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杜国君  李慧剑 《工程力学》1999,16(4):112-116,144
本文把受到来自外界的一阶线性非完整约束限制的树状完整多刚体系统视为树状非完整多刚体系统,使该系统中标号为1的刚体与惯性参考系用虚铰1连接,就可用文献[1]的方法求出树状非完整多刚体系统冲击运动方程并以算例说明该方程的应用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多刚体系统内部相互碰撞的动力学问题 ,给出了碰撞冲量和广义速度度增量已经解耦的 ,且适用于计算机求解的内碰撞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3.
面向人体损伤的载货车-摩托车事故再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向人体损伤的交通事故再现主要依据事故遗留下的刹车印迹、车身及其他相关物体变形、人体损伤等多种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获得碰撞前的速度及接触位置,结合多刚体动力学和人体损伤分析等理论方法得出人体损伤部位的生物力学数值。通过上述方法对一起车-摩托车碰撞事故案例进行实际应用,详细介绍了多刚体模型的建立步骤,及碰撞的接触,计算得到数值模拟结果与法医鉴定结果吻合,从而通过使用上述方法可以为交通事故责任鉴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数值参考,同时可以对法医勘验结果给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4.
约束多刚体系统固有频率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约束多刚体系统动力特性的计算已经得到解决。本文根据T.R.Kanc 等人提出的动力学方法,对具有几何约束的多刚体系统固有频率的求解方法进行了研究。文中给出了小位移情况下系统的约束方程,推导了系统的质量矩阵及刚度矩阵,并根据所给方法对实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5.
从分析力学思想和动力学基本原理出发,对刚体为主的质点系碰撞问题解法进行系统归纳和拓展延伸。从动量定理的积分形式引入惯性冲量,类比D’Alembert原理得到求解碰撞问题的动静法,进一步结合虚功原理推导了碰撞问题的D’Alembert-Lagrange方程,简化了多约束、多刚体的机构碰撞问题的分析过程。将Lagrange方程在任意碰撞时程内积分,建立了在碰撞任意瞬时系统速度与碰撞冲量间的关系,并经微分运算推导出相对动能表达的Lagrange状态方程,形式简洁新颖。最后的实例验证和演绎了该结论及其具体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起实际的汽车与自行车碰撞事故,运用多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事故小客车与自行车及骑车人碰撞的三维多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利用MADYMO对事故碰撞过程进行了直观的三维仿真再现,分析研究它们在碰撞后的动力学行为特性,计算得出碰撞时刻小客车车速为正确鉴定事故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仿真再现结果与实际事故情况能较好吻合,初步验证了仿真方法和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桥梁结构地震反应邻梁碰撞分析等效刚体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东升  王国新  冯启民 《工程力学》2004,21(4):81-85,44
在基于直杆共轴碰撞理论建立的桥梁地震反应邻梁碰撞分析模型基础上,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给出了与之等效的刚体碰撞模型,所定义的等效恢复系数r由邻梁长度比12/ll和碰撞弹簧刚度比a唯一决定。一座实际桥梁地震反应邻梁碰撞效应分析表明,等效刚体碰撞模型可以得到与弹性杆碰撞模型几乎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季宏宇 《硅谷》2011,(22):99-99
碰撞检测问题是非刚性物体碰撞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制约非刚性物体实时碰撞的瓶颈,提出一种新方法,将非刚体模型划分为无限多的面片,使得非刚体模型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检测时,精确到非刚体模型某点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从而将非刚体模型的碰撞检测问题归结为刚体模型之间的碰撞检测问题来讨论,该方法能够达到很强的实时性和真实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多层隔振系统冲击响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近来,冲击控制、冲击隔离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建立了多层隔振系统多向冲击响应计算模型,给出了系统刚度矩阵总体坐标描述与局部坐标描述之间的变换公式,从而提出了适用于多刚体振动系统在多向冲击激励下求解系统响应的时域计算法,导出了有关的计算公式,多刚体振动系统多向冲击响应时域计算法对于航空、航天、车辆、船舶、抗震建筑、包装运输等等工业部门的抗冲击分析研究、冲击隔离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摩托车碰撞事故中乘员驾乘关系的认定和碰撞伤害的成因,是事故责任判定与法医学人伤鉴定面对的难题.以一起复杂的摩托车与汽车碰撞事故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刚体动力学仿真方法建立汽车、摩托车及前后座乘员的碰撞模型,仿真得出摩托车驾驶员和后座乘员的不同碰撞响应,找到了伤害的形成原因,为法医学人伤鉴定提供了依据,辅助解决了摩托车驾驶员的认定问题.仿真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