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海上某油田高温、高矿化度和存在大孔道的储层条件,制备了耐高温高强度无机复合堵剂体系。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主剂、增强剂和固化剂对体系固化性能的影响,评价了体系耐温性能、耐盐性能和热稳定性能。通过动态实验,研究了体系封堵性能、耐冲刷性能和解堵性能。结果表明:无机复合堵剂体系固化强度高,耐温120℃,耐盐50000mg/L,老化180d强度仍较高。后续水驱10PV后,无机复合堵剂体系对岩心封堵率达到94%以上,封堵性能和冲刷性能好。注入解堵剂后,岩心渗透率恢复率达到67%以上,具有一定的可解堵性能。  相似文献   

2.
暂堵转向是重复压裂的重要技术,暂堵剂的性能是决定暂堵转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了一种高强度长效暂堵剂,通过对其应用性能评价表明,该暂堵性能优异,具有溶解时间长、溶解彻底、耐温性能好、不同介质中稳定性好、地层伤害小等优势,可满足不同储层水平井的重复压裂增产要求。目前已在新疆油田、西南油气田等国内主要油田成功应用,增产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春风油田浅层稠油油藏特点,研发了一种热采井RCD-1耐温长效堵剂。依据试验区油藏地质条件,筛选出了RCD-1耐温长效堵剂配方,该配方由10~12%的主剂、4~5%的助剂、0.5%的稳定剂及余量为水。室内实验表明,RCD-1耐温长效堵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封堵性能。RCD-1耐温长效堵剂现场试验4井次,应用效果表明,平均单井日增油10.9t/d,含水下降了16.6%,单井增油860t,累计增油3440t。  相似文献   

4.
水平井选择性化学堵水技术在高160-平6的先导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水平井的开发,高含水问题越来越制约着水平井开发效果的提高。为解决这个问题,在冀东油田对新型选择性化学堵剂HWSO开展了先导试验。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该堵刹的降水效果比较明显,增油效果有待继续提高。应继续优化堵剂性能,提高堵剂强度,提高其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5.
将优选的阳离子聚合物与自制的酚醛树脂类交联剂反应,经过配方优化,研制出阳离子聚合物调堵体系,并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体系的封堵性能及耐温抗盐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阳离子聚合物与酚醛树脂类交联剂形成的调堵体系具有较强的交联增粘性和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能够有效地封堵高渗透层,其封堵率达到95%。  相似文献   

6.
主要阐述了油水井深部调堵体系的研究方法及现场应用情况,确定了以0.2~0.4%复合离子聚丙烯酰胺为主剂,以0.1~0.4%的树脂复合交联剂,0.02~0.15%的稳定剂的最佳配方体系。系统地评价了环境因素对堵剂性能的影响,得出了堵剂的一系列性能指标,堵剂体系耐温60~100℃,抗盐20×104mg/l,成胶后强度达到8.8×104mPa·s,并具有优良的抗剪切性能及较强的封堵能力,可满足现场需要。  相似文献   

7.
针对桩西边底水油藏高含水水平井,研究筛选了一种高强度、稳定性好的双基团二次交联聚合物冻胶。在研究过程中,先后对聚合物和交联剂做了筛选实验,确定了冻胶堵剂中所使用的聚合物种类和交联剂类型,并通过室内实验优选了最优的堵剂配方。从该堵剂的抗温、抗盐及封堵率评价结果来看,该堵剂强度高、性能稳定,能够满足水平井层内堵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研发了一种液体耐温凝胶单液法堵水剂XB-01,室内模拟孤东油田九区地层条件,进行了单管岩心封堵实验评价,结果表明,液体耐温凝胶堵剂XB-01对高、中、低渗岩心均具有良好封堵性能和耐冲刷性。对注入参数进行了评价,随注入段塞的增加、注入浓度的增大封堵性能逐渐增强,小段塞、高浓度注入方式下,液体耐温凝胶堵剂XB-01的封堵率和耐冲刷能力更强。通过双管并联岩心分流实验,堵调效果明显,低渗岩心分流率从封堵前的10%左右上升到70%。该体系已现场试验4口油井,开井4口,累计增油4094.3t。  相似文献   

