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石膏型熔模铸造技术,成功制备了AZ91镁合金铸件.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EDS)以及电子万能实验机等,研究了AZ91镁合金铸态及T4热处理态的显微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分布在铸态AZ91镁合金晶界的网状β-Mg17Al12相在T4热处理过程中逐渐溶解,铸态和T4热处理态中均存在大量的A18Mn5化合物,T4处理后,其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静态质量损失法对AZ91-xNd镁合金(x=1.1%,1.4%,1.9%)的微观组织和腐蚀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Nd对AZ9l镁合金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Nd的添加明显细化了合金的组织,使半连续网状β(Mgl7Al12)相变为细小的长条状,且分布更加均匀.在合金中还生成了颗粒状...  相似文献   

3.
微量稀土Nd对AZ91微观组织及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集气法、动电位极化及浸泡实验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了添加微量稀土元素钕(Nd)对AZ91镁合金微观组织及耐蚀性的影响,并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Nd对提高合金耐蚀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少量稀土Nd细化了合金的微观组织,使β-Mg17Al12相变得断续、弥散,生成了Al3Nd相及Mg-Al-Mn-Nd-Fe金属问化合物;稀土Nd使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升高,且与Al、O生成了不连续的致密的氧化膜,提高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添加1.0wt%Nd时合金的耐蚀性最佳,腐蚀速率为0.28 mg·cm-2·d-1,比AZ91合金下降了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挤压AZ63镁阳极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研究了挤压温度对挤压AZ63镁阳极组织特征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与铸态AZ63镁阳极的组织特征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挤压温度较低时,晶内偏析形成的Mg_(17)Al_(12)相不均匀地残留在晶界上,且再结晶程度较低,使镁阳极产生严重的不均匀自腐蚀,降低其电化学性能;提高挤压温度能够使Mg_(17)Al_(12)相在晶界几乎消失,并提高再结晶程度,使阳极的电化学性能相对于铸态镁阳极显著提高;铸态AZ63镁阳极中的Mg_(17)Al_(12)相在晶界呈现出接近连续网状分布,体积分数较大,晶粒粗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盐雾腐蚀和动电位扫描研究了稀土元素Ce、Nd对AZ31镁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数码相机、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及定量金相分析系统测量分析了样品的腐蚀程度,并采用恒电位仪测量了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结果表明,盐雾腐蚀试验中,合金试样腐蚀面积百分数随时间延长呈直线上升,添加稀土Ce和Nd后腐蚀速率降低50%以上.在电化学试验中.添加稀土后合金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1/3~1/2.稀土可以起到提高α(Mg)固溶体耐蚀性能的作用,还可以形成含稀土的第二相并使AZ31合金中的β(Mg17Al12)相均匀分布,发挥其阻碍腐蚀的作用,从而最终提高AZ31镁合金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
Mg-9Al-1Zn-(0-0.6)Sr镁合金铸态组织及晶粒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Sr(0.05%~0.6%)AZ91铸态镁合金组织进行了观察,并且采用"边-边匹配"模型研究了其细化机制。结果表明,微量Sr对AZ91铸态组织有明显的晶粒细化效果,Sr含量为0.05%时细化效果最为显著。通过"边-边匹配"模型计算,得到[021]Al4Sr∥[1-1 0]Mg17Al12,(200)Al4Sr∥(332)Mg17Al12,表明微量Sr对AZ91镁合金铸态晶粒细化主要是Al4Sr相为Mg17Al12相的形成提供有效的异质形核核心,从而加速Mg17Al12相对α-Mg枝晶长大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君  张清 《材料保护》2019,52(3):35-39
Mg-6Al镁合金具有较好的铸造性能和力学性能,目前鲜见单一稀土元素对其腐蚀性能影响的报道。通过合金制备、微观组织分析和耐蚀性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稀土Gd添加量对Mg-6Al镁合金微观组织和耐蚀性能的影响。OM、SEM、EDS、XRD分析结果表明,稀土Gd的添加改善并细化了Mg-6Al合金的铸态组织,形成杆状或块状的Al2Gd新相;动电位极化、浸泡试验等测试结果表明Gd的添加显著提高了Mg-6Al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Mg-6Al-2%Gd镁合金的腐蚀速度最小,为0.83 mm/a,且腐蚀后组织较为致密,腐蚀产物和腐蚀坑均变小,Mg-6Al-x Gd合金的腐蚀产物主要为Mg(OH)2。  相似文献   

8.
目前,关于稀土元素Nd对镁合金阳极耐腐蚀性和电化学性能影响的报道较少。向AZ31和AZ63镁合金中加入稀土元素Nd,测试了AZ31和AZ63镁合金加入Nd元素前后在3.5%NaCl溶液中的静态析氢腐蚀速率、失重腐蚀速率、极化曲线和电流效率,观察了镁合金试样的显微组织与腐蚀形貌;研究了合金元素Nd对AZ31、AZ63镁合金牺牲阳极的耐腐蚀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元素Nd的加入能使AZ31、AZ63镁合金晶粒细化、组织均匀,自腐蚀速率降低、电流效率提高;加入Nd元素后,AZ31,AZ63镁合金的阳极极化没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等径道角挤压的原理及其对铸态AZ91D镁合金的组织产生的作用。方法通过确定的试验工艺参数,对AZ91D镁合金进行了等径道角挤压变形试验。使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对变形前后的材料进行了显微组织的观察。结果通过进行ECAE挤压后,AZ91D镁合金中的黑色共晶相(Mg17Al12)产生了回溶,在机械剪切和动态再结晶的综合作用下,晶粒得到了细化。结论通过等径道角挤压,能明显改善铸态AZ91D镁合金的组织。  相似文献   

