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为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个设计的方向,本文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是前端无线视频终端和后端监控组成,并且对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硬件的选型和软件的设计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奚斌  周晨  邹宏亮 《浙江电力》2009,28(3):65-68
提出了在变电站中运用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远程监控的解决方案,详细介绍了基于S3C2410的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结构,提出了其它几种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方案,并且对这些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3.
针对视频监控领域面对的运箅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的情况,依靠达芬奇双核( ARM+ DSP)处理芯片的高性能,设计了1个多目标的运动检测与跟踪系统.硬件系统围绕TMS320DM6446进行设计与实现,软件部分在Linux系统下实现了视频的采集,播放,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ARM端采用多线程处理方式,DSP端运行核心算法.算...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视频监控系统安全,保障系统稳定运行,通过分析视频监控系统环境和应用功能特点,设计了视频监控系统软件安全架构,结合具体模型和数据处理流程,重点从身份管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和数据的机密性、可用性、一致性、有效性等不同方面对视频监控系统软件的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方案进行设计。应用结果表明,在不降低软件性能条件下,安全架构及详细设计方案对提高软件安全性有明显效果,有效地提高视频系统自身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图像监控系统与SCADA系统互联实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黑板模型设计了图像监控系统与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互联的基本模型。在图像监控系统与SCADA系统之间建立接口,使图像监控系统可以利用SCADA系统转发的远动数据,从而实现对SCADA系统的联动。提出了系统互联的软件和硬件实现方案,讨论了系统互联的关键性技术。结合山西某供电公司的工程实际,设计了具体技术方案,并以模拟屏通信协议为例说明了系统互联的软件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6.
基于Linux的ARM9多路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嵌入式处理器和Linux的广泛应用,视频监控向着嵌入式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由于视频监控硬件设施昂贵,成本较高,不能普遍使用。本文提出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方案。本设计实现基于S3C2410的视频多路监控系统,采用ARM9处理器为开发硬件平台,ARM-Linux为操作系统,网眼V2000摄像头为视频图像采集设备,通过局域网或Internet实现远程的多路视频监控。用户通过监控界面,可实时监控远程的多路视频图像。该系统具有开发成本低、使用方便、性能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ARM的嵌入式远程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萌  郑煊  李国 《电气自动化》2011,(5):52-53,58
提出了一种基于ARM系列微处理器S3C2410的远程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及流程设计.系统通过因特网和彩信两种方式实现远程智能监控,针对采集到的图像智能地分析视频内容,并根据分析的结果自动报警.系统能有效降低所存储的视频信息的冗余性、减轻监控人员的工作负荷,监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可编程多功能多媒体处理平台方案.首先深入了解基于TMS320DM642媒体处理器的多功能多媒体处理平台硬件系统的设计原理,然后深刻理解算法并针对平台优化算法,最后通过修改与硬件相关的软件,将软件系统移植到DM642平台卜.在该平台上实现了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信源解码器(含TS流解复用、D1分辨率的MPEG-2视频解码和MPEG-2音频解码)、MPEG-4视频解码器(D1分辨率)和基于H.264标准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CIF图像实时解码和QCIF图像实时编码).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施工现场人员安全性,设计1000kV 特高压变电站建设施工现场人员安全监测系统.在安全监测 系统硬件设计方面,利用网络接口通过TCP/IP协议接入交换机,将数据传输到服务端;采用GF571单片机,可任意 选择代码指令时钟周期,容量满足该监控系统对硬件的方案需求.在安全监测系统软件设计方面,对1000kV特高压 变电站建设施工现场人员安全监控进行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计算单幅图像预处理的透射率并进行调整,选择优化后的 图像进行均值滤波,将获取的视频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运用链接方式部署传感器,设置新型网络拓扑结构,运用信 号接收器获取网络信息;确定网络节点位置信息,通过计算不同节点间的距离进行定位;将计算的距离值与实际值进 行比较,如果没有误差,就表示能够精准反映监测区域的信息,得到最佳监测效果,从而完成设计.测试结果表明, 该系统能够节约内部存储空间,在不同像素下人体骨骼关节点位姿态精度均在90%以上,监测效果实时且精准.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力系统监控的需要,设计了具有无功补偿和电能质量分析功能的变压器监控装置.