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9)
艺术创作从本质上说是创作者有目的的主观艺术行为,创作者的个人意识在艺术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创作者对于生活和艺术的感悟,通常是其进行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这些灵感也出现在创作者无意识的思维活动中,因而下意识或无意识的思维活动也是灵感的源泉。由此可见,艺术创作实际是创作者思维活动的具现过程,其构成了艺术创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4)
在我国城市建设表现出同质化的趋势之下,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与社会公众的审美意识和文化自觉亟待被唤醒。同时,公共艺术作品与创作者更应发挥自身有利条件,为独立的民族文化美学心理引路,为摆脱城市面貌同质化困境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0)
在艺术创作中,主观变形的方式能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度、感染力,并迅速使观者产生心理共鸣,这种共鸣甚至能作用于创作者本身。而且因为创作者的个性、成长环境的不同,其所诠释的形象和切入点也会千差万别,从而形成迥异的个人风格及创作印记,无形中让艺术领域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2)
理论源于实践。艺术理论是艺术实践的科学总结,对艺术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并起着指导性作用。艺术理论可以使创作者的思路清晰,艺术创作活动是一种高度自觉的实践活动,创作者艺术理论水平直接制约艺术作品的创作质量,对于形成艺术创作风格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3)
公共艺术创作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应用材料是提高创作水平的主要途径。该文分析了公共艺术创作和软材料的特点,以幼儿园公共空间的设计为例,从室内创作、室外创作和教具的制作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公共艺术创作中软材料的运用方法,以期提高软材料的运用水平和艺术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艺术教育中美学、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成为四个关键要素。本文从介绍西方建筑艺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入手,分析以上诸要素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侧重与表现方式,以供我国当代建筑艺术教育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韩城古城边缘的传统村落庙后村为研究对象,以其物质空间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空间形态演变为切入点,对村落的公共空间(包括街巷空间、公共节点、公共活动中心)形态演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古城边缘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演变机制。  相似文献   

8.
具备技术性与功能性特征的基础设施,深刻影响了当今城市的功能形态和空间肌理,并越来越多地与城市公共空间相整合,有效提升了空间活力和环境品质。文章阐述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要素的慢性交通设施的概念内涵及属性,强调了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载体的形态多样性和功能复合型特征。并以荷兰乌得勒支欧米茄桥为例,通过系统解析其设计理念和空间操作策略,阐述了项目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器,在保证其交通基础设施职能的前提下,如何与不同功能体整合,以强化其作为公共活动和景观空间重要组成要素。将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和建造与城市设计思维关联,体现公共性、生态性以及美学性等多重价值,以实现城市空间发展的公共性和多元性。  相似文献   

9.
浅谈怀斯     
《Planning》2015,(23)
艺术创作是创作者将看不见的东西加上个人的表现形式进行加工、概括,并将其呈现在世人面前。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虽然因人而异,但都是对创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壁画艺术逐渐形成。处于公共艺术阶段的壁画,在各种艺术思潮流派的影响下,逐渐渗入到建筑之中。目前,在现代建筑空间之中的壁画艺术创作已经不再是将创作艺术作品作为其目标,而是要求创作者能够对其重新进行审视,进而感受赖以生活的建筑空间。建筑空间是人们人为了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运用各种建筑主要要素与形式所构成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统称。而壁画属于墙壁上的艺术,即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  相似文献   

11.
建筑室内设计是室内空间形态与使用功能的统一体。从系统学的观点来看,可将建筑室间形态看作一种函数系统,它包括居住性、工作性、心理性等功能要素,这些要素和建筑空间形态紧密联系,而各功能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在居住建筑室内空间形态中,其居住性功能要素占主要地位,居住性又受到心理功能要素的支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3)
亚审美化思潮只能是描述性的一种社会心理,亚审美化思潮研究和美学研究在方法和思路上存在较大差别,不是以概念和范畴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亚审美化解构了传统美学思想中的神圣性和永恒性,在一定意义上,应该承认或肯定审美中的神圣性和永恒性。亚审美化思潮兴起之后,实际上已经终结了传统美学,但这不等于说传统美学的影响就完全消失了。当我们说传统的经典形态的美学已经终结,其实同时就包含着一种全新的美学形态的出现。亚审美化思潮虽然还看不出在什么时候能够结出新的经典形态的成果,但是,这种发展趋势确实是不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14)
艺术创作是无界限的,是由美创造出自然的意境,从而带给人们美的感受。美学是一门系统的学科,是哲学的一部分,美学又是一种理念,呈现在人们的脑海和视觉中。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美学的概念被广泛应用,文章主要分析了艺术创作过程中存在的美学。  相似文献   

