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5.电感器与变压器的主要参数 电感器是一种常用的基本电子元件,与电阻器和电容器一样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许多电感线圈还要根据电路要求自行绕制,但基本参数有如下几项:电感量及允许误差范围,品质因数,分布电容和稳定性,额定电流。 1)电感量及允许误差范围 电感线线圈的电感量大小主要取决于线圈的直径、匝数,以及有无磁心等。根据其用途不同,所需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的功率密度,降低高频工作下的磁心损耗,提高变换器的整体效率,该文提出一种新型磁集成电感结构,采用分段绕组优化设计,通过计算磁心气隙以及各磁柱绕线匝数等参数,将两个分立的电感集成在一个EE型磁心上。使磁元件体积和重量分别减小了48.2%和46.7%。与现有的交错并联磁集成方案相比,该方法能有效降低磁心的饱和度,使磁心上的磁通分布更加均匀,减小电感磁心损耗,提高系统效率。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实验样机验证该设计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非侵入式磁场取能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供电稳定等优点,是解决变电站母排环境中状态监测传感器电池供电寿命有限的有效手段,但因功率密度较低制约了其应用。对于非侵入式磁场取能系统,磁心与线圈参数对其功率密度的影响非常显著。然而,现有方法对磁心与线圈参数的分析相对独立,优化磁心时仅以互感为指标,忽略了该过程线圈参数变化对功率密度的影响。对此,该文考虑磁心尺寸对线圈参数的影响,以功率密度为指标,详细分析线圈匝数、线圈线径、磁柱侧面边长与叠片厚度对系统功率密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磁心与线圈参数的功率密度提升方法,即设计线圈匝数、线圈线径、磁柱侧面边长与叠片厚度的最优值,以获取更高的功率密度。最后,基于所提出的方法制作了系统样机并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限定磁心尺寸为30 mm×30 mm×40 mm的系统,在100 A母排电流下,系统经磁心与线圈优化后功率密度可达4.18 mW/cm3,提升至系统优化前功率密度的35倍,验证了所提出方法提升功率密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电路工程师在进行滤波电感设计时,多以经验公式计算来选择磁心,得出的结果准确度不高。以全桥输出滤波电感为例,基于滤波电感的实际工作原理,推导出了磁心尺寸精确计算公式。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可以满足磁心设计的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当线圈缠绕于高频电子电路用圆形截面环形磁心某一段,考虑漏磁时磁心内部电磁场的分布,根据磁通连续性原理及镜像法,将绕有一个线圈的环形磁心内电磁场的分布问题,转化为绕有无穷多个线圈的无限长直磁心在其中一段磁心内的电磁场分布问题。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和叠加原理,推导了环形磁心内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单重级数式解析计算公式。基于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得到了涡流损耗的计算公式,与基于线圈自阻抗得到的涡流损耗计算公式进行对比,二者的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本文分析方法及所得公式的正确性。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计算结果分析表明,本文结论也同样适用于磁心磁导率很高或线圈均匀密绕于磁心表面,即漏磁通很小可以忽略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电气计算图     
十二、螺旋线圈电感计算图 在电气工程中,电感元件一般为螺旋线圈。对于单层无铁心的螺旋线圈,其电感值主要决定于线圈的匝数和螺旋管的直径。电感的近似计算可按下式决  相似文献   

7.
陈林  赵建萍 《微特电机》2001,29(2):46-47
1 KCL4无触点磁电机的原理结构 1.1 KCL4无触点磁电机原理图 从图1中可以看到,磁电机产生高压放电,通过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的过程是:磁电机飞轮旋转,L1线圈切割磁力线,在L1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其电动势的大小:e=KΦn,e为线圈感应电动势,K为常数,Φ为穿过线圈的磁通,n为磁电机的转速。该电动势产生电流,经过二极管D1整流,对电容器C充电。L2线圈亦切割磁力线,产生自感应电动势,该电动势产生电流,通过电阻R,触发可控硅导通。电容器C上的电荷通过可控硅、L2线圈及地放电,L2、L3线圈是变压器结构,L3线圈的匝数比L2线圈的匝数多得多,由此将在L3线圈中感应出高压,此高压`电在火花塞中产生电火花而放电。  相似文献   

8.
第三章电势补偿法一、辅助铁心补偿在双铁心的电流互感器中,一般在两个铁心上所绕的二次线圈匝数不同。如图3—1中二次线圈匝数等于额定匝数的(图中的1),叫做主铁心;二次线圈匝数少于额定匝数的(图中的2),叫做辅助铁心。它的原理线路如图3—2。  相似文献   

9.
利用Maxwell 2D/3D软件对矩形螺旋芯片电感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了矩形螺旋电感的绕线宽度、绕线间距、导体厚度以及线圈匝数四个结构参数对电感值和Q值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电感尺寸确定时,线圈间距小能够使电感值大而且Q值也大;在一定条件下,当匝数为4.5匝左右,线宽为48μm左右,厚度为70~80μm时可获得性能较佳的电感。  相似文献   

