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5种α成核剂以及稀土β成核剂的成核能力进行了评价,考察了单独添加α、β成核剂聚丙烯(PP)性能的差异,详细讨论了α、β成核剂复配对PP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α、β复配成核剂PP的性能与复配成核剂中α成核剂诱导α晶型的成核能力密切相关,随着α成核剂成核能力的减弱,复配成核PP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提高,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拉伸强度减小。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显示,随着α成核剂诱导α晶型成核能力的减弱,β晶熔融峰强度增加。在不提高总结晶度的情况下,添加α成核剂改善PP刚性以及添加β成核剂改善PP韧性的协同效应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β晶型成核剂的加入对聚丙烯拉伸性能、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β成核剂的加入,由于拉伸屈服后产生"变形硬化"现象,材料的拉伸屈服强度有所降低;β晶型成核剂的加入显著地提高了聚丙烯的冲击强度,提高幅度最大为2.94倍;β晶型成核剂A改性效果好于成核剂B,最佳添加量为0.05%;β晶型成核剂的加入使材料的弯曲模量产生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β晶型成核剂改性聚丙烯管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β晶型成核剂对聚丙烯管材料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β晶型成核剂的加入大幅提高了聚丙烯管材料的常温冲击强度,材料的结晶形态由原来的以α晶型为主转变为以β晶型为主。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国内通用的板框压滤机聚丙烯(PP)滤板框在使用中出现的开裂问题,通过添加β成核剂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偏光显微镜等研究了PP的力学性能、热变形温度、结晶行为及晶体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β成核剂含量增加,PP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β成核剂含量为0.05 %(质量分数,下同)时,PP中的β晶接近完善,β晶的相对含量激增至85.25 %,此时样品的冲击强度增至纯PP的4倍,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损失较小;当β成核剂含量为0.50 %时,样品的热变形温度较纯PP提升约40 ℃。  相似文献   

5.
采用NT-A和NT-D成核剂制备了β晶型聚丙烯(β-PP),研究其熔融及结晶特性、结晶形态和力学性能.结果发现,NT-A和NT-D成核剂均使聚丙烯(PP)球晶细化,提高PP的拉伸强度、拉伸断裂应变和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但NT-D的β成核效果更好,其改性PP的β晶型质量分数可达80%~90%,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是纯PP的3倍多.注射成型PP样条具有明显的皮芯层结构,纯PP样条的皮层和芯层仅含有α晶型.且结晶度差异不大;β-PP样条的皮层仅有α晶型,而芯层除α晶型外还有β晶型.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蓄电池外壳专用料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窦强  王斌 《塑料工业》2001,29(5):17-18,21
研究了β晶型成核剂用量对共聚丙烯EPF30R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少量β晶型成核剂可使α晶型聚丙烯转变为β晶型聚丙烯,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冲击性能。将β晶型成核剂增韧改性的聚丙烯用于汽车蓄电池外壳的制造,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β晶型成核剂改性小本体法无规共聚聚丙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窦强 《中国塑料》2007,21(6):79-82
研究了β晶型成核剂(庚二酸钙)用量对小本体法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β晶型成核剂使小本体法PP—R的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弯曲模量有所提高,拉伸强度变化不大,缺口冲击强度提高,特别是低温(0℃)缺口冲击强度得到较大改善。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β成核剂不仅促进了小本体法PP—R中β晶型的生成,而且提高了γ晶型的相对含量。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也表明β成核剂改性小本体法PP—R中同时存在α、β和丫三种晶型。偏光显微镜观察发现β成核剂改性小本体法PP—R中出现了β晶型,晶体尺寸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8.
α和β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钱欣  程蓉  周珏  范文春 《塑料工业》2003,31(1):24-26
研究了α和β成核剂对PP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广角X衍射(WAXD)对成核PP的结晶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成核剂的加入均使结晶向高温方向偏移,结晶速度加快。α成核剂的加入主要是细化了球晶尺寸,结晶规整均匀,从而使结晶度增加;β成核剂的加入诱导了相当部分的α晶向β晶转变,展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束状晶片聚集形态,球晶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从微观上解释了β晶型韧性较α晶型好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聚丙烯(PP)/成核剂共混物的结晶形态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成核剂后,提高PP的结晶温度,加快了结晶速度,使PP球晶细化;成核剂用量在0—0.2份之间时,PP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硬度、热变形温度均随成核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两种类型的成核剂对国产共聚聚丙烯的结晶形态以及拉伸强度、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TMB-5型成核剂,聚丙烯的冲击强度有一定程度改善,w(TMB-5)为0.1%时,改性聚丙烯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TMX-2型成核剂可改善聚丙烯的拉伸性能,但抗冲击性能降低较大;TMB-5型成核剂可显著地改变聚丙烯的结晶行为,诱导聚丙烯在结晶过程中主要形成β晶;TMX-2型成核剂可诱导聚丙烯在结晶过程中主要生成α晶,与纯PP相比,α晶的形成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1.
β晶型成核剂对PP结晶行为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2种β晶型成核剂对聚丙烯(PP)结晶行为及性能的影响,并对α晶型PP与β晶型PP的宏观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入β晶型成核剂后,PP晶型从α晶型转变为β晶型,冲击强度及热变形温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β晶型成核剂A可使PP的冲击强度提高近3倍;β晶型成核剂B可使PP的冲击强度提高近4.5倍,热变形温度提高约20℃。  相似文献   

