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pH值为3的NH3.H2O-NH4Cl介质中,镧,铈,镨与偶氮胂Ⅲ(ASAⅢ)形成配合物,并于-0.71V(vs.SCE)处产生灵敏的配合物吸附波峰电流与镧,铈,镨浓度分别为3.6×10^-8~1.4×10^-6mol/L,1.8×10^-8~8.6×10^-7mol/L,3.5×10^-8~7.0×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测得镧与偶氮胂Ⅲ的配合比为1:1。稳定常数为4.5×10^  相似文献   

2.
对高相对分子质量低惭烯基聚丁二烯橡胶(LVBR0进行环氧化改性,制备不同环氧化度(E)的高相分子质量不氧化LVBR(HMELVBR)。IR测试得到,随E增长,HMELVBR的顺-1,4反-1,4结构峰呈减弱趋势,在810 ̄890cm^-1处则出现逐渐增强的环氧基团峰。NMR表征在2.65×10^-6及2.95×10^-6处出现环氧基团双峰,通过归属建立一组E的计算公式并得到E与HMELVBR微观结  相似文献   

3.
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共聚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硅氧烷,丙烯酸乙酯为原料,经乳液聚合制备了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物。实验证明,在以丙烯酸乙酯为主的体系中,加入不大于30%(质量)的硅氧烷进行乳液共聚合,不影响聚合反应的正常进行,当乳化剂液度([E])为(2.01-10.09)×10^-2mol/L,引发剂浓度([I])为(0.86-5.26)×10^-3mol/L时,本体系聚合动力学关系式为R∝[E]^0.6[I]^0.5;共聚胶乳粒子的粒径及  相似文献   

4.
C60X/BCl3/AlEt2Cl催化异丁烯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型球笼烯正离子催化剂C60X/BCl3/AlEt2Cl在-25--15℃下引发异丁烯聚合。比较不同催化体系所得划丁烯的^1H-NMR谱图,发现并推断在(4.5-5.2)×10^-6处的吸收峰与C60X参与引发发一转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AM-AOP_n和CMC-AR12EO_n两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加碱复配后,AM- AOP_n和 CMC- AR_12EO_n与大庆原油的界面张力分别可达 2.6 ×10~(-3)mN/m和 3.2x 10~(-3)mN/m。显微观察表明,碱使胶束解缔是界面张力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2.5次微分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水中痕量钴和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连君 《化学试剂》1995,17(5):304-306,312
在0.01mol/LNHa·H2O+NH4Cl(pH=8.9)和2.0×10-6mol/L酸性铬兰K(ACBK)溶液中,钴和镍均产生非常灵敏的还原波,峰电位分别是-0.52V和-0.64V(88·SCE),峰电流与钻和镍的浓度分别在3.0×10-8~5.0×10-7mol/L和2.0×10-~42×10-7mol/L范围内成直线关系,该法用于测定水中痕量钴和镍,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5-(4'-硝基-2'-羧基苯基偶氮)-2-硫代-4-噻唑啉酮(4NRACP)的合成。经柱层析提纯,用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确证了其结构,研究了荧光性质,发现该试剂在溴代十六烷吡啶存在下,在无水乙醇溶液中与Eu(Ⅲ)形成稳定的荧光螯合物,λex/λem=290nm/340nm,其线性范围为1.0×10-8~1.0×10-6mol·L-1,检测限为1.5×10-10mol·L-1。测定了人工合成样品中的铕,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共聚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硅氧烷、丙烯酸乙酯为原料,经乳液聚合制备了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物。实验证明,在以丙烯酸乙酯为主的体系中,加入不大于30%(质量)的硅氧烷进行乳液共聚合,不影响聚合反应的正常进行;当乳化剂浓度([E])为(2.01~10.09)×10 ̄(-2)mol/L,引发剂浓度([I])为(0.86~5.26)×10 ̄(-3)mol/L时,本体系聚合动力学关系式为R∝_(x)[E] ̄(0.6)[I] ̄(0.5);共聚胶乳粒子的粒径及其分布,极大地受到聚硅氧烷助乳化作用的影响,其平均粒径为0.0484μm,明显小于聚丙烯酸酯的粒径。  相似文献   

9.
周连君  郑庚修 《化学试剂》1997,19(2):89-91,97
在0.01mol/LNH3,H2O-NH4Cl溶液中,铜(Ⅱ)-N,N’-双(3,5-二溴水杨醛缩)邻苯二胺(Dbsal-o-PhdnH2)配合物产生灵敏的吸附波,波的峰电位是-0.38V(vs·SCE),峰电流与铜()的浓度在2.0×10-8-8.0×10-7mol/L范围内成正比,检测限是6×10-9mol/L,本方法用于检测水中的铜,回收率为97.5%~103%。  相似文献   