9.
随着稠油区块蒸汽驱开采不断深入,蒸汽汽窜问题日益严重,导致蒸汽利用率低下,严重影响稠油热采开发效果,为缓解汽窜问题,急需进行汽窜封堵,由于普通堵剂耐温较差,不能满足蒸汽驱封堵汽窜的需要。针对此问题,对耐高温堵剂进行了研究,研制出适用于蒸汽驱用的耐高温堵剂,该堵剂耐温达300℃,岩心封堵率大于99%,该堵剂的耐温性能、抗剪切性能及封堵性能具有明显优势,可有效缓解汽窜问题,提高热采效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区块储层物性差,油水井间距较小,水平井常规分段压裂后投产效果差,无法达到开发方案设计要求的问题,试验应用水平井缝内分支缝压裂技术,本文介绍了水平井缝内分支缝压裂增产机理、室内优选了高强度暂堵剂,并进行性能评价。现场应用1口井,微地震监测结果显示,各均段均得到有效改造,储层内形成了复杂分支裂缝体系,试验初期日产油8.5t,较设计产油提高54.5%,为薄差储层水平井有效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孤岛油田中一区Ng5~3层正韵律沉积厚油层顶部水平井高含水问题,设计了降粘堵水解堵一体化工艺,并进行了降粘、堵水及解堵体系的筛选及性能评价。根据油藏特点、地层流体性质,,优化水平井堵水工艺,确定了堵剂用量及段塞设计。堵水后峰值时日油7.2吨/天,含水最低77.2%,累计增油420余吨,见到了良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22,(Z2):240-243
针对堵剂用于封堵高温高盐油藏时需要满足耐温抗盐要求,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堵水剂常见体系及其研究现状。常见体系有:聚丙烯酰胺类、天然聚合物类、树脂类。其特点为:聚丙烯酰胺类含酰胺基易交联应用最广泛;天然聚合物类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树脂类性能稳定耐温性好。不足处为:堵剂耐温抗盐性相对有限,价格偏贵。概述了提高堵剂耐温抗盐性的方法,如:引入耐盐性能良好基团、刚性基团、制备特殊分子结构等。今后堵水剂将朝着多种堵剂复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高246块水平井出水特点的研究,结合水平井储层物性、原油性质、出水水质、出水井段及生产情况,确定了液体桥塞分段堵水工艺。利用产液剖面测试结果,制定了水平井堵水方式和堵剂的用量。并成功应用于现场,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246块水平井出水特点的研究,结合水平井储层物性、原油性质、出水水质、出水井段及生产情况,确定了液体桥塞分段堵水工艺。利用产液剖面测试结果,制定了水平井堵水方式和堵剂的用量。并成功应用于现场,取得了明显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河南油田高渗高凝特高含水砂岩油藏,对双激发无机堵剂的配方优化、耐温耐盐性能、封堵性能、耐冲刷性能、粒径匹配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缓凝剂和离子平衡剂是控制体系凝固时间的主导因素,随着主剂与激发剂浓度以及温度的增加,双激发无机堵剂固结速度增大。配液水中矿化度较高时,硫酸根和氯盐会加快体系固结时间。双激发无机堵剂封堵能力强,耐冲刷能力和深部液流转向效果较好,可对高渗透层大孔道有效封堵,提高低渗岩芯分流率,其封堵率高于98.5%。现场应用效果证实,双激发无机堵剂能够实现深部靶向封堵,具有强度高、有效期长、成本低等优点,调堵后含水率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6.
王53断块作为一低渗透油田,酸化是该区块主要的增产增注措施之一。通过对储层伤害因素的分析,研制了以盐酸、氟化氢铵和硼酸三种物质为基础,可能生成氢氟酸和氟硼酸的自生酸体系。试验优选了性能良好抗酸渣助排剂、润湿剂、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等,与所研制自生酸配制成FB-6酸化解堵剂。溶蚀率对比试验表明,FB-6酸化解堵剂具有溶蚀率高、缓蚀性能好、耐温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稠油油井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注汽的高温高压侵袭,油层降压开采产生的层间压差,侧钻井固井过程的顶替效率的各向差异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管外水泥环龟裂窜槽,引起油井高含水,对于这类高含水井,机械堵水措施无法发挥作用,针对这种情况采取深调浅堵技术,以复合凝胶堵剂实现深调,以高强度耐温树脂堵剂实现浅堵。深调保证浅堵效果并实现足够的封堵半径;而浅堵解决井眼附近的封堵及管外串槽问题,并保护深调堵剂免受高温高压蒸汽的侵袭而破胶,深调浅堵相辅相成达到高效堵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传统溶洞型油藏可固化颗粒注入性较差,密度选择性差,同时无机颗粒堵剂刚性大、变形能力弱、通过能力差,树脂类堵剂无选择性封堵作用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塔河油田堵水效果不佳。针对塔河油田堵水现状,通过系统考察凝胶体系成胶强度和脱水率来筛选合成了一种耐温抗盐性复合凝胶体系,通过耐温抗盐性机理分析等方法对样品迚行评价,得到最佳配方:0.8%AM/AMPS+0.04%酚类交联剂+0.04%醛类交联剂+0.04%多酚+0.3%硫脲+0.1%POP+0.5%轻质纤维BX。结果表明,此凝胶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热稳定性和悬浮稳定性,在130℃时,30 d脱水率低于10%,凝胶成胶时间大于8 h,可耐矿化度达到223 000 mg/L。  相似文献   

19.
针对塔河油田碎屑岩油藏水平井多轮次堵水后,油井潜力变小,堵水单井增油减少,堵水有效率呈下降趋势的问题,提出了适合塔河油田超深大底水碎屑岩油藏条件的复合堵水增效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工艺上不同类型堵剂组合、不同强度段塞组合、堵剂用量和强度的增加,达到延缓多轮次堵水效果逐次递减趋势的作用。利用该技术研究成果在塔河油田TK107H井进行复合堵水现场试验,工艺上获得成功的同时取得了一定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套漏治理堵剂存在固化胶结强度低、堵后易脆裂不易降解等问题,本文以环氧植物渣油和甲基六氢苯酐为原料制备了可降解高强度堵剂(VOR)。利用理论分析、微观结构表征和室内实验评价等方法,考察了堵剂的流变性能、稳定性能、力学性能、封堵性能及其固化机理和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VOR的制备机制为聚酯交联聚合作用;堵剂注入性能较好,固化时间可控;堵剂的抗压强度大于40MPa,热降解温度为257.87℃,在高温高矿化度条件下(固化温度为100℃,矿化度≥8×104mg/L)老化90天,堵剂质量保留率大于93%,堵剂稳定性能优异;堵剂分子类球状颗粒分布形式赋予了堵剂的高强度性能和高粘附特性,由此使得堵剂具有优异的封堵性能,当温度为100℃,水驱突破压力大于20MPa。在80~140℃时,VOR凝胶在270h内可被完全降解,且反应温度越高,降解速率越快,红外光谱证实了堵剂降解机理为交联结构中的酯键分解。该堵剂的研制既实现了植物渣油的资源化利用,又可满足套漏治理、水平井管外封窜、堵压一体化等作业对高强度堵剂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