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减少高灰细泥对浮选精煤的污染,以高灰细粒难浮煤泥为研究对象,将油酸二乙醇酰胺(ODEA)、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三种不同类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煤油进行复配,与煤油对比,对难浮煤进行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均对煤泥浮选具有促进作用,其中ODEA与煤油复配效果优于AEO9和NP10。三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煤油配比比例为1:10时可以达到较好的浮选效果,要使尾煤灰分达到60%以上,3种复配药剂耗用量均只需单独使用煤油用量的1/3左右,具有显著的节油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高灰细泥对浮选精煤的污染,以高灰细粒难浮煤泥为研究对象,将油酸二乙醇酰胺(ODEA)、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三种不同类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煤油进行复配,与煤油对比,对难浮煤进行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均对煤泥浮选具有促进作用,其中ODEA与煤油复配效果优于AEO9和NP10。三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煤油配比比例为1:10时可以达到较好的浮选效果,要使尾煤灰分达到60%以上,3种复配药剂耗用量均只需单独使用煤油用量的1/3左右,具有显著的节油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80)、聚乙二醇双油酸酯(PEG400DO)和油酸二乙醇酰胺(ODEA)3种含油酸基表面活性剂分别与煤油进行混溶复配作为捕收剂,对人工氧化煤泥进行浮选试验,测定了复合药剂作用后煤泥的润湿性。浮选试验结果表明:Span80和ODEA分别与煤油混溶复配对氧化煤浮选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PEG400DO与煤油混溶复配后对煤泥浮选没有影响。主要原因是Span80与煤油,ODEA与煤油的复合捕收剂在煤泥表面吸附,增大了煤泥表面与水的接触角,提高了氧化煤泥表面的疏水性,从而提高了浮选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度。  相似文献   

4.
石磊 《煤》2020,29(1):15-18
为了提高氧化煤泥浮选效果,改善氧化煤浮选效率低下、药剂消耗较大的问题,选择了极性油酸和煤油的复配捕收剂,并加入了无机盐CaCl2,探究了在浮选过程中,单一及复配捕收剂,以及无机盐的加入对氧化煤浮选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捕收剂的加入可以覆盖煤泥表面的亲水基团,增强煤泥与气泡的粘附几率;油酸煤油的复配捕收剂可以明显降低煤泥表面的亲水性,无机盐的加入更加促进了煤油在氧化煤表面的附着,煤泥表面因疏水性油膜的形成疏水性增强,利于浮选。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煤泥浮选中的促进作用,采用SPAN80和煤油配成组合捕收剂,并改变其配比、用量,进行了煤泥浮选试验,结果表明:SPAN80可显著改善捕收剂性能,提高精煤产率和尾煤灰分,降低煤油的消耗,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通过对浮选产品的粒度分析发现,SPAN80对粗粒级浮选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细粒级,而且对>0.25mm的粗粒作用效果更加明显。此外,还研究了SPAN80的促进作用机理,发现SPAN80对煤油产生了乳化作用,改变了煤表面的润湿性,并消除了煤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影响。相似煤样的验证试验同样得到了较好的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某选煤厂压滤煤泥为研究对象,选用无机盐NaCl、CaCl_2和FeCl_3,表面活性剂Tween20、Tween85、Span40和Span60,分别研究单一无机盐、单一表面活性剂及无机盐和表面活性剂协同对低阶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并用DSA100接触角测量仪测试在药剂作用下煤泥表面接触角的变化。结果表明:无机盐和表面活性剂对低阶煤泥浮选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单一无机盐作用时,促进效果为FeCl_3>CaCl_2>NaCl,单一表面活性剂及无机盐与表面活性剂协同时,促进效果均表现为Span40>Tween85>Span60>Tween20。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表面活性剂对煤浮选的促进作用 ,选取多种表面活性剂进行实验 ,优选出 6种表面活性剂。这几种表面活性剂对煤浮选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具有捕收能力强、选择性高、节油明显等优点 ,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陈阳  解维伟 《煤炭工程》2020,52(9):143-146
针对氧化煤浮选效率低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捕收剂C-1。首先,将表面活性剂(酯类表面活性剂、Span80)和单馏程非极性烃类油按不同比例混合,通过浮选试验结果确定最佳质量比为5%。然后,将C-1应用于氧化煤浮选试验,对比其与传统药剂的浮选效果,得到最佳药剂使用量,利用红外光谱和润湿热测量等手段研究了C-1对氧化煤浮选的促进机理。结果表明,C-1通过化学吸附与氧化煤表面的含氧官能团结合,提高煤粒表面疏水性,使煤粒与气泡结合更稳定,从而提高精煤产率、可燃体回收率及浮选完善指标。当C-1用量1200g/t,仲辛醇用量150g/t时,精煤产率为 64.51%,精煤灰分最低为 11.96%,浮选完善指标为 37.87%,此时氧化煤的浮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王海堂 《煤炭技术》2018,(1):321-323
为研究表面活性剂预处理对氧化煤浮选的影响,考察了氧化煤吸附CTAB、SDBS和OP-10前后的精煤产率和灰分变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在氧化煤表面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氧化煤吸附CTAB、SDBS和OP-10后,精煤产率增加,灰分升高,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的选择性最好。表面活性剂预处理对氧化煤浮选效果的提升得益于表面活性剂能够覆盖氧化煤表面部分的含氧基团,使得氧化煤表面甲基和亚甲基增多,疏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
表面活性剂对煤浮选的促进作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海宏  李满 《煤炭技术》2001,20(1):27-28
为研究表面活性剂对煤浮选的促进作用 ,选取了多种表面活性剂进行实验。通过对几种煤样的浮选实验 ,优选出六种表面活性剂。在煤的浮选中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表面活性的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7,(11):330-333
为了研究水分对褐煤微观特性的影响,采用低温真空干燥的方式对褐煤进行处理得到水分含量不同的褐煤,并对实验的3种煤样进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自燃倾向性分析、原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煤样水分的增大,煤样的最可几孔径逐渐增大,煤样的孔体积、比表面积和微分孔体积等表征煤样孔隙特征的参数与最可几孔径均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煤样水分的增大,煤样的物理吸氧量逐渐减小,减缓程度逐渐降低,煤样自燃倾向性加强,由Ⅱ类转向Ⅰ类;煤样中羟基、羧基及醚键会随着水分含量的降低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转弯段施工对邻近桥基影响的这一实际工程问题,运用ABAQUS软件,在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的同时,重点研究了施工过程中19—3号桥基的变形和受力性态以及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并将部分计算结果与量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研究表明,施工期间桥幕没有工程安全隐患,既有的施工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CFD技术,对矿用小型轴流式通风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叶片与后导叶之间的轴向间隙对风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向间隙在一定范围内减小,使风机流量和全压均增大,全压效率有所提升,有利于提高通风机性能。  相似文献   

