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文章通过总结电网联合反事故演习对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要求,分析了反事故演习中调度台和演习电话的配置,演习人员声音的拾取及向会议系统的导入,观摩室中音频信号的处理等不同于日常电视电话会议的特点,探讨了解决方案并描述了甘肃省调的具体措施,最后为通信保障人员的正确操作提出了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调度台和电脑录音在电力系统生产调度中已普遍应用.各类事故演习中需要使用调度台和录音设备来提高演习效果,但使用专业调度台和录音设备,安装调试复杂,不适合临时使用.文章介绍了使用低价的单路USB电话录音盒,以及C#语言进行软件的二次开发,实现录音、拨号一体的演习调度台.此系统同时可用于日常办公电话,已在温岭市供电局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苏柳 《电力信息化》2013,11(5):81-84
调度台是电力系统通信的重要设备,其工作的安全性对水电站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文章以三峡—葛洲坝电站调度台改造项目为例,对调度台原直流系统进行了介绍和评估,结合新调度台的具体配置对直流系统提出了优化思路,确定了熔断器—空气断路器极差配合保护方式和各项参数,并提供了保护设备的参考型号,根据电缆所处环境和载流量的大小,确定了电缆参考型号,制定了施工步骤并强调了注意事项,为调度台改造后的直流系统制定了一套详细具体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软交换调度系统双归属功能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软交换调度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基于初始会话协议技术的软交换双归属概念.利用双归属技术,软交换调度台可注册到多个异地的软交换设备,保证调度系统稳定运行.文章重点介绍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背景、软交换技术相关概念及特点;详细阐述了软交换的异地容灾原理和机制、软交换调度台的双归属原理和机制;分析软交换调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并根据双归属概念提出软调度系统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调度交换网组网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指出调度交换网应组成叠加网络,即调度交换AB网:考虑到调度台既要满足调度的常规需求,又要保证一定的灵活性和兼顾运行维护方便的要求,提出可选择CTI调度台模式;阐述了调度交换AB网组网方案,描述了基于CTI技术的调度台系统,说明了基于API虚拟坐席技术解决调度台异网同屏同响铃问题以及调度系统反事故预案.实践证明,AB网组网模式安全可靠,CTI和API技术灵活,可行且可扩展.  相似文献   

6.
衢州电力局调度交换网采用2台H20-20交换机作为交换节点,调度台左右手柄分别从2台交换机接出,这种组网方式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但也增加了运行维护的复杂度。文章对日常运维中出现的典型故障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相关人员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电力调度台将改变原来调度值班员共用的状况,像PC机一样,实现每座席一台,调度值班员将能充分利用新型调度台的编程功能,对自己座席上的调度台进行更符合自己工作习惯、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个性化操作与设置。  相似文献   

