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了解区域构造和沉积背景的情况下,结合岩心观察、测井等资料,通过岩心特性、沉积构造特征及测井相分析,分析了文南沙二下亚段沉积相类型及特征,沉积展布特征,确定了文南沙二下亚段为一套间歇性扩张背景下发育的季节湖-三角洲相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侧翼、支流间湾沉积微相,河口砂坝和前缘席状砂微相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是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的主力储集层。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临盘油田大芦家断块沙二下目前开发效果较差的现状,利用组合测井资料和地震相标志,结合测井相分析,从纵向和横向上展布沉积微相,最终为测井二次解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秦明  马世忠  秦旗 《当代化工》2014,(6):1087-1089
徐30区块位于榆树林油田西南部,葡萄花油层是其主要目的层。通过分析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和测井相要素,并结合研究区沉积特征,探讨了榆树林油田徐30区块葡萄花油层的沉积微相类型。结果表明,本研究区目的层段具有明显的水下分流河道特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席主体、席状砂、席内缘、席外缘5种微相。进一步分析研究区沉积特征,建立测井微相模式,绘制出9个时间单元平面沉积微相展布图,为徐30区块葡萄花油层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为油水分布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A油田区域地质特征,利用岩心、测井、化验分析等资料,综合分析了泥岩颜色特征、岩性特征、构造特征、粒度分析特征及测井相特征,建立测井相识别沉积微相模式。确定A油田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及席状砂微相,明确了有利砂体平面展布特征,为油田注水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文南油田文33断块沙二下沉积微相研究,定量得出了各小层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并分析出文33块S2下油藏剩余油在平面、层间及各类相带的分布规律,为剩余油挖潜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文南油田致密砂岩特点,综合运用层位标定技术,相干体/方差体提取解释技术,3D人机联作解释技术,HDT、RFT、MFT技术,理清了区块断层组合规律。区域整体研究评价与局部精细解剖相结合,以小层沉积微相研究与储层预测相结合,搞清储层空间展布规律。开展文南油田致密砂岩出油界限研究,根据新出油界限标准重新建立测井解释模型,实现测井资料的全区井二次解释。开展致密砂岩油藏井型适应性研究,并针对性制定开发方案,实施后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次针对商河油田沙二下亚段砂体展布以及沉积微相类型和分布规律开展系统研究,旨在解决针对商河油田沙二下亚段沉积微相的研究较少,沙二下亚段沉积微相分布规律不清等日益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云南化工》2020,(2):128-130
Karakuduk油田的沉积微相研究处于空白,针对其地质特点,以区域沉积环境为基础,通综合岩心观察和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等多种资料,基于区域沉积体系研究,明确Karakuduk油田沉积体系类型、沉积微相类型和沉积模式。综合分析岩石类型、岩相类型、测井相特征、砂岩厚度特征,平面展布特征,确定了油田的沉积环境特征、各层沉积相带展布特征及纵向上演化规律,形成的一套海陆过渡相研究技术路线。建立相控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相对应的合理的挖潜对策,并在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岩心观察描述和分析基础上,结合测井、录井等其他资料综合研究,查明了榆树林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三段沉积特征,并建立了不同沉积相、亚相及微相的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10.
以岩心和测井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永乐油田肇29区块葡萄花油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测井相特征等沉积相标志的综合研究,确定了该区主要为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席状砂等。结合区域沉积相资料,根据测井资料、岩心资料对本区葡萄花油层储层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掌握了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王集油田核三段三角洲沉积微相研究,将研究区沉积微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河道间湾和前三角洲泥岩五种微相,对每类沉积微相的岩性、粒度、测井曲线、物性等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相识别模式,绘制了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图,总结了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为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1是镇原油田的一个重要勘探层位。利用镇原油田23口井的测井资料以及通过取芯井岩心观察及分析,笔者认为该区是三角洲沉积类型的三角洲前缘沉积,进一步分为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间湾3种微相类型,并对各沉积微相的特征和剖面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充分利用测井相组合形态特征,绘制了各沉积微相在剖面上的分布和在平面上的展布图,进而得出水下分流河道为研究区最为发育的沉积微相,也是最有利的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13.
直罗油田黄家岭区域多口井在富县组获得日产万方的天然气,证明该区域富县组内蕴藏大的天然气储量。为后期勘探开发提供依据,有必要对富县组产气层沉积相进行精细刻画。本文通过对研究区野外露头,取心井岩心的观察和测井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在分析储层岩性、沉积构造及粒度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得出富县组为曲流河沉积,进一步细分为河床滞留,边滩,天然堤,河漫滩等4种沉积微相,并建立测井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结合沉积相研究分析了气藏成藏的主控因素,为有利含气区预测和下一步勘探提供方向性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在吉林油田5700测井沉积微相识别技术的应用,对薄层裂缝性岩性油藏沉积微相特征进行研究,形成了吉林油田不同沉积微相的储层压裂改造规律。  相似文献   

15.
沉积微相的特征可以从测井曲线响应上的形态变化反映出来,能够将测井信息转化为对应的地质信息,所以利用岩芯资料结合测井曲线救成了精确划分沉积微相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吕洁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35(18):141-143
准确划分和识别沉积(微)相是陆相含油气盆地储层预测和评价的基础。通过对测井曲线特征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到大量的沉积学信息,进而重建沉积环境。文章系统阐述了在测井相分析基础上进行储层沉积特征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以松辽盆地南部某区块为例,分析了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的各种沉积微相特征,利用测井曲线的幅度、形状和顶底接触关系三个要素,建立了适合本区沉积环境的各种沉积微相解释的测井相模式,为各小层平面沉积微相和砂体分布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岩心观察和薄片分析、粒度分析、测井解释等手段,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分析了孤东油田馆上段沉积学特征,建立了馆上段上部曲流河与下部辫状河沉积相模式,明确了曲流河边滩、辫状河心滩、河道充填、河道边缘、谷底滞留沉积、决口扇、道间洼地和漫滩沉积等8种沉积微相类型,并研究了主要沉积微相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末端扇是在干旱—半干旱环境下,河流末端因为蒸发流量减少,碎屑物质大量沉积形成的砂质扇状堆积体。本文以钻井岩心、测井资料、录井资料等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卫城油田卫81块沙四段3-5砂组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时空展布特征做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四段3-5砂组发育末端扇沉积体系,主要包括中部亚相与远端亚相,中部亚相是研究区内的主要沉积单元,可进一步划分出分流河道、近河道漫溢、远河道漫溢和泥滩等微相。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研究区有限的取芯资料,通过砂体的沉积特征、测井相特征及砂体的空间分布对北汉庄油田三垛组一段进行了系统的沉积微相研究。结果表明,三垛组一段为河流相沉积,主要发育边滩、决口扇、泛滥平原、心滩、河道间5个微相。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单井剖面和井间剖面对比分析,研究沉积微相在垂向上和平面上的变化规律,并综合砂体厚度展布特征和地层厚度特征,编制了研究区内不同砂层组沉积时期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结果表明,三垛组一段底部辫状河河道沉积微相沉积的VIII砂体在研究区是最好的储层。这种对储层的详细解释以及对其沉积微相的精细描述有助于优质储层的鉴别和分布预测。  相似文献   

20.
M油田北块主力层承存在构造复杂、沉积微相认识不清、储层分布不明确等问题,因此需要更合理的沉积微相认识来指导油田中后期开发调整和挖潜。本次研究从测井由线入手分析了T砂储层单井、平面沉积微相发育特征和地层沉积微相演化特征,其成果与实际生产相吻合,并指导了该块的调整挖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