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流态混凝土机理及在某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世勇 《山西建筑》2002,28(1):77-78
对高流态混凝土流态化的机理及在高层框架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精心研究并在文科楼应用的高流态混凝土在施工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抗分离性、间隙通过性和填充性。硬化后强度高,耐久抗性好。由于免振捣和在混凝土中掺合了大量粉煤灰,因此在施工中缩短了工期,节省了劳力,降低了成本,无噪音、不扰民,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2.
王传文  王为凯 《建筑技术》2004,35(11):867-868
按传统的施工工艺,机场道面混凝土施工是分层摊铺,分层用小平板振动器和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飞行区道面施工中,采用排式高频振捣机组振捣工艺,工序简单,振捣效率高,综合成本较低, 且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3.
史国强 《云南建材》2010,(8):141-142
混凝土施工中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就是如何控制好时间、如何操作振动器,把混凝土振捣密实,达到最大密实度,如果这个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浇筑成型的混凝土质量难以想象了。所以在实际施工时必须采用适当的振动方法,按规范规程进行施工。在这里介绍两种两种振捣方法。既常规振捣法和二次振捣法。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振捣工艺效果是影响成型质量的主要因素,但实践中仍以经验判断为主,缺乏可行的理论指导和科学量化的评价判据.针对拌和物振捣施工,从振捣密实理论、密实性影响因素、拌和物成型质量评价以及信息化工艺等方面,阐述了混凝土振捣施工的现状与技术进展,分析了振捣理论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数字振捣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实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段雄辉 《建筑技术》1997,28(1):38-41
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的主要性能是能够在自重下不用振捣,自行填充模板内的空间,形成密实的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该技术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施工更合理,节省人力和振捣机具,无振捣噪声,施工速度快且可避免漏振,过振等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可取代普通混凝土,已成功应用于北京西单北大街单北大街东商业区热力通道工程,恒基中心一北京站地铁地下通道工程。  相似文献   

6.
免振捣混凝土是不用振捣的混凝土。其成型原理是:通过外加剂、胶结材料、粗细骨料的选择与搭配,配合比的精心设计,使混凝土拌合物屈服剪应力减小到适宜范围,同时又具有足够的塑性粘度,使骨料悬浮于水泥浆中,不出现离析和泌水等问题,能自由流淌,充分填充模板内的空间,形成密实并且均匀的结构。由于免振捣混凝土减少了振捣环节,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现已在工程施工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振捣的必要性及其方法,介绍了振捣器及其性能,结合工作实践,对振捣要求和判断进行了一定探讨,同时提出了振捣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梁新文 《建筑机械》2004,(4):81-81,83
随着公路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公路施工对摊铺机的要求越来越高。液压伸缩熨平板中的振捣装置是其核心部件,合理的振动频率、振幅和高可靠性是提高路面密实度和保证振捣装置正常使用的关键。目前国内外许多液压伸缩熨平板振捣装置都采用串联液压系统,这种串联液压系统速度稳定性差,前  相似文献   

9.
李驰 《工程机械》1999,30(12):37-39
介绍了HTH5000型水泥混凝土滑模摊铺机振捣棒液压系统与振捣系统工作原理,分析了振捣棒振动频率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评述了滑模摊铺法施工对振捣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建筑行业钢筋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振捣质量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中频振捣理论并介绍研制出的中频振捣设备.  相似文献   

11.
程建平 《中国建材》2006,(12):72-72
品牌,即商品的牌号;名牌,知名商品的牌号。名牌与非名牌的市场价格有天壤之别。名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常常比相关的有形资产更为重要。品牌自身已经有了独立的价值,有了自我再生和自我增值的魔法。一种产品推出,就要有相应的牌子,普通的牌子又远不如名牌。于是,一些地方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选择了一条“贴牌生产”的道路,把别人的名牌贴在自己的产品上,所获利益的大部分分给准许其贴牌的知名企业,自己从中分得一杯羹。相对于发达国家,我们的科技研发、产业配套、技术装备水平逊人一筹,所以,在开放之初,搞一搞贴牌生产,不失为一条发展“捷径…  相似文献   