8.
电解铜起重机是电解生产精炼铜的专用起重设备,具有三维定位功能,能够高效地将阴、阳极板装入电解槽及将阳极残极或阴极铜从电解槽中取出,送入下一道工序.简介了直接转矩控制基本工作原理及电解车间电解铜起重机使用ACS800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各个控制环节的基本结构,较详实地阐述了ACS800控制系统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双接口多功能网络型电力调度通信系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换机与调度台之间的接口方式,在调度通信系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效率。文章详细介绍了利用网络多媒体、数据库和语音交互等技术组建新型的广东电力调度通信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双2B D的数字用户线路接口连接调度台和Harris20-20交换机,提高了其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适应智能电网发展,提高电力调度交换系统的安全性。文章提出一种电力调度软交换容灾系统设计方案。采用电路交换与IP混合方式组网的方式,将现有的2B+D调度台扩展为支持2B+D接口和IP接口的双模调度台组,实现软交换与现有的电力调度交换系统的融合。并通过异地城市容灾提高调度交换网络的整体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吕晓勇 《电力系统通信》2007,28(B06):46-47,53
软交换技术是语音通信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详细分析了苏州供电公司调度交换系统的现状,结合IP通信技术的发展,提出了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调度交换组网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实现了调度交换机联网,通过扩展多媒体调度台和IP电话,还可以建成作为备用系统的多媒体调度通信系统。该方案的实施为调度交换组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刘宇  程钢 《四川电力技术》2006,29(4):1-3,94
德阳电网无功电源充足,调度自动化水平高,具备无功电压自动控制改造的条件。基于地调/中心站结构的无功电压控制将决策权与监控权分开。地调针对优化控制目标,采用优化算法,制定控制策略自动对设备进行控制,中心站则对控制命令进行监控,并可在特殊情况下制定本区域控制策略并执行。德阳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改造可考虑采用这种结构。优化算法采用Alopex算法和遗传算法结合的新算法,计算速度快,易收敛到全局最优,已被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水电站存在的诸多动态不确定因素,打破传统的动态确定性模型,在分析模糊动力特性、瞬时给定负荷和不确定检修计划三个基本动态不确定因素基础上,建立了水电站优化调度动态不确定模型,采用基于螺旋法向逼近遗传算法(SVQA算法)对其进行求解,编制计算机软件模块,升级了水电站动态不确定优化调度决策系统。实践应用表明,建立的动态不确定优化调度模型更加符合水电站的实际应用,且SVQA算法比动态规划法更加适合于模型的求解,优化性能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14.
前置系统作为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主站端与厂站端之间实时数据通信处理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研究了一起调度自动化前置系统单平面厂站104通道全部退出故障处理案例。通过前置通道分析对比、网络拓扑结构测试、关键设备软硬件排查等多种技术手段,最终定位到故障点并解决了问题。首先,提出系统前置服务器程序的逻辑判断存在家族性缺陷;然后,针对性地给出了处理方案,对于其他公司自动化专业人员进行前置服务器故障处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市场环境下水电站发电风险调度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市场环境下,研究水电站发电风险调度问题,尽可能地得到水电站的可发电量及不同电量相应的风险率,为水电公司在期货(合约)市场上签订售电合同时提供决策依据,是非常必要的。文中探讨了市场环境下水电站发电风险调度问题,建立了双风险因子的数学模型,并首次运用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对此模型进行解算,得到了效益与风险的定量关系。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及其解算方法是可行与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力系统建设规模日趋壮大,变电站无人化已势在必行。厂站运行辅助设备、环境设备的数量和类型均相对较多,实现设备的高效、集中监控管理便成为了首当其冲的难题。基于自动控制和新型传感技术采集设备的相关开关量信息,设计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厂站运行辅助设备及环境设备的集中监测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电力通信网和内部信息网络完成厂站运行辅助设备及环境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的回传,从而实现了地调主站端对厂站运行的辅助设备和环境的集中实时监控和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设备运行维护的质量和效率。该研究为今后变电站通信网络的运行和维护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使得变电站无人化的运行和开展可更有效地实现。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与储能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能够作为可调节资源参与配电网的优化调度.首先在潮流模型、储能运行模型、EV集群充电站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配电网经济调度模型,以网损最小化、储能与充电站充电成本最小化作为日前调度目标;其次,基于交替方向乘子算法(alternating...  相似文献   

18.
在能源互联网和电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各类新型电网业务和工作场景访问调度主站系统的需求增多,需要规范调度终端的权限配置,加强操作过程安全审计,完善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有效防范安全攻击,提升应对极端情况的风险防控水平。通过对现有调度终端键盘、显示器、鼠标延伸技术的使用现状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和生物多因子认证的调控终端安全管控技术。该技术根据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业务场景,融合计算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运维监控管理、云桌面业务流程交付等软件技术,形成标准化的调控终端安全管控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文中针对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接入变电站信号的调试方法和维护手段的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可移动式电网调度模拟主站环境构建及应用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厂站模型版本管理,量测点表固化,应用验证等多种手段构建了一种可移动的电网调度模拟主站测试环境。构建的调度主站模拟测试环境,不依赖主站与变电站的通讯状况,能够简化调度自动化主站接入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调试流程及步骤,模拟验证所接入变电站信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厂站新设备投运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