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难题是既要多用低价矿,又要维持高炉操作的平稳性和安全性,又要维持甚至降低炼铁的焦比和燃料比。大力开发应用高炉专家系统可以帮助钢铁厂解决这些难题。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低成本高效益高炉专家系统的开发理念,即依靠国内力量,以企业最关注的高炉炉温和顺行状况的准确监测与预报为核心功能,以建议模式运行,主? 捎媚:评砑际踅⑹P停哂泻侠淼淖匝肮δ埽ü隡ES等网络技术的结合实现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该理念已成功应用于韶钢3200m38号高炉智能专家系统。两年多来该专家系统一直运行正常,在稳定炉温、减少炉况失常、提高作业率、降低燃料比、扩大喷煤比、提高生铁产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武钢4号高炉专家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武钢4号高炉专家系统的开发环境及系统的功能进行了阐述,对专家系统在炉温、炉型、高炉顺行、渣铁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及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3.
高炉冶炼专家系统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武钢1号高炉专家系统的开发条件、系统结构、数学模型和主要的功能;该专家系统是一种专家系统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混合型专家系统,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是专家系统开发的基础,利用数学模型和专家系统可以较好地控制高炉生产过程的变化.同时介绍了开发研究的主要成果,如高炉布料控制、炉型管理、炉温控制、炉底侵蚀计算等.系统调试和试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较好地控制高炉过程,实现高炉的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介绍了选择安装Ruukki和VAI两套专家系统的高炉操作效果,详细阐述了结合这两套系统的新一代专家系统--VAiron TNG系统的结构和特性。  相似文献   

5.
陈令坤  傅连春等 《炼铁》2001,20(9):71-74
对武钢4号高炉专家系统的开发环境及系统的功能进行了阐述,对专家系统在炉温、炉型、高炉顺行、渣铁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及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湘钢4#高炉的冶炼专家系统的构成、软硬件组态及其配置,对专家系统在炉温预测控制、高炉操作炉型管理两大部分的功能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该系统可以监控和预测炉温和炉况,并能针对异常炉温和炉况进行报警和提出调控建议,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为高炉工艺提供了指导,同时提高了高炉寿命。  相似文献   

