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三价铬电镀工艺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镀铬层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而常用的六价铬镀液中的Cr(Ⅵ)有毒且严重污染环境,研究环保型的三价铬电镀工艺以取代六价铬电镀工艺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阐述了三价铬镀铬的特点,分析了当前三价铬镀铬体系存在的镀液稳定性差和在镀硬铬时镀层难以增厚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办法,展望了三价铬镀铬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最近美国关于功能性Cr(Ⅲ)电镀代替Cr(Ⅵ)硬铬电镀的科研进展.Cr(Ⅵ)电镀用于提供硬度高、抗磨损和耐腐蚀的镀层.但是,Cr(Ⅵ)槽液毒性大,对环境和人身有危害,已经得到严格的控制和监督.Cr(Ⅲ)电镀铬已经取得了可以和Cr(Ⅵ)电镀相比美的功能性,对Cr(Ⅲ)镀铬镀层的厚度、均匀性、结合力、孔隙率和抗腐蚀性能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三价铬硫酸盐电镀铬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三价铬镀液电镀铬特别是三价铬硫酸盐镀液电镀铬的发展现状,对三价铬硫酸盐和氯化物镀液镀铬进行了比较.对三价铬硫酸盐镀液电镀铬的特点、工艺、镀层特性进行了评述,并列出了近几年来发展的硫酸盐电镀铬工艺,还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电化学复合电沉积是将惰性固体颗粒加入到电解液中,以得到金属基复合镀层。由于Cr(Ⅵ)的毒性及对环境的严重危害,三价铬电沉积具有明显的优越特性。综述了从环保的三价铬镀液中电沉积复合镀层的实验研究现状,并对三价铬复合电沉积工艺、镀液和镀层特性及应用进行了讨论,预计三价铬复合电镀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利用小槽实验及Hull Cell实验,对使用不同不锈钢作为三价铬镀铬的阳极,对镀层的外观形貌及含量等实际镀层效果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以不锈钢为阳极的三价铬镀铬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三价铬镀铬阳极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专利实例     
三价铬电解液镀铬三则20081101由三价铬镀液中电镀功能铬及铬合金镀层该发明提供了由含Cr3 离子镀液获得功能性铬或铬合金镀层的一种方法。所采用的镀液中含有Cr3 离子、甲酸根离子、Br-离子、硼酸和一种润湿剂。各组分的质量浓度为:Cr3 离子5~60 g/L、H3BO350 g/L~饱和、COOH-  相似文献   

7.
三价铬镀铬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三价铬镀铬研究的近期发展,并对Alecra-3工艺、DMF工艺、次磷酸盐体系、Cl- SO42-体系工艺及各种非晶态代铬镀层进行比较;同时也对用直流和脉冲两种电源获得的镀层性能进行比较;探讨了三价铬镀铬层不能增厚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采用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曲线及钝化曲线研究了三价铬电镀用含IrO2涂层钛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电极表面的扫描电镜照片表明,部分IrO2分散在针状结晶中,其余则分散在非晶相中.分析了三价铬镀铬过程中产生六价铬的原因.所研制的I型氧化物涂层钛电极具有高的析氧活性,其电催化活性与国外某公司的钛电极相当.在三价铬镀铬过程中,采用该电极连续电解120 A·h后,镀液中无Cr(Ⅵ)产生.  相似文献   

9.
甲酸-甲醇-尿素体系三价铬镀铬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Cr(Ⅲ)-尿素体系为基础,选择了合适的添加剂,建立了新的甲酸-甲醇-尿素体系三价铬镀铬工艺.通过对比分析表明,镀层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烧焦现象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我厂在连续大批曼镀铬生产中,由于镀件形状复杂、体形大,需要大景外加阳极,因而大量消耗了镀铬溶液中的三价铬,以致影响沉积速度,镀层质量变劣,均镀性能降低.当镀液中三价铬含量低于1.2克/升,镀铬就难以进行,不得不采用1∶5的阳极(铅极)和阴极(薄钢板),在50~60℃,阴极电流密度5~lO安/分米~2进行处理.但这个方法效率缓  相似文献   

