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深入研究海拉尔盆地外围凹陷的油气地质条件,加快勘探进程,立足乌尔逊—贝尔凹陷与外围凹陷已有的油气勘探资料和认识,从石油地质特征人手剖析了二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相似性为都经历了3期构造演化,凹陷内具有"分块、分带、分层"的特点,南屯组及以下地层是主要烃源层,储集相带类型、有机质丰度、油气聚集受断裂带控制明显;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凹陷结构、构造演化、构造带类型、油气性质、烃源岩及其热演化、沉积储层、成藏组合和成藏模式等8个方面。石油地质类比表明,外围凹陷的油气勘探需要利用乌尔逊—贝尔凹陷的勘探成果与经验,结合自身石油地质特征,构建新的勘探思路。  相似文献   
2.
时深转换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层地质模型为基础,利用速度随深度线性关系推导一种新的时深转换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大庆探区断陷盆地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中,弥补了以往用分层统一速度作图方法的不足,见到了很好的效果。所绘制的构造图深度同实际钻井深度吻合较好,且成功地预测了无钻井区的地层深度。  相似文献   
3.
大三江地区油气勘探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大三江地区油气勘探区域研究,确定了叠合型、继承型和残留型3种盆地类型;明确了早白垩世和古近纪地层是主要的勘探目的层,古近系和下白垩统为主力烃源岩,中上部组合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重点盆地的勘探进展包括:方正断陷石油勘探获得突破,断陷勘探规模扩大;在汤原断陷、虎林盆地首次见到少量油流,在孙吴-嘉荫盆地钻探见到较好的烃源岩和储层.大三江地区油气勘探的攻关方向是开展3个层次的勘探:第一勘探层次是寻求新的接替;第二勘探层次是寻求突破;第三勘探层次是落实资源、优选坳陷.在比较详细地总结大三江地区油气勘探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的重点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地温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探井资料统计,发现松辽盆地北部油气藏及其附近地区与水区相比具有高地温异常的特征,这与地温技术的原理是一致的。据此,应用地温技术在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预测了四个高地温异常的有利含油气区。综合地震技术和地质条件进行一步分析,认为To1井可能位于油水过渡带。  相似文献   
5.
海拉尔盆地是一个多期叠合和多期改造的中生代断陷盆地,由下而上可以划分为下部伸展断陷盆地(T5—T22)、中部走滑拉分盆地(T22—T04)和上部坳陷盆地(T04—地表)3个原型盆地。每一期盆地建造之后都经历了相应的盆地改造过程,分别对应着南屯期末、伊敏期末和晚期(青元岗期后)。盆地的这种多期建造和多期改造特征控制了盆地内油气成藏要素的时空配置关系,因而决定了油气勘探的方向。伸展断陷发育时期,乌尔逊—贝尔凹陷为受NEE和近SN向断裂控制的箕状断陷盆地群,控制了盆地内有效烃源岩的空间分布。中部走滑拉分时期,受近SN向和NEE向断裂控制,形成了乌北、乌南、贝西、贝中4个次洼,控制了乌尔逊—贝尔凹陷区域盖层的空间分布,并与上部坳陷盆地一起控制了下部烃源岩的成熟范围。3期改造作用提供了油气运移的输导体系,并决定了有利构造圈闭的空间分布特征。伊敏期是油气的主要成藏期,在此之前定型并受晚期构造微弱改造的构造圈闭是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6.
这里介绍一种应用地层倾角测井,声波测井,密度测井资料制作井旁二维人工合成记录的方法,其内容包括:(1)把声波曲线和密度曲线生成的声阻抗曲线作基础道:(2)按地层从而倾角和CDP间距把该基础道向左,右分别外推两道,形成一个5道的地质模型;(3)进行断层,不整合修正后,利用褶积正演产生井旁二维人工合成记录。这种井旁二维人工合成记录有以下优越性:①增加了构造倾角,断层,不整合信息;②可提高钻井资料与地震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勘探直接探寻油气藏试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应用放射性直接探寻油气藏勘探试验所取得已知油藏区的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放射性异常与油气藏的关系;总结了油气藏上方放射性异常的规律。对放射性异常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应用放射性方法探寻油气藏的应用效果均进行了剖析,指出:放射性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探寻油气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氡浓度测量在勘查油气藏方面比伽玛能谱总量和伽玛能谱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宽频带地震储层横向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薄层识别难的问题,研究出宽频带特高分辨率地震处理技术。该技术应用于松辽盆地北部肇源南三维地震工区,地震分辨率提高了2~3倍,通过精细的井.震对比确定了扶中油层的顶、底界面,利用沿层地震属性提取、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对扶中油层进行了储层横向预测。依据预测结果,在优选探井井位、优选试油层位和分析开发井油层连通性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初步显示出高分辨率地震在薄互层储层预测及岩性油藏地震识别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海拉尔盆地是一个多期叠合和多期改造的中生代断陷盆地,由下而上可以划分为下部伸展断陷盆地(T5-T22)、中部走滑拉分盆地(T22-T04)和上部坳陷盆地(T04-地表)3个原型盆地。每一期盆地建造之后都经历了相应的盆地改造过程,分别对应着南屯期末、伊敏期末和晚期(青元岗期后)。盆地的这种多期建造和多期改造特征控制了盆地内油气成藏要素的时空配置关系,因而决定了油气勘探的方向。伸展断陷发育时期,乌尔逊—贝尔凹陷为受NEE和近SN向断裂控制的箕状断陷盆地群,控制了盆地内有效烃源岩的空间分布。中部走滑拉分时期,受近SN向和NEE向断裂控制,形成了乌北、乌南、贝西、贝中4个次洼,控制了乌尔逊—贝尔凹陷区域盖层的空间分布,并与上部坳陷盆地一起控制了下部烃源岩的成熟范围。3期改造作用提供了油气运移的输导体系,并决定了有利构造圈闭的空间分布特征。伊敏期是油气的主要成藏期,在此之前定型并受晚期构造微弱改造的构造圈闭是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0.
江75井区宽频带特高分辨率地震大幅度提高了地震分辨率,并使反射同相轴数目增加,同时相同地层的反射界面与常规地震剖面相比存在明显时差,反射振幅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分析其原因,根据薄层地震响应原理,用不同频率合成地震记录和正演模型研究了薄层地震反射时间和振幅随频率变化规律。薄层反射时间随着频率提高垂向逐渐归位,层间干扰变小,薄层厚度更准确;薄层反射振幅随着频率提高逐渐增强,薄层反射横向分辨率不断提高。江75井区宽频带特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波垂向归位好,反射时间精度高,薄层砂岩反射振幅得到增强。应用同一反射层高低频地震之间的反射时差与薄层储层反射同相轴振幅属性分析2种方法,使江75井区河道砂体剖面、平面特征明显,提高了薄互层储层的识别能力,为寻找和落实储层分布与含油气圈闭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