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慧  冯利华  孙丽娜 《人民长江》2010,41(12):95-98
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伴随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而变化的综合指标。根据南京市1998~2008年的9个经济发展相关指标,引入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从9个指标中选取出影响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的3个主成分,即:固定资产值、居民消费水平;人口;水资源开发利用。以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重,再结合主成分各因子得分,对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8~2008年南京市的水资源承载力在下降。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南京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还比较低,还有一定的承载力空间。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3-2007年<华池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和<华池县环境质量监测报告>,选取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人均GDP、有效灌溉面积等16个驱动因子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贡献率,得到影响华池县水资源承载力的三大主成分因子,并对华池县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工业迅速发展,用水量显著增...  相似文献   

3.
通过收集《邯郸市水资源公报》、《邯郸统计年鉴》及第二次河北省邯郸市水资源评价资料,提取10个与水资源承载力相关的指标,并对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改进,利用原始数据均值化处理后的矩阵,对其进行主成分的提取。结果表明,在综合得分评价及主成分聚类评价中得出邯郸市水资源承载力基本呈现逐年回升态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是影响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天然来水量不足及工业污染和农业耗水量大也是影响承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通过编写SAS代码,对SPSS的不足部分进行补充,得到正确合理的评价结果,可在未来邯郸市的水资源承载力方面的研究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成分分析重庆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主成分分析方法引入到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并以重庆市为例,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从12个指标中选取出影响该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的3个主成分,定量分析影响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最主要的驱动因子.虽然重庆水资源承载力的两大主要雎力人口和经济发展逐年增长,但整体上6a来水资源承载力向良好方向发展,水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以承德市为例,在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Copula函数运用到评价方法当中,解决了多元参数求解困难的问题。结果表明,构建的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3个目标层的14个评价指标体系中,提取到3个主成分因子,确定每个主因子的边缘函数线性分布种类,通过计算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值与水资源承载力临界值进行比较,得到承德市水资源承载力为2级,水资源开发利用仍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主成分分析,将影响天津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7个驱动因子归纳为经济动态压力、社会压力和环境压力三类,得到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三个主要因子,分别为人口、工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量。进而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出2020年及2030年的用水总量,并结合天津市水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赣州市为例,用因子分析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15个指标中选取影响赣州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3个主因子,并用熵权法对3个主因子赋权,计算该市2000—2018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得分。结果表明:近九年来该区域的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较不稳定,主要受当地的年际降水、农业用水情况、人口与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主成分分析法在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资源承载力是区域水资源安全的基本度量,对于区域认识和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有重要的意义。将主成分分析方法引入到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并以浙江省为例,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影响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最主要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子可以归为3类:社会经济因素、水资源开发利用因素、水环境破坏因素,从单个因子来看,GDP和固定资产值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尤为显著,其因子载荷量均为0.992,可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承载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选取延安市近十年的总人口、GDP等14项统计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研究了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驱动因子和总体趋势,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2015年和2020年延安市水资源的供需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社会经济状况、农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条件是影响承载力变化的三大成分,人口、GDP是主要驱动因子。近十年来水资源承载能力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2015、2020年仍将缺水0.38、0.46亿m3,水资源承载能力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0.
该文将主成分分析法引入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并以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例,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从7个指标中选取出影响该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3个主成分,定量分析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最主要因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避免了评价指标权重取值的人为干扰,评价结果客观、科学,这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它评判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水资源利用问题日趋严峻。作为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因素,社会经济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尤为明显。通过分析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社会经济驱动要素,建立主成分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影响江苏省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三个驱动力以及驱动力影响度,利用三个驱动力中的6个重要驱动因子,建立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出江苏省2012-2013年的年需水量。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精度较高,最后结合江苏省发展现状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五水共治"综合规划实施后水资源承载力变化情况,以临海市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7项评价指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建立水资源承载力变化驱动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提取水资源自然支持力、社会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3个子系统的主成分,并用熵值法对子系统赋权,计算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得分,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五水共治"综合规划实施后,临海市水资源承载力有明显提高,治污、开源、节流是提升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刘佳莉  程玉菲  王军德 《人民黄河》2012,34(2):108-109,111
以甘肃省水利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选取16项指标建立了水利发展主导因子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11.5,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水利发展主导因子由3个主成分构成,即水资源条件和用水结构、水环境和水利投资以及水利工程管理。  相似文献   

14.
以塔里木河源流区阿克苏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化及引起变化的驱动力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2004-2014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提取了社会经济和生态2个系统的主成分,并进一步选取生态脆弱性作为生态评估指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对驱动力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2004年到2014年,阿克苏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承载F值从-2.99增加到4.69,人口与GDP、生态用水率是承载力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生态系统的脆弱度整体呈上升态势,生态脆弱性由Ⅰ级的轻度脆弱区上升至Ⅲ级强度区,其中森林覆盖率和垦殖率影响因子为分别0.29和0.12,通过调整可降低生态破坏程度以增加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以辽宁省14个行政分区为承载力研究对象,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沈阳市等14个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确定4个变化主因子。结果表明,辽宁省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不容乐观,其中8个城市水资源承载综合得分为负值,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大连和沈阳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得分最高,说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性,势必会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江西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以及对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制约,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影响江西省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的15个指标中选出3个指标作为主成分,并用熵值法对其赋权,计算出2000-2006年江西省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得分。结果表明,江西省水资源承载力呈现逐年向良好方向发展的趋势。经分析得出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对提高水资源承载力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影响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两个主成分,主成分1反映了人口和经济发展的水平,主成分2反映了降水量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并对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0—2007年南京市人口增长速度逐年减缓,随着GDP的逐年上升,科技发展带动节水水平提高,水资源承载力逐年提高;1994年、2001年水资源承载力出现下滑的现象,其原因是这两年的降水量都较少。  相似文献   

18.
主成分分析法在江门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琳  金辉 《人民珠江》2007,(5):39-42
探讨主成分分析方法在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的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客观的确定指标的权重,避免主观随意性,同时保留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江门市不同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判,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义乌水资源承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选取10个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义乌市1997-201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雨洪利用的解决途径,从而为义乌市水资源规划及其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重庆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重庆2001~2006年的12个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重庆市水资源承载力,从12个指标中选取出影响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的3个主成分,即,GDP和城市化率;人口;水资源开发利用。以3个主成份的贡献率为权重,构造了综合评价函数,并对重庆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综合评价结果为:2001~2006年,重庆市的水资源承载力在降低,但开发利用率还比较低,还有一定的承载力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