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荆江河段近岸河床演变规律及崩岸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慧  严光云  段光磊 《人民长江》2006,37(12):53-54
由于受水沙条件变化、河床边界、河势调整和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荆江河段多年来崩岸频繁.根据荆江河段实测原型资料详细分析了险工护岸段近岸河床演变规律,介绍了近期荆江主要崩岸段特点及其分布规律,并对崩岸机理及工程措施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崩岸是长江堤防重大隐患之一,找出崩岸的机理,为崩岸的预警预报和整治工程提供较为科学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建成后极大地提高了荆江的防洪能力,但由于河势演变及冲淤规律发生了变化,给荆江河段现有河势控制工程、堤防及护岸工程的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防洪安全。介绍了荆江河道演变监测分析的监测范围、监测方法、分析手段以及岸坡稳定评估法对崩岸的预测结果,比较了预测崩岸与实际崩岸情况,并对结果进行了解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荆江河段河岸稳定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荆江河段水沙输移变化,河道冲淤变化以及典型险工段近岸坡度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河岸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坝下游河段来沙量大幅度减少,荆江河段普遍发生冲刷,部分地段近岸河床的水下岸坡冲刷变陡,河岸稳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隐患,局部河段甚至发生了崩岸险情,已影响防洪安全与河势稳定等;建议加强荆江险工段的监测,对已发生的崩岸险情进行及时治理,对以往护岸工程的薄弱地段或可能发生崩岸险情的地段需及时加固守护;建议加强三峡工程运用后荆江河道演变与治理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荆江河段崩岸机理及多尺度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运用后,进入荆江河段的水沙条件大幅度改变,导致近期崩岸频繁发生,影响局部河段的河势稳定及河道防洪安全。荆江段河岸组成一般为上层黏性土、下层沙土的二元结构,在近岸水流冲刷及河道水位涨落过程中受多种因素作用而发生崩塌。以往崩岸模拟考虑因素少,且相关参数难以量化确定。将河流动力学与土力学结合,提出了荆江段河岸土体物理特性与抗剪、抗冲及抗拉强度三大力学特性的量化指标,建立了上、下荆江二元结构河岸稳定性的计算方法,揭示了坡脚冲刷、潜水位变化等因素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河岸崩退过程的多尺度模拟方法,将崩岸力学模型与水沙数学模型耦合,不仅能模拟河道内水沙输移及床面冲淤过程,而且还能模拟不同二元结构河岸的崩退过程。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荆江河段典型断面、长河段及局部河段的崩岸过程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总体符合较好。提出的多尺度模拟方法为荆江崩岸预测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下荆江末端七弓岭弯道颈口上下游河岸的崩岸速率加快,极有可能发生崩岸型颈口裁弯,导致下荆江河道强烈冲刷和河势横向调整。采用水文资料、遥感影像、野外调查和BSTEM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七弓岭弯道60余年平面形态变化,颈口上下游的崩岸速率及主控因素,揭示其崩岸过程与机理。七弓岭河段河岸上层为密集的芦苇根系,剪切式和悬臂式崩岸兼有,上游侧崩岸速率约为12.5 m/a,上游颈口处崩岸速率大于八姓洲其他部位,而下游侧略有淤积。考虑到潜水位变化和坡脚冲刷作用,在持续相同流量条件下比实际水位流量过程的崩岸速率更大。  相似文献   

6.
三峡工程蓄水运行以来,安徽长江河势变化明显,崩岸强度增加,严重影响了防洪工程安全、航道稳定、岸线开发利用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本文介绍了安徽省长江河段水文泥沙特点,概述河势新变化和崩岸发展情况,提出崩岸治理措施,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早日实施崩岸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荆江局部河段河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影响了长江航运。在以往工作基础上,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荆江河段的历史演变、近期演变及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的河道冲刷和崩岸等概况。根据数学模型计算结果,预估了荆江河段的河道变化趋势,提出了荆江河段河势控制的初步方案,对沙市河弯、公安河段、石首河弯及监利河弯提出了阶段性的初步治理设想,可为荆江河势演变研究和工程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长江上游来水来沙条件改变,荆江局部河段河势调整加剧,致使岸坡变陡,崩岸险情时有发生,已严重威胁防洪、航道安全。鉴于此,分析了国内外河道岸坡稳定性预测和崩岸预测研究现状,初步探索了荆江河段崩岸监测技术与预警方法,可为堤防安全、崩岸治理研究和河道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荆江河道特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三峡水库的蓄水运行、上游建库和水土保持工程的逐步实施,三峡水库入库泥沙量和出库泥沙量均出现大幅减少,坝下游河道将在较长时期内产生较大幅度的沿程冲刷,荆江河段首当其冲.根据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荆江河段实测资料,分析了荆江河道特性变化情况,并结合数学模型计算成果,从河型、河势和河床形态等方面对荆江河道特性变化趋势进行了预估.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荆江河段河道特性总体不会有重大改变,但各河段河势将在长时期内有不同程度的调整,河势调整过程中相应岸段崩岸在所难免.为保障荆江的防洪安全,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针对本河段河道特性的变化情况,提出了应对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长江芜湖河段进口段右岸繁昌小洲连续崩岸的现象,根据最新资料,分析了上下游河段近期河势变化,初步探明崩岸原因,并预测近期该段河道河势发展趋势,为河道整治及下游芜湖市黄金岸线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天台县始丰溪流域治理谈山溪性河道整治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溪性河道洪灾发生频数高,涉及面广,危害性大,河道整治的技术要求高。近年来,天台县对始丰溪流域进行了大规模整治,总结其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经验教训,对进一步搞好山溪性河道整治工作提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河流生命危机与河流伦理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哲学的观点看,河流具有生命.人类与河流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时期.在当前河流生命危机时期,需要构建河流伦理观.河流作为道德主体,具有完整性权利、连续性权利、清洁性权利、用水权利、造物权利.人类对河流的道德义务应通过尊重性、整体性、保护性、评价性、补偿性等原则来实现.河流立法有助于促进人们河流伦理水平的提高.构建河流伦理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新理念的组成部分,其创新意义在于扩大了道德共同体的边界,改变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确定了新的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13.