10.
镁合金表面喷铝防腐蚀层的微观组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津  孙智富  叶宏 《材料保护》2003,36(6):17-18
在AZ91D镁合金表面热喷铝,用以提高其表面的耐腐蚀性能。采用SEM,EPMA等方法对AZ91D表面喷铝扩散层的组织进行了仔细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在防腐蚀层上有大量的Mg17Al12相存在,且呈决状及非连续片状分布。经显微硬度测定,喷铝层硬度较镁合金基体高;腐蚀后这种相凸出于基体,比镁合金基体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1.
混合稀土对AZ91镁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静态失重法、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研究了混合稀土 (Re)对AZ91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Re的加入使AZ91微观组织得到改善 ,减缓了AZ91镁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铸态和挤压态AZ31镁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性能。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铸态AZ31镁合金挤压前后的显微组织。利用静态浸泡失重实验和电化学实验研究了铸态和挤压态AZ31镁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性能。结果热挤压可有效细化AZ31合金的晶粒,铸态试样的平均晶粒大小约为111μm,挤压态试样的平均晶粒大小约为9μm。AZ31镁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初期,合金表面没有发生钝化。挤压后合金的自腐蚀电位从铸态的-1.55 V提高到-1.52 V。浸泡72 h后,铸态试样的腐蚀速率为4.293 mm/a,挤压态试样的腐蚀速率为2.957 mm/a。结论挤压提高了AZ31镁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3.
郝世雄  附青山  余祖孝 《材料保护》2013,(11):32-33,36,6
为了提高镁合金材料的耐蚀性能,用电化学方法对比研究了AZ31,AZ61和AZ91镁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缓蚀剂亚硝酸钠(NaNO2)对AZ61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镁合金的腐蚀速度大小依次为AZ31>AZ61>AZ91,其中AZ31的活化性能最高;NaNO2能抑制AZ61的析氢腐蚀速度,腐蚀表面较均匀,腐蚀电流密度J corr降低,腐蚀电位E corr发生正移;NaNO2属于阳极型缓蚀剂,其含量为2.0%时,对AZ61的缓蚀率高达85.1%。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变形镁合金AZ31中添加稀土元素Gd对合金铸态和轧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AZ31中的Gd元素形成了稀土相Al2Gd和Al-Mn-Gd的混合相,使β-Mg17Al12相的数量减少甚至消失。铸态合金中的少量Gd元素削弱了Al的晶粒细化作用,使组织粗化;而当Gd元素的含量提高时Gd开始发挥晶粒细化作用,使合金的晶粒显著细化。对于轧态合金,加入Gd元素后形成的Al2Gd相能促进合金在轧制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使孪晶数量减少,加工硬化作用减弱,晶粒尺寸细化。而过量的Gd元素形成粗大的第二相,使合金组织粗化。因此,适量的Gd元素可使轧态AZ31合金的强度降低而延伸率提高,其中在350℃轧制的AZ31-0.8Gd合金的延伸率最高(为13.4%),不含Gd的合金延伸率仅为5.4%。  相似文献   

15.
用金相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稀土元素Ce对AZ91D镁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Ce对AZ91D镁合金具有明显的变质效果,加入0.4%Ce后,α-Mg树枝晶变化不明显,晶界上的β-Mg17Al12相呈断续网状分布;加入0.8%Ce后,合金晶界上的离异共晶β相基本上断裂成骨骼状,转变为颗粒状且分布比较均匀;加入1.2%稀土Ce后,枝晶变细,共晶β相完全变为颗粒相,弥散分布于晶界处.微结构分析发现,组织中出现了分布于晶界处的杆状Al10Ce2Mn7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邱彦星  王丙军  王晓民 《材料保护》2015,(2):59-60,63,9
目前,国内外对晶须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行为鲜有报道。采用真空气压渗流技术制备了硼酸镁晶须增强AZ91D镁合金,采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其在5%Na2CO3溶液中的开路电位和动电位极化曲线,采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分析了镁基复合材料的微观腐蚀形貌及成分,研究了晶须体积分数对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晶须体积分数的增加,AZ91D镁基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逐渐提高,镁基复合材料表面生成了一层活跃的钝化膜,对基体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AZ91D镁合金阳极氧化与热扩散渗铝复合膜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阳极氧化与热扩散相结合对AZ91D镁合金表面进行低温渗铝处理,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所得膜层的形貌、相结构及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复合膜层改善镁合金基体耐腐蚀性能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复合膜层是由MgO和金属间化合物Mg17Al12以及被γ相(Mg17Al12)包裹住的α-Mg晶粒共同组成;AZ91D镁合金表面的阳极氧化和热扩散渗铝复合膜层能显著提高镁合金基体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热处理工艺对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析氢失重以及多种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经T6处理(固溶处理+人工时效)的AZ63镁合金在模拟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T6处理(固溶处理+人工时效)镁合金第二相沿晶界呈网状分布,与铸态镁合金相比氢气析出多、腐蚀速度快,并有点蚀产生;T6处理(固溶处理+人工时效)改变了镁合金的组织结构以及分布,增大了稳定相第二相与基体相的接触,降低了合金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铸态AZ91D镁合金在等径角挤压(Equal Channel Angular Extrusion,ECAE)后的室温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特征.在力学性能方面,铸态AZ91D镁合金经过1道次ECAE变形后,室温力学性能(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弹性模量)由86.3 MPa,146.3 MPa,1.84%,42.5...  相似文献   

20.
混合稀土对AZ91镁合金在NaCl溶解中的腐蚀行为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静态失重法,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研究了混合稀土(Re)对AZ91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Re的加入使AZ91微观组织得到改善,减缓了AZ91镁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