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未再结晶区大压下后加速冷却工艺对钢板带状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钢板在轧制过程中易产生带状组织,而带状组织的形成降低了钢板的横向冲击性能,为了了解带状组织的形成原因,在实验基础上研究了两种成分钢的控制轧制和加速冷却工艺。结果表明:在采用未再结晶区大变形的控制轧制工艺时,必须采用加速冷却工艺来减小或消除带状组织。另外,采用Nb,Ti微合金化也是消除带状组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是低碳合金钢热轧过程常见的组织缺陷,不仅恶化钢材横向塑性及韧性,而且严重影响后续加工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近年来,带状组织的控制一直是高品质钢研究的重点之一。为了充分认识带状组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带状组织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带状组织控制思路及方向,为今后学者研究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参考。分析发现,合金元素偏析是带状组织形成的必要条件,而铁素体形核、长大以及碳元素的扩散是带状组织形成的决定条件。元素富集区和贫化区的铁素体形核速率差是影响带状组织形成的直接原因,提高热轧后冷却速率不仅可以降低不同区域铁素体形核速率差异,而且可以减少碳元素扩散距离,抑制带状组织的形成。此外,再结晶获得较大奥氏体晶粒尺寸,可以降低单位体积铁素体形核核心,阻碍铁素体生长平面形成,影响元素偏析带的连续性,进而破坏带状组织的形成。但是较快冷却速率下形成的魏氏体组织和较大奥氏体晶粒相变生成的粗大铁素体均不利于基体性能。固态相变过程中,利用氧化物冶金技术可以调控晶内铁素体形成和先共析铁素体的生长方向,改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实现带状组织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对早期剥落失效的民进行了检验分析,阐述了裂纹的萌生、扩展的机制,指出了碳化物的带状偏析是影响轧辊早期剥落失效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避免碳化物带状偏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采用金相检验、化学分析等方法,对热轧镇静带钢出现的分层情况进行了探析。结果表明,带钢分层主要是由于带状组织和夹杂物引起的,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带状组织与夹杂物。  相似文献   

5.
模铸生产工艺对高碳铬轴承钢中带状碳化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逊  康如尧 《四川冶金》1998,20(6):30-33,10
重点分析高碳低合金铬轴承钢中碳化物带状组织的产生和影响碳化物带状组织的工艺因素,并结合生产中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一些能改善碳化物带状组织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6.
JW钢板中的带状组织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宋伟  张秀芬 《钢铁》1997,32(7):54-58
研究了JW钢板中的带状组织的本质及其对拉伸和冲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冷和空冷时带状组织的形成是由连铸时镍、铬、锰、硅、碳等合金元素枝晶偏板呈带状分布所致。带状组织中分布着MnS和硅酸盐等非金属夹杂物条带。拉伸或缺口试样冲击时,裂纹从非金属夹杂物处萌生,在控冷或空冷的高温回火组织中,裂纹多沿粒状组织基体MF界面扩展。带状组织导致各向异异性和纵向分层裂纹,这对纵向缺口试样冲击具有显著的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7.
普通C-Mn钢超细晶中厚板的带状组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Gleeble20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普通C-Mn钢的再结晶规律,在实验室轧机上进行了C-Mn钢超细晶中板的轧制,并且在首钢中厚板厂工业轧机上进行了超细晶中厚板的工业试制,研究了工艺条件对中厚板带状组织的影响,分析了带状组织产生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靠近静态相变温度Ar3附近的未再结晶区进行大变形量轧制(形变诱导相变),不仅可以使板材的铁素体晶粒细化甚至获得超细晶组织,而且普通C-Mn钢中厚板中的带状组织减轻1~2级;降低精轧开轧温度有利于减轻板材的带状组织;在未再结晶区控轧有利于减轻板材的带状组织;随着未再结晶区形变量增加,板材的带状组织减弱。  相似文献   

8.
钢中硫音量及大于20μm的带状夹杂物是影响气瓶钢质量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带状硫化物。随着硫音量的增加严重恶北薄板的深冲性能。同时,探讨了夹杂物与塑性断裂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汽车齿轮钢带状组织与热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锋 《上海钢研》2006,(2):44-49
研究了汽车齿轮钢中带状组织形成的原因及其与热处理的关系。结果表明,汽车齿轮钢显微带状组织的产生及严重程度与钢材奥氏体化后冷却过程中的速度有密切关系,采用高温奥氏体化后控制冷却速度技术,可以减轻或避免汽车齿轮钢显微带状组织。  相似文献   

