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工合成地震正演模型是进行三维模型计算的基础。针对地震勘探的原理,本文运用MATLAB强大数学计算和图像可视化功能,对一个三层介质模型制作了人工合成地震记录。文章首先说明了地震记录形成的物理机制,然后介绍了地质模型的构造及参数选择,最后针对该具体地质模型制作了合成地震记录。  相似文献   

2.
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及纵、横波层位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及其与纵波资料对比标定层位,是应用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解释的基础。采用全波列测井资料制作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需要考虑地层倾角、岩层各向异性、横波测井资料的环境校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纵、横波资料对比中,又需要考虑极性、井资料的深时转换、子波带宽等的影响。本文从模型资料和莺歌海盆地实测多分量资料出发,研究了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具体制作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纵、横波对比标定中的基本问题和解决方法。实际资料的对比标定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本阐述了应用声波测井,密度测井及地层倾角测井等资料,制作二维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和原理,并用于海拉尔盆地见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这里介绍一种应用地层倾角测井,声波测井,密度测井资料制作井旁二维人工合成记录的方法,其内容包括:(1)把声波曲线和密度曲线生成的声阻抗曲线作基础道:(2)按地层从而倾角和CDP间距把该基础道向左,右分别外推两道,形成一个5道的地质模型;(3)进行断层,不整合修正后,利用褶积正演产生井旁二维人工合成记录。这种井旁二维人工合成记录有以下优越性:①增加了构造倾角,断层,不整合信息;②可提高钻井资料与地震  相似文献   

5.
巷道水平井的地震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巷道水平井即是沿储层走向钻探的水平井。用地震资料设计巷道水平井的关键是储层标定、确定储层延伸范围、查清储层相带变化及速度分布特点。本文以 LHK 地区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借助 GeoQuest 工作站,制作水平井的合成地震记录和反射波地震模型,进行储层标定。通过研究风化面和储层的振幅变化特点确定储层的尖灭线,结合水平切片确定储层走向,进而设计巷道水平井的轨迹参数。经钻探证明,所设计的各个参数的精度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6.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人工合成记录在地震资料的解释和储层预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从5个方面论述了合成记录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即①褶积模型建立;②子波参数选择;③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的匹配;④层位标定与地震记录的极性;⑤反射系数的精确提取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合成记录的翩作精度,而精确的合成记录又是储层预测和油藏描述的重要前提。提出了用相关系数、声波曲线对比和求剩余记录等方法来检查合成记录制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斜井合成记录的制作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斜井的合成地震记录,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制作方法:①根据井斜角、方位角和测量深度(MD)计算测量点偏离井口的的△x、△y和真垂直深度(TVD);②在TVD域内利用常规方法制作合成记录;③将合成记录和测井曲线沿井孔显示,同时考虑井孔方位与地震测线间的关系;④对合成记录进行微调,以使合成记录能更好地匹配地震剖面。采用上述方法制作的斜井和水平井的合成记录和地震剖面对比较好,达到了斜井层位标定的  相似文献   