该装置基于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MCU+DSP)双处理器嵌入式平台,平台采用MCF5272微处理器为系统主处理器,DSP采用ADSP-BF527处理器.变压器监控器硬件包括嵌入式平台核心单元、变压器监控器功能扩展板和人机接口模块3个部分.MCU软件采用μCLinux嵌入式多任务操作系统,完成系统关联、通信和人机接口等低速功能.DSP完成实时数据采集、数字信号处理和变压器监控任务.双处理器的分工处理机制可满足快速傅里叶变换、小波分析和自适应人工神经网络等复杂算法的要求.变压器监控器验证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装置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和硬件设施的具体情况,以及建筑内存在的高峰时段拥堵现象,将视频人流统计技术用于现有的建筑内视频监控系统,对现有的目标识别与目标跟踪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其在对现有监控系统充分利用的基础上有较好的人流统计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变电站安全运行保障能力,需要对变电站设备区域,尤其是高压危险区域内出现的移动目标进行视频图像自动检测识别,并及时告警事件可能发生或正在进行,以阻止事件的发生或产生更严重的后果。采用改进混合高斯背景模型和自适应跟踪算法,加入目标预定位和行为识别等功能,设计出一种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快速、准确地对目标区域进行监控,当目标进入危险区域或禁止区域时能及时通知监控人员,并且在人员出现晕倒情况时及时预警,防止事件的进一步恶化。在实验仿真中,验证了该智能监控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水下机器人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其远程监控技术已成为近年研究的重点。为了对国内外水下机器人监控系统的缺陷进行改进,在分析水下机器人监控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上,对监控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在硬件方面对水下机器人控制平台进行开发板设计,在软件方面设计实现了网络协议及嵌入式Linux系统下远程监控系统。通过测试表明系统各模块都实现了应有的功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光电经纬仪采用摄影机拍摄胶片记录目标信息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采用SI笃I磁盘阵列作为视频图像载体的视频采集系统。设计了由1M60面阵CCD相机、工业控制计算机、接口卡组成的视频采集系统的硬件。软件以Visual C++6.0作为开发平台,程序采用执行效率较高的WIN32API函数,界面显示应用组件技术、模块化编程。系统具有记录时间长、易维护等优点,实践证明能够满足靶场需求。  相似文献   

15.
在大规模的电力视频监控系统中,分布在整个系统中的视频源很多,由于电力通信网络的带宽仅为2 Mb,若有多个客户端的用户同时登录到变电站端的同一视频服务器上获取视频流,通常的方法是视频服务器需要同时给每一个客户端用户发送一份视频流,将导致网络的负荷很重。为解除这一瓶颈,提出将流媒体转发技术应用在电力视频监控系统中,即通过在用户端添加流媒体转发服务器对视频流进行转发。同时由于变电站现场工况比较复杂,应用自适应反交错算法实现视频图像的去交错,有效提高了视频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给出了该系统的设计构思,而对应的软件已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大规模的电力视频监控系统中,分布在整个系统中的视频源很多,由于电力通信网络的带宽仅为2 Mb,若有多个客户端的用户同时登录到变电站端的同一视频服务器上获取视频流,通常的方法是视频服务器需要同时给每一个客户端用户发送一份视频流,将导致网络的负荷很重。为解除这一瓶颈,提出将流媒体转发技术应用在电力视频监控系统中,即通过在用户端添加流媒体转发服务器对视频流进行转发。同时由于变电站现场工况比较复杂,应用自适应反交错算法实现视频图像的去交错,有效提高了视频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给出了该系统的设计构思,而对应的软件已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嵌入式DSP图像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时地检测视频图像点目标位置,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DSP和Spartan3-SC3S400的实时图像处理系统。提出了嵌入式图像处理系统的总体方案及硬件结构,DSP与FPGA之间的接口关系及硬件设计原理图、该系统以DSP处理器为核心,由Camera link图像转换芯片,FPGA芯片,"看门狗"电路和通信接口构成。软件工作流程为外触发信号是7μs宽的低电压有效信号,当低电平有效时,相机开始积分成像,积分时间结束后,数据开始输出图像数据,系统以场有效信号为控制信号,在场信号有效时,FPGA进行基本的图像预处理工作,并将有效数据发送给DSP,由DSP完成目标的连通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发送给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输入图像为1 024×1 024,12位工作频率为10f/s的情况下,DSP软件的处理时间为1.3ms左右,该方案设计简单,运行稳定可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Aq91RM9200和TMS320F2812高性能处理器芯片,设计了一种基于ARM9和数字信号处理双处理器的馈线远方终端,给出了硬件总体结构,详细介绍了模拟量处理、双口RAM、充电器等关键硬件设计方法,并引入嵌入式操作系统设计主控软件。试验结果表明,终端工作可靠、实时性强,满足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校园面积广阔的特点,从主控层、通信管理层、间隔层几方面介绍学校智能配电监控系统的设计,并分析了硬件、软件监控功能。指出智能配电监控系统在能源监控、能源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通用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硬件方面以DSP芯片TMS320F2812为处理器,设计了一套可以实现数据采集、处理与传输功能的通用型分布式硬件监控平台;软件方面采用通用型设备信息表格和软件在线编程的设计方法,实现软件与硬件的同步更新.结果证明,该系统运转良好,易维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