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扬声器单元的频响一般在无限大障板条件下测试,而扬声器箱体则在自由场条件下测试.扬声器设计过程中,通常按单元的频响曲线预测箱体的频响曲线,即根据障板条件下的频响计算自由场条件下的频响,按集中参数计算两者差异为6 dB,实际上两者频响的差异在随频率变化而变化,因此,在一些频段上会出现设计与实测不匹配的现象.对此,从扬声器有效振动半径和频率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出发,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不同尺寸扬声器在无限大障板与自由场下频响仿真,获取两者频响差异随频率f的变化曲线ΔSPL(f),将其转换为随相对频率(ka)的变化曲线ΔSPL(ka).不同尺寸扬声器的ΔSPL(ka)具有一致性,将该曲线补偿应用于集中参数仿真模型.该方法可以提高自由场频响仿真的准确度.对实例进行了仿真与测试的对比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由于扬声器单元存在固有的非线性失真特性,所以其频率响应曲线包含很多峰谷, 为了消除这种影响并获得无损音质的扬声器特性,需要将扬声器频率响应曲线的幅度谱补偿为一条平直的曲线。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扬声器非线性均衡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消声室测量扬声器的脉冲响应,然后基于对脉冲响应的频域分析,对扬声器频响采取最小相位系统分解后逆滤波的方法对其进行补偿。实验结果显示,均衡后的扬声器系统输出的幅频响应平坦。  相似文献   

3.
许多论述扬声器的文章一开始便指出:在声频重放系统中,扬声器是最薄弱的环节。圆锥形膜片对扬声器频响有显著的影响,其复杂的振动特性往往给数学分析带来困难。近年来,由于用计算机进行大量的数学运算,才有可能得到扬声器纸盆振动特性的详细图案。该图案[人们在声学测量中早已熟悉的]对纸盆振动特性的不规则性作了令人满意的解释,同时,人们已有可能对所期望的频响的纸盆予先确定其尺寸和材料。  相似文献   

4.
音箱研讨(一)——扬声器阻抗曲线和低频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介绍了不同的测试条件对扬声器频响曲线及阻抗曲线的影响,并对扬声器的阻抗曲线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阻抗曲线受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利用Fine cone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全频扬声器单元频响曲线.通过更改振膜,音圈,支片,防尘帽等部件的结构材料等方法制作样品,并将实际测量得的样品的频响曲线与仿真分析结果相对比,从而得出更改部件对扬声器单元频响的影响,为改善扬声器单元频响或设计扬声器单元方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志平 《电声技术》2012,36(3):21-23,28
介绍了应用在扬声器中的不同部位胶粘剂特性以及在扬声器中的特殊应用,提出胶粘剂对改善扬声器音质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不同特性的胶粘剂在扬声器不同部位的应用对音质产生的不同影响。通过常规的频响曲线对比、音质对比评价,总结出不同特性的胶粘剂在满足可靠性前提下,可利用其特性来改善扬声器的音质。  相似文献   

7.
关于非消声室测量的一些讨论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胡春年为了避免房间响应对扬声器频响,灵敏度测试的影响(扬声器的其他电声参数,如f。,Q。,谐波失真等对房间响应不敏感),频响等测试一般都是在消声室内进行,但建造一消声室需昂贵代价。因此,各种非消声室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消声室中测量扬声器频响时,若在传声器和扬声器之间平放一平板,则频响发生如图1的变化,可以认为这种变化并非扬声器本身特性的变化,而是由于反射板的存在引起的传声器接收特性的变化。反射板的一次反射声与直达声同时进入传声器,二者存在时间差于是发生相位干扰,在一定的频率上发生一系列很深的峰谷,我们称它“梳状滤波效应”。录音工程师在录音时要调音--主要指调整传声器的位置,以消除反射声干扰。经验证明传声器的相对位置对音质很重要。普通传声器对消除“梳状滤波效应”显得无能为力,一些方向性传声器对消除这种不良影响比较成功。但是所有的传声器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一次反射声的干扰。因为录音室中地面、家具都会有反射。所以尽管传声器特性很好,但由于反射声的干扰它的特性就变坏了。  相似文献   

9.
葛俊  邱小军 《电声技术》2010,34(1):30-34
运用等效线路图法研究了3种典型的声学结构对手机扬声器的频响特性的影响,并加以实验验证。通过与相同容积的简单结构的频响特性比较,分析了这三种结构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种在非消声室中进行自由场测试的新方法,并结合测定扬声器频响特性的实验,对 TDS 技术的性能给以评述。一、TDS 技术简介“Time Delay Spectrometry”简称 TDS技术,近期丹麦 B/K 公司研制了一套 TDS 测试系统,整套测试系统由以下仪器组成:(1)外差分析仪2010(2)失真测量控制单元1902(3)时间延迟频谱测量控制单元58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