14.
依据作者设计的试验,研究了淋滤液在淋滤过程中对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MSW)沉降变形的影响。分析了影响试验数据的各种因素的变化,以及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垂直有效应力沿深度方向的衰减规律。试验数据验证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试验发现,淋滤作用有利于垂直有效应力的传递;淋滤液的自重和浸润作用都将影响MSW的压缩沉降。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望峰岗选煤厂煤泥水难以沉降的问题,进行了絮凝剂与复配药剂制度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一药剂制度相比,复配药剂制度可以获得较好的煤泥水沉降效果,絮凝剂与凝聚剂的最佳药剂量配比为1∶10。  相似文献   

16.
铁矾类沉淀物的形成对细菌浸矿以及后续的浸出液净化除铁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考察了细菌作用下,不同初始pH值、亚铁的初始量等因素对铁矾类沉淀物形成速率及产物组成的影响,并与无菌条件铁矾类沉淀进行对比,总结了细菌作用下,铁矾类沉淀物的形成动力学规律及产物组成差异.结果表明,细菌作用下,铁矾类沉淀物形成速率明显加快,并且产物组成与无菌时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煤炭技术》2016,(1):260-262
神华神东布尔台煤矿改变开采工艺后,需要对液压支架支护参数进行优化,理论分析综放端面煤岩体片帮冒落与支架参数支架关系,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综放端面煤体片帮冒顶模型,对液压支架参数与端面煤岩体片帮冒落相互关系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支架工作阻力与梁端距是影响支架控制效果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8.
《煤矿机械》2019,(2):163-165
主要研究缓冲托辊数量对输送带受冲击区域的峰值压力和压力能的影响。通过测量输送带样品参数建立输送带和托辊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完成对冲击区域的压力峰值和压力能的仿真,确定增加缓冲托辊数量可以有效地降低输送带的峰值压力和压力能,从而优化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减少输送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水对尾矿坝的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水对尾矿坝的稳定性影响以及现阶段尾矿坝研究中所存在的岩土力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以粒径分布、SEM和XRD分析为主要表征方法,从片层疏离程度和团聚体颗粒大小这两个方面综合评价水、异丙醇和二甲苯等6种溶剂对膨润土微纳米化的影响。实验表明,质量分数对水相膨润土的粒度分布影响显著,膨润土质量分数从5%下降到0.5%时,其最大粒径分布从4310nm快速下降到712nm,但即使质量分数低至0.1%,膨润土仍难以达到单片层的理想分布。不同溶剂对膨润土分散作用差别较大,水分散的膨润土颗粒结构致密,片层间隙不明显;乙醇、二甲苯、丙酮以及异丙醇分散的膨润土颗粒粒径均一,分别集中在380 nm、390nm、530nm和650 nm,且颗粒片层边缘剥离,片层间距明显,颗粒疏松;小角度XRD分析也进一步证明乙醇和异丙醇对膨润土有一定的插层作用。乙醇、二甲苯、丙酮及异丙醇对膨润土会产生明显的微纳米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