10.
肖杨 《特钢技术》2005,10(3):28-29
本文介绍了高淬透性渗碳钢12Cr2Ni4A带状组织的形成原因,弄清了带状的实质,给出了控制其带状级别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尹立新  刘卫平  王萍 《首钢科技》2009,(5):26-29,39
应用图像分析仪对钢中碳化物带状标准图片和试样进行定量测定,建立了最佳碳化物参数与级别数学模型,确定了试验方法,实现了碳化物带状级别数据连续化、定量化。  相似文献   

12.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爱霞 《宽厚板》2006,12(5):1-3
使用金相法对碳素结构钢Q235B钢板的拉伸试样非正常断口进行分析,研究了钢中夹杂物类型和形态以及钢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Q235B钢板拉伸试样非正常断口及附近部位夹杂物严重,且存在粗大的带状组织,带状铁素体中有明显的非金属夹杂物。粗大带状组织的形成原因是由于铁素体以非金属夹杂物为结晶核心并沿着非金属夹杂物的变形方向生长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X52高频直缝焊管热影响区裂纹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腾义 《钢铁钒钛》2004,25(1):34-38,43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检验X52试验钢焊管裂纹断口和夹杂物形貌,并对夹杂物进行微区成分分析,确定了钢中存在大量密集分布的稀土硫化物和稀土硫氧化物层带状夹杂是形成裂纹的主要原因,层带状夹杂物在高温和焊接挤压力的作用下内部分离而产生裂纹。  相似文献   

14.
邢献强  曹文全  王存宇 《钢铁》2020,55(3):68-73
 为了研究中心偏析对弹簧钢组织性能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手段研究了55SiCr弹簧钢的元素偏析行为、带状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带状组织由合金元素偏析引起,其内部锰、铬和硅质量分数为非偏析带2倍以上,合金元素偏析引起带状组织,弹簧钢拉伸试样中裂纹起源于偏析带状组织,并沿垂直于带状组织方向扩展导致最终断裂,带状偏析是影响高强度弹簧钢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模型,计算研究了冷却速度对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的影响机制,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贫溶质区与富溶质区的Ar3温度差异是产生带状组织的前提条件,碳在贫溶质区产生珠光体之前的扩散距离是带状程度的决定因素。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贫溶质区与富溶质区的Ar3温度差增大,但碳扩散的距离减小,Ar3温度差对带状组织的影响也减小,带状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16.
实践得知,带状组织是20CrMnTi圆钢内在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带状组织的存在不仅破坏了20CrMnTi圆钢的连续性,还对其性能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为明确20CrMnTi圆钢带状组织引起的缺陷问题,本文将针对20CrMnTi圆钢带状组织缺陷控制策略做出科学详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55CrSi弹簧钢的带状偏析及其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弹簧中出现的异常白亮条带状组织进行了分析,其组织主要是由带状偏析引起。带状偏析是连铸过程中电磁搅拌工作不正常和结晶速度发生波动而造成的,通过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减轻偏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22CrMoH齿轮钢带状组织成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2CrMoH齿轮钢在锻造齿轮毛坯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一定级别的带状组织。本文综合探讨了22CrMoH齿轮钢带状组织形成原因及对齿轮机械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工艺预防措施,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带状组织对钢板冲击韧性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光顺 《南钢科技》2002,(2):14-15,27
通过几组试样的分析,找出带状组织对冲击韧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消除带状组织的途径及符合我公司实际条件的冶炼轧制工艺。  相似文献   

20.
钢中带状组织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组织是铸坯热轧过程中形成的常见组织缺陷,严重影响钢材后续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对常见亚共析钢带状组织的形成机制、危害、控制措施和评级方法等研究现状与认识进行系统评述。分析认为,合金元素微观偏析是形成带状组织的根本原因,合理地控制合金成分、枝晶形态和热加工工艺也是抑制带状组织的重要途径。由微观偏析导致的枝晶内和枝晶间Ar3转变温度差异越大,带状组织越易形成。奥氏体分解过程中的冷却速率和奥氏体晶粒尺寸是形成带状组织的主要影响因素。较高的冷却速率、较大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均会抑制带状组织发生。还分别阐述一次、二次碳化物对过共析钢带状组织形成的主要作用。同时,提出促进合金元素均匀扩散、减少连铸坯凝固组织微观偏析是减轻或消除带状组织的主要途径。带状组织中可能存在长条状夹杂物,然而,钢中夹杂物的大小、形貌和分布对带状组织的影响程度至今还不清晰。精细地表征与定量评价带状组织及其危害程度是亟待开展的重要工作。此外,铸坯加热制度对消除带状组织和控制组织晶粒度的综合影响也有待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