11.
电镀三价铬镀液中Cr~(6+)的直接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三价铬镀铬液中Cr6+的测定方法.采用二苯基碳酰二肼为显色剂,对甲苯磺酸为辅助显色剂,异戊醇为萃取剂,吸收波长为540 nm,在5 mm光池中直接测量了三价铬镀液中Cr6+.操作比较简单,不需要稀释,对三价铬电镀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价铬镀铬工艺要求比六价铬镀铬严格许多?选用BH-88硫酸盐三价铬镀铬工艺。介绍了其镀液中三价铬、硼酸及辅助剂含量的分析方法,为维护该工艺的稳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改进了三价铬镀铬液中三价铬的分析方法。在弱酸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铵作氧化剂将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用碘量法测定六价铬,得到三价铬的质量浓度。实验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不加硝酸银作催化剂,用过硫酸铵能将三价铬完全氧化成六价铬。分析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为0.13%。本法简单而准确,分析成本低,标准溶液稳定,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三价铬镀铬工艺及其新型阳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镀铬层具有高硬度、耐磨、耐蚀和独特的外观,在电镀行业中应用广泛。针对六价铬的限用,提出了三价铬镀铬工艺,介绍了镀液的基本配方和涂层钛阳极的使用,并指出了当前三价铬电镀工业化应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三价铬镀铬液中六价铬、铜、铁和镍杂质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三价铬镀铬溶液中六价铬、铜、铁和镍杂质的分析方法。利用二苯氨基脲在酸性溶液中与六价铬的特效显色反应,用光度法测定三价铬镀铬溶液中的六价铬杂质。利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铜离子生成稳定黄棕色络合物的特性,用光度法测定镀液中铜杂质。利用钛铁试剂与三价铁离子在弱碱性条件下生成稳定的红棕色络合物的特性,用光度法测定镀液中的铁杂质。利用丁二酮肟与镍离子生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的特性,用光度法测定镀液中的镍杂质。  相似文献   

16.
六价铬镀液对环境污染严重,各国已立法限制其应用,所以三价铬电镀工艺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其中,阳极材料是三价铬电镀工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介绍国内外三价铬电镀工艺阳极材料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浅析三价铬彩钝膜中含六价铬的原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三价铬彩钝的配方、温度及镀锌工艺等方面,分析了三价铬彩色钝化膜中六价铬产生的原因。对如何避免三价铬彩色钝化膜中六价铬的产生,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绘制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的标准曲线,研究了硫酸盐体系三价铬镀液中六价铬的积累规律,并测试了不同的去除方法.结果表明,添加有机醛类稳定剂或溴化铵可以降低六价铬的生成速率,使用小电流电解和添加过氧化氢能降低三价铬镀液中六价铬的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9.
三价铬钝化膜为什么会产生六价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三价铬和六价铬的氧化还原性质,指出在碱性介质中三价铬可以被氧气氧化成六价铬,认为三价铬钝化膜中三价铬的存在形式(某种三价铬的碱式盐)是其在空气中放置时三价铬被氧化为六价铬的内在原因.提出了采用无铬钝化工艺,钝化后封闭及加强三价铬钝化工艺管理和钝化产品的存放管理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梁奇峰  何江 《广东化工》2007,34(5):29-31
本文以甲酸-尿素体系三价铬镀铬液为基础液,石墨电极为阳极条件下,以钢片或铜片为阴极,探讨了不同润湿剂和用量,不同酸度对三价铬电镀效果的影响,得到较好的三价铬。镀铬条件是:石墨电极作阳极,铜片作阴极,OP乳化剂作润湿剂,pH=0.5,可得到光泽度较好,有一定厚度的铬镀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