10.
利用绝缘包覆处理后的Fe-Cr-Si-B非晶合金和羰基铁粉制备了复合磁心。软磁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其在1 MHz处有效磁导率为12.8;开展目标感值为2.0μH、6 mm×6 mm×3 mm典型规格一体成型电感设计研究,利用电磁仿真软件ANSYS Maxwell建立电感模型并进行了电磁特性仿真分析,获得优化的线圈结构参数,在线圈直径D=3 mm、匝数N=8.5时可实现感值2.09μH、饱和电流约20 A;根据设计参数制作了一体成型电感样品,实测性能指标与仿真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有限元法对一体成型电感(典型规格6.6 mm×6.6 mm×3 mm)的磁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根据其磁场分布特点提出了电感等效磁路模型,并分析了线圈结构参数对一体成型电感的感值、直流叠加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持线圈匝数为8.5不变的条件下,线圈直径D由2.0 mm增至5.2 mm时,电感内部的总磁阻先减小后增大、感值相应地先增大后减小,在D=4.8 mm左右时总磁阻最小、感值最高;在使用相同磁心材料的情况下,线圈结构参数为N=10.5、D=3 mm (N10D3)和N=8.5、D=4 mm (N8D4)的电感具有相近的初始感值,但N8D4结构电感内部磁场分布比N10D3结构更均匀,表现出更优的直流叠加性能。  相似文献   

12.
Rogowski线圈磁心饱和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通过计算带磁心Rogowski线圈磁路的励磁电流来判断磁心是否饱和的方法,并将此方法用于实际线圈的参数设计。  相似文献   

13.
张军 《电世界》2007,48(12):30-32
1微机型继电器用于三绕组三相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 假设YNynOdl1三绕组三相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线电压为U1,A相绕组电流为IaP1,A相线电流为IaL1,绕组线圈匝数为n1;中压侧额定线电压为U2,A相绕组电流为IaP2,A相线电流为IaL2,绕组线圈匝数为n2;低压侧额定线电压为U3,A相绕组电流为IaP3,  相似文献   

14.
铁氧体E型磁心系列包含有EI、EE、EPC、EFD、EOP等多种派生规格,其磁路计算方法各有异同.本文给出了形状、尺寸对称的各种E型配对磁心常数C1、C2及磁心有效参数le、Ae、Ve的计算公式,进而解决了指定电感系数AL的有效磁导率μe和实开气隙的确定方法.对于新近出现的非对称E型磁心等磁路计算方法请见另一篇文章<不对称并联磁路磁心参数计算>.  相似文献   

15.
QFS-300-2型双水内冷发电机几种故障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姚孟电厂2号发电机有关参数 姚孟电厂2号发电机是QFS-300-2型为双水内冷,额定容量为300MW、电压18kV、电流11320A,其线圈为篮式,共54个、节距23,有实心导线24股、每股截面2.1×9.3mm~2,空心导线6股,壁厚1.5mm,外围尺寸5mm×9.5mm;定子线圈有6个分支,每相两个分支,分别为A_南(D_1′—D_4′)、A_北(D_1—D_4)、B_南(D_2′—D_5′)、B_北(D_2—D_5),C_南(D_3′—D_6′)、C_北(D_3—D_6);每分支有9个线圈,即9个上线棒,9个下线棒。线棒主绝缘厚度槽内为6.4mm,端部6mm。连接顺序以B_北分支为例如图1。  相似文献   

16.
设变压器有两个线圈,其中N_1为一次线圈的匝数,N_2为二次线圈的匝数。在N_1上通以交变电压,在N_2上就会产生感应电压。当N_1的匝数多于N_2的匝数时,输出的电压比输入的电压低,这种变压器材为降压变压器;反之,当N_1的匝数少于N_2的匝数时,输入的电压比输出的电压低,即输出的电压变高了,这种变压器称为升压变压器,因此,一次线圈的匝数与电压、二次线圈的匝数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微分电感对电磁脱扣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求解。通过Ansys中的电磁模块计算了电磁脱扣器不同间隙、不同电流的静态吸力和微分电感数据,为计算电磁脱扣器的动态特性方程组提供了插值数据,从而可以准确地求解电磁脱扣器的动特性曲线。仿真计算论证了不同线圈匝数对电磁脱扣器起动时间和运动时间的影响,并验证了不同激励源下电磁脱扣器合理工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尖脉冲干扰滤波器设计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用磁芯电感器与穿心电容器相结合的尖脉冲干扰滤波器设计方案.论述了磁芯电感器滤波原理,给出并分析了该滤波器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采用LC滤波器,其中L为分布电容可以忽略的高磁导率磁芯电感器,C为寄生电感很小的穿心电容器;尖脉冲干扰滤波器放在低压电源滤波电解电容器之后;选择无气隙环形高磁导率铁氧体材料的磁芯;按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确定线圈匝数和磁芯截面积.该方案能保证所设计的滤波器是经济、实用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部分文献专注于磁环在电磁兼容EMC整改中的应用和建立磁环的阻抗模型,有关谐振频率的研究比较少。为了更有效地抑制高频干扰噪声,以差模扼流圈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磁环线圈匝数对谐振频率的影响。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电感和寄生电容是影响谐振频率的关键因素;其次使用阻抗分析仪测量不同匝数磁环的谐振频率、电感和寄生电容,量化线圈匝数引起的寄生电感和电容变化,进而确定线圈匝数增加导致谐振频率减小;最后,以电动汽车后视镜电机为例,分析了磁环线圈的接入对电磁干扰抑制效果的影响。试验证明,磁环匝数增加时,磁环抑制干扰的有效频段降低。  相似文献   

20.
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4线圈模型中线圈匝数对系统传输功率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利用电路理论计算得出系统的输出功率公式,并使用MATLAB软件仿真分析了系统的输出功率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在4线圈的结构和材质相同的情况下,接收线圈的匝数增加比发射线圈匝数的增加使系统的输出功率要提高很多.同时,接收线圈匝数的增加使系统功率达到最大值的频率有明显的下降,而发射线圈增加相同匝数时,频率变化不明显.该结果还表明,接收线圈匝数增加时系统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对应的负载电阻在变大.因此,在4个线圈结构相同时,增加接受线圈匝数可以提高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