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Planning》2014,(7)
传统私家园林保留着中国历史文化和传统元素,现代城市景观是现代人生活中的环境,两者在时代上存在差距却都可以为我们所用。本文写作的目的是探索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如何运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与传统私家园林的结合;如何使传统私家园林和现代城市景观符合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如何将传统的私家园林文化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三坊七巷是福州千年历史文化的典型缩影。坊巷格局借鉴“里坊制”,坊巷内的私家园林体现了隐逸文化、福州本土文化、西方文化对私家园林精神意趣、表现形式、建筑风格的影响。坊巷格局与私家园林在时间、空间、序列、邻里上关系紧密,为私家园林文化的孕育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福州三坊七巷的坊巷格局成因、坊巷与私家园林的共生关系、私家园林的文化交融特征进行剖析。三坊七巷私家园林作为历史文化载体,反映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引起的文化涵化;壶天之隐的园居思想推动了造园的积极主动性;坊巷环境与个体审美促成私家园林格局的统一与差异;私家园林的营造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共同创新园林要素,以期为福州地域性园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郑远志 《城市建筑》2014,(8):274-274
笔者将从福州古代私家园林的文化景观入手,深入探索福州私家园林的建筑结构、自然的山水文化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针对福州私家园林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保护措施上提出自己的策略和见解。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民主而开放的社会生活的发展,使得江南私家园林的文化土壤已经消失,江南私家园林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化出来。但是,中国江南私家园林孕育了几千年的传统生活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因此,有必要对江南私家园林的一些设计理念进行探索。文章以南京瞻园为例,对江南私家园林"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进行分析说明,以期为今天的建筑创作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7处岭南传统私家园林中演艺空间的实地调研,探讨了园林文化和戏曲文化的关系,分析并总结了园林中演艺空间的形态布局及文化内涵,以深化人们对岭南传统私家园林及其文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岭南园林作为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在中国造园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岭南园林,与北京皇家园林、江南的私家园林相比,自成一格。然而。岭南建筑也有着她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元明时期的北京私家园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珺 《华中建筑》2007,25(4):102-104
该文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北京造园史上的重要时期元代和明代北京私家园林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列举其中的名园实例,并对这两个时期的造园手法、风格特征以及文化内涵作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杨晓东  许婷 《风景园林》2019,26(12):109-114
中国传统松柏文化源远流长,蔚为大观。深入挖掘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松柏文化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现代园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松柏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诗词、绘画、民俗等领域,在园林品题领域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以历代私家园林中的景点名称为研究对象,采用古籍文献查询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历代私家园林中的松柏景点、景点题名中的常见意象、松柏景题所表达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唐代及以前私家园林中的松柏景题记载较少,题名意象也非常单一;2)宋元时期虽然记载的松柏景题仍然不多,但是题名意象已经非常丰富;3)明清时期松柏景题的数量最多,题名意象也最为多元;4)历代私家园林松柏景点除直接以松柏名称题名外,以松风意象题名最多,其次是数量意象、岁寒意象、松阴意象等;5)松柏景题的精神内涵主要表达了历代文人对隐逸理想的寄托、高洁人格的追求、佛理禅思的寓意和对健康长寿的企盼。  相似文献   

