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据研究市场情况的纽约Frost&Sullivan公司分析,在氟化学品市场中,氟聚合物将继续保持最高的增长率。1985年有机氟化学品、氟聚合物和无机氟化学品的市场销售额为11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是聚合物改性领域中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这类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材料研究中难点和热点所在。主要对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中几种重要的制备方法和国内外应用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并比较纳米粒子直接分散法、溶胶-凝胶法、插层法、原位聚合法、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膜法等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同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在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功能性复合材料研发中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并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展望可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有机/无机复合水泥基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和应用,特别是详尽地论述了有机物对水泥的改性机理,指出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应向多元化、轻质多孔、早强快硬、自流平、凝结时间可调节及环保型复合材料的方向发展。由于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的优良性能,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应在我国大力推广这种有机/无机复合水泥基材料。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工程修补材料的基本情况,分别介绍了无机类、有机类、有机改性类修补材料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聚合物乳液在修补材料中的应用潜力。重点论述了常用于聚合物改性水泥基修补材料中的环氧乳液、丁苯乳液、丙烯酸系乳液和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聚合物乳液的特性及其应用现状,并就聚合物改性水泥基修补材料的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压电材料聚偏氟乙烯(PVDF)及其共聚物P(VDF-TrFE)、P(VDF-HFP)是一类典型的具有压电性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它们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生物相容性以及易于加工等特点而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但相对于传统无机类压电陶瓷材料来说,聚合物压电材料的压电常数仍相对较低,因此提升这类聚合物压电材料的压电性能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利用PVDF及其共聚物与不同功能材料进行复合来改善其压电性能的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不同类型填料掺杂不同聚合物压电材料的利弊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简单介绍了以物理和化学改性制备有机硅氟聚合物的方法,并介绍了有机硅氟材料在涂料、表面活性剂及金属防腐等重要领域的应用,展望了有机硅氟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简单介绍了以物理和化学改性制备有机硅氟聚合物的方法,并介绍了有机硅氟材料在涂料、表面活性剂及金属防腐等重要领域的应用,展望了有机硅氟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水性聚氨酯(WPU)作为一种新型绿色高分子材料,因涂膜存在耐热性、耐水性、耐溶剂性均不佳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详细分析了共混改性法与共聚改性法的特点,综述了有机硅、有机氟改性WPU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指出了WPU改性技术和材料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纳米氧化铝/有机氟复合乳液的组装及其拒水拒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制的不同微观形态的纳米氧化铝与有机单体通过原位聚合制备出纳米氧化铝/有机氟聚合物复合乳液。纳米氧化铝在聚合前经过偶联剂改性,使其表面结合上活性基团以利于与有机单体聚合。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改性前后纳米材料以及所制备的复合乳液的微观结构及形态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乳液整理后的涤纶织物进行了拒水拒油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偶联剂KH-570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铝在有机单体以及合成的复合乳液中具有极好的分散稳定性,以珊瑚状氧化铝为原材料制备的复合乳液整理后织物拒水拒油性强于球状纳米氧化铝,而且与市售有机氟乳液相比,该复合乳液具有用量少、焙烘温度低、功能持久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性能和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茹  王培铭 《材料导报》2007,21(1):93-96,105
论述了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和机理研究进展.性能研究进展方面主要从聚合物改性、聚合物和外加剂复合改性以及聚合物和其他填料复合改性水泥基材料3个方面进行了讨论.而聚合物改性机理则从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聚合物对水泥水化的影响以及聚合物与无机胶凝相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聚偏氟乙烯基聚合物是锂离子电池用聚合物电解质较理想的基质材料,但也存在结晶度高、亲液性差等问题。主要综述了采用γ射线、电子束、紫外等辐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及溶液接枝聚合等方法接枝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丙烯乙二醇醚醋酸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聚乙二醇等对聚偏氟乙烯基聚合物电解质的改性研究进展。接枝改性后的聚偏氟乙烯聚合物电解质对电解液的亲和性、离子电导率、电化学稳定性和循环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了近年国内外锂离子电池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化学改性研究进展。对组成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隔膜、增塑剂、锂盐的研究现状及机理做了总结,并展望了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氧化石墨烯(GO)作为一种新兴的碳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丰富的官能团,其潜在的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在去除天然有机物方面表现出色,为弥补PVDF膜亲水性差的缺陷,常引入GO提高PVDF膜的亲水性能,GO作为阳离子吸附剂的优势突显。