12.
严海彪  邵禹通  陈海  程思怡 《塑料》2013,(5):49-51,83
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偏光显微镜(PLM)等研究了酰胺类β成核剂对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结晶行为及晶体形态,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TMB-5成核剂后,PPR的晶体形态由α晶向β晶转变;结晶温度从102.4℃提高到了109.3℃;PPR的缺口冲击强度从30.6 kJ/m2增加到35.2 kJ/m2,而拉伸强度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3.
β晶型成核剂增韧改性聚丙烯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研究了自制了β晶型成核剂增韧改性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β晶型聚丙烯进行了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0.5%的β晶型核型核,使一般聚丙烯的晶型发生了转变,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有所下降,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提高4倍以上,断裂伸长率提高,适合于制造各种聚丙烯增韧制品。  相似文献   

14.
β成核剂对嵌段共聚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稀土类β成核剂对嵌段共聚聚丙烯(PP-B)结晶行为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B的总结晶度随成核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的α晶结晶度先下降后上升,β晶结晶度先上升后下降,转折点在成核剂含量0.05%左右。随着成核剂用量的增加,聚丙烯的球晶尺寸明显下降,冲击强度先大幅度上升然后下降;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维卡软化温度先下降后上升。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β晶型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力学性能,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和偏光显微镜对聚丙烯的晶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β晶型聚丙烯/EPDM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与未经β晶成核剂处理的PP/EPDM相比,冲击强度提高1~2倍,聚丙烯β晶增韧和EPDM增韧具有加和效应;β晶型聚丙烯/EPDM的拉伸强度稍低于未经β晶成核剂处理的PP/EPDM;β晶型聚丙烯与α晶相比,球晶尺寸显著降低,晶界模糊,EPDM在其中分散更为均匀。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β晶型成核剂及其含量对聚丙烯(PP)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注塑温度下材料的性能和结晶性能。添加成核剂后,PP晶型由α晶型转变为β晶型,材料韧性和耐热性大幅提高,加入质量分数为0.08%的成核剂使PP悬臂梁冲击强度提高了近6倍,热变形温度提高了10℃,材料性能和结晶过程强烈地依赖于加工条件,注塑温度仅改变40℃左右,材料简支梁冲击强度和β晶型含量却提高了2倍多。  相似文献   

17.
β晶型成核剂增韧聚丙烯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钱欣  程蓉 《工程塑料应用》2002,30(12):15-17
研究了取代苯酰 胺类的新型β成核剂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广角X衍射对β成核PP的结晶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加入β成核剂后,由于具有独特束状结构β晶型的生成,PP的刚性略有下降,但韧性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成核剂用量为0.6%时,β晶型相对含量最高,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91.3J/m,约为纯PP的4倍。  相似文献   

18.
β成核剂含量对PP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研究了β成核剂含量对聚丙烯(PP)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用偏光显微镜和广角X射线衍射法(WAXD)对PP结晶形态和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β成核剂的含量在0.05份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而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模量、维卡软化温度等达到最小值;当β成核剂含量为0.05份以下时,随着β成核剂含量增加,PP中β晶结晶度大幅度上升,同时α晶结晶度大幅度下降;增加β成核剂用量至大于0.10份时,β晶结晶度略为下降,而α晶结晶度上升,但总结晶度随着β成核剂含量增加呈现上升趋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纯PP和β成核剂-PP进行比较,发现β成核剂对PP的结晶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塑料》2017,(2)
为提升聚丙烯(PP)韧性同时保持较大的刚性,以PP为基体,通过添加β-成核剂、PET纤维以及PP-gMAH制备复合材料,并研究复合材料的晶型结构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P主要形成α-晶,加入β-成核剂则主要形成β-晶,且具有较大的冲击强度。加入PET纤维,可提高PP和β-PP的拉伸性能,随着PET纤维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逐渐提高,但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下降。相对而言,β-PP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是PP复合材料的2倍,同时能保持较大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经PP-g-MAH增容,可同时提高PP和β-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因此,可在PP中添加β-成核、PET纤维和PP-g-MAH制备高强高韧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1种高效β晶型成核剂辛二酸钙(CaSu)的用量对等规聚丙烯(iPP)熔融、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aSu为良好的β晶型成核剂,添加0.20%(质量分数)CaSu,β晶型含量可以达到84.02%;添加CaSu可以使iPP的成核能力增强,使其结晶温度增加;CaSu诱导iPP产生大量β晶型,同时降低了球晶的尺寸;添加CaSu可使iPP的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提高,但弯曲模量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