9.
杨晓东 《风景园林》2019,26(4):116-119
中国古典园林中竹文化的研究对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现代园林中竹景观的文化内涵都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竹的空间营造、种植形式等方面,而从品题学角度对传统私家园林中的竹文化系统研究得还比较薄弱。以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的景点题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查询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江南园林中的竹景点、常见题名意象及其所表达的精神内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明清时期竹在江南私家园林景点题名中应用非常普遍,常见的题名意象主要表达了道家的隐逸思想、儒家的比德思想、佛教的心无思想和民俗吉祥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文人阶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三教并存的宗教观和雅俗共赏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私家园林女性心理及行为空间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因素作为空间背后的文化投影,对于空间的生产往往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私家园林的重要使用者,中国古代女性与古代私家园林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探析古代私家园林中女性的行为与空间的社会含义,从园林空间的功能表达和女性特质解读私家园林空间的营造逻辑,以弥补因传统无性别差异视角审视园林空间而造成的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11.
王丹丹 《风景园林》2012,(6):101-103
简述了明清以前北京公共园林的发展和公共游览活动,分析了民国初期北京的皇宫禁苑、私家花园、寺观坛庙的开放进程,进一步探讨了具有优美自然风光和蕴含深厚人文内涵的公共园林作为北京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即不仅拓展了城市的开放空间,同时对后世城市公共园林的建设、传承北京文化和北京精神、丰富市民生活,均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铎 《华中建筑》2004,22(B07):A0120-A0122
该文论述了东汉、魏晋和北魏洛阳私家园林的发展过程及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分析了各时期私家园林的社会功能和自然园林的艺术特质以及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任磊  陈晓恬 《城市建筑》2008,(11):14-17
本文从历史、政治和商业三个方面分析社会文化对历届奥运场馆总体布局的影响,并以北京奥运场馆总体布局为例作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14.
贾珺 《中国园林》2007,23(2):71-73
掇山是北京私家造园的重要内容,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著名的假山实例,清代以来一些江南叠石名家也曾经在一些京城私园中留下自己的作品。掇山材料除了推崇湖石以外,主要大量使用青石或以土带石,可以表现出山麓山坡、悬崖峭壁、峰峦叠嶂、洞穴深邃、山涧峡谷、叠石花台等各种丰富的峰峦景色,手法雄健大气,不同于江南园林假山的柔美秀丽之风,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结合大量文献描述和现有实例,对北京私家园林的假山堆叠手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在当前社会文化语境下建筑理论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对与实践相脱离的一元化的“宏大叙事”方式进行了批判 ,同时提出了应当采取多元化的“私人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16.
王鹏 《世界建筑》2000,(5):24-27
1999年7月至10月,纽约现代博物馆举办了题为“非私密性住宅”的专题展览。在来自世界各地的26件参展作品中,既有出自享誉已久的大家之作,也有不为我们所熟悉的青年建筑师颇具新意的设计,针对现代社会背景的急剧变迁,参展作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住宅的“私密性”作出新的诠释,有的设计注重室内空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不同家庭类型的需要;另一些则刻意追求生活空间与办公室间的一体化,还有的将未来的住宅视为可  相似文献   

17.
贾珺 《风景园林》2020,27(2):8-12
北京历史上曾经修建过大量的私家园林,它们受到本地气候、地理、土质、水源、物产等自然条件和多重人文条件的制约,却能因地制宜,采用相应的手段来解决各种问题,形成独特的园林风格,留下了若干宝贵的经验。通过史料考证和实例调查,对其营造技艺进行探寻和分析,发现北京私家园林中的建筑多用灰墙、彩画,假山以北湖石和青石为主,理水方面十分注重节水,并且常用替代方式来展现类似南方园林的植物景观,其中蕴含的智慧值得今人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就业可达性变化研究——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住平衡被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的支持者所倡导,它不仅可以降低小汽车出行,促进城市就业,也关系到社会公平。本文选择北京作为案例,采取网络OD矩阵分析法,以平均通勤时间做测度指标,考察居住在可支付性住房中的低收入群体到商业就业中心的就业可达性。研究发现,采取公交方式付出的通勤时间大约为小汽车通勤方式的2倍,这反映了不同群体的就业可达性确实因交通方式的不同选择而存在差异。从时间变化上看,2004年之后比之前的可支付性住房,无论采取公交还是小汽车出行的平均通勤时间都更长,表明低收入群体在就业可达性上被置于更不利的境地,这将为中国城市未来的可支付性住房布局和交通规划提供借鉴,并进而对城市中弱势群体的居住、就业给予实实在在的关怀。  相似文献   

19.
城市文学是一种想象城市空间的方式、体验城市生活的途径和进行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素材。王德威先生的文学评论集《如此繁华》以“城市与文化”为主题,依次解析了北京、上海、香港和台北四个城市的相关文学作品,重新构建了关于这四座城池的种种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