从GO与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共混PVDF、GO与无机纳米材料共混改性PVDF以及GO与碳纳米管共混改性PVDF这3个方面介绍了GO/PVDF共混复合膜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有机-无机杂化体异质结太阳电池以无机半导体纳米晶作为电子受体,共轭聚合物作为电子给体,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在设计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兼具有机材料的柔性、结构多样性、易加工和无机材料载流子迁移率高、稳定性好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介绍了有机-无机杂化体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从共轭聚合物、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以及电池制备工艺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包括有机-无机杂化体异质结太阳电池中常用共轭聚合物结构、带隙,无机纳米晶种类、形貌、表面改性以及有源层厚度、形貌调控等内容。着重介绍了基于CdSe、TiO2、PbS类纳米晶的太阳电池。最后讨论了有机-无机杂化体异质结太阳电池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表面引发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嵌段共聚物(PMMA-b-PDMAEMA)接枝改性的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纳米粒子(BCP-gSiO2NPs),并将其与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共混,通过传统的非溶剂诱导相分离(NIPS)法制备PVDF/BCP-g-SiO2有机-无机杂化分离膜,进一步通过膜表面PDMAEMA链段与1,3-丙磺酸内酯之间的季胺化反应,实现了PVDF/BCP-g-SiO2有机-无机杂化膜的表面两性离子化。研究结果表明,BCP-g-SiO2NPs的引入以及膜表面的进一步两性离子化显著提高了PVDF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是PVDF超滤膜等相转化膜材料改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马长坡  刘兴琛  李永赞  张健  亢敏霞  邱祖民 《材料导报》2021,35(15):15212-15219
聚丙烯酸酯是一类由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候性能和耐酸碱性能,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被广泛用作皮革涂饰、建筑涂料和木材的成膜材料.但由于纯聚丙烯酸酯的抗菌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可通过化学改性和结构设计改善其性能.利用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得到的环氧丙烯酸酯兼具两者的优点,拥有良好的耐候性和热稳定性.目前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酯主要有三种方法:物理共混法、酯化改性法、接枝共聚法.聚氨酯一般由异氰酸酯和含活泼氢的化合物聚合而成,可分为聚酯型聚氨酯和聚醚型聚氨酯.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固化涂膜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油墨、涂料、胶粘剂等领域.聚氨酯改性的方法有:物理共混法、复合共聚法、核壳共聚法、互穿聚合物网络法.氟聚合物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如极低的表面能、优异的稳定性.将含氟基团引入丙烯酸酯乳液中,在固化成膜过程中,含氟基团会向膜表面富集,保护其内部结构,从而获得了性能优异的丙烯酸酯树脂.有机硅是一类无机有机高分子,可以用来连接无机物与有机物.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的主要方法有:缩聚法、自由基聚合法、硅氢加成法、互穿网络法等.纳米材料的发展也对聚丙烯酸酯的改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纳米材料改性聚丙烯酸酯既可以弥补乳液本身的不足,也具有纳米粒子的优良特性,目前常用的纳米粒子主要有ZnO、Fe3 O4、Al2 O3、TiO2等.本文介绍了采用环氧树脂、聚氨酯、有机氟、有机硅和纳米粒子对聚丙烯酸酯进行改性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近年来这些改性物质的结构特点、改性方法、改性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会军  刘振  周津 《材料导报》2008,22(2):35-38
热致相分离法是一种制备聚合物微孔材料的有效方法.介绍了聚合物初始浓度、稀释剂、降温速率、成核剂、萃取剂等因素对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材料的影响,并对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新型石质文物保护材料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应用于石质文物保护的材料有很多种,对文物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有特殊性能的有机氟聚合物材料、纳米材料和仿生无机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探索研究进行了介绍,表明它们是很有潜力的新型石质文物保护材料.  相似文献   

19.
POSS/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光电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面体低聚硅倍半氧烷(POSS)是一种新型有机-无机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和热稳定性能,利用具有笼状结构的POSS带有的一个或多个具有反应活性的官能团进行聚合、接枝、表面改性等将POSS引入聚合物分子链段,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可以明显改善聚合物的光、电、热等性能。综述了POSS/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光电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着重介绍用分子设计制备无机—有机纳米杂化材料的新方法及其结构、性能演变规律和功能化的工作。特别介绍关于纳米晶—聚合物杂化材料、纳米二氧化硅—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有机—无机聚合物表面结构与性能关系规律。如通过对纳米无机材料功能化修饰,使其含有与聚合物共聚的官能团,实现了与聚氨酯、硅橡胶、环氧树脂的分子组装,形成了无机—有机的互穿网络式嵌断共聚物,大大提高了聚氨酯、硅橡胶和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该聚氨酯杂化材料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比未改性前均提高了2倍以上。通过原位聚合、聚合物刷、从表面接枝技术制备出高性能材料。探讨用催化链转移聚合等聚合方法实现新颖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表面构筑。通过无机材料的表面设计和表面处理控制无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和行为,得到了多种性能优良的多元多尺度复合材料。提高纳米杂化复合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性能,探索其特异的光电等特异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