下荆江裁弯对荆江洞庭湖影响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唐日长 《人民长江》1999,30(4):20-23
下荆江中洲子、上车湾河湾实施裁变工程,沙滩子河湾发生自然裁弯,迄今已有20余年。裁弯后,荆江分流入洞庭湖的水量、沙星锐减、加速了江湖关系变化。根据原型实测资料,对裁弯后荆江河道和江湖关系演变、工程效益和对江湖防洪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指出1980年后,荆江河床已处于部淤平衡状态;洞庭湖口洪道和城陵矶-武汉河段泥沙淤2积问题对防洪影响较小,并对三峡工程运用后,进一步贯彻“江湖两利”方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水东调     
为改善塔里木盆地的生态环境 ,使 5 .33× 10 11m2 沙漠变绿洲 ,提出了调印度河水进入塔里木河的观点 ,通过对昆仑山下隧洞工程及塔里木盆地生态变化的分析 ,表明西水东调是解决我国可耕地不足的有效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结雅河对黑龙江的顶托影响,早在10年前就已经进行过分析.鉴于当时资料系列较短,使之认识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资料系列的加长,再次进行分析,不仅改正了过去得出的上马厂站94.00m以下不受结雅河顶托影响的不正确结论,而且对顶托影响天数超过10%的年份进行全面量化分析,为资料整编中如何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处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鸭绿江感潮段潮流型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鸭绿江感潮段水质(电导率、含盐度等指标)的监测分析,确定鸭绿江下游感潮范围、潮流型态及海水入侵范围,为鸭绿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结合“95.7”特大暴雨洪水 ,分析探讨了新安江模型在辉发河流域上的应用 ,认为新安江模型适应洪水预报发展趋势 ,可以使辉发河流域洪水预报更加准确及时 ,特别是对中高洪水的预报 ,精度更高 ,弥补了单位线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金沙江、岷江洪水遭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天国 《人民长江》2001,32(1):30-32
金沙江为长江上游河段,岷江是长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两江于四川省宜宾市合江门汇合。依据金沙江屏山站、岷江高场站、两江汇口下游约15.5km处李庄站历史洪水调查资料和1951-1998年实测资料,通过对3站年最大洪峰、时段洪量统计计算,分析两江洪水遭遇、洪水组成,两江合成的年最大洪水中,洪峰流量,24h洪量以岷江为主的多,72h以上时段洪量以金沙江为主的多,时段越长金沙江洪量比重越大。为宜宾及以下河段的防洪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长江、黄河水系长度的分形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分形理论对中国长江、黄河的长度进行了分形标定.基本结论为:①不同量测尺度下的长江、黄河长度可以应用分形理论进行科学标定;② 1∶300万地图上长江长度的分形标定公式为logL=3.775 9-0.099 3logr,黄河长度的分形标定公式为logL=3.756 9-0.101 4logr(式中L为水系长度,r为测量尺度);③ 1∶450万地图上长江长度的分形标定公式为logL=3.766 5-0.085 2logr、黄河长度的分形标定公式为logL=3.781 5-0.110 8logr;④长江分维小于黄河分维,分维是描述中国水系曲折程度的新参数.  相似文献   

20.
莱茵河航道整治中采取了修建对口丁坝、堰闸及河道疏浚、裁弯取直等多种工程措施,极大地改善了莱茵河的航运条件.其中对口丁坝发挥了重要作用,束窄河道、壅高水位、增加航运水深,同时保护河岸.系统介绍了荷兰莱茵河航道整治的历史和目前对口丁坝在航道整治中的作用,不仅可为国内河流航道整治提供参考,也可使从事多沙河流治理的科研工作者全面了解对口丁坝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