10.
微量铋的示波极谱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家欣  田方团 《化学世界》1996,37(8):440-442
在pH10.5的Kolthoff缓冲溶液中,铋-溴邻苯三酚红配合物在单扫描示波极谱仪上产生一灵敏的极谱波,峰电位为-0.65V(vs,SCE),峰电流与铋浓度在6.0×10~(-8)~6.0×10~(-6)mol·L~(-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2.0×10~(-8)mol·L~(-1)。应用本法测定了化探矿样中的微量铋,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李于善 《化学世界》1998,39(3):147-151
利用霉变玉米胚组织研制了对二甲基亚硝胺(DMNA)、二乙基亚硝胺(DE-NA)和甲基苄基亚硝胺(MBNA)等选择性响应的新型组织传感器。该传感器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选择性好,其线性范围2.0×10-6~2.0×10-3mol·L-1,检测下限1.3×10-7mol·L-1,斜率为59.2(30°C,pH7.5)。  相似文献   

12.
间甲酚与甲醇甲基化制备2,3,6—三甲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间甲酚与甲醇在V2O5-Fe2O3催化剂上气相催化甲基化制备2,3,6-三甲酚,间甲酚转化率〉90%,2,3,6-三甲基收率〉90%,副产2,5-二甲酚。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效丝网波纹填料减压精馏塔和γ-Al2O3吸附干燥法对1万t/aSBS工业生产装置的原料苯乙烯进行了精制。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确定精馏塔规格为φ800mm×19318mm,理论塔板数为30块,填料总高度为7.6m,其中精馏段为4.4m,提馏段为3.2m;干燥塔为φ800mm×5334mm,两塔串联。生产实践证明,苯乙烯中的苯甲醛含量低于10^-6,水分含量为(14~19)×10^-6,平均为1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新显色剂6-Me-BTAEB与铜的显色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pH=3.0 ̄6.5范围内及乙醇存在下,Cu(Ⅱ)与6-Me-BTAEB形成一稳定的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55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6.00×10^4L·mol^-1·cm^-1,铜浓度在0 ̄25m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应用于铝合金和工业污水中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将GP和特性粘数[η]测定相结合,在室温和-78℃下,用Co^60辐射源辐照,研究了二甲基硅橡胶(MQ,吸收剂量2.05×10^3-3.97×10^4Gy)和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吸收剂量10^2-10^4Gy)分子量和凝胶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辐照MVQ较辐照MQ易生成凝胶,在凝胶点前的较低吸收剂量时,溶胶的分子量出现极大值,分子量分布曲线呈单峰,随吸收剂量的增加,分子量分布变窄,分子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对甲基苯酚和RECl3为原料合成了对甲基苯酚稀土。重量法分析证明,本实验样品的结构式可写为。该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30℃和50℃时分别为383.7和397.8ppm。  相似文献   

17.
用电位法研究了新显色剂4,8-二磺酸萘偶氮氯磺酚的离解作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该试剂的离解常数及其与Nb(v)形成的组合物的累积稳定常数。离解常数K6=2.70×10-7、K7=6.94×10-9.K8=9.24×10-12;累积稳定常数1gK=39.49±0.40。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评价试验,筛选出一种氧化还原引发剂作为脱气剂,基础研究对其组分配比、用量以及工艺条件等影响脱气的因素作了考察。经模型和中间试验证明,用该脱气剂0.5~1.5份,在脱气温度20~50℃下,经2.5~3.0h,可使羧基丁苯胶乳中残余苯乙烯含量由(528~13400)×10-6降至200×10-6以下,且不影响胶乳的性能,脱气效果亦不受脱气釜规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新发光试剂N-(β-羧基丙酰基)异鲁米诺(CPIL),并对其化学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CPIL在NaHCO3-NaOH介质中与H2O2反应,线性范围为2×10-10~1×10-8mol/LCPIL,检测限为1×10-10mol/L,测定1×10-9mol/L CPIL溶液,相对标准偏差为6.4%。Co2+对CPIL的化学发光反应具有催化增强作用(增强10倍),当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Co2+溶液时,CPIL的浓度在4×10-11~1×10-9mol/L从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10-12mol/L,灵敏度高于文献报道的ABEI-Co2-NaCIO发光体系。  相似文献   

20.
无机盐对染料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晖  高月英  景燕 《精细化工》1999,16(2):7-10
用光度法研究了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有盐溶、盐析作用的两种无机电解质(Na_2 SO_4和KSCN)对离子染料(漂蓝6B)与TX-100相互作用的影响,得到了3种体系的相互作用常数 K及临界胶团浓度 CMC。对于 ECAB+ TX- 100, ECAB+ TX- 100+ Na_2 SO_4和 ECAN+ TX- 100+ KSCN 3种体系,其 K值分别为 2550, 7532和2400dm_3· mol~(-1); CMC值分别为 2. 5 × 10~(-4),1.87×10~(-4)和1.83×10~(-4)mol·dm~(-3)。对所得结果作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