8.
利用钻井、测井数据和地震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确定含油砂岩顶面为强振幅反射的波峰;应用三维相干分析精确解释断裂发育及分布规律;通过顺层振幅切片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精确描述砂层组的空间展布;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提高了地震分辨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描述出单砂体的形态、厚度及物性的横向变化;为大位移水平井提供了准确的着陆点,并随时指导水平井钻进,使渤海海域首次进行的大位移水平井钻井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储层预测技术在QK17-2油田水平井钻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钻井、测井数据和地震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 ,确定含油砂岩顶面为强振幅反射的波峰 ;应用三维相干分析精确解释断裂发育及分布规律 ;通过顺层振幅切片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精确描述砂层组的空间展布 ;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提高了地震分辨率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描述出单砂体的形态、厚度及物性的横向变化 ;为大位移水平井提供了准确的着陆点 ,并随时指导水平井钻进 ,使渤海海域首次进行的大位移水平井钻井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刘春成  张丽娟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1,15(6):413-415,422,T003,T004
利用钻井、测井数据和地震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确定含油砂岩顶面为强振幅反射的波峰,应用三维相干分析精确解释断裂发育及分布规律;通过顺层振幅切片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精确描述砂层组的空间展布;测井约束被阻抗反演提高了地震分辨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描述出单砂体的形态、厚度及物性的横向变化;为大位移水平井提供了准确的着陆点,井随时指导水平井钻进,使渤海海域首次进行的大位移水平井钻井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12.
分层解释性反演技术在薄互层砂体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梁海龙  姜岩  齐春艳 《石油物探》2004,43(4):410-414
介绍了一种在薄互层条件下,用地震解释层位控制,以测井曲线为出发点进行外推内插,形成初始波阻抗模型,并通过对初始模型的不断更新,使模型的合成记录最佳逼近实际地震记录的方法。该方法把地震和测井有机地联合起来,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大大提高了薄层的识别能力。反演结果能较好地反映主力油层葡I2和葡I3的横向变化。将该技术应用于肇州油田州603区块和州62-平61水平井的设计和轨迹调整中。州62-平61井共钻进水平段614m,葡I2层水平钻进了280m,向下调整钻遇葡13层,水平钻进334m。该水平井砂岩钻遇率达74.4%,初期平均产油30t/d以上。利用该技术在徐21井区作单井评价,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合成地震记录在塔中地区火山岩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多种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方法,探讨了声波与电阻率的关系,以及借助于电阻率转声波时差来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可行性。首先通过塔中地区10口井法斯特经验常数的统计,得到塔中地区电阻率与声波时差的转换关系式;然后把法斯特经验公式推广到塔中邻区,对塔中地区及其邻区没有声波测井资料的井利用电阻率曲线制作了合成地震记录,同时分析了电阻率转声波时差的精度和影响因素;最后对火山岩顶底进行了标定和追踪,作出了塔中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分布图,并对下二叠统火山岩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用合成地震记录提高地质层位的解释精度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韩文功 《石油物探》1993,32(3):21-30
  相似文献   

15.
合成地震记录中的漂移校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用声波测井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原理及方法,并对溧移校正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从而提高了合成地震记录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17.
塔河油田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石玉 《石油物探》2004,43(4):400-403
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和技术虽然已很成熟,但因各油田的油藏类型和地震地质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技巧以及采用的措施有着各自的特点,不能一成不变。合成地震记录能否真正反映层位信息,对储层的精细解释和油气的准确预测非常重要。针对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的改进和完善这一问题,根据塔河油田实际地质情况,从基准面校正、声波时差校正、深时转换精度、井旁地震资料提取子波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在塔河地区油藏描述中,利用人机交互对比解释方法,制作了百余口井的合成地震记录,并用于地质层位的标定,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井震结合,建立了喇嘛甸油田北北二区块的构造模型,具体作法为:①利用井分层数据产生深度域顶部层面,应用地震构造解释产生时间域构造层面,通过合成记录建立油层组级别的速度场,并将深度域构造层面数据进行转换得到时间域数据;②以地震构造层面为趋势约束,最终得到时间域的各油层组构造层面;③对断层与断层、断层与层位进行交切,通过准确定义断层关系以及断层与层位之间的关系,使断层上、下盘地层的过渡符合实际地质情况。在构造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断层模型约束进行地质统计学反演,经与测井解释结果对比,砂体预测可信度明显提高。利用该预测结果落实了井网控制程度较低区域的断层附近砂体分布,对断层附近水平井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震资料分步最优化反演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地震资料分步最优化演可以构成一种新的无井LOG处理方法。该法不采用井中信息和不用人工干预,用分步最优化的方法求取正确的导速度信息,其步骤是:(1)采用奥登伯格的算法,在反演前对地震记录进行预处理;(2)用模拟退火法计算层速度,获取较好的低频分量;(3)用低频分量作为反演解的初始猜测值,再用共轭梯度法进行迭代计算,获得更精确的层速度信息。经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晶验证,该法的精度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