14.
公共空间是城市新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和交往的社会场所。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问题不仅体现着城市新区的城市面貌,更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本文从公共空间的美学特征出发,指出城市新区公共空间在形态、环境、意象等方面和谐统一的营建原则与策略,从而提升新区的人居环境建设,满足人们对城市美、生活美、社会美、文化美的美好追求。  相似文献   

15.
刘倩  温洋 《建筑与文化》2020,(7):126-130
"以公共艺术方式介入的建筑场所提升研究"是基于建筑场所性所涉及的美化、交往、视觉、行为等提升内容为要素,结合公共艺术方式进行研究和探索。文章以大连市福寿社区5号院为研究对象,运用调研、评测、分析、策略与设计等方法着重在公共艺术介入的心理需求方面展开研究,探索了以参与方式为主的社区公共艺术在居民心理需求方面的特点以及交互改善作用。通过设计提升策略的实验,获得建筑品质提升的有效方式与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14)
该文对影响形态心理强度的诸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强化、弱化形态心理强度的方法,并提出具体途径;通过对差异性现象的分析,探讨了形态的差异性、色彩三要素、色彩冷暖感知、形态虚实以及知觉恒常性等。对比是影响形态心理强度的关键因素,在设计中不断寻找、确立对比关系,才能创造具有趣味性的形态。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4)
中国服饰道具舞蹈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代表着人们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是人文气息的一种独特的当代呈现,随着中国舞蹈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华民族产生了独特的美学观念,中国古典舞服饰道具舞蹈训练体系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形态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种创新型美学观念体现在方方面面,不仅对艺术创作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对艺术风格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深刻的揭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户钰洁  吕飞  魏晓芳 《室内设计》2023,38(6):98-104
住区公共空间是女性群体的重要活动 场所,安全感是影响女性使用公共空间最具决 定性的因素之一。基于女性安全审计工具,选 取H市F小区的公共空间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在 住区公共空间中女性安全感的提升路径。研究 表明:一、空间要素、设施要素、氛围要素、管理 要素和人群活动对女性安全感有影响,其中空 间要素影响最大,氛围要素影响最小;二、不同 年龄段女性的安全感认知特征不同,在绿地空 间、照明设施和人群活动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三、女性的安全感体验更加细节和偏日常,在同 一个场景下会产生差别较大的感知倾向。为此, 提出强化环境对女性的心理支持、满足多元主 体的差异化需求、促进公共空间场景的生活化 转向三个路径,以提升女性在公共空间中的安 全感。利用女性安全审计工具进行的实证研究 提供了挖掘环境情感意义、促进女性参与的新 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院建筑呈现出服务功能更全面、空间构成更多元、人员流动更多样的特点。这使得公共空间及其组合序列与空间形态更加复杂化,单一空间模式已不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借助系统论研究,通过整体性系统化的角度重新解读医院建筑公共空间设计,保证公共空间在宏观层面的整体性与连续性,避免单一、局部、相互割裂的设计模式。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结合、互为支撑,并将人的行为活动与心理需求作为复合系统的因素之一,共同实现公共空间系统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3)
情感是油画创作的源泉,只有拥有了情感,才会发挥想象,才会产生艺术创作的动力。在个人的自我情感表达与艺术创作技能的相互作用下,油画创作的情感表达方式变得丰富多彩。油画创作的过程既是绘画的过程,也是创作者表达内心感受的过程。油画创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通过画笔传达出来,以此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