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缸同步液压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铸生产过程中,扇形段辊缝能否进行精确控制会对生产产生重要影响.针对实际生产中位置液压伺服系统中参数多变和非线性的特点,采用模糊PID控制对控制参数在线调整,以实现四缸同步控制.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三铰链点扇形段结构特点,对某板坯铸机扇形段存在冷态辊缝偏差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合扇形段结构原理提出了改进的措施,优化后实际辊缝值偏差能够控制在0.1~0.3 mm范围内,满足了工艺控制标准。本文对扇形段的设计及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连铸机扇形段进出口辊缝的在线监测系统,它是在现有连铸机的扇形段处设置传感器采集数据,并上传至控制系统,其特征是:通过设置传感器实时监测连铸机扇形段的工作状态,并将数据上传至监测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建模判定连铸机扇形段进出口辊缝值以及扇形段驱动辊位置处的辊缝值,从而判定连铸机注流导向段是否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保证连铸坯内部质量;该连铸机扇形段进出口辊缝的在线监测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位移传感器1、压力传感器2、扇形段驱动辊压下位移传感器  相似文献   

4.
针对扇形段用比例阀的死区特性,提出了一种对比例阀的死区进行补偿的控制方法,充分利用了比例阀死区的系统刚性特点对扇形段位置保持的有利作用,同时还消除了比例阀死区对系统快速性及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系统仿真研究,证明该控制方法用于扇形段辊缝调整比例阀死区补偿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补偿方法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系统是当前数控机床中采用的主要伺服系统。为保证其对速度和位置的高精度控制,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日显重要。文章介绍了应用非导通相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转子位置及转速的方法。提出了基于M16C/28单片机实现BLDC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的硬件方案及软件流程。该系统的实现,对于类似系统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林建民 《轧钢》2011,28(4):49-51
液压辊缝控制系统 (HGC) 是双机架冷轧机带钢厚度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双机架冷轧机液压压下系统位置控制方式的研究和改进,提高了HGC位置控制的动态响应,有效解决了带钢厚度波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改进线性摩擦焊接系统中所设计的顶锻方向液压控制位置和压力转换控制过程,提高顶锻方向位置精度,对其液压控制位置和压力转换控制方式的原理进行研究,明确顶锻方向位置控制和压力控制的特点及其各自应采用的控制器的形式.进一步研究顶锻方向位置控制和压力转换控制策略,提出顶锻位置控制和压力协同控制方法,对控制特性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对提高主机的生产效率和性能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某定位系统对位置伺服控制模块小体积和高精度的要求,文章介绍一种基于高精度运动控制器LM629的全数字位置伺服控制模块.该模块充分利用LM629内部集成的数字式运动控制器的功能.选择智能型功率接口,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简化了模块硬件结构.同时对LM629的PID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采用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使其具有更好的动态和静态控制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精度满足定位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一台用于凸轮轴激光表面硬化的微机控制工作台的控制系统。为了保持激光聚焦镜到工件表面距离不变,要求系统应能根据工件形状。控制聚镜与工作台的相对位置。 文章全面地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构成、软件设计原理以及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精确控制扇形段的辊缝,本文介绍了宝钢4#连铸机扇形段的结构特点及辊缝控制原理,阐述了该扇形段辊缝标定和计算:采用压力控制方式对四个夹紧油缸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扇形段上下框架压紧定距块,利用位移传感器检测油缸位置并通过计算转化为辊缝值,使辊缝偏差控制在0.1 mm内;并总结了扇形段标定故障的处理方法,为现场扇形段辊缝维护和操作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