7.
杨天钧  黎立 《炼铁》1989,8(1):1-5
近年来人工智能高炉冶炼专家系统发展很快,日本高炉炉况异常判断专家系统命中率已达90%,高炉热状态预报系统命中率达90%以上.本文介绍了这种控制模型的特点和构成,探讨了知识及其构成,表现与评价的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赵新民 《山西冶金》2012,35(5):56-58
对太钢开发高炉专家系统的背景和高炉专家系统的概念作了简单介绍,分析了太钢五高炉专家系统的结构、软硬件配置情况及其应用功能,阐述了配料模型、渣铁平衡模型和炉缸侵蚀模型的应用,根据高炉专家系统运行期间发生的问题,提出了影响高炉专家系统运行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应用提出了开发高炉专家系统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日本高炉人工智能控制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炉上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日本领先于世界,并已进入实用化阶段。本文概要介绍新日铁高炉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情况与ALIS系统、川崎制铁的AdVanced Go-Stop系统、日本钢管的异常炉况诊断专家系统与炉热控制专家系统,以及住友金属鹿岛厂的混合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0.
高炉冶炼专家系统在炉型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要介绍了武钢4号高炉专家系统构成;结合在4号高炉的实际调试结果,说明了高炉专家系统在高炉炉型管理中的应用;在对该系统根据武钢实际进行恰当调整后,利用专家系统可以帮助高炉操作人员稳定高炉操作,提高高炉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1.
高炉喷煤是现代炼铁工艺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提高喷煤水平是钢铁企业降低焦比和生产成本的重要技术措施。文章在归纳总结了高炉喷煤技术发展趋势后,分析了高炉喷煤自动控制工艺流程,描述了施奈德Quantum与西宁特钢高炉新喷煤工艺相结合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杨生州  侯伟 《甘肃冶金》2013,(6):23-24,34
高炉冶炼过程中,降硅是一项重大节能增产措施。既可降低高炉焦比和提高产量,也可促使转炉炼钢实行无渣或少渣冶炼,从而降低炼钢成本。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高炉冶炼低硅生铁的技术现状、硅的还原机理,提出了高炉冶炼低硅生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福明 《中国冶金》2021,31(11):1-8
高炉炼铁的物理本质是铁素物质流在碳素能量流的驱动和作用下,按照设计的流程网络和运行程序,经过一系列复杂物理化学冶金反应过程,将铁矿石转变/转化为液态生铁的过程。碳素不仅是铁矿石还原过程的能量驱动源,也是生成铁水的重要非金属合金元素。面向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形势,传统高炉必须在已有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优化和创新,努力实现低碳化、高效化、绿色化、智能化等多重目标。提出了未来高炉在实现高效低碳的同时,必须从功能设计、装备设计和流程设计入手,遵循节能减排、低碳绿色新的发展理念,通过工艺优化、结构优化和技术开发,使传统高炉更加适应于炉料结构和燃料结构的变革,减少焦炭消耗和对其依赖,在碳素能量输入降低的条件下,形成新的耗散结构体系,进而实现高炉低碳高效炼铁的工程演进和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新东 《钢铁》2022,57(12):23-31
 当前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着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等多重压力,呈现出减量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形态。在非高炉炼铁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及大规模应用前,以高炉为主的炼铁工艺在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主体地位。而高比例球团冶炼是当前中国高炉炼铁的发展方向,是未来钢铁工业实现减污降碳的必然趋势。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比例球团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从球团矿的物理化学性质出发,阐述了球团矿在高炉内的行为,分析了限制球团矿比例提高的因素,从冶金反应机理到工程实践总结了未来高比例球团冶炼的高炉系统设计发展方向,提出以低碳绿色为前提、以资源和能源利用为基础、以智能化装备为支撑的高炉设计理念。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多种高炉炉型、冷却系统、炉缸炉底设计方案,重点分析了多段式炉身、全铸铁冷却壁、串罐无钟炉顶在高比例球团冶炼中的优势,归纳了矿焦槽、热风炉及自动化检测与模型控制等技术特点,给出了适应高比例球团冶炼的高炉系统设计建议。根据球团矿在高炉内的反应机理以及操作炉型对强化冶炼的影响,提出合理的炉料结构的确定方法,最佳的炉料碱度控制标准,以及装料、送风、出铁、热、渣等操作制度。最后,通过高炉冶炼实践,验证了高比例球团冶炼技术经济指标的进步,为今后高比例球团冶炼高炉系统设计及优化方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现代的高炉炼铁技术已经得到充分的发展。然而从资源、能源及环境的角度看,高炉炼铁系统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压力,烧结、焦化、高炉的能耗及污染不容乐观。从不同方面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炼铁系统的节能减排的重要方法,围绕含铁原料、燃料、高炉系统分别介绍了烟气脱硫、干熄焦技术、TRT发电技术、全氧高炉- 煤气自循环技术及炉渣的综合利用等几种典型工艺,以及其对炼铁系统节能减排的主要作用,并通过研究提出了中国高炉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莱钢两座 75 0 m3高炉的喷煤控制系统 ,包括系统的结构、控制策略以及对控制功能的研究分析。在高炉炼铁过程中采用富氧大喷煤可以大量节省焦炭 ,较大幅度地降低炼铁成本  相似文献   

17.
高炉炼铁合理配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中国的生铁产量超过2亿t,作为炼铁原料的国产铁精矿和进口铁矿几乎各占一半;国产铁精矿是细粒度的磁选精矿,进口铁矿则以粉状赤铁矿为主.如何合理配矿,成为当前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回顾了我国炼铁工作者贯彻"精料"方针取得的成就,并就国内外铁矿资源的状况、特点及合理配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发展形势下,研究高炉-转炉流程低碳技术发展战略、目标和路径,大幅度降低CO2排放对钢铁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向未来,钢铁仍是重要的基础材料、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钢铁工业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研究分析了日本钢铁工业发展现状及其特征,介绍了高炉-转炉流程减碳关键技术研究及其进展。针对日本钢铁工业减碳技术开发研究,论述了高炉矿焦混装技术、高比率球团矿冶炼技术对于常规高炉降低燃料比的机理和应用效果。讨论了含碳团矿和预还原烧结矿的制备工艺流程,分析了新型炉料制备的关键技术难点,论述了新型炉料在高炉冶炼过程的减碳机理。介绍了SCOPE 21新型炼焦工艺的构成、技术特点和应用效果;针对铁焦制备的工艺过程、冶金机理和使用效果进行了评述。重点论述了新一代高炉炼铁工艺COURSE 50的工艺组成、技术路线和流程特征,阐述了核心技术难点和关键技术构成以及工程应用前景。分析了构建智能化高炉信息物理系统对高炉减碳的支撑作用,指出了高炉智能化与低碳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性。结合日本高炉-转炉流程减碳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提出了制定可行的减碳技术战略...  相似文献   

19.
目前能源市场形势急剧变化,为了降低生铁成本,提高竞争力,邯钢4#高炉通过改善原燃料质量和优化高炉操作制度等措施,稳定煤气流分布,在保证炉况稳定顺行的前提下,使入炉煤比提高到160 kg/t以上,燃料比降至520 kg/t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