锍浸出渣冶金工艺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阐述改进工艺最新进展及其涉及的反应原理和工业实践情况,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菲律宾某褐铁矿型红土镍矿,研究了采用还原焙烧—氨浸工艺(RRAL)综合提取镍、钴和铁。试验结果表明,以烟煤为还原剂进行还原焙烧,烟煤加入量为矿石质量的8%,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60min,焙烧渣用碱性溶液浸出,镍、钴浸出率分别为88.27%和50.91%,浸出渣中铁质量分数为59.53%。  相似文献   

9.
红土镍矿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可开采硫化镍矿的日益枯竭,高效低成本的开发利用红土镍矿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红土镍矿矿床的不同分层,介绍了不同的处理工艺,归纳起来大致有火法冶金工艺、湿法冶金工艺、生物冶金工艺等,对当前的各种工艺进行综述及展望,认为回转窑还原焙烧-磁选生产镍铁工艺和常压浸出工艺具有发展前景,为综合利用红土镍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硅酸镍矿生产镍钻,国外是用电炉炼镍铁,鼓风炉炼镍锍,回转窑炼粒铁;在国内用鼓风炉或电炉生产钙镁磷肥和磷镍铁。对于选择某硅酸镍矿的处理流程,现在生产上采用的方法,我们都进行过试验,由于大量耗电或耗焦碳,或者回转窑结窑难解决,还不能采用。还原焙烧硅酸  相似文献   

11.
以代表性镁质氧化镍矿为研究对象,就前期课题组提出的氧化镍矿非熔融金属化还原—磁选生产镍铁精矿技术开展了半工业试验和工业试验研究.半工业试验在内径Φ=0.45 m,长度L=7.5 m的回转窑中进行,而工业试验在内径Φ=3.2 m,长度L=72 m的回转窑中进行.技术主要分为原料准备、非熔融态金属化还原、水淬/球磨及磁选分离等4个工序.半工业试验连续运行50天,共处理镍矿20吨,可获得镍、铁品位分别为7.4%和69.6%的镍铁精矿,且镍、铁回收率高达91.3%和73.8%,渣含镍则低至0.16%.工业试验连续运行15天,共处理镍矿8000吨,取得了与半工业试验类似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新技术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初步计算表明,吨镍铁精矿电耗约300 kWh,折合吨干基矿电耗约55 kWh.可见,文中提出的新技术能够实现镁质氧化镍矿在非熔融温度下充分金属化还原,达到富集镍和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用XRD、SEM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对2种回转窑工艺还原低品位软锰矿的产物进行表征,同时结合硫酸浸出试验,考察锰、铁和铝的浸出差异。结果表明:改进回转窑工艺的产品中锰的还原率可达到93%以上,原回转窑工艺锰的还原率为50%~90%。常温常压时在较佳浸出条件下,酸矿比0.55∶1、液固比5∶1、时间40 min、搅拌速度300 r/min,改进回转窑工艺使锰的浸出率达94.1%,高于原回转窑工艺的产品,而铁、铝的浸出率则相对较低,分别是33.6%和26.3%。将回转窑中的燃烧室和还原室分离有利于提高锰的还原率,改进回转窑工艺产品中锰、铁、铝的存在形态,而颗粒表面粗糙、带小孔有裂纹的形貌具有较大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锰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13.
红土镍矿火法冶炼工艺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红土镍矿资源状况,介绍了回转窑预还原—电炉(RKEF)工艺、NST(Nickel smeltingTechnology)工艺、Vanyukov工艺、江山工艺、转底炉工艺等红土镍矿冶炼工艺的特点和应用现状.对于红土镍矿冶炼工艺存在的能耗高、固废排放量大的共性问题,提出可直接利用热熔渣生产微晶玻璃、铸石或矿物棉等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大型72 000 kVA矿热电炉冶炼镍铁的生产工艺——回转窑-电炉熔炼(RKEF)工艺。该工艺是处理红土镍矿生产镍铁的主流工艺,可有选择地进行脱硫、脱硅、脱碳和脱磷,采用镍铁精炼新工艺对粗镍铁金属液进行喷吹和升温,得到满足不锈钢生产所需的合格镍铁原料,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回转窑氧化焙烧—酸浸工艺回收杂铜阳极泥金属铜,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化焙烧温度700℃、焙烧时间20 min、原料粒度-5 mm、空气流量0.5 L/min的条件下,铜浸出率高达97.10%,镍浸出率>90%,大部分铅、锡、锑、铋及贵金属金、银、钯残留在浸出渣中,可以作为后续提取有价金属及贵金属的原料。  相似文献   

16.
在还原温度1360℃、还原时间3 h、球团氧化钙配比7%的条件下,研究球团配碳比对红土镍矿回转窑直接还原生产粒状镍铁工艺中镍铁颗粒团聚长大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团配碳比最佳值为2,此时还原产物镍铁颗粒粒径80%以上大于1 mm。球团配碳比偏低或偏高都不利于镍铁颗粒的团聚长大。球团配碳比偏低,还原产品无镍铁颗粒生成;球团配碳比偏高,生成的镍铁颗粒粒径过小。  相似文献   

17.
常艳梅  李承山 《有色矿冶》2012,28(3):42-43,55
随着不锈钢和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主要用来生产金属镍和镍铁合金的红土矿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回转窑作为红土镍矿工艺流程中关键的设备,规格也在不断的增大,窑内部的反应也原来越复杂,型号的增大、复杂的反应对窑内部的温度有很大的影响,窑内的温度又对大型回转窑设计材质的选取,以及制造方式的选取等方面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能量衡算对还原红土镍矿大型回转窑的窑体内部温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冷固结球团煤基直接还原新工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铁精矿冷因结球团煤基直接还原新工艺流程,分析影响球团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探讨了球团在回转窑中的直接还原机理和回转窑结圈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攀西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两种工艺的技术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攀西钒钛矿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了钒钛矿直接还原的特性。针对目前较为流行的回转窑与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对比分析了两种工艺直接还原钒钛磁铁矿的优缺点,得出了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更有利于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磁铁精矿为原料,采用一步法直接还原,研究高强度、高还原性预热球团的制备及煤基直接还原的工艺.研究了实验室转鼓模拟回转窑装置中直接还原铁的生产工艺.讨论了配碳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金属化率、脱硫率等回转窑直接还原铁的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提出了本试验原料条件下,回转窑生产直接还原铁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