12.
对6种含水率、4种不同围压条件下的灰土试样进行了室内不固结、不排水的三轴试验,探讨了不同含水率试样适用的本构模型及其强度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灰土的脆塑性受含水率和围压共同制约,不同含水率情况下,灰土的应力 应变关系有着不同的形式,在含水率较低时可采用胡克模型,含水率较高时采用邓肯 张模型更为合理,这一含水率界限应在塑限附近;三七灰土的强度参数均可由含水率和围压给出;所得结论可为三七灰土工程数值模拟计算提供参考,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传感器监测项目优化、数量优化和位置优化3个方面综述传感器优化布置的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传感器位置优化,系统介绍了基于模态可观测性和基于损伤可识别性的传感器优化布置准则、布置方法和布置评价准则,对比分析各种布置方法之间的脉络关系、技术演变及其优缺点,最后指出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存在的几点不足及其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提出组合塔式结构的设计理念与基本形式,并对其受力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组合塔式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在塔楼之间设置多道连接桁架,形成由多个单塔与连接桁架构成的巨型结构,使结构的整体抗倾覆性能显著提高。深入研究了连接桁架刚度对结构效能的影响,引入了组合塔式结构的整体弯矩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结构形式相比,组合塔式结构的抗侧力效能显著提高,可以大大突破单塔的高宽比限值,在现有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条件下,能够建造更高的超高层建筑,并成为未来超高层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首先引入损伤程度、损伤位置及损伤范围3个参数,用以描述拉索损伤状态的特征,然后建立损伤拉索垂度效应分析的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几何形态、不同损伤状态的拉索垂度效应受纵横比和弦向长度等相关参数的影响规律,对比了垂度的精确计算值和垂度公式计算值间的误差。结果表明:垂度随纵横比变化的敏感区间为[0.997,1.003],在此区间内损伤拉索跨中垂度逐渐增大,但是损伤前后垂度增长幅度逐渐减小;纵横比在[0.995,0.999)区间内,纵横比越大,误差越大;同一纵横比下,弦向长度越大,则采用现有垂度公式计算损伤拉索垂度所产生的相对误差就越大,但是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7%;弦向长度为300 m、纵横比为0.997的拉索在损伤范围内垂度增量小于0.35 m,相对误差小于1.2%,说明现有垂度公式具有较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天津滨海新区典型软土地基强夯法适用效果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采用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ABAQUS的显式分析模块,建立夯锤对土体冲击作用分析模型,计算分析获得冲击过程地基表面的接触力时程,将其作为强夯数值模拟的荷载输入模型,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对天津滨海新区典型软土地基土体进行了单点多次夯击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单点夯击沉降量不断减小而累计夯击沉降量逐渐增大,8次夯击后累计夯击沉降量趋于一个稳定值;强夯作用后土体的孔隙水压和土体竖向应力呈半球状分布,在埋深方向上先增大后减小,在埋深5 m处孔隙水压和竖向应力已很小,单点多次夯击最有效影响埋深大致在5 m范围内;该研究结论对相关的强夯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无粘结预应力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筋锚具的锚固性能和无粘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4根无粘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和2根对比混凝土梁的抗弯试验。结果表明:研发的预应力CFRP筋锚具具有很好的可靠性,无粘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和延性,非预应力钢筋是影响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延性和极限荷载最重要的因素;推导的简化公式可以准确地计算无粘结预应力CFRP筋混凝土梁的极限荷载  相似文献   

18.
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实现了精细单元与粗糙单元之间的界面耦合及变形协调,并通过算例验证了结构多尺度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基于多尺度方法,结合纤维模型子程序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多尺度建模,并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及局部构件损伤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大型结构或复杂结构来说,多尺度计算可较好地模拟局部构件的复杂边界条件,为大型工程结构进行多尺度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综述岩石中间主应力效应试验和强度理论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岩石中间主应力效应的基本规律和现有岩石强度理论的特点与不足,最后介绍了统一强度理论及其对岩石真三轴试验的预测与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效应及其区间性是岩石强度的重要特性,且已是目前岩石强度准则建立所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之一;应用统一强度理论并考虑更多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可得到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较理想解答。  相似文献   

20.
从隔震角度出发,探讨了隔震措施能否提高某一典型的通信机房走线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其设备楼板与承重支架间设置铅芯橡胶支座进行隔震处理,利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其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第1阶振型的自振周期由2.33s延长至3.59s,有效避开了场地卓越周期;走线架上部在地震作用下的相对变形大幅降低(降幅为58.5%);结构顶部加速度响应及基底地震剪力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弱(降幅分别为10.4%,36.4%);对走线架结构的隔震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其抗震性能,隔震措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